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25 20:19:16| 人氣2,3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絲路行(下)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一路上,六七個小時,打瞌睡的打瞌睡,獃望窗外的望著。突然之間,導遊心血來潮,給大家說個故事。

大陸早期在沙漠中發現油田。油田是發現了,問題在於,開採完成後,如何運出來。你說以現今油管運出來,之前先決條件,要有工程人員、工具、重機械等進得去。建一條路是必然。那個時候,沒說的大陸當時外匯等相信不夠;到處都要從國外進口機械啊等等,這個不是辦法。油田挖掘技術,當時大陸已存在;真正關鍵在沙漠修路。

於是乎就有一位被攤派到這份差事的工程師,想出一個就地解決辦法。首先,他想到用袋子來裝砂,再一袋一袋用來鋪路。沙是有那袋子從哪來?於是他想到這荒地裡不是有湖泊之類?湖泊邊不是野生蘆葦?這蘆葦不就可以摘取後曬乾再編織成袋?這下試作後發現也不錯;於是乎大概發動幾十萬人次之類,種蘆葦、採曬蘆葦、編織成袋、裝沙、鋪路不就一氣呵成?同時每層蘆葦沙袋之間又鋪了一層蘆葦(?)一共三(?)層。完了以後路面再鋪石子的、壓路的等等,終於大功告成。這替人定勝天,作了最好註解。個人以為,這,才叫做工程師。動頭腦、知道現有資源在哪、如何最有效利用、再不斷改進工法。

後來中東國家等,知道大陸在當時惡劣環境下,居然在沙漠中給蓋出一條公路,各個都來考察;大吃一驚。其實前面提到這個風力發電機,當初也是一樣。開始是買人家歐洲的,好像是荷蘭之類,據說是幾十萬美金一台風力發電機。後來大陸開始自己做;現在整個大西部,到處都是風力發電機。兩葉片的、
三葉片的,處處皆是。像甘肅這一代,也成為大陸供應沿海人口密集區的能源、天然氣基地。天然氣挖出來後,這一路加壓給打到四川啦等等,再打到上海去。

這大西部當然是不缺煤;我們快到嘉峪關時,就看到一個三四個大煙囪式發電廠;以為是核電發電廠,後被告知不是,因為西部缺水而核電廠必須要靠水冷卻…

(絲路行-17)

巴士離嘉峪關還有幾十公里,導遊就提醒我們可遠觀嘉峪關型態;的確耳目一新。

讀過很多城牆這方面報導,親自到場觀賞,又是另一回事。不過嘉峪關風景實在太美。遠方有皚皚白雪高山,六月底了,顯然這雪是終年不化。站在牆上遠望,又可見前面提到火力發電廠,左邊(東方)有橫切過來的蘭新高鐵,非常壯觀。城下又有駱駝在打尖各個蹲坐地上,甚為安逸。

不過我們進關前,要先經過長城博物館看一下。坐了一趟電瓶車,否則步行太遠。博物館內,替後日看
兵馬俑做了些功課,以利觀賞了解。博物館基本上是介紹長城修建、保養各方面知識。這話題太大,同時只能拿挖出來、找得到的古物做實例,所以博物館說故事時,不免不完整,甚至讓人有不說不得已、要說意猶未盡之感。當然我們是趕場;你想聽清楚,我看都不大可能。在這裡,突然有種看吐魯番時感覺;可能需要這方面專家,好好從遊客角度策畫、整理、安排。基本上以十分鐘到十五分鐘為限,一路走過去加上解說,讓人一目了然;至於是否會回味無窮,看造化。

還沒走到城內精華地點,可見到處植被茂密。城牆早已風化,後人已經重新修建過。愈往城門口處走,以現代眼光,當時的駐軍的確活動空間不大。我們到得晚,快下午六七點,所以很多店家都收起來準備下班了。導遊急急忙忙帶我們上主城門口走一趟。經過”甕中捉鱉”的甕城、看過”一磚定城”的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多出來的一磚,凸出於砌好牆面以證明當時估造城牆工程的人,是多麼專業…我說要幾片磚建好,就幾片磚…等等。不過有趣部分,這嘉峪關當時還特別弄個戲台子提供娛樂,而有意思部分,戲台右邊(觀眾左邊)有個警世醒俗繪畫,內容描述一位道貌岸然者 “偷吃”的過程。當然現在看是含蓄點;幾百年前,那可大大的不同。

(絲路行-18)

嘉峪關重新建城牆時候,很多大石必須從山裡挖掘、整切好,再運送過來建城。這一段路,當時負責工程的人想出個辦法,先挖出一條大溝,灌以水等天冷結冰時,將大石置於其上,再推到建城處所。現在看是沒啥了不起;可是沒有起重工具的當時的確了不起。在在顯示人定勝天決心與辦法。


至於這定城磚,導遊提及後來有位日本遊客,想出幾十萬RMB購買這定城磚…結果如何大家一笑置之;相信日本遊客想法是:不試白不試…若真能買到?好笑部分,就好像假設今日一位大陸遊客,去買日本古蹟一樣荒唐不可取。 不過也別太在意,現今日本遊客於網上貼的嘉峪關照片、絲路地圖等等,的確很有專業水準。

爬上嘉峪關正城門,梯階不高可是一旁有馬道;馬可被牽著上城。我的想法是難道這騎兵要想從城牆上騎下去作戰?哈哈哈…大家忙著在城牆上遠眺、拍照,旁邊兩位小而可愛妹妹逕自玩耍,突然之間,有一位小妹妹,學起咱們這李蒨蓉阿帕契式敬禮;一旁我們團員終於忍不住了: “已經“敬”掉好幾顆星啦…”哈哈哈…這種有感而發,視人而定。

至於岑參的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逐漸替我們下面即將參觀景點,拉開帷幕。其實我們是反過來走古時的河西四郡路線。漢武帝十幾歲剛上任時後,河西地區是匈奴大本營。沒事兒匈奴看自己高不高興,想入侵騷擾漢朝那還客氣?再者當時西漢根本不是匈奴對手,剩下忍氣吞聲過日子。畢竟開國元勳劉邦,曾經帶三十萬大軍,說是展示大漢天威,結果反而被困於白登山,要不是匈奴“主動”撤兵,很可能漢祚將危。漢朝剩下選擇,拿自己公主去和親匈奴,加上糧食布匹等等,可說是顏臉盡失。

