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12 19:26:51| 人氣1,3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後感:最後猛獅系列--宦海獨處 (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兩天在看內人訂購給我“Last Lion,Alone 1932~1940(民國21年~29年)”。過去,曾在友欄(微風)貼過五萬字讀後感,那是上中下三集的上集;這是中集。下集The Last Lion: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 Defender of the Realm, 1940-1965 (預期2012出版) (with co-author Paul Reid),作者沒寫完就過世(William Raymond Manchester (April 1, 1922 – June 1, 2004)),所以,Reid接棒繼續下去。

這本(Trilogy第二本),敘述最後猛獅邱吉爾仕途上不上不下的八年左右時光,書評有的認為,邱繁複生涯中,最值得令人回味的一段。個人目前已經看到全長快七百頁的一百多頁,說實話,比起源於讀上集之後的預期上,是差了一些;不如過去那樣精彩。當然,啃這種硬殼子書,實在是種自我鍛鍊。讀完後,心胸會開擴點、心態會有些調整,若其過程更能帶來知性、感性上收穫,足矣。

上集:邱之出身、背景、教育、軍校、印度、埃及、南非、選上國會議員、任命為幾個部會首長。做到海軍大臣時,因為第一次大戰(土耳其、希臘)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失利,黯然下台。後自告奮勇,去第一次大戰歐戰場最前線幹個校級軍官,後又想辦法請調回英國本土,刷清政治界認為他在達達尼爾海峽所應負之責任(背黑鍋)、選上議員、入閣做軍火部長,此時WWI中因為英軍坦克之發明,造成歐戰場上英軍勢如破竹,打破過去僵持不下死亡人數頗高戰壕耗的戰術(Trench warfare)。後參與凡爾賽等幕僚上作業、做過財政大臣(邱吉爾父親Randolph也做過)等等,後又介入愛爾蘭獨立談判。這時候,英國官場上所有位置,邱幾乎都幹過。

可是Labor工黨一上台,邱卻被冷凍。因為該作者解讀邱對印度這種非白人屬地之看法上,與當時議員不同調,遭到冷凍。這一凍,前前後後長達八年。嚐盡仕途冷暖。可是,對邱這種人,並不怨天尤人。同時,此人幾乎無當時英人惡習:上至國王、下至大官,人人都有情婦;他潔身自愛。所以,即使站穩這種今之微不足道的道德高地,仍不能滿足過去英選民當時對政治人物之高標要求。

總之,本島政治人物,讀後,應受到人家這種高標要求下,政治人物針對選民所做之付託、源於自己天生的抱負與期許,應有所啟發。作為讀者,或許偶而來點複雜、有深度、層次之閱讀,更能開啟另一扇門;即使不能,壞處應該是沒有…

 

邱,原動力,好勝。什麼事,意見都很多。差別,非常投入,想去做出來。年輕時,老爸(牛津畢業,學法的)根本認為他不成材,沒把他放在心上。邱有個弟弟Jack,可與邱幾乎無互動。原因,不知。

邱母親Jenny,美國人,有印地安人血統。當時,快四十歲,看起來像二十出頭,與邱像姊弟,家境富裕,據說在美亦受到美政界商界歡迎,關係非常好。後來與英王儲、後來愛德華有關係,進出王室好像很正常。早期,Jenny對邱的軍人身分,照顧頗多,讀者會有種感覺:邱吉爾進出軍隊,肆無忌憚,想去哪就去哪。

選上議員之前,這是在邱打過印度印巴邊界戰役、參加Kitchener統帥英軍打埃及叛軍、南非波爾第二次戰爭後。選議員之財力,來自寫書賣的版稅。

至於他之所以能寫書,畢竟學歷只讀到高中而已,至於為何不讀大學,據說邱拉丁文不行;此乃大學入學必考項目。剩下,完全來自駐紮印度期間自修結果;哪段時間,讀遍他自己所列當時古典、名著、甚至英國會質詢紀錄。故,語言文字之掌控,已具規模。

接著,到處找仗打、以記者身分著書賣錢。所以,選上保守黨議員之前,身價(銀行存款等)已經很高了。

開始做官,也是透過選舉。英不成文規定,當政務官者,必須要先選上議員。沒議員身分,不可能當官。選舉,演說是重點。邱,如魚得水,順利選上,做過:

December 1905, Under-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1908, 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Trade

1910, Home Secretary

1911, 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

July 1917, Minister of Munitions

January 1919, Secretary of State for War and Secretary of State for Air

1921,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1924,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3 September 1939, 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 and a member of the War Cabinet

10 May 1940,Prime Minister

(TLL-A-1)

(上集)
…英人當時對愛爾蘭自治、獨立,用字非常小心,稱為Irish question而不是Irish problem。北愛與愛爾蘭,人口及地理上也不對稱,前者小太多,下議院國會代表來看大約是1:4或5之類。前者雖小,卻很強悍更團結。當時第一次大戰法國戰場上缺兵員,戰爭大臣Kitchener登高一呼,要鄉人北愛自動入伍至少一個旅的兵力,結果北愛毫不猶豫,立刻很快自願組成前往戰場。後來當地反對被愛爾蘭合併,所謂的Orangeman立刻組成國民兵對抗;至於那謠傳或是英人故意放的消息,說德製軍火偷運進愛爾蘭上岸,就是給這批Orangeman給拿去組成自衛隊用。題外話,不知道老美這Orangeman球隊,是不是也跟這北愛字號有關。

其他地區天主教愛爾蘭人,以都柏林為中心,更不示弱。尤其又於國會佔(相對Orangeman)多數,所以透過Home Rule來改變status quo是比較聰明智慧。問題是大家都等不及,透過制度來改變現狀。於是革命暴力組織Sinn Féin以及後期的Irish Republican Army應運而生。

邱吉爾介入此議題,原應首相「不情之請」。作者分析,邱也正如「飛蛾撲火」閑不住,要是首相不給他,他也會搶這議題,畢竟我的解讀,政治人物必須不斷要靠新議題來支持迅速消耗掉的知名度。不過好在他處理這議題,當時還算是秉持公道,同時以他背景,剛出生時祖父公爵以及老爸被貶派到愛爾蘭總督之類,所以,嚴格說起來,他在小鬼時也住了幾年,感情上是具有對愛爾蘭議題上發言權,外在形象也可說是公正無私。

當時他還不甚了解所謂愛爾蘭question,雖不是problem,畢竟尼采說過類似的話:If you stare at the abyss long enough, eventually it would stare right back at you.

而作者說得更好:And Ireland was England’s abyss, and it never blinked!


英人既然說是Irish question,就暗示可以re-phrase the question。要是Irish problem不就非得resolve the problem?

愚見以為,這就是邱吉爾當時著力點,re-phrase the question,甚至re-define the problem,以確保直指核心的主動權。不過當時保守黨在國會內起鬨,邱既為Liberal黨這方面首相指定的Point man,他必須主動帶頭「搓」這議題。不外乎透過既存體制玩遊戲,模子則比照過去南非;記得他在管殖民地的帝國長官期內,替南非擬定過本憲法;他以為堪用,畢竟英方有派愛爾蘭總督慣例,這愛爾蘭不竟跟個殖民地一樣?可是國會均認為此舉荒繆不說,甚為不可行!想想看,愛爾蘭人遍布英人各階層,尤其軍方,再說愛爾蘭人的要求,不是地位,而是自主,甚至獨立;視各階層愛爾蘭人解讀而定。

這時候邱任海軍大臣任內,到國會被質詢愛爾蘭處理情況,強悍反對黨議員,有次一言不和,走到議長桌旁順抓起一本大家都不會看的資料,一古腦向邱大頭砸去,邱雖躲卻腦袋瓜子一角被擦邊書給刮傷,當場流血;這是1914左右。誰說我們這朱高正帶的頭?事後邱認為不礙事,就罷了。

可邱厲害就在,情感、理智上知道不能硬幹,可是實力、威脅對方可不能少;否則誰會聽你的?所以這愛爾蘭不管是Sinn Féin或是IRA(不是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你們要是不聽話,那,那我就派艦隊封鎖愛爾蘭,愛爾蘭一年出口的大約九成都是到英倫本島,我看你們吃喝什麼?搞不好,我的解讀要真落實,這比過去天災造成的Potato Famine還可怕!

