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17 02:00:00

遙遠的美與藝術- -傳統道德的形上之美與其真實之藝術

生命之美,就是仁在其中、美在其中、美之至也、為仁由己、求仁得仁、盡善盡美如其仁,這就是德的真諦,這更是我們自己,家也就是該一意義,更是徐復觀先生家的所以然清晰明瞭也:家,是人之生命的始出之地、源出之所...

2012-03-16 02:00:00

美與藝術與價值

徐復觀實際上就是從人的生命欲求[1]方面接觸藝術,他在美學上以美善相兼作為其根本思想。按照徐復觀的理路,美善圓融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特點,[2]是人的生命的自然歸屬和呈現,[3]美中蘊涵著善,善中涵融著美,這種美善...

2012-03-15 13:00:00

超越美與藝術的歷史核心

什麼也不為的大哭,就是一種生命的衝動。劉桂榮說:徐復觀把土生土長之地,看做是人之生命的來源之所、源泉之地,進而把個體的生命存在擴而充之生長為整個民族的生命存在,從而把這種生命的根基意識貫穿於個體與整個...

2012-03-13 17:00:00

美與藝術與醜- -宗教的罪惡觀

中國文化的儒家,肯定了生命的價值,同時即肯定了現世的價值。在生命中發現價值的根源,並即將此價值在自己生命上實現,同時也即是在現世中發現了價值的對象,並即要求在現世中實現。而且認為除了在現世及現世的延續...

2012-03-12 23:00:00

徐復觀先生反儒學形上學的原因而透顯了其之藝術精神極限

孔子是非常重視思的,如君子有九思之類。但我們要注意到《論語》上的思是面對某種行為、事物[1]所應遵循的規範,如言思忠、事思敬等的思。這是把行為、事物與價值連結在一起之思,不同於一般所謂思辨之思。[2]並不是...

2012-03-12 05:00:00

中國人怎麼真的那麼不了解自己- -自我隔絕於傳統的孔子之美與藝術

本標題乃脫胎於100.9.28我向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應徵研究員的計畫標題:〈中國人對自己何其不了解啊!〉。實:個人自覺以來一直探尋的問題意識,終於在《孔子的生命哲學原理「仁」(識仁)之研究》清晰明瞭了該結構...

2012-03-11 16:00:00

美與藝術的神聖性和最高旨趣

逆覺體證的工夫是為了涵養內在的道德實體:良知、仁或心等與藝術關連。依黑格爾藝術與宗教及哲學處在同一境界,都應該表現人的神聖性和心靈的最高旨趣的觀點。則此逆覺體證中的道德實體亦必須應該是藝術本有的內容。...

2012-03-11 05:00:00

文王操、王陽明前後三變及文王操的美與藝術

藝術的鑑賞不能僅從文辭著眼,而須以自家的人格修養去逆覺體證作者的人格修養境界。也就是說,作者的人格修養境界並不是一種客關的存在,它需要有讀者的參與始可呈現出來,且這種參與不是智識的捕捉,而是精神的證悟...

2012-03-10 02:00:00

美與藝術的聖俗之辨(我家也有天才的一多之辨)

就美與藝術言,更就自然就是美而言,每一個人天生就是藝術家或天才。這就是一多之辨,這尚是只有我家的天才才是天才的意義,這更有科學教育及特殊教育都無法培育出我家的天才意義。因為,只要教材、教師、教法與童蒙...

2012-03-09 06:00:00

美與藝術

下列所引出的這一段,寫得非常的好,將美與藝術和盤托出,乃巨細深淺廣窄的全般表徵出來了,其中展示、展現(發現)與呈現(表現)的意義,若參照繪事後素、文王操及贊參,對於美與藝術的鑑賞、技藝或創造理解與操作...

2012-03-08 05:00:00

孔子之美的美學知識論

故國最缺的即現代性的知識論,乃民可使由之也。唯,現代化後的儒學乃可使知之的儒學現代化識仁知識論矣。然而,該一意義乃中體西用的表述。否則,中國人認識自己將永難透徹仍敢不敬恭領受明了自己,為己之學乃就這樣...

2012-03-07 17:00:00

精神的到達點要高、涵蓋面要大之真正高大:仁

不僅是技巧問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到達點要高,精神的涵蓋面要大,這便說明中國傳統的文學、藝術理論,何以必須歸結到人格修養之上。(《中國文學論集續篇》頁82-83)。(頁352)不是必須歸結到人格修養,乃於求放心...

2012-03-07 03:00:00

美與藝術與道德

性情固然是藝術的根源,但藝術並非存在於性情的某一固定的橫斷面。性情可以不斷地向下墮落,也可以不斷地向上升華。藝術與道德,同樣地須在性情不斷地向上升華而始可發現其存在。所以,素樸的性情,究尚有待啟發、培...

2012-03-06 17:00:00

超越歷史的孔子之美底超越- -自由與決定

超越與超絕不同,其即哲學基本問題的自由與決定之回應。超絕的代表即基督宗教之教義,乃無自由可言,最具代表性的撒但,至今仍在超絕中爭取自由。(在此隱含了唯一的意義,尤其是絕對律。)超越的代表即佛教的教義,...

2012-03-06 06:00:00

超越歷史的孔子之美

只是假象的東西終究要被識破,虛構的東西要成為現實的,巫術的東西要失去其巫術性,屬幻覺的東西要被看透,屬夢幻的東西,我們由之而覺醒。如果審美性的東西也在這個意義上是假象,那麼它的效用如幻夢的恐怖性,也只...

第一頁      ‹上一頁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73 / 78 頁 , 共 1160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