可是這十幾歲登基的漢武帝劉徹卻不是喜歡躺著被人欺負的;除了積極奮發向上之外,且漢朝對外患國策,由過去和,轉為積極主動開戰;而打通河西走廊,竟為關鍵。事成之後: 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儼然成形。

(絲路行-19)

下城門後,下面有一處展示 “關照”,即為今日護照;多多關照成語出處。

嘉峪關後,我們要去三十公里外酒泉;此地名稱由來,當時武帝犒賞霍去病大獲全勝後的武帝賞酒,部隊當然不夠喝,於是乎霍去病豪情將酒倒入池中,大家共飲池水。後人美化成池中冒出新泉水,有酒味。

酒泉有幾個景點,酒泉公園及夜光杯工廠。此園入口處沒好遠開始,地上刻有漢武帝霍去病等功績,一路走過去,歷歷在目。入後園,可見到處植被茂盛、處處皆左公柳、楊等。後來清朝時,左宗棠被派到西北,他一路上到處植樹、開墾,至今可見。此園據說是漢式園林,我們到時早上八九點鐘,園內遊人進出頻繁,打拳的打拳,遛鳥的遛鳥,不亦樂乎。

導遊解說,我們今日之知道的漢史,八九成來自史記;這司馬遷功績不可沒。不知道過去的民族,幾乎是沒有未來的。誠哉斯言。

夜光杯工廠是大陸國營單位,位於一個好像不起眼之處。工廠與展示處所合為一體,到時不過感覺此單位所處周遭,衛生環境很差,臭氣從一樓薰到三樓。到了三樓之後,夜光杯工廠是封閉式,裡面冷氣大作,隔絕外面不愉快部分。有專人一路介紹,終於知道夜光杯是怎麼做出來的。關鍵在於玉石良窳;其餘磨工。

內人此時購買慾得以滿足;因為可收信用卡。買了八杯套一組,不過幾百元RMB。不過學會判別杯好壞,也是一種無意中收穫。想當然持夜光杯於月下對飲,”杯內明若水,似有奇異光彩”。我真想試一下。當然推銷人員不斷強調杯所含礦物質,如何對身體有益;延年益壽?不得而知。

(絲路行-20)

酒泉有個衛星發射中心,離酒泉市大概七個半小時車程,靠近內蒙,也不在我們旅遊行程。據導遊,要去的話是可以事前安排;不過現在也沒預定發射衛星,也罷。從youtube上可一窺究竟。

接著我們去看張掖的丹霞地質公園,200公里三小時車程。此處景色絢麗非凡,難以筆墨形容。花了大概一兩個小時,去三四個景觀台眺望,美得令人暈眩。不知道是太熱,還是怎樣,同時此地毫無避陰之處,大家都汗流滿面,也不亦樂乎。跟導遊聊起來,我說這門票收入應該是很高,是不是都上繳中央後沒下文了?應該搭個躲陰涼棚或涼亭、賣冷飲啊,不是很好麼?大家相顧一笑。我這個人可真麻煩。

據說夕陽或日出時,此地丹霞面貌之驚艷,將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現代台灣說法:破表…哈哈哈。大西部地區夏天五點半不到,天就亮了;那可不要遊客早上兩點半就由酒泉出門來趕場?不實際想法莫此為甚。不過晚霞倒是可考慮,問題是若我們反過來走絲路,由張掖市出發,那就可以半個小時車程輕易看到張掖丹霞日出或晚霞了。

張掖地名,源於”断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的確有點血淋淋。要知道這個地點在歷史上也很有意思。張掖附近有個山丹軍馬場,過去此地是匈奴養馬地方,水草豐盛,美若世外桃源;這也不在我們參觀景點。匈奴之所以能靠騎兵把漢朝打得落花流水,馬匹是最大因素。這個除外,隋煬帝曾經在此舉辦過現在所謂的“萬國博覽會”,邀請當時西域各國國王、酋長、單于啊等等,來此聚會同時舉行祭天大典,做足了大國外交的實質兼體面。這部分,據說在上海博覽會甘肅館內,有詳盡描述。畢竟漢武帝雖打開河西走廊,卻一生都未踏進過一步。不過據網上史料顯示,隋煬帝是個很有想法君王,但是好大喜功,國庫空虛終究導致民怨如排山倒海,造就後日唐之興起。

(絲路行-21)

Koching Chi 每想到絲路沿途的馬,思緒就狅奔到天邊。

Thomas Andy Tandy Dear Koching, 張掖附近焉之(胭脂)山,是過去匈奴馬場;直到霍去病徹底打敗匈奴將其逐出河西為止。祁連山與焉之山之重要性,可從匈奴悲歌看出: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匈奴之前,河西屬月氏(讀肉汁)地盤,月氏被迫西遷後,分成大月氏與小月氏(留在中國境內)。漢武帝當時派張騫出使西域,就是尋找大月氏,如意算盤取得聯盟後,以利夾攻當時盤據河西匈奴。誰知道張騫這一走就十三年,在河西就被匈奴捕獲成囚,後日逃脫見到大月氏王而大月氏卻拒絕聯盟;回來時又被捕,再逃脫回長安。這一回來,所有西域地形地貌地圖,一清二楚;這才替後日霍去病大勝匈奴,鋪下堅實軟實力基礎。

有意思部分,據網上電視節目提到當時蒙古人出征時,其法典內列明,什麼階級的人要帶幾匹戰馬,譬如說,一王公貴族,七匹馬;餘此類推,一般戰士要帶四匹馬。其目的,快速打擊部隊基本要件;中間不停留。