後來第一次大戰完畢,邱又接著處理這議題,這時候邱看倒Sinn Féin或是IRA更兇狠,邱也不浪費時間,用政府的經費裝備號招一老票戰場退伍軍人,進駐愛爾蘭以毒攻毒,雙方死亡人數驚人,不過,這就是對方吃硬不吃軟的後果;方法上短期內是有效,畢竟到後來愛爾蘭自己選出來的總統Eamon de Valera,不得不派其左右手來英談判,如何「落實」依邱吉爾所定義得Home Rule。


個人以為,邱或Liberal會去推眾人皆不看好Home Rule法案,除前幾貼所述動機,國會愛爾蘭(非北愛)選票支持。還有就是,這問題可能因內部情報顯示,非常爆炸性;而首相、海軍大臣均知,畢竟能讀到機密文件。那個時候,第一次大戰前、後,老美並沒明顯特別立場;而德國卻想透過支持、影響愛爾蘭獨立牽制英國,這可理解。問題是可行性不高。後者,我解讀為,不管愛爾蘭人立場為何,這「叛國」大帽子一但扣上,甩都甩不掉。正如民進黨目前抹紅伎倆。

可是愛爾蘭問題,question,因棘手或處理不當,甚至愛爾蘭內部情勢變化劇烈,誰都沒準,已經迅速惡化成problem,必須以行動面對。前貼提到de Valera,此人父親西班牙裔,母親愛爾蘭裔,美國出生(當然有人考據不是;畢竟當時被認為是美籍)。de Valera會冒出頭,只能說運氣好,同時也是愛爾蘭大學畢業,當學校教授或是老師之類。說他運氣好,比他資格老或是能力強革命者,多半被暗殺;因此才輪到他不怎麼靈光的,冒出頭,成為領導者。再就是有個鼎鼎大名Michael Collins。此人31歲差幾天,就被自己人或是英方操控愛爾蘭獨立人士內鬨,暗殺掉;還是在離自己出生地不遠處。

革命,要革別人命前,好像,從我讀到少少篇幅,一定得先內部革命。這或許能解釋Collins下場。當然,大家坐在21世紀相對安穩冷氣房書桌前,這段愛爾蘭血腥革命過程,大不了僅為茶餘飯後、咖啡、烈酒、美食大餐後,閒磕牙題材。可對當時愛爾蘭人,這是大事,七、八百年來翻身巨作。

問題是,欲速不達。即使已達,搞不好這不是你原先想要的。所以,搞革命,民主只是呼嚨手段,要是深信正常體制下民主,會革不動;革命另一特徵,自己的命,都不知道什麼時間地點會被對方,多半是自己人,給先革掉。革掉,是否會有格調,見仁見智。

讀Manchester此書,我的觀感,邱之所以能在愛爾蘭歷史過程中,佔一席地位,除政黨政治因素,另外邱母為美籍,de Valera也是美籍;而邱與Collins共同點,勇氣,戰場歷鍊過的true grit,惺惺相惜。


1914國會內還沒能攤牌愛爾蘭議題前,第一次大戰爆發。當時英王見愛爾蘭議題逐漸失控,招集所有議員、官員,到白金漢宮開會,商討對策。當時與會均認為緩不濟急,同時議題,我的解讀亦失焦,所謂當權者還是誤認為這是短期問題,勢必想出的方案,亦不能針對核心關鍵採取有效步驟。幸好白金漢宮會期沒完畢,大戰爆發,所有人都在追新議題,大戰;那這愛爾蘭不就被放到back burner上,慢火細燉?

1918年戰事結束,這時候英政府已幾乎成窮光蛋,欠老美一大筆國債不說,這凡爾賽合約擬定過程,在威爾遜總統強勢主導,民族自決已成國際趨勢。與會的當時首相Lloyd George,以及當時戰爭大臣Churchill等,於會中照理說,不應被老美吃定、吃死。問題是George本人這時候卻不知為何,成為軟腳蝦;當然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加拿大、澳洲、澳洲、印度、紐西蘭、南非等不合作態度有關。畢竟人家都有英體制下各自國會主導議題,英不再是龍頭老大;我解讀,窮光蛋是當不了龍頭老大。美國等當然知道。所以,英帝國已名存實亡,這要感謝第一次大戰洗禮與積極介入。

題外話,主要是英政策等,以及實際戰場表現,實在是令英聯邦成員看不起;遠的不說,這Dardanelles過程,聯邦友軍陸戰,因英將領指揮不當,冤死不少人。西線戰事,這Haig的attrition耗人戰略,冤死、屈死的英軍聯軍等更不在話下。同時老美的dough boy,廣告的「麵糰小人」,戰場上是後來加入,氣勢如虹,救了英法聯軍被殲滅之運。那,這時候誰欠誰不就很清楚?再說戰場上愛爾蘭裔英軍,雖被英統帥蔑視,可各個英勇殺敵,這英人不就知道真正是誰欠誰?

誰說打仗不好?要是死的傷的都是別國,自己愈打愈有錢、影響力,我看不打才笨啦!

動機論交代後,剩下,英實際上作為,這就要看主導議題的。英方不就是邱吉爾,愛爾蘭不就是de Valera?而這後者還拿翹,他說要談判,他只能與英王或首相對談;所以免談。de Valera當時派Collins與Griffith前往倫敦談判。當時Collins不願意去,可是他顧全愛爾蘭大局,還是去了。畢竟他對愛爾蘭民選總統de Valera是忠心耿耿,即使前者是政客計謀為先;畢竟愛爾蘭內部對路線看法上矛盾叢生,一定要有人顧全大局。

問題是de Valera根本就認為談不出結果來;索性派這兩人去呼嚨應付,誰知道de Valera低估邱吉爾與Collins的默契。



Michael Collins這個愛爾蘭人,據作者,與邱吉爾兩人皆性情中人。對盤時候,好得不得了。兩人未見面前,各自立場,視如寇讎;但是心中均折服對方對自己認同人事物堅持。兩人各自過去戰場,以勇氣著稱。邱,不再贅述。而Collins在愛爾蘭革命運動,可說是傳奇。傳奇一,救過de Valera,幫助逃獄。傳奇二,革命戰功彪炳。傳奇三,Collins是個有頭腦的戰士,後期負責愛爾蘭革命軍情報任務,原因是Collins與英軍情報高層單位某人士有來往(網上資料),能未卜先知。再就是,Collins募款能力、經營財務上堪稱高手。因Collins幼年就有這方面好表現,年紀輕輕就考上英政府在愛爾蘭舉辦類似政府考試,之後在郵局工作,後來展轉到英本土,又於類似證券交易場所學習,懂得會計,正確說是現在書記之類,對數字理財方面當時算是高手。後來戰事財源生財及調度上幫助革命軍居功厥偉,名氣遠播,甚至連俄羅斯的列寧,有段時間還找他幫忙「生財」。據說還把一批俄羅斯珠寶交給Collins作抵押等等(網路資料);可見Collins年紀雖輕,真是全才。

