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12 19:35:34| 人氣8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後感:最後猛獅系列--宦海獨處(I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英殖民者眼中,阿拉伯民族,相對於“軟弱”的老印殖民地人民,很難搞定。問題在於,猶太人那時候在英本島氣焰高漲,幾乎主導英中東政策,全世界猶太人復國建國使命感,此時已達高峰,同時Balfour(前英外交部長)定調後,基本上,就是等什麼時候將猶太人放行到耶路撒冷等地而已;所以說,鴨子已經烤熟了,剩下,佐料是什麼而以而不再是烤鴨或燒鴨問題。愚見以為,當時歐洲主流思維,就是各地猶太人可能是後日“亂源”,只是英國帶頭“解決”此問題而已。要是有疑問,想想看,當時去英殖民地的人,在英帝國全盛期,不就是社會上各階層undesirable? Tuchman書內有提到,曾一度要找非洲一塊地給猶太人而不是現今以色列一帶,結果被猶太人拒絕;可想而知。

英國上議院那些大老們也反對Balfour宣言,結果給下議院推翻掉。所以,為何還要推這件事?嘿嘿嘿…阿拉伯人WWI時,與英法聯盟,這阿拉伯勞倫斯不就在電影中帶著一批阿拉伯人打土耳其?所以說,阿拉伯人對英法(法國其實還不夠看)有成見,這,不就是英人自找的?所以,唯一能說服阿拉伯人條件,竟淪為靠猶太人一旦建國後不去歧視非猶太人即阿拉伯人?這,不是在說笑話?問題是,誰叫猶太人真行,抓著英人的手伸進裝蛇的麻布袋內取抓毒蛇?哈哈哈…事實上,就是如此。

邱吉爾,隱隱約約知道這事情之高難度、吃力不討好,但還是去做了。畢竟當時1920~1年,阿拉伯世界群龍無首,同時,巴勒斯坦一年要耗掉英財政六百萬英鎊軍費而伊拉克要吃掉頗驚人的兩千五百萬英鎊,一來一去,處理得好,不就帝國財政省下快三千一百萬英鎊?這種急迫性,要感謝去打第一次大戰…國家搞窮了。畢竟當世界老大,沒錢,小弟、跑腿的不就自立門戶?....哈哈哈…

下圖為:阿拉伯勞倫斯



(TLL-A-10)

邱吉爾一行人,1921.03.12開羅開會,會中38人出席,36個英國人,2個就是要被決定派去那的阿拉伯人;這次會議要訂定英保護國(伊拉克、約旦)繼承人。當時麥加的Hejaz教派領導人Husein ibn-Ali(註一),他兩個兒子,一個叫Faisal,預定去伊拉克;另一叫Abdulah,派去外約旦。

Husein,基本上也是在阿拉伯內,是親英派,結果被親德派踢出門,這下戰後因為過去支持英,所以這才輪到邱等來替他們安排“位子”,對象是他兒子而已。找勞倫斯來,因為他熟,會說流利阿拉伯語,同時信用度夠。問題是勞倫斯當初對Faisal非常滿意,卻對Abdulah非常不滿意甚至鄙視,問題是,這兩人都要“安插”不然以後不要“玩”了。玩到後來,Abdulah被派到巴勒斯坦去;條件之一,替猶太建國方面,不期望他能背書,至少別扯後腿。

同時猶太人(Zionist組織)Weizmann當時很強硬,他連外約旦都要變成猶太移民地區,被邱給回絕。這下,英人正式被捲入以阿紛爭;同時相信很多今人應該了解,不是所有阿拉伯人都與猶太人不對盤;同時最不對盤者,竟是沒油田的那種阿拉伯人…這是我的觀察。

邱等必須要解決這一帶地區“接班”情況,道理很簡單,關係搞好後,伊拉克、伊朗一代,油田也好,不就穩了?同時俄羅斯也擠不進來;原因不就再清楚不過?同時當時伊拉克戰亂(阿拉伯人內亂或是跟土耳其對幹)等,要靠英軍來維持甚至從印度殖民地調英軍過來,這一下,陸軍也可省下,邱吉爾建議派戰機協防,撤陸軍回英。

再者,阿拉伯世界這一帶,基本上法國佬是跟著英國老屁股後面走,好處全拿、壞處,英國人背;同時法國在此大筆大筆花銀子軍費援助等,WWI法欠英國借款,英人一毛錢都拿不到…這,當然邱吉爾知道。知道,又怎樣?哈哈哈…當時,法國偷偷地在敘利亞"擺了"四個師兵力,用意,擋住猶太激進份子進逼,猶太人沒處去,那只好朝"柿子專挑軟的吃",英轄區挺進。法國這些兵力軍費的錢,不就在邱眼中,應該還欠英人WWI的錢?