而霍去病之能獲勝,正是他以匈奴、蒙古人方式思考,行事,作戰。後日德軍能狂掃西歐,其閃電作戰部分不知是否參考匈奴或蒙古人?我想應該有。

Koching Chi 唐代能夠戰勝突厥,也是類似。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護送北周千金公主至突厥和親,在那兒住了幾年,參與突厥遊獵宴飲,把突厥習俗、山川形勢、各部之間的強弱以及微妙關係弄得一清二楚。他回來時已改朝換代,隋文帝用這些資訊離間突厥諸部。進入唐代,許多對東西突厥的戰略仍然建立在長孫晟帶回來的基礎上。當時突厥實在太強,唐太宗與李靖等了許多年,一直等到東突厥天災(連續幾年嚴寒加雪災),才能實現作戰計劃。

張掖之後,下一景點是武威。下高速後,穿梭於鄉間農田,看到農作物茂盛,玉米啊等等作物,還有新疆一路下來種植孜然(紫色)的田畝。總之武威比起張掖是稍為落後點。這時候導遊提醒我們,當地人口頭禪:金張掖、銀武威。不是說張掖產金、武威產銀。網上比較具有權威說法,是清朝乾隆(?)時期,各地要收賦稅,根據當地物產富饒與否而定。於是乎下面辦事的人,訂下金、銀、銅、鐵等分辨位階,而張掖屬金位階反之武威屬銀;如此而已分派稅負多寡。

武威第一個景點海藏寺。此寺有1700年歷史,建於晉。到達時,大概前日有沙塵暴襲擊整個寺頭臉灰塵累累;既然號稱古寺了,灰頭土臉不就恰如其分?嘻嘻嘻..進門時,這導遊跟門口和尚哈拉起來,好像頗熟稔;而咱們導遊(閩南語諧音醬油)前天才帶人來過此。想當然也知道不少旁人不知道事情;譬如說,寺內有一口古井,導遊帶我們過去,他親自由井打水給大家嚐說是這井水源頭在千里外的青海,且水味道嚐起來略富鹼性,想必有長生不老功效。當然古寺要有古寺味道、氛圍;古井、清涼到冰水程度的井水,恰如其分。我們團員有的剛好帶了剛喝完的礦泉水瓶,於是乎喜孜孜裝個盆滿缽滿。不過導遊提醒這水過涼,喝的時候不可大口急喝以免肚瀉。

而此寺的著名之處 “每當日出之際,牌樓東側一股裊裊青煙直上,盤旋繚繞在白楊垂柳間,給海藏寺憑添一股神秘氣氛…”,我們無緣觀賞。

團員們各個禮佛,敬拜完畢,朝下一景點鳩摩羅什寺出發。這個寺就大有來頭。此人鳩摩羅什原是西域一個小國家龜茲國(今新疆庫車)高僧深明大乘佛學。網上記載,當時連前秦苻堅想邀其來中土,甚至不惜出兵龜茲八萬人,你不來?看看下場如何。有點兒時聽過關於軍閥看不懂為何十個人搶一個籃球的故事。

(絲路行-22)

前面提到的龜(發音:邱)茲國鳩摩羅什,當時是該國國師,其父為過去印度一代貴族,大概避難至此,而其母是龜茲王妹妹。後來鳩摩羅什娶了龜茲王之女。而後人考據,龜茲國當時居住的人,以歐洲人種為多,後日出土的木乃伊可佐證。

此人與當時佛教翻譯家齊名:真諦、玄奘、不空等高僧。但是後人認為讀起羅什經文譯文,非常順口且易懂。有人“穿鑿附會”成這是因為羅什是佛陀幾世轉生緣故,其佛經譯文不像玄奘的 “直譯”難懂(後人稱為新譯,而羅什為舊譯),其實羅什是完全消化經文後再譯出且遵循中國當時語體,以四字串為常,愚見以為非常user-friendly。其有名譯作: 《金剛經》、《法華經》、《阿彌陀經》、《中論》、《大智度論》、《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廣為流傳。

據網上資料: “…鳩摩羅什在長安大寺圓寂,臨終前他說:「今於眾前,發誠實誓: 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果然火化之後「薪滅形碎,唯舌不灰」”。所以此鎮寺之寶,鳩摩羅什的舌(頭)舍利子,其來有自。

不過個人看法,若非此等高僧”誠”譯佛經,那來後日佛教文化;不過有意思部分,譯文能否表達真義才是關鍵。有了羅什,後人才有機會領略佛學精髓。
參觀完畢後,我們急著趕往蘭州,280公里,三個小時半。

進入蘭州市區後,因為導遊本身是蘭州人,這下精彩了,各種地理、歷史故事說個不停。他小時候,這黃河淹水氾濫到某個地步;同時每年很多人因為在黃河游泳都溺斃等等。我們看了黃河水車園,此水車對當時此帶居民,意義重大。隨著時代進步,這種意義逐漸消退;大概只剩下觀光。

(絲路行-23)

Youtube介紹蘭州牛肉麵,令人垂涎,尤其是名家唐魯孫 “什錦拼盤”內提到他吃過的馬保子蘭州牛肉麵陳述: “…那是一座磚砌小樓,樓上待客,擺了幾張小八仙桌,幾把矮條凳(兒),除了碗筷、油瓶、醋罐之外,空無所有”。對牛肉麵他給出十六字評語: “清醺肥荷,自成馨逸,湯沉若金,一清到底”。另外提到,蘭州附近出一種 “和尚頭”小麥,能做出麵條其麵筋很適合做拉麵;懂的食客必點。問題是這種和尚頭小麥產量太少,同時專家解釋,也不適合雜交擴繁。

僅讀到這十六字牛肉麵箴言,口水只能往肚裡吞。不過我們這次在蘭州卻與牛肉麵無緣;只吃到蘭州拉麵而已。我們下榻酒店不提供。

另外我們去參觀了黃河母親像、鐵橋等,也沒啥值得回味;其實個人最想去看的是蘭州博物館。大概時間考量搭配上,不可能安排得進去。

蘭州一地即有兩三千餐廳酒店之類,進入蘭州一路上過來時,路旁不少清真館餐廳之類,想必此處伊斯蘭教亦興盛。蘭州房地產,大概已飽和;一路上剛建好空屋大樓,遠觀如早期形容的鴿子樓,比比皆是。