另外一個愛爾蘭人Griffith,跟著Collins來英談判關於條約事情,Griffith本人是愛爾蘭Sinn Fèin的創始人,Collins從小就是讀Griffith所領導的Sinn Fèin革命讀物長大。不過英人眼中都是暴力非法組織。可是這下都搞在一起了。可見英人也真厲害。我們現在還得費盡力氣,都還不定能搞在一起談。差別就在,說話算不算話;畢竟英人在邱主導下,強調信用,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Collins當時被一般英人,誤為殺人「槍手」,他當然也不以為忤。到會場談判,英方除邱吉爾外,沒一個跟這兩人握手。當然會場上只是玩protocol,真正談判,所謂的對各項議題看法底牌,卻在邱吉爾家中慢慢搓出來的。會場正式「表演」完畢,邱邀請兩人到他家去,吃喝以外,Collins與溫士頓對盤時候,還兩人酒足飯飽,高歌一曲,賓主盡歡。通常英方陪客,也有首相George一旁,還有就是另一位 Lord Birkinhead。這幾人分成兩組,George加Birkinhead與Griffith對談,折衝及協商。邱則與Collins琢磨這後續條約該怎麼走。George他們這票多半在樓下議事,邱與Collins要談些住要關鍵事情,多半躲到樓上去。


回到愛爾蘭與英人談判。當時1921年底,愛爾蘭由Michael Collins領軍前往英國,當時英不承認的愛人民選總統De Valera,必竟他也不看好這談判,認為一定會破局。

其實Collins哪裡會不知道,當然知道;他還是去了。畢竟據讀到資料,Collins還是希望英愛雙方能有個和平生存空間;也暗示Collins不同意de Valera那套完全以他自己理想的作法,要是真如此,流血何時會止?

英方是由邱主導,邱也厲害,要談,就按照規矩大家把雙方真正在意的,放在桌面上,講清楚。但是,一旦合約簽下去,這雙方必須遵守,畢竟英方認為自己是執政黨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也希望很快有個結果。

邱與Collins兩人實際上坐下來,就檯面上議題逐題協商、折衷,調和過與不及。每碰到Collins要讓步,這Collins就開始回歸到過去英人如何把他當作野獸一樣追殺,情緒立即掩蓋理智。邱吉爾有天也給搞毛了,也不甘示弱。邱對Collins說,你說我們追捕你,你自己說要是站在我們立場,該不該?再說,我們英人對你懸賞也不低,£5,000!你看看,我呢?我也在南非也被Boer懸賞,只有£25,不論生死(Dead or Alive)!你自己說這像話麼?你£5,000!我£25!?天下有這樣道理?

結果這邱吉爾看Collins還是沒被說服,於是就搬出英方撿收到過去Collins對邱吉爾「個人檔案」評價!邱拿出來給Collins看。這檔案上Collins親筆筆記說,他Collins認為邱吉爾「特徵」是:「…Will sacrifice all for political gain…Inclined to be bombastic… Full of ex-officer jingo or similar outlook. Don’t actually trust him!(會)為政治利益犧牲一切…傾向誇大其辭…充斥著過去當軍人時的侵略論調或是類似見解。不能真正相信這個人(邱吉爾)..」

兩人看完,四目相視,一霎那間,兩人爆笑不已。這不就是邱與Collins最好寫照?Collins認為邱是這樣的人,那邱當然也認為Collins也是同樣的人,只是沒寫下來存檔。

心結拿掉,談判順利,英方得到她該要的;愛爾蘭也得到她想要的。後來條約細節經過國會確認,成為Anglo-Irish Treaty,可執行的法律條文。

問題還沒完,還早啦。看著這合約,當然愛爾蘭一老票人不高興或不認,尤其是de Valera。不過事後卻證明,英方在國際眼中,已成為作了很大讓步的一方。要是愛爾蘭不認帳,這時候國際上的同情,勢必從愛爾蘭轉向英方。

不過邱也厲害,條約中註明,愛爾蘭不能獨立,只是自治,名字叫做Irish Free State;這也是愛爾蘭人Gaelic(蓋爾語)的自己稱呼自己的Saorstát Eireann的英文翻譯。



Collins回去後,愛爾蘭國會也通過他們簽的條約,可這時候總統de Valera卻大唱反調,說是被英人出賣。接著選舉de Valera中箭下馬,由跟著Collins一起去的Griffith選上當總統。

接著後面選舉,反對英愛條約愛爾蘭革命份子,勢力上是折損許多,可仍與贊成條約過去革命份子,不相上下,但下居多。de Valera每選票數愈少,可他這下就轉入「地下」,又開始暗殺、暴動過去伎倆。這次暗殺更包刮過去同志。Collins就是被de Valera槍手做掉。要是Collins不被暗殺,只少英愛之間合法政府還有個邱吉爾建立管道。

Collins死前也說過:「Tell Winston we could never have done it without him!」

愛爾蘭人在英人眼中特好喝酒;其實也不是偏見,是固定觀感。充滿熱情愛好友誼的民族。可愛人土地資源與人口先天不良,後天政治上失調,客觀角度要從被英人統治搖身一變為自治,是要付出代價。拿Collins祭旗,待價甚高,愛人情緒上也頗沉重。不過畢竟愛人是跨出這一步,不論是被逼迫或是怎樣,可以看出,自治,民族自覺是當時世界大趨勢。英人知道、愛人也回已積極行動。可其中最重要因素,就是愛人於美的影響力日漸增強,等於說是美的愛裔強大支持下,才有英人讓步可能,這是解釋動力部份。

剩下,就是英如何讓,如何而不是為何,how, not why!

Collins喪禮上,追悼者齊聲感性合唱:

Oh, darlin’ boy, the pipes, the pipes are calling,
From glen to glen, and down to the mountain side,
The summer’s gone and all the roses are falling,
It’s you, it’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

But come ye back when summer’s in the meadow,
Or when the valley’s hushed and white with snow,
It’s I’ll be here in sunshine and in shadow,
Oh, darlin’ boy, I love you, love you so!

可見暴力,是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只是延伸正常化為一個像樣國家的阻力。Collins於1922年八月被暗殺,十天前,Griffith總統才因病去世,可說是對當時合法的愛爾蘭,雙重打擊。誰說戰亂時期,老百姓能得到好處?接下來的內戰,因為無正常或合法溝通管道,英愛雙方又冤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即使這時候愛爾蘭已成為Irish Free State!可見,革命革慣的,是很難了解人民對這土地及生命的最簡單的要求!