註一:



(TLL-A-11)
猶太人,老早就斷斷續續回去The Promised Land巴勒斯坦一帶去屯居;這些都是屬於中下階層猶太人,關鍵,沒錢要別人出錢者。因當時奧圖曼帝國在巴勒斯坦長官,大概收受“好處”後,睜隻眼閉隻眼就算了,當然與當地人起衝突是必然的;後續很多都成為田園荒蕪者。猶太人世界內,有錢的瞧不起沒錢的猶太人,後者屬東歐地區,而俄羅斯猶太人最多同時也最激進,Zionist成員屬多數從那來的。而Weizmann,代表性Zionist人物,他之所以會成功,不是靠革命推翻誰,而是利用英人影響力,讓英人心甘情願地(據Tuchman)建立猶太人保護國,基本上是維護應中東一帶帝國極大的利益。

其起因,Balfour。這人曾做過首相,後在Lloyd George內閣做外相,選舉失利當晚首相下台,Weismann來拜訪Balfour本來十五分鐘晤談變成幾小時。兩人Balfour:實為科學家的政客(政治家,是觀點而定);而Weismann卻是:夢想為政治家的科學家;一拍即合。Balfour一輩子單身,熟讀聖經,常人看他幾乎是聖經中舊約人物行徑。Weismann背景為俄羅斯猶太人,當時在Manchester大學做化學教授。這一見面之後,觸動Balfour思“猶”之情,乃覺得整個基督教世界都欠猶太人一筆大的,於是想辦法“報答”。

其實真正Weismann能進入英人權力核心原因,有個小插曲:當時George做軍火部長(後來邱吉爾也接過),問題來了,做無煙火藥之核心原料Acetone丙酮嚴重缺貨,要真打仗,當時WWI時,不就慘了?Acetone當時是由木材加工提煉出來的;陰錯陽差,Weismann經人介紹給George,花幾星期後替George利用化學過程手工提煉出一批來,以後不用靠進口木材來提煉,大功一件。George本來是反對後日Balfour宣言的,後來幹首相之後,知道Zionist的用意,於是看著Weismann分上,當然一拍即合。

其實這不是這麼簡單,但是大原則很簡單明瞭:英帝國要想在奧圖曼帝國留下的真空,重新布局。巴勒斯坦戰略之重要性,英人從古埃及歷史中找出,當時埃及能與其他地區強權對抗,就是靠巴勒斯坦關鍵戰略地位,出兵襲擊等,再加上巴勒斯坦守住,埃及就安全;後來的運河,更不用說了。

所以,一石數鳥:巴勒斯坦是要守住,守的人(當英帝國保護國者)必須與帝國友好。同時當時的(前貼提到Husein ibn-Ali)阿拉伯聖人級政治人物,對猶太建國亦眼對眼,原因?大概他基本上是英人傀儡之類,真正權力來源是英帝國。

而邱等,當時只是在中東做個官僚,執行上面命令。

(下圖:Balfour接受猶太人建國組織Zionist歡迎)



(TLL-A-12)
猶太人建國之所以會成功;大腦,不是武力。畢竟當時世界猶太人的建國理念不一樣,有錢、沒錢看法疏徒卻同歸。英人,讀完感想,基本上是利用猶太人當作中東一帶某種控制閘;想繼續維持帝國利益,同時將國內猶太壓力 “輸出”。那猶太人會是笨蛋?

英帝國當時面臨困境,WWI完後,勢力版圖重劃上,有個了結同時想能繼續維持過去影響力,更能不出一兵一卒即能達成。當然,做這種夢可以,要實際去做到,做的人企圖心要夠;那是誰?不就是窩在歐洲各國卻被當地人歧視或羨慕的猶太人?同時他們也很想做?

1920年代,最大困擾還是土耳其。這,英國人就沒處理好。兩個大原因:首先,英內閣頭頭像Lloyd George之類,他們基本上屬Hellenophile(現代人說法:哈西(臘)族),字尾phile道盡一切。1914年,WWI開戰前,據該書土耳其本來不見得會加入德國陣營。誰是最大功勞?英內閣掌權者對希臘之偏袒,加上最後一根稻草邱吉爾,因為邱當時做海軍大臣,居然將土耳其向英訂製幾艘軍艦,人家錢都付了,嘿,大頭邱卻給人家片面取消,錢也不退,軍艦當然沒下落。這下,土耳其(還是奧圖曼帝國)豈不勃然大怒?再者,德國立即伸出援手,說我幫你建?這下,德國立即多個關鍵盟邦可不?哈哈哈…

次者,WWI打完,奧圖曼帝國(1299年–1922年)站在輸方當然要…回歸到現今地圖上土耳其去,這剩下版圖,可不就…?問題是,土耳其有個叫Kemal(Mustafa Kemal Ataturk)者,此人長得不像一般土耳其人樣 “Patrick Kinross wrote that he (Kemal) was "as fair as any Slav from beyond the Bulgarian frontier" with "fine white skin" and "eyes of a deep but clear light blue.",這人由底層幹起,終於身為統帥級與德軍聯手在達達尼爾海峽一役,痛宰英聯軍;這時候,邱吉爾還是海軍大臣。所以說,某種程度,好事成雙、壞事也一樣。

後來土耳其內部開始革命,Kemal那還客氣,統一土耳其之後,決心要拿下過去土耳其被聯軍所侵佔土地,威脅到英當時在希臘、土耳其巴爾幹半島、阿拉伯世界、埃及、運河等利益。好笑就是,本來邱吉爾透過關係想與Kemal協商,想結束該地區 “動亂”,同時Kemal也同意,可是當時首相Lloyd George卻一意孤行,因為是哈西族…結果,可想而知。

(TLL-A-13)



誤植: "...Abdulah被派到巴勒斯坦去;條件之一,替猶太建國方面,不期望他能背書,至少別扯後腿。"

更正:邱吉爾原先構想派Abdulah去巴勒斯坦,但是還是派去外約旦做英保護國頭頭。
英人對奧圖曼帝國瓦解後重分配,幾個重點:防止俄羅斯染指深入阿拉伯世界;重新畫分版圖,其基準,維護未來帝國利益。奧圖曼之後,沒有Kemal之統一土耳其,大概英人也會頭更大。為何?土耳其與俄羅斯基本上是世仇,土耳其與希臘更是。看看奧圖曼帝國最盛時地圖即知。所以,以土耳其來牽制俄羅斯,不就是一石數鳥?