第二天我們朝360公里外天水出發,四小時車程。

還沒進天水,導遊提醒大家說,天水此地因水土關係,出白娃娃(Vah Vah,記住正宗北京話西北話,沒有我們注音符號 “ㄨ”聲音;我無意中發現其實大陸看地方,也有用注音符號的。)。心想,這白娃娃是怎麼個白法…

(絲路行-24)

我們導遊在天水交接;不是說每省一個導遊倒底麼?我猜這是因為這段甘肅導遊,因為不想去攀登麥積山緣故,畢竟這座山說高不高,可是要帶著一團人十七八個人,又說又講同時不小心一回頭,望著幾百公尺高地面,略有懼高症的人,我看是夠嗆。因為懼高症不是說你事前就知道你一定有或沒有,多半是等你發現開始心悸、發抖時,已經來不及了。同時登麥積山有個規矩,只能往前、不能倒退,因為通道只夠一個人走,不能對走。

所以咱們換了一個二十三歲剛大學畢業也考上導遊執照的天水小姐。前面說的白娃娃,真沒錯。這位小姐特別提到,我們下榻酒店白天櫃台小姐,都是身材面容美好皮膚白的小姐,好幾位啦。

蘭州到天水路上,已經可以感覺出來這地域風貌正在變;樹木密集度開始高起來,我們愈接近秦嶺,這綠色愈顯著。沒事看到窗外一兩座山,山頂上有人吊著綁繩往山下動作,一面種樹、修整樹、把死樹換掉等等,這種場面還真第一次見過。

麥積山,得名於遠觀像一堆積好麥垛;號稱是 “東方雕塑館”,石窟建於後秦。據說雨中遠觀,加上雲霧繚繞,宛如仙境。當天也剛好下過雨,我們到時,雨就很配合,停了;不然還不能攀登麥積山。不過內人對這種高處攀爬等,可能有懼高症;故婉拒,只做遠觀。因為在前面提到丹霞地質公園我不在一旁,她突然發現有懼高症(其實也沒好高只是風太大),嚇得不敢動,幸好一旁有我們領隊,把她給牽下看台。

畢竟我們坐在麥積山廣場椅上,前來搭訕一位年輕嫁到台灣的小姐,說她爬了一半突然腿都軟了,只能咬牙憋住恐懼繼續爬向前走,見到我們一時還驚魂未定。嘻嘻嘻…誰說我們沒先見之明呢?

(絲路行-25)

發個牢騷。

這甘肅,比新疆要進步,可是你我都沒上過旱廁。所謂旱,就是沒水的意思,內部就不用形容了以免傷了“版”氣。後來到處查資料才知道很久前就有各式各樣貼文,都對旱廁這個哪個等等,基本上,不解。

這段旱廁經歷,從張掖到武威路上(還是我記錯?),有一段公路是不靠山,所以沒有祁連山雪水可用,但是旅客尤其是大卡車貨車司機等,開一段時間後,人的生理狀況必須要 “解放”,旱廁於焉而生。可是從整個大西部看來,大陸政府是花了不少心力、精神,想必觀光是未來的無煙囪工業代表;意味著,一旦成型,不須多大人力物力投入,就有產值。這種具 “再生”性能工業何其可貴?光是甘肅一省,個人可如數家珍細聊個幾天幾夜。還沒提的包括畜牧、農漁業等等。沒錯,漁業;在敦煌附近沙漠裡,幾十年前就有人在那花大血本投資,養殖冷水魚鱒魚。何以如此瘋狂?因為這個祁連山雪水,不用白不用,且用之不盡、取之不竭。這種天然優勢,百年來因為沒人去注意、用心思考,所以一直要等到一個有心人,經過千辛萬苦折磨,終大功告成。

旱廁改水測,這算啥?

甘肅民勤縣附近,也有人投資設廠,十幾年下來,終究形成一股畜牧業實力,全大陸羊肉銷出,以它為第一,同時徹底改變了這個幾乎全國貧窮落後地區人的生命與前途。

再回過頭看新疆;其實大陸官方已經能抓得住這新疆維吾爾問題之源頭,教育與關懷,已經在開始做了,可能還得加把勁。我看過一段北京某電視台報導,這新疆(南疆一代)維吾爾族,幾年前,他們子女第一天上學(住校),是要爬山涉水走幾十公里去學校;因為山勢、溝壑陡峭,維吾爾小朋友,都嚇得嚎啕大哭;令人心酸。這段故事提到,大陸政府預計盡快於一年後要公路通車…

所以說,事在人為;不過也祝福這地區貧窮落後地方,能早日翻身,看到希望。我相信很多事情,已經有人默默在耕耘…不為人知而已。

也許是看不到,卻聽得到。

(絲路行-26)

再不聊,都快忘記了。

記得在進入武威時,當時導遊就指出,廣場上有個 “腳踏飛燕”的駿馬,此馬就是大陸導遊的標誌;至於這真正的“腳踏飛燕”,原來是青銅奔馬,於武威雷台漢墓出土。所以說,這秦漢一代古物多得不勝枚舉;以後到西安更為如此,不挖則已,一挖搞不好就挖到古物。

我們經過的武威市比較落後區塊,看到很多灰塵僕僕街面商店,得略知一二。具導遊分享,這武威市政府大廈很是雄偉,與當地好像是很不搭;意味著,錢沒用到刀口上。同時過去武威市也建了一個像地標之類的紀念性建築,好像是個雙龍搶珠之類,上面頂個珠(球),很多市民於是乎就以玩笑口吻 “連個球都頂不住”。球,在當地語言是罵人的話。總之,也是部分民意反應。

在武威我們進駐酒店時,導遊提醒我們,有些所謂台灣的按摩地點,是掛羊頭賣狗肉類,一不小心,很可能被臥底公安給逮住送辦;搞不好要花好幾千元人民幣才能脫身。不過這也是導遊責任,提醒遊客那些地方不能去、可以去,真的還是假的。

另外回到這個天水,遊完麥積山後,回酒店休息;一大清早起床後先下來遛遛。有意思部分,酒店附近廣場上一大堆婦女在跳舞,與我過去看過其他地方跳法不一樣,問了一旁才知道這叫 “腰鼓(舞)”。當時鼓是沒有,可舞者皆做有鼓狀,津津有味。這種風俗民情,很值得回味。不知與 “秧歌舞”有沒有關係?嘻嘻嘻