(TTLA-A-2)

 

1918年,WWI結束後統計,英欠美(據該書)五十億美金;平均,英政府一天花五百萬英鎊。這個錢,當然要還,不過網上資料顯示,英後來連WWII的帳,經過幾十年後,都還清了。題外話。

當時興登堡在作證時說過,德國人輸掉WWI是因為猶太人在背後捅一刀結果;這替罪羔羊真假,暫不論。不過,這基本上是當時德國人一般的反應。英國,也死了一大票人、法國最慘,不但死人最多同時北邊一代國土變廢棄之土,連種個莊稼都不可能。比利時、荷蘭等,慘況還沾不上邊。所以,基本上,復原是件大事。如何、從哪開始等,大哉問也。

同時,各國戰死人數(註一)驚人。對英最傷的部分,過內菁英分子、一人挨一顆子彈、泰半消失於戰場;國內剩下,都是不是等著人來養他,就是想辦法等國家照顧。這種氛圍,今人難以想像。

凡爾賽合約上,威爾森總統民族自決,搞得英國人一個頭兩個大。當時首相Lloyd George灰頭土臉。英屬地或聯幫內成員,也開始不滿。這不滿可多了,最大不滿,聯邦內出兵死亡多者,對英當龍頭老大,早已不耐。這,都可以理解。同時有意思部分,老日也在內攪和:提出 “所有人種平等”等宣示…哈哈哈。所謂,真正打得你死我活者,正忙著舔傷口止痛,這沒打的,嘿,沒事一旁放冷箭爽;同時老日也狠,接收德國位於三東租借地,毫不臉紅。

英國之所以倒楣,相信很多人在未打之前,認為:希特勒不是要統一歐陸麼?你給他不就得了?德國打法國,甘英國何事?哈哈哈…持此論調者,可能不適合搞政治。

註一: http://en.wikipedia.org/wiki/World_War_I_casualties
..

(TLL-A-3)

WWI打完之後,英國內瀰漫著一股反戰風氣。這,當然反映到選票上來。邱,在1919年,戰後的第二年,做Secretary of State for War and Secretary of State for Air,基本上算是國防部長之類。當時,他也了解英反戰氛圍,所以將英國國防上各種美其名曰的浮誇、油水等,自己選票考量,幾乎給刪得不像話;說實話,已經刪到骨頭。謠傳,海陸軍等單位,空軍還正在成長中,都怕聽到邱來接這些部長位置。不過邱在此時任上,對復員上,是有點作為,譬如說:他在八個月內,成功的退伍復原98萬英軍;那些戰場部隊要先給調回英倫本島等,這方面處理得當。畢竟一個不小心,國內會因為這些軍人不滿鑄成大錯;得不償失。

這段時間,英政府首相Lloyd George(自由黨Liberal,此時邱也是),因為國會內票數不夠組多數黨,他之所以能組閣,主要就是靠保守黨或其他黨票源支持。問題在於保守黨內,大家在看這自由黨一天天不成器,畢竟工黨已成型,工黨與自由黨是相互競爭、票源重複的對手黨,而保守黨基本上算是既得利益階層者所支持者。問題在於,保守黨當時與自由黨聯手的領袖Bonar Law,此人對自由黨許多政見不滿意,其中最不滿意的,就是Anglo-Irish條約之類。因為Law本人是北愛背景,但出生於英國本土境外的New Brunswick殖民地。他與George等合作,在其他保守黨眼中當然備受壓力。後來邱吉爾等,在對俄羅斯布爾雪維克事件上,採強硬態度,與當時英人反戰氛圍上,大相逕庭,畢竟邱主張趁俄 “羽翼未豐”先就派兵打俄羅斯;同時,自由黨的George、邱吉爾等於1922年土耳其Chanak Crisis採強硬態度,居然對土耳其宣戰;最糟糕事件,當時外交部長Curzon居然還不知情,造成聯邦內加拿大對英頭一次唱反調。所以說,自由黨當真是糊塗到家了。那,替自由黨背書的保守黨等,還不過河拆橋?哈哈哈…

最後,只好倒閣。倒閣後,George下台,邱沒給選上議員,回家吃自己一年半。這事情之嚴重性在於:像加拿大這種英聯邦分子,要是每次英國政府都不知會聯邦份子就逕自扯她們下水,尤其是打仗這種,那還得了?

前面提到的WWI之後,英國勢大不如前;明眼人一看就知。英國政客可能還認為英聯邦鐵桶一般團結,所有份子以母國馬首是瞻…這種好日子,一去不返。

(TLL-A-4)

這段時間,邱吉爾在自由黨內當老二,老大當然是Lloyd George。George本人是威爾斯人,英文,屬第二語言;但George可說是福利國家之創始人。想當然,以現代老美觀,George屬民主黨意識形態者。問題在於自由黨執政票數不夠,必須要保守陣營票源。但是保守黨於1922年,可證明George透過 “賣官鬻爵”像 “騎士”或是”公侯伯子男”等行徑取得資源,這下,要是保守黨被牽連進去,當然不好看。同時保守黨內,尤其是受北愛地區影響的Unionist派系,對愛爾蘭條約非常感冒;基本上愛爾蘭從帝國分割出去,對這些人來說這是大逆不道之事。這些,保守陣營隱忍不發已久。後來又出了邱吉爾等大嘴巴要對俄羅斯宣戰、對土耳其Chanak crisis也已經宣戰了等,終於保守陣營成了 “最後一根稻草的駱駝”,招開會議,Austen Chamberlain (當時現任保守黨領袖)、Andrew Bonar Law(前任保守黨領袖)等,以187 對 87票通過,放棄與自由黨聯盟,倒閣重選,走自己的路。Chamberlain是贊成與George繼續合作,Law反對;不過真正關鍵在於,當時的Stanley Baldwin, 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Trade(貿易委員會主席,邱也做過)說法最具說服力: George有毀滅保守黨的動力“dynamic force”;早分早好。

這時候邱吉爾又幹嘛了呢?哈哈哈…基本上,大頭邱這時候早就對George不滿。最大原因,邱認為他大才被小用。他眼中早就盯著財政大臣那個位置(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畢竟邱老爸Randolph在保守黨也做過這位置;這是內閣內第二把交椅。問題是George總是不完全信任邱吉爾或吊他胃口,給他這個、那個內個位置就是不給他Exchequer位置。同時邱下意識內,覺得Dardanelle達達尼爾事件被George給擺道;所以,邱也狠下心來與George決裂,想以保守黨名號來競選。所以這時候,即使邱的夫人Clemmie再怎麼勸說,你不可以這樣做,要真這樣做會burn bridges,自斷後路;你說,邱吉爾會聽?當然Clemmie分析也很對,邱吉爾吉本上是自由黨人,操作上,若邱非得去以保守黨旗號選舉,那也得去挑個選區沒有自由黨候選人提名的去選,基本上,不要得罪自己過去同志云云…哈哈哈,有的人,就是不吃這一套…

當然,邱也有對的時候;問題是,一旦判斷錯誤,後果堪虞…

(TLL-A-5)

1922(民十一)年,孫中山正在積極準備北伐,這時候英保守黨倒閣重選。邱在選舉期間盲腸開刀住院,由夫人Clemmie代打。

這時候,戰後兩三年了,英本島失業、罷工等,也是一團亂。Clemmie跑攤(ㄊㄨㄚ)時,有些恨邱吉爾民眾,看到Clemmie過來,跑過去朝她臉上吐口水。Clemmie能控制時,擦乾後,繼續跑攤;要不能控制,不就一拳打過去?畢竟早期邱吉爾與夫人坐火車時,也有激進分子跑過來打邱吉爾耳光,結果Clemmie立即與其在月台上扭打成一團…哈哈哈…是好笑。

邱一直到投票前幾天才出院,堅持跑攤,結果在其起家的老選區Dundee落敗。問題是,邱敗了,但是其他選區,這次是保守黨又搶著要他去他們那區選,結果又敗了。邱這時才死心。選舉結果:保守:345席次、工黨:142;自由黨(首相George那一派):62;自由黨(前首相Asquith派系):54。

選舉過程中,難看已極:到處吐口水、罵人、起鬨、打人等。結果邱還發牢騷,說Dundee這區真是噁心無恥云云。

邱,真正失敗原因很多,最大部分就是WWI後一股怨氣沒處發,發在邱身上。同時,邱攻擊對手時,亦失焦。再者,這些選區不像過去那麼單純,如老美bedroom community之類;而是各式各樣中小企業集合所,失業、救濟等,正是工黨好議題。問題是工黨,大概被他黨戴上紅帽子脫不下來,故,亦表現不佳。