大戰略眼光做法,當然要先看未來、再以過去經驗去支撐對未來看法與相關擘劃。希臘,軍力上遠非土耳其對手;問題是西方人尤其是大部分英人當時處處以希臘利益為先這種“沒有大戰略”概念,才屬最傷之處。第一次大戰,若有這種大戰略概念,就不會有韃靼尼爾事件,同時如能順利開闢東戰場,那WWI可能提早結束,死傷人員至少減半,負債、國力衰弱上當然更是不會發生甚至微乎其微。

從Tuchman書中看出,當時奧圖曼帝國在末期,抱歐洲強權“大腿”上,做了錯誤選擇:抱錯大腿!選德國而非英國。原因,Sultan土耳其皇帝對英極度不信任。我猜,這跟英人哈西族有關…哈哈哈。德國,當時還是德皇(Kaiser)時期,他們也不浪費時間,修條鐵路,由柏林通過奧圖曼帝國轄區內直達巴格達(奧圖曼帝國伊拉克屬英保護國)。這一來,英人不就開始恐慌?

問題是,真正權力是在德國,當時沒統一前的普魯士;不就是:英國笨蛋才會去找土耳其的麻煩?問題在於,英國當是就是笨。所以,兩個笨蛋攪和一起,奧圖曼帝國笨,還情由可原;畢竟他們認為英人對奧圖曼帝國瓦解過程,處理上很不利奧圖曼帝國---亦為土耳其人;同時誤認德國(德皇時期)不會像英人一樣對奧圖曼帝國有“染指”野心…哈哈哈,真是有夠天真。英人笨,處處拿土耳其人開刀,這,不是笨得簡直是沒道理麼?沒道理最大原因,因為你英人不會大量移民英人過去奧圖曼帝國轄區內去接收,那,剩下就是,利用過去奧圖曼的人脈等影響,來重新分配,不是很好?同時,第一步,不就是盡量不要得罪土耳其人?哈哈哈…要真能做到此,WWI不就英人在中東地區大贏?

畢竟,移民猶太人回去巴勒斯坦一帶的道理,現在不就很明顯?西方勢力能存於阿拉伯世界之間。同樣,英人勢力不就能存於土耳其人過去的奧圖曼帝國勢力之間?問題是,土耳其人過去歷史上,對非土耳其少數民族處理上,非常殘忍,讓西方文明世界,無法能對其有好感…那,觀感問題,不能解決實際上geopolitics問題。這,就是當時英人真正面臨問題。可是邱吉爾,偶而還會有這種後日geopolitics擘劃與省思;實屬難得。



(TLL-A-14)

英帝國在喬治四世(1910~1936)之間,總共有七次內閣改組,保守黨Stanley Baldwin總共做了三次首相,工黨Ramsey MacDonald做了兩次首相,時間都不算長,只有自由黨David Lloyd George做的最長,六年。

工黨當道,邱吉爾一定沒搞頭;保守黨當道,因為邱吉爾過去剛進入政壇時,是打著保守黨旗號選的;後來沒好久後跳槽至自由黨。故,邱與自由黨的George幾乎是亦步亦趨,George高昇,照理由邱亦應雞犬升天;大部分,靈;後來邱胃口搞大後,George不能滿足邱意願,譬如說,邱想當老二:Chancellor of Exchequer財政大臣(住唐寧街11號;10號首相;12號,海軍大臣或戰爭大臣之類)。問題是,George始終不讓邱做;於是,邱這幾年以來,早就蠢蠢欲動,另謀發展。

問題在於,自由黨當時江河日下,工黨崛起,票源一瓜分那就玩不動了;同時當時自由黨已經逐漸朝向小黨境界大步邁進,嘿,她自由黨還好可能嫌議員太多,還分派系:George派系與Asquith(前自由黨首相)派系…Asquith與邱吉爾夫人Clemmie有姻親關係。問題在於,邱不可能沒黨,畢竟他試過以無黨籍選,落第;但是邱與工黨好像是天生不對盤,認為工黨與布爾雪維克掛勾,於是,竟因意識形態,成為天敵;以互相醜化為能事。所以,現實可行性說起來,邱只有跟保守黨靠攏;問題在於,邱過去跟自由黨掛勾後,部分腦筋轉不過來的保守黨卻將邱視為大逆不道背叛者,事實上,這種情境,現今本島政治不就是一樣?哈哈哈…

所以,觀察邱政治上變色龍過程是有意思。但英當時搞政治政客,還沒有人能像邱一樣,將媒體、大眾傳播,玩弄於股掌之間能力。當時大眾傳播,只有報紙、書籍,後來二次大戰開始,才有收音機。這前兩項,邱吉爾不就是如魚得水?