天水,是三皇五帝的三皇之首,伏羲皇的出生地。沒好久前,天水舉辦紀念伏羲活動,各地華人連台灣也有參加。還有來天水的一路上,導遊提及這甘肅一代也有舉辦李氏宗親會,以隴西李氏為首云云。總之,這兩岸三地對此類活動參與非常熱情,同時是每年都舉辦。不過這兩岸活動互動,到了寶雞法門寺,將進入另一個境界。

吃完早餐後朝陝西寶雞出發。這時候天是烏的開始下雨,一路下到寶雞。

(絲路行-27)

我們沿著G30公路往寶雞。有趣部分,這一路上,打從新疆吐魯番,有個所謂 “專治口吃”廣告,一路打廣告到陝西。同時這一段路,廣告打得特別密集,幾乎是每隔幾公里,就有一個看板;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難道此地區罹患口吃者 “眾”?眾到連廣告都不嫌多?哈哈哈…

這段路,旅遊這一帶者,千萬不可錯過。首先,秦嶺這地區是綠到無以復加;若原始森林狀。這綠色,不再是區塊,是整個地區,而天水到寶雞法門寺開車要三個小時四十多分鐘,沒有一塊不是綠的,相對於前面河西四郡戈壁、沙漠啊,簡直是進入另一個世界。路旁放眼過去,一面還下著雨,通過幾十個隧道,長長短短大大小小不知何幾,別有一番風味。還有靜中取鬧的火車,寶雞到天水的隴海線,火車是前後都有車頭,於山邊隧道躦進躦出,一下好像與我們比賽快慢,一下又躲進隧道內,在我們之前隧道附近又繞了出來;跟小朋友孰悉的“躲貓貓”一樣,我們則經過火車的時光隧道,返老還童。

望著窗外,不自覺幻想,若能住進這秦嶺山區,豈不美得…總之,賞心悅目綠色,無人會厭煩,愈多愈好。進入陝西境內之前,各式車輛要排隊檢查、繳費,這時才察覺大陸官方對新疆地區可能滋事者之預防,無所不在。

進入陝西一路到寶雞這一段,發現種的樹種開始變化,以扁柏居多,且密度高得嚇人,樹與樹之間幾乎沒有距離;要不然就是經費過多,花不完了?

我們導遊於寶雞交接。沒進入法門寺前,以為不過是如此這般,等遠方見到 “寺”的輪廓,大吃一驚。法門寺外觀是非常現代化,有點像法國巴黎凱旋門味道,只是方塊形的門,大倒是不會嫌大,方塊型建築太多而已。

(絲路行-28)

Koching Chi 不停重複的相同廣告,聽起來,不正是口吃嗎?哈哈!

Thomas Andy Tandy 是是是…是…滴。
不過這廣告背後金主,可能在商業頭腦上,有點 “中風”跡象。好像對市場消費者判斷、產品價格能否被接受,毫無拿捏味道。
第一次看到這廣告,是在吐魯番鄉間的一片生土牆上。說鄉下人有沒有口吃,這個嘛不重要,重要是,看病多少錢而你能從其間賺多少。
可是像秦嶺這種風景區,沒好遠就來個同樣專治口吃廣告,是有點煞風景….當然,打廣告若真不要錢,另一回事…

走近看,這大門上緣是個倒立的矩形方塊,頭大身小,壯觀。整個法門寺是新建的,不過據導遊也成立開放好幾年了。

我們當時首要之務吃齋飯。飯廳大約百來坪不到,裡面已經不少人正在用餐。沒有固定座位,我們這一路上養尊處優的習慣勢必入境隨俗。大家端著盤子手拿筷子,朝buffet擺盤快速取菜,然後找地方坐。菜式為各式各樣菜蔬,偶而見涼粉之類;不過後來得知這餐廳門口就有賣包子的,肉包?You wish!?這個菜餚十樣內八樣放有各種不同程度辣椒,可也沒見人喊辣,大家都有點安安靜靜地狼吞虎嚥。偶而吃素,也不壞。

照完相後,集合坐電瓶車朝第一個景點,原來的不是新蓋的舍利子塔出發。遠方可看見雙手合十手掌間,新建舍利子塔,大約距大門口足足一兩公里。

沒上電瓶車之前,左右兩旁有一層樓高的十八羅漢塑像,或坐或立,面容威武、莊嚴、聖潔或猙獰,視人而定。這時候有人提及,台灣的某佛教團體對此新寺奉獻良多;到底好多,不知。
此寺除了被譽為佛教聖地、唐朝的皇家寺院之外,故事傳說非常多,甚至唐朝官員,當時管轄此寺的地方長官岐州刺史張德亮,誠心禮佛已久,同時耳聞此寺有舍利子,也找到了,當時 “…還上書太宗而太宗當時未信佛卻譏以“卿既是佛,何不出家?”然而這一次,張德亮報告了一個重要信息:“傳說佛祖舍利,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谷捻而兵戈息””。

此處三十年,有信者恆信的 “輪迴”意味,對當朝執政者影響頗大。而本不信佛的太宗卻因為玄奘回國後召見他深談,君臣成為至交,太宗後來年老去世,玄奘亦在旁伴陪,傳為佳話。

(絲路行-29)

據網上這方面深度介紹影片,唐太宗這個君王,很有意思,對張德亮,譏以卿既是佛,何不出家;反之對出家玄奘,卻要他入朝做官。等他搞清楚佛骨開的意義後,我猜想,這當天子的沒有不想萬事太平,於是乎禮佛是很正常之事;這自自然然就有後日舉國矚目迎佛骨。可唐朝官方在宗教部分採 “三足鼎立”方式,儒釋道並敬;迎佛骨不就有點 “獨尊佛教”味道…後來文章八大家之首韓愈諫迎佛骨表後,終於有機會去認識認識潮州地方民情;所以說,說實話直言的人,很不適合官場生涯。不過據說韓愈本人精通佛學,可政治正確意識略微薄弱...

