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個積極的國片支持者,但仍時時留意著國片的消息,這陣子《艋舺》爆紅,卻讓我興趣缺缺,主要原因是一來我對黑道英雄式的電影存在道德批判(參考「黑幫電影的窮途末路」),二來我對任何形式的「爆紅」都有疑問,但隱藏且不可說的偏見是,我不喜歡過度包裝的偶像明星,更困難接受以此作為電影販售要素,曝光過多、耀眼的明星對我而言是避之猶恐不及的毒藥,我喜愛看陌生面孔、素人,表情自然的在銀幕上吃飯睡覺呼吸走路,似乎如此才真正能說服我,感受到貼近生活的心跳。
幸而我對電視劇、偶像劇或影歌星幾乎毫無所知,所以能在觀賞國片時,還不致因演員的選角而感到錯愕,甚至時時驚喜於片中演員的表演,反而是編劇和對白最讓我提心吊膽。這種高懸著心、如履薄冰的謹慎,時常是我踏入國片電影院的心理寫照,《一頁台北》也不例外,縱使它剛獲選為柏林影展亞洲電影促進聯盟(NETPAC)頒發的亞洲電影大獎,也縱使孤陋寡聞的我實在沒聽過類似的獎項。
果然,想挑毛病實在不少,從實際的角度來看。一開始男主角小凱的身份便讓我混淆,他應該是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留在家裡幫忙,但是我看不到他努力找工作,或是如同死黨高高一樣等待當兵的心情,怎來的時間空檔長時間窩在誠品?身穿房仲制服的跟班三人組,全衣裝不整、散髮披頭的一副小混混模樣,很難相信會有誰願意踏入那間房仲業大門;警察基永的搭檔學弟無能且無知,身穿便衣卻毫無訓練和經驗,兩人在竟夜追逐中繞了老大圈子居然還能會合,令人嘖嘖稱奇;Susie緊隨著不知為何吸引她、又堪稱陌生的小凱晃蕩一整夜,只為拯救初次見面的高高,在險惡的大都市中說服力顯有不足。姑且不說這些小枝小節,整部電影的劇情鋪陳也很有問題,就在那一夜之前,電影花了不少功夫去描摹各個角色,以便讓所有人物在同個時空中交會,卻有點蜻蜓點水兼拉理拉雜,猶如一本序言過長的小說,感覺比重失調;而那一夜人物的遇合手法又顯得粗糙,從小凱與高高巧遇Susie開始,小混混三人組如何追到師大夜市?警察基永又是如何追到小凱?豹哥的那張照片到底要交給誰?太多理所當然、太多巧合、以及太多細節沒有交代故意忽略,讓電影充滿導演個人天馬行空、一廂情願的幻想,似乎希望觀眾在這一團混亂中,和導演一同失去方向感和邏輯判斷力。
這些挑剔和疑慮,幾乎一路跟隨著我,正式進入「一夜」主題之後,原以為將是一部城市漫遊電影,類似馬丁‧史柯西斯1985年的《下班後》,或是鍾孟宏在2008年的《停車》,可以用來偷覷夜色掩蓋下,大都市中種種離奇、荒謬、充滿黑色幽默的各式情事,不過卻隨著劇情發展越看越驚奇,不禁想探問導演到底想交代怎樣一個故事?這疑問,導演陳駿霖曾如此回答:「這幾年在這裡居住與工作,我遇到很多年輕人,他們都很想離開台北夢想去外面的世界,我開始在心中描繪出故事的基本概念:一個心碎的男孩即將離開台北遠去巴黎,卻在一個晚上的驚奇冒險後,他發現自己渴望許久的東西,早已在這裡,他只要敞開自己的心就會看見…」聽起來,故事架構單純,沒有太大的企圖,不試圖去解釋青春易逝的愛情,也沒想去挖掘大都會的暗夜角落,只簡單的做個浮世切片,打定主意的小品文章。事實上,當我繼續坐在電影院,當傻呼呼的Susie、高高和小凱在師大夜市中亂晃,當阿洪訓示和指揮混混三人組「幹一票大的」,整部電影的主調逐漸清晰起來:這根本就不是一部浪漫愛情偶像劇,而是摻雜黑色喜劇況味的卡通片!很顯然,想挑瑕疵的話,《一頁台北》可能讓人挑不完,但如果放下心防,跟著導演奔跑穿梭在台北巷弄間,所有吸引人的喜劇元素便一點一點的浮現!就如同卡通片中幾組人馬乎焉在前、乎焉在後的相互追逐橋段,又像是卓別林、金凱利誇張梯突的肢體表情,這些基本、簡單、重複又重複的元素,自有其由來已久的好笑之處。上一幕高高被混混三人組糊里糊塗的綁票,下一幕四人居然打起麻將來,而牌藝高超的高高不斷胡牌、大口大口的吃起水餃,類似這段落,以及後來小凱問起大家餓不餓,高高回答「很飽」的段子,都讓我忍不住、毫無顧忌的在電影院中笑出聲音來,並開開心心的繼續笑下去,不再去分析故事的合理性,也不介意略嫌鬆散的劇情。即使小凱與Susie一場倒臥在沙發上、差點嘴對到嘴的畫面,在偶像劇中已經被搬演到爛,仍依舊叫我開懷,最後一幕更是神來之筆,Susie見到小凱,先是撇著嘴相應不理,而後嘴角微揚、情不自禁的笑開,接下來兩人連同誠品裡的顧客在銀幕前跳起舞來,以充滿嘉年華的歡樂氣氛慶祝兩人可喜的新戀情,長夜已盡,世間真是一片美好!
我知道這電影是如何的輕薄,也明白這一夜的台北如何脫離現實,但最終還是領悟為何柏林的老外會被這一頁的台北逗得哈哈大笑。眼前人人需要背負的擔子太多、太沈重,地球暖化、金融海嘯、地震風災,壞消息一個接一個,人人但求一「輕」,渴望尋找一處稍稍喘口氣的位置。愛情輕喜劇加上接近無俚頭的輕風格,恰恰擊中要害,最好世間俗事能像天然呆的高高一樣,在渾不知覺的情況下逢凶化吉。有趣的是,最後一個離開電影院的我(因為想聽Susie郭采潔唱完主題曲),注意到劇末打出的工作人員名單,包括榮星花園的舞者、誠品書店的舞者,甚至包括了師大夜市裡的食客,又不禁露出莞爾微笑,連幕後工作人員名單都充滿喜感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