不過邱有個長處,他消息靈通,同時也夠努力,讀書讀資料,過目不忘(不贅述),再者,政壇來往上,交友無數。實際說起來,他沒有真正要他政治生命之致命敵人,同時,他也有時候夠義氣,所以,人脈之建立與建立之速度上,這才是其從政最大本錢。

(TLL-A-15)

邱吉爾家裡蹲一年多,可沒閒著,因為他荷包永遠都是 “鼓鼓”,來自各種寫書、雜誌、報章等投稿銀子。也趁機在Kent買棟房子,命名為Chartwell。Chartwell,名字來於Chart Well,一條清澈小溪,灌溉這棟房子下幾乎八十英畝斜坡草坪。從此,成為後日宴客、自娛之處。除平日寫書、投稿以外,關注議會進展,也在莊園上敲敲打打、挖池放魚,砌磚建牆,日子過得非常爽。平時宴客,那當然就更得體,賓客盡歡。

1924年英國會改選,原因,Asquith派系自由黨與工黨聯合政府被 “扣上紅帽子”後倒閣,保守:419、工黨151、自由黨40,那當然保守黨組閣。邱,在Epping老選區又選上,這次打的是保守黨旗號。選上,當然就有資格入閣。剩下,看首相看你順不順眼,說白了有無利用價值。Baldwin,這人在邱吉爾這種自大狂眼中,根本不算是個料;問題,人家黨內支持度夠,同時這次是壓倒性勝利。可是Baldwin是個很精明政客,他也知道Lloyd George雖目前沒搞頭,可是一但捲土重來,那可說是對其政權威脅頗大。既然George與邱,老戰友,所以Baldwin想,要能把邱吉爾給拉過來自己旗下效忠豈不一箭雙鵰?畢竟事實證明,George不能沒有邱,而邱可以沒有George,只要誰能給他官位,不就得了?

保守黨大勝後,論功行賞之外,還有就是看黨內支持度高低分派位子。當時財政大臣位子,Baldwin本來屬意Chamberlain(Neville,是Austen同父異母兄弟之類:Half brother),可是Neville卻沒興趣,同時也向Baldwin推薦邱吉爾,因為Neville有意思做衛生部長,不想做財政大臣。這下,豈不就圓了邱吉爾做了很久的財政大臣之夢?

問題是,邱是否有這料?做個好的財政大臣?按照邱想法,他是想幹完內閣所有重要職位後,有這麼一天,不就自動幹首相?這,是合邏輯,問題是,他始終忘記一件重要事:首相位置,來自執政黨內黨員對你的支持度高低,不是看你坐過啥位置。Baldwin之所以放心大膽將財政大臣位置給邱,就是看準邱不會在保守黨內威脅到他當首相之機會。原因?邱在任何黨內,人緣差不說,這代表不會得到其他黨員衷心支持。道理很簡單,可是自大的邱,要等很長時間,才悟得出來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相信像邱這種有才華、無人緣的政治人物,也不少,是吧?同時,才華與人緣這兩項不就是天生排斥?或是互相絕緣?嘿嘿嘿..

(TLL-A-16)

1925年,溫士頓上任財政大臣。讀起來英財政大臣,有點像我們央行與財政部合體兼混合體。同時溫士頓老爸於1886年保守黨內斗爭爭首相位置不得利後黯然下台,他老爸當時財政大臣 “榮袍”被他老媽Jennie給包起來施以樟腦;這下,溫士頓可說,40年後終得償願,重新替其父完成宿願。當時邱父下來時,是弄得很難看;長話短說,政爭拿翹後,一語成讖,下台後嚐盡人際冷暖如人飲水。

媒體報紙都不看好他,親保守黨報紙認為他會撕裂保守陣營;親自由黨人諷刺:見風轉舵比誰都快。要知道,溫士頓不是不懂媒體生態,畢竟,他也算是在媒體混飯吃,只是看起來格調高,高到食物鏈最上層。畢竟各大報章雜誌總編、後台老闆等都得禮讓邱三分;何也?知名度、受歡迎度、聳動性、高閱報率等;這還不夠清楚?

當時英政府面臨幾個問題,主要是國內失業率過高。在貨幣政策上,過去財政大臣、英國家銀行總裁等,都主張金準制。該書作者,在此略提及金準制造成英,一個貿易國家,出口上極大不利,不像其他競爭對手,不是金準制者,能在匯率上佔便宜,於是,很快就造成英出口不暢,失業率上升等嚴重問題。

民主國家,選票見真章;其他都是廢話。

所以,以此觀之,這財政大臣不就又要很快扯進去、到親自解決失業率的漩渦?至於做個央行總裁貨幣政策上,既然邱基本上屬鴨子聽雷,故,只能透過 “民主”機制,投票。差別在:這些都是所謂 “專家”,過去有地位、官位、各大銀行總裁者。邱,過去當海軍大臣時,因Fisher關係“鎮”得住下面將領,可這次,他就有點 “上路”快慢問題了,所謂老外ramp-up time。再不同就是,多了個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 老凱這時候是英國家銀行董事之一,同時其履歷、名氣方面已臻化境,老凱說得很對:這是個Supply-Demand與Managed economy之爭。其觀念架構在於:英此時,已經沒有維多利亞時代資源,WWI之後,英屬地幾乎盡失,同時老張伯倫時代(1900初)那一套,所謂英聯邦國協內互通有無那一套,已經不存在。故,海島國家要生存,必須要具競爭力;長話短說,我的解讀:經濟、貨幣政策等必須脫離金準制箝制;同時,不能玩老美那一套,她們金準制玩得動,基本上因為經濟成長夠高,金準制造成之負面效應,因為成長夠快、經濟體夠大,風吹早動等不利現象,可容忍得住,剩下,景氣不景氣循環快慢節奏拿捏而已;英,不具備此條件。剩下,managed economy,脫離金準制,貨幣政策上才能靈活,英國內產業,才有活路。