1700年前法門寺,建於東漢桓靈間,原名阿育王寺。阿育王統一印度,誠心禮佛,後來將分散於印度八方佛骨舍利子,匯集起來號稱有八萬多件,阿育王雄心壯志,欲將當時地方性宗教推廣到全世界。他指派佛門弟子持舍利子、經書到他國他地傳教。沿著當時南洋走的,小乘派,而從西域一代進入中國,大乘。前面提到龜茲,就是當時大乘佛教勝地。印度僧侶跋山涉水到達中國,於今天這個地點陝西扶風附近,因為解讀天象而將佛骨舍利子埋於地下云云;種下後日阿育王寺成立遠因。唐初阿育王寺被更名為法門寺。這法門寺是先有塔,才建寺;而塔字也是新創漢字。

大概佛教早在東漢前後就傳入,於唐代四個地方有佛骨舍利子鎮寺:代州五台山塔、終南山五台寺,可皆毀於會昌法難,所謂唐武宗下令毀佛。另外兩處,泗州普光寺,清康熙年間塌陷於洪澤湖;剩下就是今天法門寺。

迎佛骨遠興於北魏時期。唐朝七次開塔請佛骨。法門寺最後一次紀錄,唐僖宗咸通十五年(西元874)(迎)送佛骨回此寺。找到的2500多件珍寶,有的是共皇家使用,器皿居然記有排行老五、十二歲登基、親切的宮內自稱“五哥”唐僖宗…

個人望著這十三級高,以八稜磚砌成法門寺塔,那會知道這背後故事會如此曲折引人入勝?

(絲路行-30)

Koching Chi 佛骨舍利藏在地宮末端地下反凹入處,那鉤心鬥角詰屈聱牙的地方,是否就是防範朝廷可能滅佛?畢竟會昌並不是「三武」中第一次。


第一次去法門寺應是 1994,距 1987 地宮打開還沒多少年,去之前也沒讀過資料。看到那八重寶函以及其他法杖法器,大大震驚,所有視覺概念都與我心目中的中土佛教差別甚大,反而與我心目中的藏傳佛教比較接近。


第二次去應是 1995,第一次參觀那裡的茶藝展覽館。已往「祕色瓷」只在書中見到名稱,沒人知道究竟是甚麼顏色。法門寺則出土了祕色瓷....等您說囉。

Thomas Andy Tandy 嘻嘻嘻..感謝您對此有興趣,其實我當時對唐代概念,只剩下長安地名…後來惡補查資料才略知一二,以利說故事。

我們去的時候,您還去過兩次,幾乎是跟其他旅行團競爭,走他們前面一步。導遊說的話,以我愛讀的賴瑞和遊記 “杜甫的五城”評語:最好沒有導遊…因為賴瑞和他本人是以寫唐朝邊防博士論文出身,當然可以如此這般;畢竟他知道的太多了。

其實除了寶物觀賞,真正有興趣的人,應該從出土的兩塊石碑上著墨,一個是誌文碑另一個是物帳碑;這也是當時考古人員,找到真正舍利子(真身佛骨(手指)一件,三件影骨,玉製仿製品以防被盜毀)所用來比對、以及未找到前確認真身置於何處線索。這真身置於您提到的八重寶函內。戲劇化部分,首先要知道在哪,找到後,以這物帳碑提供確認線索: “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色白如玉少青,二角有紋,紋併不撤”。而高潮在於如何打開這八重寶函,結果大陸考古人員,在重重顧忌之下,排除動則得咎心魔,想到可用當時大陸修理腳踏車工具,鉤子狀,小心翼翼將這些外面包裹盒子一層層打開,終見佛骨真身…說故事的人,已經過了好幾年了,一面說我看還面冒冷汗…哈哈哈

最傳奇部分,佛骨真身舍利子重現人們視線,在於佛祖誕辰,陰曆四月初八,陽曆五月五日清晨。
法門寺從1981年因雨水沖刷腐蝕,塔身幾乎傾斜也被削掉一半,遠觀如殘 “指”的落魄地步,到六年後1987年考古工作人員突然見到地下有七彩(?)光芒滲出,這種種顯靈跡象可說是最佳小說電影題材….

Koching Chi 我每次去西安都是為李靖,第一次驚動了那邊的人,因我要玩一週。當時絶大多數旅客到西安,都待 36 小時。第一天晚上八時到,第二天去兵馬俑華清池,第三天早晨八時離開。他們對我非常好奇,所以好幾位幹部教授陪同。他們想瞭解我為甚麼第一次去就待那麼久,我說因為古文物。還特別說新建設隨時隨地都可以有,但古文物沒有就是沒有。當時我那麼急著密集地去,就是擔心古文物很快就會變沒有。唉....

後來在碑林遇到一對義大利學者夫妻,完全就像您說的那樣,兩人被導遊煩到氣到自己跑去觀賞碑林裡的花。那是我第三次去碑林,卻是第一次注意到碑林裡竟有花,於是和他們聊起來。他們遇到一個會英語的(不是背英語導遊稿的)

 

後來才知道,這法門寺由大門口到合十舍利塔,1230公尺,由台灣李祖原設計師設計,當時陝西政府(?)花了二十五億人民幣(?應該是五億人民幣,大約25億台幣)打造而成,非常壯觀廣場可容納十萬信徒。

不坐電瓶車而行走的人,大有人在,到處可見善男信女膜拜,蔚為奇觀,香火之盛不在話下。在這裡開個玩笑。過去一個朋友說,他退休後要在台灣主持個廟…當時想不通,現在終於明白。同時據我看過的影片有人推斷,當時唐朝為何會有毀佛舉措,因為有人估計民間財產大概十分內有八分流為寺產。若屬實這還得了,政府還抽啥稅啊?哈哈哈…

走完這趟,才了解為何民間應有信仰。

我們下一個目的地,西安回民一條街、鐘鼓樓廣場,也逐漸接近這十一天尾聲。回民一條街,大概前面旅程看多了類似的,無啥新意;鐘鼓樓廣場因不早不晚,也聽不到暮鼓晨鐘。但我們晚餐是訂在廣場附近的德發長餃子館,導遊不斷提醒,不是由左到右的長發德,若迷路問人,愈搞愈亂。一旁有starbucks但是人太多我們逛累後,另有西式高檔服飾店可坐,結果我們隨便找了一個咖啡廳吃了冰淇淋。時間還是沒打發完,結果坐在廣場上,看著三位西安小妹妹entrepreneur擺地攤…

