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02 15:23:20| 人氣1,5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初探西夏文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代中國由於文武鼎盛,一向扮演文化散播者的角色,從漢唐以降,影響周邊許多所謂蠻夷民族。到了宋朝,雖然在打仗方面遠不及之前的盛世,但至少已累積了千年以上的偉哉漢民族聲威,加上文化技術確實具備相當的水準,所以在東亞地區仍然發揮不小的影響力。西夏文字就是眾多漢文化影響異族的例子中的一項。  

 西夏是宋朝時中國西北方一個由黨項族所建立的朝代,黨項是羌族的支系,於唐代時遷至今寧陝甘一帶,宋朝建立後,其族受宋朝冊封,並獲賜國姓趙,後其領袖元昊自改姓為李,並於西元1038年獨立稱帝為大夏(史學家稱西夏以別遠古之禹夏),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市東南),建元延祚,領土約當今日陝甘寧青等地。

 李元昊雖身為塞外民族,卻頗好漢學,建國後定法制,尊儒禮佛,其中一項政績為創造西夏文字。西夏文字係借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造字法所創造,結構方正,筆法近似楷體,乍見像漢字,實則筆順排列盡皆不同,常人無法辨識。從目前發掘的文獻中,已知有六千多字。西夏文筆畫多繁複,有學者認為這是此種文字不利通行,終致淪為「死文字」的因素之一。

 西夏國祚不長,歷十帝、一百九十年,滅於西元1227年。當時蒙古興起、向西擴張,西夏雖首當其衝卻仍頑強抵抗,以致蒙古懷恨在心,於西征回師後血洗西夏,大肆破壞其文物,之後西夏文也因黨項族融入他族,於十四世紀左右逐漸消失。

 現今在專家眼中西夏之所以如此神秘,除其歷史短暫外,另一主因是:元朝史家編了宋史、金史、遼史,卻獨漏掉了西夏史,這導致後世幾百年一般大眾、甚至史學家們,對西夏的歷史文化幾乎一無所知。

 西元1909年,俄國的柯茲洛夫探險隊在居延海邊上發現了一座荒城「黑水城」,內藏大量西夏文物,經查該城曾為西夏王朝北方的軍事重鎮,後俄人多次繼續考察,西夏學才逐漸發展成為顯學,但研究成果及諸多文物史料亦因此長年掌握於俄國手中。目前中國大陸對西夏之謎頗感興趣,正大力推動發掘研究,逐漸追趕上俄國的進度。

 根據北京「中國圖書館」館刊常務副總編王菡表示:在寧夏地區目前有許多學者熱中於西夏研究,對西夏文字的認識尚淺,但仍以師徒薪傳的方式將研究成果傳遞下去,據估計:現今全中國懂西夏文的人,可能不到十個;而台灣研究此道者,恐怕也不超過五個人,今年七月間,因研究漢藏語系發展有成,入選新科中研院院士的龔煌城,可能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所謂漢藏語系,望文生義即知是漢族、藏族使用的語言體系,事實上若以語言學區分,屬於漢藏語系的,尚包括:泰語、緬甸語、西夏語等中國西南一帶民族所操的語言。正如同現今有所謂英漢字典、漢和辭典來轉譯中、英、日等語言一樣,宋朝時曾有一書名曰「番漢合時掌中珠」,內容是日常字彙的語言對照教學,以漢文為西夏語注音、亦以西夏文為漢語注音,如今這本書成了解讀西夏語文的重要根據。

 西夏現存文物中另一項引起矚目的,是坐落在銀川市西郊賀蘭山下的西夏王陵。西夏王陵是中國大陸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留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其最大特色就是圓錐型的外觀,被稱為「東方金字塔」,從這座陵墓可發現佛教在此帶來的深遠影響:近似佛塔的結構、「妙音鳥」塑像、陵墓棺槨配置等。西夏王陵是在西元2001年十月發掘出土,目前從建築遺址已大略勾勒出西夏王朝的宗法禮制,但還有許多黨項族特有習俗尚待解析;至於一併挖出的西夏文獻中,也讓史學家們漸漸知道當時的社會文化現象。

 關於中國古代邊疆民族的發展史,自古以來一直是史家好奇的話題,畢竟中國文明自古就屬於多種民族交流融合下所產生的。然而有部分少數民族缺乏文字記述,造成其文化流傳困難之處,譬如:匈奴的歷史就是依靠相關朝代(如:秦漢)史書來尋找的,算是主體描述之外的客觀線索之一,目前西夏文可謂逐漸理出頭緒的一種。隨著偏遠地區遺跡文物的持續發現,人們將對中國古代歷史能有更完整的瞭解,進而建立接納多元文化的宏觀思維。


(原作於2002.10.29)

台長: 公車青年陳右錚
人氣(1,5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史地人文 |
此分類下一篇:白癡台北地理學地形地物篇(一)
此分類上一篇:白癡台北地理學橋樑篇(下)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