總之,邱失利,可看出他在保守黨內,還算是號人物,即使身在自由黨。同時邱朋友,這時候已滿天下、敵人亦然。問題是,選個議員幹嘛等,對邱來說,屬好玩的,畢竟其收入不靠議員薪水,而是各種報章雜誌投稿、寫書收入、未寫前1/3訂金等等,這,才是他收入的 “牛肉”…

TLL-A-6)

邱吉爾當議員,當時英國體制,陽春議員是沒啥搞頭,一定要入閣當官,有權力,錢財才會報到。他利害竟在,一枝禿筆可替自己在家印鈔票。

20出頭當騎兵隊尉官時,一年年薪120英鎊左右,駐紮印度,自己休假期間報到印巴邊界去找仗打,名義是軍中記者。打完,寫書:Malakand Field Force。

Kitchener當時在埃及要出征蘇丹剿平回教徒叛軍時,邱又動用老媽與皇儲HRH(His Royal Highness)關係,到最前線自告奮勇打仗。打完,寫一本書:River War。過去沒當軍人時,就動筆寫本男女愛情故事:Savrola小說。

後來南非Boers動亂,他又跑第一,去前線自動參戰,打完後,又寫本書:London to Ladysmith via Pretoria.

後來1922~23年間,議員沒給矇上,在家吃自己,這時候他又動筆寫公爵傳記(Churchill先祖為世襲公爵),又寫WWI回憶錄(The World Crisis),後者,是在做海軍大臣、戰爭部長之類一次大戰回憶錄。

早在印度印巴邊界打仗時,他就替報社寫稿,這些稿件加上軍中密件等,湊合成第一本書Malakand。打蘇丹時,替報社寫稿報導實況,付他300英鎊,雜誌社如Pioneer等,一封戰地書信3英鎊。Macmillan雜誌付他小說Savrola連載權:100英鎊。

後來打完南非Boers戰爭,26~7歲邱吉爾的書,賣得非常暢銷:

Savrola--8,000本;River War(上下冊)—3,000套,一套36仙令;Malakand Field Force --600本,外加該書版稅1,500英鎊。Strand雜誌,戰時通信回憶等四篇文章:750英鎊。

1905做Under-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下來後去非洲旅遊打獵,又寫書撈錢:My Africa Journey,出版商預付版稅:500英鎊。

當議員時,跟Sunday Pictorial約好,邱一篇議員質詢答辯紀錄:每份稿250英鎊,等於每字5仙令。

你說,他幹議員,不就是"兼差"?做個"趣味的"?哈哈哈...所以,羨慕,不如心動;心動,不如行動!

(TLL-A-7)

 

1917~18後來在一次大戰前線做陸軍中校,還每月寄(40英鎊)回家作為家用。其實他已經有錢了。不然看他夫人寄給他在前線用品,就知道他不缺錢。

1921~22間,沒矇上議員,也不差,寫回憶錄,回憶過去感海軍大臣時,對戰事回憶,書名很唬人:The World Crisis。故,雖失業,兩年間每年收入達13,200英鎊,大約當時USD 64,152,等於此書作者1983年的二十萬美金一年。

寫世界危機這本書,好幾家搶標,有預付訂金九千英鎊、五千等不等,還有第一次連載文章付他連載費用八千英鎊等等。英國Times給他算一個字(1920年間)0.125英鎊。這,不就是財源?

World Crisis寫好出版,頭批版稅三千英鎊拿到後,立即騷包,砸2,550英鎊,開台Rolls Royce回家。結果該書一共賣了80,551本,版稅30~33%,收入58,846英鎊折合當時美金285,996元。

先別說邱吉爾會撈錢,這希特勒,也不賴,他那本: Mein Kampf's,版稅高達當時美金一百八十萬。同時不用付稅。問題是,那個德國人敢跟他收稅?不想活了?哈哈哈...

說起來,真是Tales of Two Cities。要知道,當時WWI後窮人之多,可是有錢人還是一樣不少。可見,現在不景氣,那沒出息的人,不就怪東怪西的?有錢人會理你?笑話!有史以來,窮人、有錢人,就是存在,不管歷史是哪一段!

邱吉爾當官,不就是當個好玩的?根本不靠薪水養活家人,甚至致富。

(TLL-A-8)

轉貼上集有關 “另闢WWI戰場達達尼爾海峽失利”過程…

…溫士頓上任海軍大臣後,國會有位過去退休海軍將領,當時Tory下議員Lord Charles Beresford,跟Jacky Fisher樑子結得很深,死對頭,化解不了。所以剛開始沒「敢」任命Fisher做1st Sea Lord,反而任命算是德國prince之一,後來歸化成英人,英文一直有德國口音英海軍將領,同時這人也是英王室王子之類,Louis Alexander of Battenberg,因為Louis妻子是維多利亞女王孫女。

這時候第一次大戰已經開始,英海軍剛開始好像略佔上風,問題是德國U-boat開始肆虐,搞得英人雞飛狗跳。最嚴重一次,在比利時、法國外海一帶同時三艘戰艦一個晚上就被德軍U-boat全數「搞定」擊沉,英輿論譁然。下議院更人多嘴雜,要找替罪羔羊。作者角度,認為邱吉爾這張嘴,控制不住,跟著德國媒體報導起舞瞎起鬨,居然對德叫囂「放(喜好說話漏風者:晃)馬過來」,那德國毫不客氣。結果這英王子Louis不得不揹「德裔」黑鍋下臺。下台後,喬治五世叫他改名轉運,Last name改為Mountbatten蒙巴頓。後來他兒子Louis Mountbatten(註一),英海軍將領終於替老爸出了一口氣。

所以,這下1st Sea Lord位子空出來。某種程度邱吉爾刺激德人,搞得英海軍吃鱉,結果是1st Sea Lord揹黑鍋;當然海軍總司令是要負責任。那邱吉爾這下可放心大膽薦舉Jacky Fisher做1st Sea Lord。問題是英王喬治五世早已聽到Fisher名聲,基本上是負面居多,召見邱吉爾,跟他談了幾小時,委婉指出:這人你非用不可?後來還是發布命令,Fisher興高采烈地上任。

大家都在推斷,各級將官、政治人物都在預測,什麼時候這兩人邱吉爾與Fisher會翻臉。

當然邱吉爾不信邪,非用不可。畢竟老手Fisher在邱眼中認為可以「掌控」。問題是Fisher對邱也有如此想法。難道是,不打不相識,打後不認帳?