說句不好笑笑話:港片: “大佬,今日情境,大家都是量著屁股大小做褲子啦…”。

(TLL-A-17)
Warm up 一下金準制。轉貼過去所貼 “America in search of itself”有關這方面讀後感:

…聯邦政府預算失控的另一大因素,就是詹森時期擴大打越戰,卻沒有正式在國會宣戰。沒在國會宣戰就代表這戰爭開銷,不是透過加稅來的,而是deficit financing透過預算赤字來籌錢打仗;說不好聽,就是財政上「寅吃卯糧」。同時這數目字相當大,學者專家只能說造成財政上極大負面影響。

通膨型成另一外在原因,就是1944年的Bretton Woods Agreement協議種下的惡果;金準制。據White解釋,換句話說老美在二次大戰結束後,這位「大哥」就想,我們老美打贏了,以後呢,我們要確保這國際間沒有過去二次大戰前,所見各種貿易紛爭,也就是匯率紛爭;同時這可能被認為是戰爭啟動原因之ㄧ。那怎麼辦?很簡單,以後各國間貿易匯率變動,只是你們這些國家之間互相變動,而,我們美元,是不動的!這用意,我們老美是個國際警察,管理(主要是禁止各國匯率套利等不法勾當)各國匯率。這實際上做法就是,各國貿易完畢後,這當地銀行收到各國貨幣,再轉換成美元交給該國央行,而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是一盎司黃金合三十五美元。美元到了該國中央銀行,再以此比例轉成黃金(1:35)存在該國央行金庫。

這辦法用意就在,各國銀行間匯兌風險減低多,等於是用美元作擔保;乍看之下,剩下風險就是你自己產品到底有沒有競爭力。用意是不錯,譬如邊緣世界地區要是有飢荒等等,就因此可以更容易的獲得民生必需品等等。換句話,這老美是想,這個世界的匯率上不公不義,或許可以因此解除。這是多了不起的事!

問題就在,當時滯留國外美元數量,與國內老美赤字連連,逐漸失控。對此金準制的負面意義就在,這各國本就不再想保留美元,畢竟這美元當時一天到晚都在貶值。

當然這還沒提到老美自1971年四月開始,貿易赤字連四月。這道表什麼意義?老美的美元必須面對貿易逆差而來的強大貶值壓力,當然各國間早就看得到這美金不值錢,做完生意後,拼命拋美元,換黃金存起來,還愈快愈好!

這下,哪美元雙重打擊,所謂老美的double whammy,那可不就慘了?這尼克森當時不就臉都綠了?

據White書中提到,老美Fort Knox, Kentucky金庫存金量,由戰前的250億盎司,到1971年夏天時候,掉倒只剩下105億盎司。同時各國排隊「拿著手上不要的美元」等著兌換黃金,多得嚇人。

Nixon一看苗頭不對,要不趕快動作,可能就沒有美元了。於是緊急召開會議,當然決定就是趕快離開這金準制。從今開始,我們美元就不再作為擔保,也就是說沒有這35美元換一盎司黃金的「好事」。那妳們各國手上一大堆美元的,像法國持有的3億、日本的6.9億,英國手上有30億美元,都急著要換黃金,也就是這Bretton Woods協議說的,這下,老美說,妳們自己看著辦,匯率自己定,從現在開始,我們老美一盎司黃金都不拿出來兌換。

接著,老美的美元下跌因素暫止穩,黃金外流情況也止住,那剩下就是,各國自己訂互相間匯率,畢竟老美認為這是種美元市場炒作因素作祟,拿掉這speculation動機,就是說我美元不跟黃金以固定方式兌換,畢竟美元多,這黃金少,維持各國貨幣真正的價值之反應的紀律金準制,是由黃金存量多寡來反應,畢竟,在貿易間已經嚴重失真。

個人愚見,要是老美當初沒有這種豬頭,那,這種噩夢也不會發生。同時當初這種甚具善意的卻極度不通假設,就是老美是永遠世界第一強國;這世界上每個國家跟老美作生意,都是老美賺錢、別人賠錢;最後,我們老美預算永遠不會失控,而且所有美金持有人都想一直繼續持有;最後,這靠匯率套利的人,都笨到認為美金一定是永遠不會下來的;等等。即使在Bretton Woods開會的人不知道,這種過度樂觀的看法,總有一天會大失所望,匯率市場機制畢竟終究會介入,這這靠黃金、美元之間的關係來「紀律」化這市場機制,顯然不通;因為任何一方像美元或是黃金,並不見得是永遠是市場向其看齊的標準。當然,這是我的讀後「愚見」,相信這議題非常複雜,一言難盡。



