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問題與討論開始於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小段的《那些年》(遙控器剛好轉到僵屍那段),幾番猶豫,終於還是在FB上丟出我的簡單感想:「 耐著性子看了5分鐘的那些年,實在無法忍受,也完全不能理解在賣座什麼!」
回響1:就是在賣那些年
回響2:那是給年輕人看的,你的年份不對
回響3:爛片
我的回應:1963的年份確實是老了點,不過說到青春,上星期趁著颱風假重看了候孝賢的《風櫃來的人》,無論編劇,對白,演員,表演方式,《那些年》完全沒得比,套句紅樓夢的詞:「連提鞋兒都不配!」
罵得潑辣痛快,但這樣的嗆聲在家裡惹發事端。高中生兒子去年電影上映時便和同學一起去看了,回來豎起拇指大力讚賞,他的老媽更與他站在同一陣線,同聲譴責我的口出惡言不過是弱勢者的無力呻吟。沒有錯,站在台灣電影史上票房排名第三、香港歷年第一的《那些年》看板下,無論是多知名的大導(想想魏德聖發片後四處往來辛苦奔波),遑論是小小一介狂生的我,氣勢怎麼樣都矮了一截,只能私下發出些許聽不到的抗議,猜想也激不起多少同情。
對話和討論出現在星期天的午餐,我提出「視野」這個觀念,解釋道,當年紀增長、歷練漸增,看多聽多嚐多了,視野自然而然的打開,眼界也將因此提高,套句流行詞,一切都回不去了!舉個例,譬如十多年前大家仍在喝即溶咖啡的時候,第一次從Folgers Coffee罐裡舀起咖啡粉、自行沖煮美式咖啡感覺多麼的幸福感動!而後不滿足的從Starbuck’s、Illy買熟豆自行研磨,再進步到網購生豆、自行烘焙、玩各式沖煮壺,一直到如今挑莊園豆、得意於手沖技巧的逐步提升,怎麼可能回頭去喝三合一?
問題是,兒子問,會不會到最後沒咖啡可以喝?
是,這也是我目前的困擾,譬如老是在每日的SMW品飲中挑剔東、挑剔西的,以扣分方式去評斷酒,都討厭起自己來。不過酒沒辦法自己蒸餾,咖啡卻可以四處搜尋豆子,玩烘焙曲線,繼續前往精品豆的不歸路,所以應該看不到「止境」吧!
老婆插嘴:你這說法有問題,我記憶中小時候市場裡的湯麵是無可取代的!
是啊,我也是!我說,記得當年花5塊錢在苗栗北苗市場裡吃到的水晶餃湯,那種美味,想到都還流口水。不過記憶和美味常常是兩回事,記憶中不好的都被剔除、被去蕪存菁、被昇華了,所以如果再次喝到當年的水晶餃湯,我相信裡面無非都是味精。
講個發生在好朋友身上的悲慘遭遇吧!這位較我年長的朋友,去年突然收到已經幾十年未見的初戀情人的來信,猶豫著是否該去見個面。我努力勸阻他絕對不要赴約,才能讓美好永遠停留在最初。不過他沒聽我勸,還是赴約去了,圓了未盡之緣後,毫無意外的人境殊異,而幻夢也跟著破滅(長考:換我會不會去?)
老婆跟兒子大笑,對這位大哥的遇合頗感同情,其實就只是吃飯閒聊,至於我原先預想用來反駁「就只光說不練的嗆聲,你有本領為什麼不去拍?」的這類質疑(我不會做菜但吃得出好壞,不會繪畫也分得出美醜,這些都屬於個人的感官經驗,不一定需要親力而為吧?)全未用上,所以還是回到電影。侯孝賢在一次訪談中語帶幽默的提到,他的導演生涯始於都市喜劇商業片,非常賣座,不過自從楊德昌等人捲起台灣新浪潮之後,那種重新關注台灣的特殊眼光,讓他跟隨著拍出《風櫃來的人》,而後票房不斷下滑。自詡為侯導演徒弟的鈕承澤則在一旁接嘴說到,當初看《風櫃來的人》的試片睡著了,想,這電影怎麼這麼悶啊!但侯導持續藝術追求的道路,頂著票房毒藥的頭銜繼續奮鬥,這種精神值得後輩晚生學習效法………云云。跟這場座談對比的是,剛好看到最近的演藝版有關周杰倫正在拍《天台》的新聞,提到過去幾部電影的慘敗讓他了解,唯有回頭去拍浪漫偶像文藝片才是市場主流王道。
《風櫃來的人》很悶嗎?不賣座?怎麼我重看的時候,都讓我的心隨著4個年輕人的生活擺盪而起伏?無從發洩的青春、迷宮般的大都市、初開卻立即被澆熄的情竇,不都是每個人的青澀寫照?電影史上曾拍過多少相似的主題?《風》讓我不盡緬懷,《那》叫我不忍卒睹,對照著去年台灣賣座成績最好的兩部電影,《賽德克‧巴萊》的魏導千里奔波但求打平,《這些年》的九導初出茅廬便笑捲億金,苦樂之間何等強烈又何等諷刺。問題在於,到底觀眾愛捧怎樣的場?如果都只希望看俊男美女造作走位、吐著和年齡、身分不對等的對白,都只願意在電影放映中圓出自己的浪漫懷想(昨天新聞:中小學生的戀愛觀竟都來自偶像劇!),最後連叱吒演藝圈的周董都只能見風轉舵的時候(《刺陵》中的志玲姐姐不夠美嗎?),編劇、導演們好好想想,該如何打開觀眾的視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