Jacky Fisher玉照(註一),有點跟老日東鄉平八郎(註二)味道很像。當時英王喬治五世會有疑慮,就因潛邸時,在英海軍艦上待了十幾年,對海軍可說相當了解,換句話,當然對海軍內針對Fisher行事作風輿論更知其所以然;喬治五世也非常hands-on君王。所以對邱的人事命令,是有意見,當時卻撂下旦書:只要首相Asquith同意,我喬治五世就沒問題。

這時候Fisher上任,喜從天降,Fisher任命在邱吉爾眼中,算是必要「犧牲妥協」,畢竟邱一點都不懂海軍,雖然邱很積極想短時間上路,卻幾乎不可能。邱是看得出兩人「互補」之處。同時命令發佈,全英輿論大聲叫好,只有知道內情的,不是搖頭,就是等著看好戲。

海軍與陸軍之間關係位階,在所謂傳統作戰Theater「劇場」,各自角色定位,海軍負責管道暢通,骨架、血管,重點在防守;陸軍負責實際上硬碰硬對幹肌肉,終極實力展現,強調攻擊,收尾。此作戰思維,一直影響著海陸軍當時擘畫,海軍是Admiralty範圍,陸軍就屬War Department。問題是這種思維,碰到邱吉爾這種不守規矩或是不遵循常規,全無意義。

邱剛上任沒好久,還沒有空軍兩字。同時邱對剛發明之飛機,雙翅螺旋槳,非常投入,不但親自駕駛,也得到執照,更建立英第一支飛行戰鬥隊伍,編隊是四架飛機。大概是一面飛,一面用手投彈。後來更衍進攜帶魚雷,輔助海軍作戰。這,都是邱吉爾盡快推動、落實項目。

這是第一次大戰。等到第二次大戰,所謂有名的英倫三島制空權保衛戰,當時跟著1910邱吉爾一同練習飛行的,沒摔死或撞機英飛行員,因為邱之堅持與投入,終於替英國二次大戰英倫保衛戰,立下不可磨滅功勛。

無心插柳,柳成陰。

註一:http://www.firstworldwar.com/photos/graphics/gw_fisher_04.jpg
註二:http://www.ngensis.com/JAP-59.JPG


大概老英這段時期,二十世紀初,還沒跟德國人真正正面大規模交戰,過去打贏打輸,已成歷史。近期經驗,只是殖民地對手,劣等裝備;打起來搞不好還同情對手。所以剛開戰,英人狂熱份子,高興得在倫敦街頭,大肆慶祝,以為?

真正開打,英軍死亡率遠高於德軍,Flander戰區,是1.5倍;Somme戰區,整整兩倍。平均一星期少說也死掉一千人左右。Somme戰區其中有一位叫做J R R Tolkien《Lord of the Rings》作者,或許就是因為這場戰役,把他打得快瘋掉,才刺激得Tolkien寫得出魔界恐怖情境。那老法更不用說;同時老法生育率低,這德國Fräulein遠比法國會生子,那,豈不在玩「看誰比誰會耗」?或正確說,誰比誰會生?

這樣下去,英國戰略擬定者,一看不是辦法,唯一可預測能幫得上忙,就是俄羅斯。問題是這俄羅斯自己也是一個頭兩個大,自身難保;因為土耳其在俄羅斯東南邊境纏鬥不已,分不開身。

德國也有計畫,明知海軍比不過英人,所以也多半窩在港內不出來應戰,要出去也派U-boat;所謂「大丈夫說不出來,就不出來;要出來,就偷襲」。那陸戰,看起來已比英法聯軍佔上風,問題這終究為恐怖平衡。英戰爭委員會當然知道,也想另闢戰場,舒解這種「僵持不下」局面。同時英政客,畢竟比德方受到壓力大;這英媒體沒事就「烏鴉嘴」,說這說那;那德國人就沒這種困擾,大概要是有,也很快就再會。所以這時候媒體上壓力,以及真正戰爭利害關係,非得另闢戰場,不然,英方估計這樣耗下去,trench war,看起來不死不活,到最後總會一方不支;畢竟英海島國,跟陸地霸權德國不可能長久耗下去。

英方由樂觀其成,轉為如喪考妣,半年不到。所以,號稱是民主國家的,不適合打仗。這是1914年就知道的教訓。問題是很多國家顯然不知道,繼續犯同樣錯誤。我在想,剛開戰時這批在英街頭慶賀的,這半年後,焉知何在?

不過不愉快的歷史,對短視的人來說,毫無意義;非得等到己身大禍臨頭,才如夢初醒,或許為時已晚。

英在Western Frontline,也就是比利時、盧森堡一帶,跟法國聯軍形成一條防衛線,防衛線的意思,就是大家挖戰壕,每天推進幾英呎,或是被打退幾英呎,耗來耗去不死不活的打著,雙方都沒有進退,在當時戰術眼中,好像是美式足球一樣,你攻進一碼、我倒退一碼,大家一直在爭碼數,一點意義都沒有;可是這傷亡人數很驚人。

另闢戰場,就是打破這所謂的stalemate。這種思維,是正確,問題是英方將領及決策者,不同調,同時各懷己志,意見特多;這就是為什麼民主國家不能打仗,要打,就是現今的快閃戰術;不然,大禍臨頭。

愚見以為,政治上壓力,造成英當局必須速戰速決,可是缺乏有效戰略、戰術作後盾,當時戰前的War book,不是過時就是太不符合實際戰況;換句話,這一切幾乎是全新狀況,War council每位成員都只能算是在狀況外。既然是狀況外,那就看當時誰的鬼點子多,聽起來來有效,也就是,病急亂投醫!那,這個點子王的人,不就是邱吉爾?

所以,正因為這是stalemate,比那傳奇的Mexican standoff還糟糕!只少後者大家別亂動,還不會死人!這未開戰,雄心壯志,短短半年,大家都想抱頭鼠竄,這不就是英法當局的寫實?

其實邱吉爾的Dardanelles點子,是正確,問題在執行。執行的時候,就不能有「人多嘴雜」干擾!這麼簡單,ㄟ,可是這些將領以及War council成員,就是不懂!一下計畫從荷蘭、比利時另闢戰場、一下又是從靠近德國本土Kiel基爾運河、一下又從義大利登陸、阿爾巴尼亞等等,大家都有意見,可是沒有人負責總覽、評估、批准、監督、執行的總責與權威!

各行其政,各搞各的,戰事每況愈下,壓力愈來愈大。這就是平時沒有有效沙盤推演,戰時大家就跟個本地賭輸了,到處求明牌翻本的劣質賭徒般!

第一次大戰,1914~1918,法國死傷佔當時11%人口、英國8%、德國9%、美國0.1%。誰獲得好處?大概只有老美?最倒楣是法國,人死最多,又是在自家後院內打,滿目瘡痍,死傷遍野。幸好老英助拳,比利時「螳螂擋車」一下,不然早亡了。1914年底,英法聯軍已經傷亡約一百萬。

這trench war怎麼開始的,請參考註一。德國五個軍,跟法國四個軍,一英國BEF(British Expedition Force遠征軍),把德軍擋在Marne河岸;這是第四十幾天後的事,正如邱吉爾當時「大膽預測、鐵口直斷」。問題來了,雙方就耗在那,死傷慘重。戰壕戰爭,照理說德軍因有準備略勝一籌。一次大戰德軍挖戰壕實況(註二)。

這點子王--邱吉爾當然不會閑下來,大概與War Department有點爭功味道,於是他就問Fisher開闢第二戰場事情。Fisher剛開始好像「成竹在胸」,卻習慣性地呼嚨邱吉爾,說他想派海軍到靠近德國本土所在軍事基地等等,但是邱一追問,發現Fisher根本就是瞎掰。什麼都可以瞎掰,問題是你是1st Sea Lord,這等於是海軍總司令,你就不能瞎掰。

好了,邱吉爾就找了當時地中海艦隊司令Carden,替他擬定個第二戰場方案,以Dardanelles為腹案。結果Carden實地勘查一段時間後,也送上方案,問題是他並不背書;不背書原因,因為Carden知道邱吉爾腹案,不要動到陸軍。不動到陸軍上岸close the deal,當時原因是兵源不夠,都卡在西線戰場,沒人敢說,也肯背負這「有意造成西線戰事」兵力不足的罪名。

註一:http://www.richthofen.com/ww1sum/index_map_14.htm
註二:http://www.firstworldwar.com/video/footage/germantrenches.wmv
**********************************

也不能怪Fisher一個人,大家當時都早就抓狂。War Council,其中政客不少,邱就是最醒目政客。政客,基本上不適合參謀作業。不過看起來還好,當時一開戰,不是軍人的Haldane就被換掉「高昇」作上議員,由Kitchener接手。Kitchener當時在印度、埃及做過高官,硬裡子。問題是這些人,War Council裡,沒有戰略家,不是政客官僚,就是軍閥,在Operation上或許有功勳,但是沒有,也就是大家所看過WWII類電影,那種相對於「嫩」老美的老謀深算英國人。

老謀深算,邱吉爾看起來正在學習。問題他總是在任何場子,做老大做慣了,同時言詞犀利,要是真正能手一碰到與邱意見不一,邱幾句話就搞得他當場下不了台;這也間接造成,好的意見出不來,壞的意見要是符合邱的看法,就永遠在那耗著!這就是有dominating個性最大缺點!