所以Bretton Woods Agreement種下的美元、黃金危機,Nixon當時是解除掉,正確說是diffuse把引信拿掉,這炸彈還在裡面。當然是有點開玩笑味道。那這炸彈是什麼?就是老美財政、貿易上赤字。

據White分析,Nixon此舉,至少暫時性的解除美元等危機,也就是說要是國外炒貨幣的人,你們盡量去玩,我們老美政府不怕了。但這美元在外國流通部份floating dollars,卻是相當驚人!據統計(White沒指出來源),1971~1981年間floating dollars就高達八千億美元!當然這本身就是個問題,至於細節及影響,可能要請專家解釋分析。這代表什麼意義?就是說價值value,與價格price等意涵,已與以前大不相同。在政治上造成影響,就美國內政治人物來看,他們面臨的危機,不是什麼美元、黃金等,而是這些問題所帶來的政治上連任、選舉等問題。所以,要想政治人物去實際解決問題,要是沒有個很會「搓spin」的能手,就是說,把政客所認知的問題還原成問題真面貌,然後再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或許,還有希望去真正解決問題。這可能麼?

同時美政府預算,從White觀點,這預算應該是反應政府真正想去達成的施政目標。當然這包括各式各樣社會上價值、理想、理念等等,各種special interest group等等,那更跑不掉。若從個technician角度來看老美預算,這預算書在1970年左右,就已經厚達一千頁;White他相信沒有一個人真真正正細讀過一遍!這代表什麼意義?就是說,這是一本爛帳,誰都搞不清楚,同時,即使要想靠technician approach去描述預算失控問題,亦緣木求魚!

但是選民感受得到的,就是,當時咖啡一毛錢一杯,ㄟ,變成35分錢;很受歡迎的Volkswagen金龜車,一輛兩三千元的,突然跳到七千!其他更不用說。這是什麼?這就是選民感受得到的通貨膨漲!

那個時期(1960~1980)Federal Reserve在行政單位總統、財政部眼中,到底是什麼腳色?據White報導,這Federal Reserve(聯邦儲蓄局),政治上,就是總統及財政部的Whipping boy!出了錯,都是FR的問題!這不是很好笑麼?事實上,就是如此!

但是FR畢竟是獨立單位,正如最高法院一樣,他有他的遊戲規則,與處理危機辦法!不過到後來,凡是碰到通膨,其唯一有效辦法,就是收縮信用,全民勒緊褲帶。要苦,大家一起苦!像前幾貼提到的Paul Volcker,就是這一百零一招!這通膨要是「騙」不下來,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升利率、提高貼款利率等等!那選民不就各個叫苦連天?!所有各行各業、股市不就長期「冬眠」?正式進入熊市?

White在這幾章內主要是描述大輪廓,告訴讀者這當時從多麼有信心、理想,可是這「應許」與財政能力不能搭配,到後來這所有的善意,要是不顧代價一意孤行,其造成的危機,最後還不是要靠正確政策,確切落實後,才能扳回頹勢!

所以雷根後來上任,前一兩年不就是大家過苦日子?說穿了,這根本就沒有捷徑可言!

White回到他所珍重的民主黨傳統理念,大社會。畢竟大社會理想要落實,某方面像EEOC部分所提到的工作上平權理念,其中有一項就是根據每人所屬種族,而加以「優待」部分,White認為這是「荒唐已極」的事!當然,笑話是一籮筐,其實真正問題在於,這對財政收支平衡上,會造成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畢竟,這也是種White所詬病的entitlement program,只是換了一頂帽子而已!

這段時間,財政大臣卻被扯進去處理煤礦罷工事情;說起來是好笑。原因?因為金準制造成英出口不振、企業獲利下滑、勞工失業等,而當時英煤礦礦主,都是大財團、甚至後臺是貴族之類,他們當然想要拖政府介入,最好將煤礦業國營化。

工人與企業主對抗結果,當然是工人輸。看起來屬必然;問題在於,煤礦業屬夕陽工業,石油正在興起,能源勢必要轉至較便利與更有效益上去;即使那時候還沒有環保概念。鬧到後來,政府非得介入;因為英工會之強悍,造成全國性罷工,不只是煤礦,報業、運輸等等,想得到的、有工會介入的企業,都成為被罷工對象。我解讀,很多人還不見得懂這與利率高低、金不金準制無關與否。但是,邱天生政客,你要想叫他不介入,他還不答應啦。

至於後人說的凱因斯提倡之管理型經濟,是否能取代金準,愚見以為,這才是真正牛肉之所在。畢竟,你反對一件事情如金準制,即使你理論正確,但是,要拿得出作法來;同時作法機制上,還不是要透過現行擁護金準制的銀行等金融機制來實現?你不能僅口頭說,呃,金準制對,拍拍屁股走人?這,不叫辦法,叫不負責任。大概當時老凱,就是這幅德行:學理通、但都做不出來。那,不等於沒有學理一樣?哈哈哈...總之,正如《孟子》:“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等罷工事情鬧完,換句話說,實質問題還在,但是,大家把一口氣發完了,結果什麼都沒有解決,只是爽了媒體;畢竟英當時媒體之多,多得不勝枚舉。問題原封不動,還在那大小眼瞪著大家。可是,卻沒事了。這,就是民主國家真正問題之所在:能力與理想不能搭配。大家好像是僅能管理問題,代不能解決問題;一句話:人多嘴雜、屁事不幹說完。

可是,邱確實記下去做處理罷工問題。我猜,這跟他想當首相想瘋了有關。他派(以後也做過首相的)Eden去煤礦區做實際調查,回報後,邱知悉礦工慘狀,都會落淚。於是想盡辦法去替這些弱勢團體爭取福利、保護等這聽起來,不就是Neville衛生(福利)部長之權責?

