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04 02:58:55| 人氣2,2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泰國水燈節 in Taipe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就一般人的認知、或者公眾人物們的說詞,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著「四大族群」,不過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如此描述不免昧於現狀,因為它忽略了為數三十萬人的第五大族群--外籍勞工(雖少於原住民的四十萬人口,但仍不可謂不多)。外勞自民國七十八年政府開放引進以來,人數呈倍數成長,來自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多個國家,從事工作則包含營造、幫傭、監護、航海等。

 基於都會地區的建設需求、生活形態等因素,導致大台北的外勞人數,又多於中南部等其他縣市,目前台北市有三萬五千名外勞,台北縣則有四萬五千人,合計已佔了三成的外勞人口。由於外籍勞工帶來的治安、衛生、教育、婚姻等問題日益增加,台北市、縣政府近年來也都逐漸重視外勞相關的管理教化政策,例如:舉辦異國民俗活動就是其中一環,雖然主要目的是讓外勞們的思鄉情緒聊獲慰藉;然而,卻也能間接讓本地民眾更加認識外勞的文化背景,以瞭解代替誤解,甚至消弭衝突。繼之前的泰國潑水節、菲律賓聖十字架節、印尼開齋節等,台北市勞工局於今年十一月九日所推動的泰國水燈節(Loi Krathong)活動,則是一項在台北首次推出的民俗饗宴。

 深厚虔誠的宗教信仰是泰國文化的重要基礎,水燈節也不例外地具有濃厚的宗教意涵,自古流傳了許多神話傳說,在泰國人心目中是僅次於潑水節的重要節日;每年的泰曆十二月十五日的月圓之日,即為水燈節,當天在泰國各地皆有盛大的慶祝活動(譬如今年是在西曆的十一月八日所舉辦),而整個節日的最高潮時刻,當然莫過於晚間的放水燈。

 據考證,放水燈的歷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可溯自十二世紀的素可泰王朝 (Sukhothai)。一位叫做娜諾帕瑪絲的王妃在皇室乘船遊河時,將芭蕉葉編織成蓮花形狀的水燈置於河面上,祈求天下風調雨順,眾生平安;國王從此制訂了水燈節,之後更慢慢演變成一個重要節日。

 探究放水燈儀式的由來,其實是涵蓋了各種宗教信仰及對大自然的崇拜,而非單純源於佛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源由,可說跟大自然的雨、水等現象有關:泰國在每年十一月左右是雨季結束、進入涼季的日子,因河水往往高漲、氾濫,因此自古以來,生活在河湖邊等低窪地區的聚落,此時經常飽受洪水之苦,農作收成受到嚴重的破壞。於是,人們在敬畏的心態下,為祈求不再受水患威脅,因而在河、湖等水面上施放水燈,藉以祭祀河神(Phra Kone Ka)。

 其他起源的傳說,則是基於泰國昔日歷經婆羅門教和佛教的洗禮,為了紀念祭拜佛祖、羅漢的聖蹟,因而出現放水燈儀式。

 另外,放水燈還有一個重要的典故:由於時屆歲末,人們放水燈、讓其隨波逐流而去,這也象徵了「揮別過去的不順遂或罪惡的一切,以嶄新的心來迎向美好新年」的意義。而隨著時代演進,人們賦予放水燈的意義也更加廣泛,譬如:對農民而言,可能是祈求來年豐收;對年輕人而言,可能是祈求感情順遂、找到好伴侶;相愛的情侶則把花朵放於同一水燈,代表永遠相守;對一般民眾而言,則是懺悔於將穢物丟進江河,祈求赦免罪過、生活幸福等;凡此種種,總之仍然不出祈福的內涵。這樣的施放習俗,跟中國人七月過中元節、放水燈的儀式相比下,可說具有較為積極、正向的象徵意義。

 泰國水燈,跟中國人所放水燈的外貌也大相逕庭,傳統上是編織而成,看起來像個盛開的蓮花一樣,製作材料則以芭蕉葉為主體。先以芭蕉葉折出花瓣形狀,一瓣瓣圍繞而構成花型,然後在中間放入一束馨香、一枚錢幣,並插上代表希望之光的蠟蠋,點火之後放在水面;比較華麗的水燈,則在中間插滿各種鮮花,或將燈體染上顏色。一般水燈約有手掌大小,而造型較龐大複雜的水燈,則需要兩個人以上才能搬動、放入水上。

 水燈節之夜,泰國境內凡河湖、渠道等有水之處,皆被人們擺滿水燈;各地的水燈節慶,因地有異,其中以素可泰、清邁等地所舉行的慶典活動最為盛大熱鬧。

 歷史悠久的古城素可泰,由於是水燈起源地,長久以來不僅發展出精湛的水燈製作技藝,也舉辦有最熱鬧隆重、多采多姿的水燈節活動,包括:水燈設計比賽、水燈小姐選美比賽、象隊及花車遊行等。到了夜晚,民眾聚集於素可泰城中一座湖畔的古寺,進行施放水燈的活動,成千上萬的水燈爭奇鬥豔、漂流在水面上,看起來宛如壯觀花海。

 在清邁則是有懸掛燈籠的習俗,入夜後,許多寺廟或房屋的牆壁,皆懸掛著成排五顏六色的燈籠;河中也漂浮著芭蕉樹葉和樹枝做成的椰油燈,形成一種處處閃爍燈光的美麗景觀。在河流上則有燈船比賽,以具有造型的花燈展現美感、甚至含有教化意義;船上還有裝扮豔麗的女子舞蹈著,象徵的是娜諾帕瑪絲王妃。
 
 在首都曼谷,放水燈的習俗也仍然延續著,還為現代化的都市建築增添了豐富的民族色彩。例如:在水燈節期間,不管是飯店的噴水池、湖泊等處,都漂浮著大小參差的水燈,除了吸引泰國民眾祈福,也使得來訪外國旅客得以認識這種傳統節慶。
 
 這次台北首度舉辦的泰國水燈節活動,吸引了數千名泰國人及本地民眾到場參與;節目內容除了施放水燈的相關活動之外,並且加入了許多歌唱表演和民俗競賽等,周邊也有美食、藝品等攤位,可說立下一個良好的開端。從現場看來,參加的泰籍人士不只一般人認知中的壯年男性泰勞,而是包含男女老少、甚至全家扶老攜幼,在這裡互相交流寒暄、沈浸在熱鬧快樂的氣氛中,這種情景象徵著:已經有不少的泰國人把台灣這塊土地當成他們的第二個家了!而身為東道主的台灣人,是否做好心理準備,接納他們的存在,並歡迎他們融入我們的生活呢?我想,這是一個歡愉的異國民俗活動背後,應該思考的課題。


(原作於2003.11.14)

台長: 公車青年陳右錚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