後日所提到的brain storming創意,可能碰到當時邱吉爾,就立即被搞得brain death當場啞口無言!

後事之師,可見任何場合,尤其像當時英War Council多少人性命操在手中,國家命運、戰士生命、盟邦互信等,一個操作不當,後果堪虞。

Kitchener上任後立即風光一陣,還做過一個徵兵Poster,這後日老美一根手指頭指者你的,in-your-face那種「Uncle Sam Wants You!」。(註一:可見這老美也真沒創意,只會抄襲!)

問題是他老大也沒見過這麼大的場面,以前多在殖民地待,不是英本土。所以Kitchener問題,是要調適從殖民地高級長官,迅速變成戰略擘畫者,戰術執行推動者。這種角色轉變上快慢,是關鍵。

本來Dardanelles案子,Kitchener就不看好,原因是他著眼點在Western Front,那裡兵力調度支援上,顯然「只進不出」。後來被邱說動,答應支援。問題是邱在部分細節上「越權」,譬如一個海軍大臣,親自跑到比利時戰場,大嘴巴撈過界,居然答應個是War Department的管轄權,造成盟邦誤解,Kitchener知情後當然大怒,連帶著以前答應陸軍支援Dardanelles上岸的事,就當作沒說過。 這就是當慣殖民地高官,關鍵時刻意氣用事、不識大體的戰爭大臣Kitchener!

因此,Dardanelles進攻計畫腹案以及後來通過的實際執行案,沒有陸軍支援在內;一直到出了大問題,才又倉卒動用陸軍上岸,結果一敗塗地。相信大家都看過Peter Weir導演的《加里波底Gallipoli (1981)》,可略知盟軍上岸後梗概。

註一:http://www.spartacus.schoolnet.co.uk/ARTleete.htm


龍爪,

我目前讀完的邱吉爾傳涵蓋1874~1932年,邱活到1965年,90歲。您指出幾個有趣處,像德國對共產主義以及其同情份子之仇視,相信大家皆知。問題是,那個時候,1914~1918年,德皇Wilhelm是對Bolsheviks布爾血維克相當仇視,我想這方面我是外行,不能分辨共產黨與布爾血維克之分別;我想那時候還沒有所謂後日的共產黨吧。

英國本身也又這方面矛盾,我讀到的,除了該書《Last Lion》,還有過去我在James青山欄貼文《Spy Catcher》,後者,也是談第一次大戰、二次大戰部份,以及其後之冷戰,抓蘇聯、東歐間諜真人真事。其中也提到共產黨的事;最好笑又諷刺,英人居高社會地位、貴族、社會上層人士、不愁吃喝的英國人,居然吃飽了撐著,心甘情願背叛養他的國家,替共產黨作間諜。

不過,讀完才知道,每個人真真正正都不一樣;不能於此類推含混過關。

但是工黨部份,目前所讀,直到1924年才成氣候,由Ramsey McDonald做第一任(工黨)首相。不過我讀到這兩本書給我觀感,當然不見得是正確事實:Labor與共產黨聯合,過去跟Liberal聯合過,都因為實際需要,遠大於我們所謂的意識形態。不然你看這工黨Tony Blair首相,與老美是亦步亦趨?老美是共產黨當權?

這實際上「合作」需要,來自成為多數黨支持後才能組閣,組閣,才算是拿得到執政權力;真正的權力。畢竟這是英國會慣例;我想她們政黨、所謂純東方人價值觀下的意識型態,在她們那環境,生存機會不大。


Dear老嫗姐(#2123),

您說到這讓我想起,計畫之擬定,尤其是大到像「另闢戰場」之類,應是需求導向。問題是需求的確切定義。

邱吉爾進攻Dardanelles計畫,其他國家都叫做Gallipoli計畫,因為只有英(法少許)負責海軍,其他都是針對當時屬於土耳其Gallipoli陸戰;畢竟最終目標是拿回Constantinople、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問題來了,就需求方面,這俄羅斯與希臘,對進攻上有很大意見;這就是她們的老謀深算,畢竟這兩國在Western戰場,沒有所謂英、法的壓力。俄羅斯沙皇窕明,他不願意派兵進攻Gallipoli,因為認為一旦打完,這希臘就立刻撿便宜,賴著Constantinople不走;希臘與土耳其世仇,同時俄羅斯也想從中獲利,但卻為典型的「不費一兵一卒」以為自己是諸葛亮;就好像日後等老美原子彈修理完日本後,俄羅斯才對日宣戰。

這希臘,當時內部有兩派互鬥,一派親德,一派親英。後來親德派佔上風,結果希臘不出兵協助英軍攻打Gallipoli;這時候英內部已通過邱吉爾沒有陸軍支持的進攻方案,大家都表面背書,事後捅出大皮漏,每人都說是邱一個人主意;都不認帳。

邱失敗最大缺點,時間上掌控,以及沒有現今所謂critical path概念,更過度樂觀,對任何事都是「前景看好」,同時假設太多,這些關鍵假設都不能在其掌控之中。希臘、俄羅斯態度,這是邱掌控不住的;這兩國基本上負責提共陸軍岸上協助,而且是從背後,不是正面與土耳其交鋒;要是這兩國心手和一,這第一次大戰很可能改觀;因為就沒有英法海軍去「突破」Dardanelles海峽必要。

最好的讚譽,不是自己人說的。當時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就說過,要是邱吉爾方案確切執行過關,這德國可說是很大威脅,很可能戰事因而改寫。興登堡還加一句:英方軍事態勢及判斷,是一批獅子被一群驢子領著上戰場「Lions led by donkeys」!

小毛驢是可愛,古時候當個不大不小的芝麻官或是詩人都騎過;沒事還掛個鈴鐺清脆悅耳。問題是當叢林中一方是獅子領軍,另方是驢子,勝負立見。


進攻Dardanelles計劃,戰爭委員會每個人都叫好,只是在爭論,這西線戰事會不會有影響,有,好大。這是預料不到lower bounds。可笑就是,這計劃之由來,就是要紓解西線戰事之徒勞無功。

東線戰場,主角,剛開始是海軍。等幾艘軍艦被魚雷擊沉,來了要上岸的陸軍去主導這原本是海軍案子,統帥是Ian Hamilton。此人是Kitchener的徒弟,邱之好友。這人,據作者描述,個子矮小乾瘦,又是「羅圈腿」,說話女性味道甚濃,跟鳥叫一樣;ㄟ人家卻被指定為統帥。Hamilton也沒見過、統帥過真正大戰爭場面,所以真是冒險可不?不過文中沒說為什麼他會被重用。謎題之一。海軍,剛開始是Carden(Sackville Hamilton Carden)統帥(註一)。Carden會冒出頭來當這次海軍統帥,等於是艦隊司令,也是奇蹟;畢竟他戰前只是在馬爾他Malta幹個造船場總管、廠長;superintendent。這人也不是邱吉爾要的第一人選,而是政治考量後的人選,因邱所矚意的Limpus被認為會得罪土耳其人,反而更讓對方戰鬥力及氣勢高漲。