德發長是值得去,到達時裡面人山人海,我們因有訂位故準時到就行。此處水餃各式各樣很有創意,可是裡面太熱即使有一台大冷氣對者我們吹都沒用;汗如雨下狀態好像於烈日用餐。那一旁忙著不可開交的女侍更…

完了後去建國飯店check-in,這間我很滿意,是真正五星級,比起前面我們住過所謂五星級,這應屬七星。裡面乾淨、明亮,房間是有點舊可能建造時間頗久也許是因為屬國際飯店位階,服務等特別周到,隨叫隨應。地下樓還有游泳池、麻將間、按摩等等,我旅遊從未碰過,很是新奇。那早餐更不用說,美得…


(絲路行-31)

Koching Chi 記錄玄奘西行,神話是《西遊記》,正經典籍則是《大唐西域記》。後者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辯機筆錄,內容包括新疆至南印度百餘國的山川地勢風土人情,是難得的外事情資。李世民將玄奘留在身邊,我想看重的是這方面知識,這可不是張德亮能提供的服務。
筆錄《大唐西域記》的辯機後來被唐太宗腰斬(當時極少發生),不少人認為是因為他與高陽公主的私人關係,個人則認為是因他「知道太多」。辯機不但精通《大唐西域記》的所有情資,還因為高陽公主而知道皇室袐辛,甚至往來於當時爭太子位的諸皇子之間。何況又是出家人,政府難以約束。這種人被殺雞儆猴,並不意外。

對了,唐初嚴禁人民越境。當年玄奘西行,乃是偷渡出境。

Thomas Andy Tandy 不經您點破,還真以為辯機是因為玷汙公主而被殺。我想玄奘不但懂伴君如伴虎同時有智慧、圓融與太宗相處,這真了不起。

第二天一大清早,五點就起床,早餐5:30就開始了,因為我們導遊前一天提醒酒店的特別服務。裡面住的客人十之八九都是看兵馬俑,他們也習以為常了。前晚下了一晚上雨到處溼答答。這十天來已經好久沒聞過咖啡香,今早可過癮了。西式的中式的buffet擺得遠觀富麗堂皇。有專門給客人做各式各樣 “客製”早餐,omelet, crêpe等等,還有其他叫不出名字點心,每人遊走食區跟個八歲小朋友一樣興奮。那天早上沒人不是吃超過平常分量,我也各式咖啡喝個不停,同時望著可坐近百人餐廳,逐漸於早上六點就快爆滿。好久沒見過的罐裝peach,本人最喜愛甜點,出現在盤中,哪還等啥?蛋糕、點心不在話下。

走到大門口,外面還下著細雨,可沖不散每人熱情。上車後,全西安市大部分在夢中,我們中型巴士幾乎可以不必踩煞車地開。一路上導遊又盡責述說各種典故一直到三十公里外臨潼。途經楊貴妃出浴華清池等等,好像整個西安到處都是典故。雖走馬看花,大清早也別有一番風味。不像我讀過 “杜甫的五城”所描述,當時賴瑞和隨隨便便騎輛轎踏車到處逛那麼悠閒;他在90年代去時,像大明宮幾乎沒人知道在哪;後來我們晚上吃飯地方,就離大明宮收門票旅遊景點沒好遠。讓人有物換星移錯覺。另外,正如Koching提到唐代與突厥關係密切,我們酒店服務小姐,有個長得跟個老外混過血一樣漂亮,即使中年,動作靈敏、風韻猶存。至於房頂兩側鳩尾,幾乎是滿西安古建築到處都是;甚至我七、八年前去過成都雙流機場,其建築也是一樣,鳩尾突出於建築物頂兩側,遠觀別有一番風味,嗯,經過帝王洗禮皇家味道,就是不一樣。

記得內人於上海遊黃浦江,部分中國導遊人員 “大國心態”不自覺地外露;人手不夠時把老外給晾在一旁好像他們不存在,先服務本國同胞。這兩樣有啥關係…我想是沒有,不過到了兵馬俑現場,又來了。
這也如同我經過張掖武威時,想起霍去病修理匈奴時,特別興奮一樣。

(絲路行-32)

Koching Chi 我 1994(?) 去西安,指名想去大明宮。單位派的車載我到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前,正門三個大字:大明宮。我不肯下車,說,這不是我要看的地方。那位師傅轉頭深深看了我一眼,說,既然來了,就進去看看吧。我走馬看花一匝。


從那一刻起,我不再被當成呆胞,開始受到貴賓待遇。師傅帶我去含元殿遺址,那是高大土堆上有孩子們放風箏。又帶我去麟德殿遺址,那裡有專門研究大明宮的學者團隊,有出土文物,還有修復計劃。
那位師傅也開始說話,他說當時盛行學書法,很多學的人,包括他自己,目的其實是學繁體字。
有道是「江南才子河北將,咸陽原裡埋皇上。」後來車開在咸陽原上,那位師傅說,這裡任何地方放眼望去,都可以看到帝王陵寢。他東指一土丘說是某王、西指一土丘說是某王....後來遙指一處,說是周文王。我大感興趣,停車拍照。回到車上,他一臉沒啥了不起的表情,說:「嗯,省級領導的墳。」我一怔之下,笑得翻了!