Baldwin首相,說他是庸人,一點都沒錯。他只在乎政治上權力取得,之後,甘他何事?邱,畢竟過去早期與George搭檔時,對英社會福利上,貢獻良多,不外乎:劫富濟貧之類,只是包裝成各種法案暗度陳倉後,替弱勢爭取福利。悲天憫人之心,猶在。

(TLL-A-18)
邱吉爾這段時間作財政大臣,基本上,他忽視保守黨生態。Baldwin雖是施政上庸人一個,卻知道如何抓權力。同時這時候保守黨亦面臨黨魁世代交替時候。邱,既然被認為是turncoat,見風轉舵者;當然這黨魁位置不會輪到他。於是Neville,這過去讓位財政大臣給邱者,是繼承人,意味著後續保守黨執政,他就當家;所以,Neville就出招,想叫Baldwin換掉邱,這樣,按官位排名黨內次序,不就沒邱的份?說得也對。

問題是,邱在外,一夫當關萬夫莫敵;議會內,誰都怕邱三分,換句話說,要是誰被邱給盯上,他日子會很難過。口頭上說不過邱,同時做事時,又沒邱之膽識與創意,這,不就是…?

但是,因為英失業率嚴重、出口又起不來,同時動不動就工會罷工,而邱,明明不干他的事卻強出頭搶報紙版面;不過,誰也拿他沒轍。

不過邱還是有相當的保守黨員替其叫好,意味著,他是有影響力。所以,Baldwin一看,這樣長久下去不是辦法,因為邱很可能會“毀”掉保守黨,正如過去與George的自由黨聯合時一樣;於是利用大選後,採取與工黨聯手作法,以確保邱以後上不了臺面。畢竟,這,就叫做 “尾大不掉”…哈哈哈…

1929年,國會改選,工黨:288席、保守260、自由59。照理說,只要Baldwin能與自由黨聯合,不就照樣保守黨執政?問題是,過去George自由黨首相之下台,Baldwin是“罪魁禍首”,故,即使Neville與邱都叫Baldwin去跟George談聯合執政,畢竟加起來有319票,問題是Baldwin不願意。他寧願讓工黨MacDonald上台,就是不願看見邱吉爾或是Lloyd George聯手。畢竟工黨與保守黨執政理念上是南轅北轍;這都沒關係,這樣這兩人不浮出檯面就好辦。

可見,邱等,真知道如何去惹毛了保守黨黨魁…嘻嘻嘻…這,說實話,還真還需要天分。
(TLL-A-19)

當時的財政大臣,編預算,控制銀行利率,一直到後來,才由英國家銀行主持銀行利率等。那時候,經濟等活動不像現在如此繁複、花樣多。所以,財政大臣才能有機會參與政爭、或是各種政黨活動。因為英體制,入閣當官,一定要選得上議員才行。這,有好有壞。好,代表與民意不脫節,這是他們國會與入閣等慣例;壞處,國會執政黨支持度一掉,閣員根本無法貫徹其施政理念,說換人就換人;政策中斷、今是昨非。因此,可推斷這些英人閣員又是議員的,弄得日日夜夜操心選票,到處give and take,這或許對東方人mind-set,很難接受,不過讀起來對這些英國政治人物,好像是習以為常。

換句話說,習慣它們這種作法者,搞不好還真管用。問題在於,民主數人頭遊戲,遲早會流於 “為選票而不去做該做之事”,結果誤了大事。

邱當財政大臣,金準制本身外行不說,可是他在財政上,受到民意壓制,拚老命刪減軍事預算,海、陸軍被他刪得叫苦連天,可卻獨厚空軍預算不減反增。所以,他與海軍大臣鬧得不愉快,預料中之事。他卻趁機增加福利上支出,很有過去自由黨味道: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劫富濟貧。

問題在於,五年財政大臣後,改選之後,工黨當家,邱只能說再見。當個議會內back bencher,坐最後面幾排者。坐後面幾排,還沒關係,最糟糕就是,身處wilderness(英國會謂之:沒人理你的國會議員;正如位處荒郊野外)。

邱,荒郊野外的位階始於印度事件。當時WWI時,印度Indian Empire,法律位階上叫做dominion英帝國自治殖民地,當時像加拿大(1867聯邦自治)、澳洲(1901獨立)等都曾經是,這些都是白人殖民自治區,後來都獨立。問題印度還沒自治遑論獨立,可是有這慣例,這是英國會內通過決議案(resolution)。同時印度於WWI時,出資五億英鎊,派了一百萬人去,這“大方出力”,總是要有回報吧。

那會是什麼?不就是叫英帝國放手?哈哈哈…那,你說大頭邱,他會沒意見?嘿嘿嘿…

(TLL-A-20)