開始,海軍進攻。等幾艘戰艦被擊沉後,被水雷擊沉,而這些水雷據作者說是土耳其人,把過去俄羅斯在黑海出口處佈下的魚雷給「撈」起來,重新佈在海峽淺水處;但英掃雷艇因為水太淺,怕自己觸礁,沒敢過去掃到這批過時俄羅斯水雷。

開戰沒好久,又因為掃雷事情,因為掃雷是批英平民水手,平時抓魚之類的漁民,戰事被征召來掃雷。結果被岸邊土耳其、德軍給零星砲火威脅,嚇得掃不乾淨。等這戰艦被搞掛幾艘後,Carden精神崩潰,由副指揮官John de Robeck(註二)接替。De Robeck又因為掃雷搞不乾淨,畢竟傳統海軍將領都最不願意看到自己統帥戰艦折損;結果這Hamilton一上任,主張以陸軍強攻,這下de Robeck心中樂於放下塊大石頭,當然樂於「讓賢」。問題是沒有人除了邱吉爾之外,看清這大局面如何,不像現在有空軍可以衛星照相等;後事之師,英軍要是突破Dardanelles,土耳其真是沒得抵擋;因為岸邊只剩下幾尊銅砲。這件事幾年後Roger Keyes,當時艦隊的第三把交椅,親自回顧老戰場,扼脕不已。同時這時候伊斯坦堡門戶大開,擋也擋不住。後事之師這下不就是正如邱吉爾大膽又合理預測,進入黑海後,可以沿著多瑙河進入奧匈帝國心臟地區?

誰叫當時有這陸軍豬頭Ian Hamilton(註三),去執意採取登陸作戰,堅持從最南端上岸,一路打到伊斯坦堡?結果頭一個月戰死四萬五千人陸軍而一點意義都沒有,後來被逼迫不得不撤軍。

真正原因,英國內政治上不穩定,這首相基本上是個庸人,同時據作者敘述,首相Asquith當時被情婦給甩,情婦劈腿跟另位未來閣員跑了,Asquith痛不欲生。加上國會支持度不夠,很可能被倒閣,結果為保住首相位置,不得不與保守黨妥協結合,而當時保守黨最痛恨該黨叛徒邱吉爾;那,這Dardanelles突破會失敗,不就是預料中的事!

只是邱吉爾一個人預料不到。

註一::http://www.firstworldwar.com/bio/carden.htm

註二:http://www.firstworldwar.com/bio/derobeck.htm

註三:http://www.firstworldwar.com/bio/hamilton.htm



回到這另一個庸人Jacky Fisher。

為什麼說他也是庸人?Fisher正如其他知道他這個人所預測的,非常不穩定。整個Dardanelles戰役計劃及執行過程,總是扯頭家邱吉爾後腿,同時這人已經高齡七十幾,所謂Old dog simply can’t learn new tricks!也罷,問題是這人情緒管控上亦失衡、失控;據書中透漏,Fisher一看自己荒唐計劃,或是沒有計畫的信口開河,被邱吉爾痛修理許多次後,幾乎情緒崩潰,有次居然在其他好友肩上「痛哭流涕」。我讀到這部份,簡直不可思議,一個海軍總司令?問題是這作者既引經據典又有出處,不得不信。這也罷了。

另外就是當時首相Asquith經常叫邱吉爾去做與其業務不相關的事情,譬如讓邱吉爾負責跟義大利協商,讓義大利加入英國陣營;這件事讓邱忙得不得了,同時邱經常不得不奉命秘密出國;卻讓媒體報導成、謠言「斡旋」成這邱吉爾好大喜功,不務正業不待在海軍大臣辦公室,到處興風作浪!

這些,邱都可以隱忍不發作!問題是有一次邱又銜命前往法國戰場,結果Clemmie看到機會來了,想藉機拉攏這跟邱吉爾不對盤、經常鬧彆扭First Sea Lord Fisher,邀請Fisher去海軍大臣辦公處晚宴。晚宴後,這Fisher突然冒出一句甚為不得體更是氣人的荒唐語:「妳知道海軍大臣這次去歐洲幹嘛?他是去會見情婦啊!」這時候想必令Clemmie氣炸!這就是,人家把你當作知心、知腹,你老大如果實在沒話說,也不用這樣胡說八道到家!可是,Clemmie卻隱忍下來;後來邱回來後,Clemmie當然告訴邱;這時候Fisher卻乖得像個「偷東西被活逮」的小偷般,一句話都不吭,當然邱這時候,對這已經於一兩年內、威脅辭職不幹七八次被邱慰留的Fisher,總算是The Last Straw!

我想這時候可以很恰當用這句,已經被本地用爛的成語: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壞就壞在,為什麼邱願意當頭駱駝呢?

 

WWI結束後,奧圖曼帝國瓦解,土耳其那時候尚未建立國家,列強:英法義等,將伊斯坦堡(尚未命名,還叫做康斯丁那堡(希臘名稱))給希臘。問題是希臘跟土耳其比起來,禁不起打仗。

中國當時老蔣北伐還沒開始,奧圖曼帝國下阿拉伯等屬地歸屬,以及猶太人建國等議題,顯然中東一代,要做個了結。WWI戰時,阿拉伯是站在英法聯軍一邊;戰後,基本上阿拉伯與英國還是眼對眼;直到猶太建國才真正翻臉。這部分,因為Balfour關係,有個Balfour Declaration(詳見Tuchman “Bible and Sword”),這就是猶太建國藍圖。邱吉爾(當時作1921,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帝國殖民地部長),當然有權去管這件事,剛開始是反對猶太建國的,後來被土耳其(國父:Kamal)刺激後,採改為支持猶太建國。畢竟Balfour只是弄完Declaration後,成為下議院通過法律,必須執行,但實際上操作,還是邱等。所以,邱帶著電影中的“阿拉伯勞倫斯”,實地走訪,同時心中有個腹案,弄塊地(巴勒斯坦加上Transjordan外約旦)給後日以色列,夾在西南方埃及(當時還是英屬地)、北邊黎巴嫩(義大利影響力)、敘利亞(法國)、東北伊拉克(英)、東邊(沙烏地阿拉伯)間。

因為奧圖曼帝國留下真空後,這阿拉伯人內部,也是一團亂,英人當時從戰略眼光,是有必要替她帝國利益著想,如,印度、埃及、運河、當地石油資源、尤有甚者防止俄羅斯染指等,於是,立下該地區阿拉伯人“接班人”同時也鋪下英人後續影響之介面,基本上是有必要。所以,邱一行人在開羅開會,“面試”所選出阿拉伯地區也就是奧圖曼帝國留下土地之接班人…哈哈哈,讀到這裡…搖頭。

邱之所以會叫T.E. Lawrence(“阿拉伯勞倫斯”)去,想當然爾此人在阿拉伯人眼中,公信力夠,會聽他話;同時此勞倫斯對英人眼中重建以色列,亦眼對眼,所以,被當作英政府說服阿拉伯讓猶太人建國之道具。



(TLL-A-9)


台長: tandie
人氣(1,3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人物傳記 |
此分類下一篇:讀後感:最後猛獅系列--宦海獨處(II)
此分類上一篇:末代皇后The Last Empress(蔣宋美齡傳) (I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