到達兵馬俑雨就停了。這時候那麼早就已經人潮洶湧,停車場幾乎滿載。大家魚貫而入,為我們senior citizen特別開了一條半票貴賓線,不用排隊。之前導遊將每個人台胞證交給收票附近的主管之類所以不可能魚目混珠。生意這麼好,難怪有人開玩笑,這秦始皇對西安最大貢獻就在此。我想這也是秦人當時所崇尚:事死如事生的驗證,果不其然…等等,這什麼歪理?嘻嘻嘻

這種 “超前”意識,事死如事生,當時皇帝一上位沒好久,就替自己的來生做打算;生前的一切,盡可能帶到來世去;這埃及不就是這樣?人還沒過世,就已經開始建金字塔。所以你看這兵馬俑布陣,都是朝東面,當時未滅掉的六國方向。齊楚燕趙韓魏秦,我們小學就琅琅上口,秦始皇先滅掉韓國(夾在楚國上面),再齊國,跟著後面四國相繼滅掉。這史皇帝很有意思,他在攻下一國之後,派人將該國宮殿設計描繪下來,再於後來阿房宮 “如法炮製”,剩下宮內的優人傖伶也一併收編至阿房宮,集當時聲色之娛 “大成”。而兵馬俑,要去揣測的話,是他在來生時確保六國不得重起爐灶所買的保險。哈哈哈…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始皇帝在巡視到他長大之地河北一代時,突然過世;據園區內工作人員告知,那時候隨行人員披星戴月趕回咸陽,屍身已臭。

我們導遊,這方面不是專家、訓練過的解說人員,於是乎園方安排導遊被尊為 “老師”來一路帶領我們講解。此人顯然博學多聞非常有經驗,大概是導遊優中選優,正如前面提到的大陸導遊證照制度一樣,確保旅遊品質。


 (絲路行-33)

Koching Chi 我怎麼背的被滅順序是:韓趙燕魏楚齊?等下去查。

Thomas Andy Tandy 紀錄片說法..."先韓,接著齊" 不過,這個應該比較可靠些….
附表:六國滅亡順序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A6%E5%A7%8B%E7%9A%87...)
年份 秦王政紀元 被滅國家
公元前230年—前229年 秦王政17年—18年 韓國
公元前229年—前228年 秦王政18年—19年 趙國
公元前226年—前225年 秦王政21年—22年 魏國
公元前224年—前223年 秦王政23年—24年 楚國
公元前222年 秦王政25年 燕國 代政權
公元前221年 秦王政26年 齊國

大家一進展覽場所,門口就有精緻仿製品馬車之類,然後走進燈光調整過展場,內置中外聞名銅製四馬拉車,上有傘蓋;另外一個是有蓋馬車。展覽動線要維持一定速度,大家都很匆忙。我們還站在那看,後面一隊人就來了,嘴裡嘟嘟啷啷說個不停,我們的 “老師”說話聲被蓋過去,於是沒十秒鐘後大家就朝裡面一號坑走。

進入一號坑展場,裡面已經人山人海,大家都朝欄杆移動。遠觀下面兵馬俑,到處閃光燈閃爍不停,加上各團老師講解,略為混亂。據說此坑俑的部分還沒有開採完畢,不過可看出來它所擺的陣勢。有前鋒、主力。兩旁四周圍護衛等,所持兵器已不見,但是手握姿勢可猜一般。每俑身高180公分,臉上表情各異,頭髮纖毛畢現,據紀錄片,這製作工連鞋底紋路的不同都展現出來。這個,可說是無微不至到家了。

下面這段文字描述此坑陣勢很恰當: “…一號俑坑是由戰車和步兵的相間排列,兵力人數在六千以上,隊伍排列成長方形軍陣,在東面前鋒和南、北、西三面環圍擔任警戒,大多是輕裝士兵。在四面環圍之中(間),則是車兵相間的主力縱隊,陣中士兵都是身穿鎧甲的重裝步兵。從整體上看,一號坑的兵馬俑屬於主軍即正兵,體現堂堂之陣,氣勢磅礡之極…”

記得2006年十二月我們看過台中科博館展出部分兵馬俑,腦海很清楚,除了穿紅褲子牽馬、各式各樣石片打造護胸盔甲、就是始皇帝將銅製水禽等動物帶到地宮。這次在一號坑,因為有一段距離,只看到驚人氣勢。我們一面聽解說,往前走,大約百來公尺後出了一號坑。

未到達二號坑之前,一路上兩旁種有高達近20~30公尺楊樹(?),有的樹幹胸圍頗粗很是壯觀。這時後天開始熱起來,記得前面(第二位甘肅段)導遊說過,這大西北有樹的地方,天熱時稍微在樹陰下站站,立馬可感受到一股涼風;我在鳩摩羅什寺前試過,真的。

(絲路行-34)

二號三號坑,就沒那麼壯觀,但是在三號坑,“老師”提到冑甲基本上是石塊磨成,有些是用玉做的等等。這時候話題突然轉到玉身上去,說這玉可以避邪、養氣啊等等,功用可大了。老師身上就帶了好幾塊玉,同時示範給大家看,應該如何配戴玉,還提到 “肝不好的人,將玉珮貼身置於肝的位置…”等等。信者恆信。

當然這趟旅程購物是跑不掉。內人也買了不少,成為她收集玉的項目之一,從此鎖在櫃內。園區內銷售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環;各個銷售員,打足精神,生龍活虎般解說,一直到你非買不可為止。我看內人及其他團員,頻頻殺價得逞;一大樂事。

我們出來後,通過長長綠色樹茵通道,可遠觀始皇陵。集合後大家做電瓶車遶陵一圈。完了後回來,大家要走過一大片賣各種各樣食物 “食區”,基本上幾乎沒人在此消費。大家照照相後,上車去用餐。

整個下午,幾乎都在明時所建城牆上逛。這東西南北城門是輪流保養修理,我們這次是看的東門。城牆上很寬敞,可騎自行車逛;即使磚石路崎嶇不平,技術可輕易克服。我看不少人晃來晃去很是得意。
其實我可能會去再安排一次西安之旅,畢竟西安是十三朝都城: 西周 、秦、西漢、新(王莽)、 東漢 、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只有東都洛陽可以比擬此盛況。當地人流行說法: “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萬年看西安”。這個十百千萬形容詞促使了個人見機調正後日旅遊路線…

第二天一大清早出發。到機場路修建得非常壯觀,兩旁綠化工作也成就非凡。總之,要盡可能多旅遊。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不過這十一天最大收穫,無意中發現,家,還是這麼地溫暖。

(絲路行-35)
(全文完)

台長: tandie
人氣(2,358)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九寨歸來不看水
此分類上一篇:絲路行(上)(6/20~6/30/20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