從地圖,可看出當時印度帝國,實包含阿富汗、巴基斯坦、緬甸在內。據該書,當時印度帝國人口(1929)三億五千萬,其中社會中第四階層 “賤民(untouchable(Sudras):不是描述Al Capone的電影)”高達六千萬。同時老印種族之多、語言之複雜、文化奇異種種,五花八門;英人當時透過Kipling可知道個大概。據該書最高等印度人Brahmin僧侶,這種人之愛乾淨,不是說他們一天要洗好幾次澡,連白種人他們都瞧不起…覺得骯髒。同時最有趣之西方觀察,印人思考模式非常不同: Wheel of Asoka,同時印度國旗上也有,這代表一種思維、結論過程非常成熟飽滿:這在西元前228年就有的 “輪”,其樞紐,輪輞,輪輻混涵著:光、真理、簡易、同情、遺棄、謙虛、信心、力量、作伴、獨立自主等,混為一元。這,長話短說,只有老印這種腦袋瓜子,才能想得出:別搞錯,這是讚美。

長話短說,以希臘、羅馬文明為母之西方人,當然 “傻眼”了。問題在於,政治面,印度實由東印度公司“開發”出的,花了多少錢,天知道。就政客而言,當時WWI之後,各個英人,上自皇儲、下至庶民,都幾乎成了現代標準 “反戰”,正確說 “厭戰”分子。若說 “頹廢”當道,亦不遠。頹廢結果,反映到政治面時,不就:能盡量少負責、少冒險甚至完全不去冒險、吃光家產(說不好聽:坐吃山空),不就可包裝成很好看的 “文明社會之價值”?哈哈哈…那,政客們還會客氣?

所以像邱這種活在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者,認為:不該輕易放棄印度,所謂英皇冠上最閃亮珍珠,這種過時、自大、自以為是論調,豈不違背大多數民意?個人覺得,邱當時無法將這種想法,能含蓄又確切溝通出來,這可能是問題。其實,溝通之前提,是對方想聽。這個,遇到當時所謂現代defeatist心態卻美其名曰:progressive者,的確很難。

後來英撤出印度後,六個月內,回教徒與印度教徒對幹,死了兩百萬人。平均一個月消耗三十多萬人。這,不就是:邱吉爾真會白操心?嘻嘻嘻…

(TLL-A-21)





本文已由作者重新編輯:2011/10/22 15:10

邱吉爾那時剛開始還在在野的影子內閣做財政大臣位子;既然“影子”,就是乾過癮意思。問題是Baldwin、Neville Chamberlain後來根本不讓他做,以後連邀請他都不邀請,自己開會。

邱下台趁機私人訪美,到處演講、撈錢等。當時對邱老媽Jenny有“愛慕”之意的Baruch,關係還在,替邱訪美處處安排,還弄個有私人包廂火車,供其使用以利到處奔走、演講、碰面,邱甚至經加拿大一路西行,到舊金山一代與Hearst報業鉅子會面,下榻富麗煌堂皇宮殿般的Hearst家中。

噢,大頭邱曾在紐約街上過馬路,英開車是左邊,他看錯方向,被計程車給撞得飛起來,還拖著走好幾十英尺;頭上逢了好幾針,幸好沒腦震盪。後來沒事。進醫院後,還鬧笑話,人家問他是誰:他說他是邱吉爾;問題是:鬼才知道。同時他口袋內只有幾塊錢;這又是私人醫院...哈哈哈。

寫書、演講、稿件等安排,以確保邱後日收入上不匱乏;畢竟下野後國會議員,一年幾千英鎊,實在不夠他開銷。這時候好萊塢他也與卓別林等會面,總之,老美那時候對英人,具貴族血統、當過官高到財政大臣者,是來者不拒,畢竟還有市場,錢、種種合約等,當然跑不掉。

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後來市值掉到原來1/10;當時740億美金於1929~1931年間蒸發。邱當時攢的錢不少投入股市“保值或增值”,不過這下不就都泡湯了?事實上也是。不過書中提到,大概他地位特殊、與老美人緣特好,據說,後來上、中、下的中集有提及,因為“特別”關係,他居然投資“毫髮無傷”,錢還都在。這個嘛,聽聽就好…嘿嘿嘿。

1931年英國會改選,工黨下台,保守黨上去(保守:473席、工:由236暴跌至52)。邱,還是選上,同時於Epping選區大勝對手兩萬票。Baldwin打的算盤是保守加工黨聯合;故,其用心再明顯不過:保證George與邱,再會。不過這時候,英雖已脫離金準制,英鎊自$4.86一美元下跌到3.49。畢竟金準、失業率,造成工黨兩年就下台。即使工黨脫鉤金準制,已來不及。

民主政治這時候,竟有點變得很奇怪:保守黨、工黨(工黨已經幾乎吸乾自由黨)居然是連成一線,當時英國只有執政黨,沒反對黨。哈哈哈…

不過這時候,希特勒已逐漸冒出頭。同時德國那時候,相對於英國,有活力多了。這也可解釋,為何國父、老蔣革命期間,歐洲傳統列強英德法居然會不參加“牌局”或攪和。原因,再清楚不過。

不過,真正厲害的還是北極熊史大林。即使俄羅斯當時照理說還未站穩甚至面臨各種爭鬥,已經在列寧時期就做第三國際共產輸出,到處興風作浪。

(TLL-A-23)

台長: tandie
人氣(8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人物傳記 |
此分類下一篇:讀後感:最後猛獅系列--宦海獨處(III)
此分類上一篇:讀後感:最後猛獅系列--宦海獨處 (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