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10多年前,台灣開始流行一種書寫方式稱「極短篇」,篇幅在1000字以內,符合現代人就簡棄繁、無暇多看的讀書方式。「極短篇」其實書寫不易,因篇幅短,難以鋪陳,必須短小精幹的抓緊讀者目光,更需要留下綿綿餘韻供人回味,所以時常於篇尾出現意外的反高潮或高潮,只是刻意斧鑿居多,新鮮不再,熱鬧一番後於今逐漸沈寂。
2010年堪稱台灣影業的翱翔年(我以為《海角七號》的2008是起飛年),各類型電影搶佔據票房排行並陸續趕拍上映,或因為好萊塢的商業大片有目共睹的叫人倒胃口,讓觀眾重拾對台灣本土的關注和自信,未來寫台灣電影史除了「新浪潮」時期,決不會忘記前後這些年的商業發展。就在這百家爭鳴時候,《10+10》策動了台灣老中青世代計20名導演,各分配5分鐘短片,是2011年金馬影展最具企圖心,也最具意義的構想。只是對導演們來說(先不計較這20名導演如何選擇),如何在短時間內講述出完整的故事,並展現自我風格與其他19名導演切磋比較,其艱難絕非「極短篇」所能比擬。只是整體觀來,仍顯得生澀、沈重,似乎導演們受限在「建國百年」的隱形框架,特意濃縮台灣百年辛酸,產製出重重歷史重擔,不僅自己揹負得辛苦,觀眾也看得難過。
所以我最喜歡充滿黑色幽默的《海馬洗頭》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最令我感動的仍然是侯孝賢《黃金之弦》,吳念真的《有家小店叫永久》也引起周圍觀眾的欷噓,鍾孟宏的《回音》最叫觀眾驚心。至於張作驥的大製作《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與侯季然的小製作《小夜曲》以今追昔頗有成績,與之相對,陳國富寫鄧麗君的《初登場》便顯得有些笨拙。
魏德聖的《登場》和張艾嘉的《諸神的黃昏》算是偷懶撿便宜,戴立忍用桂綸鎂演《KEY》除了賣氣質美女其餘不知所云。最慘不忍睹的包括王小棣的《釋放》、朱延平的《無國籍公民》和鄭有傑的《潛規則》。整體觀之,瑕不掩瑜或瑜不掩瑕,只能交由觀眾去各自解讀了。
《謝神》導演:王童 / 演員:蔡明修、謝其文
鄉土小人物梯突的悲喜劇,一場負重攀山的戲演來十分艱苦,滴落的汗水相當實在,而高反差的結局也十分符合「極短篇」的要旨。只不過讓我感覺有些彆扭,譬如為什麼還願用的電影是《3D阿凡達》?《3D肉蒲團》應該會更有貼近市井小民的效果。當然,導演可以解釋,剛好契合小人物的無知,不過依舊不能釋懷。
《老人與我》導演:鄭文堂
根據片尾的說明,故事根據一個失智老人走失後死亡的社會新聞改編,導演關注失智老人的問題,大概和導演目前擔任宜蘭縣文化局長的身份一致,只不過我仍然彆扭,主要在於在那一段行走的過程中,老人交代了許多想法和回憶,這些旁白即使再真情,也很難說服我去相信。
《100》導演:何蔚庭 / 演員:鄭金山
這部放在較後面的影片,應該和《老人與我》放在一起比較。簡單的紀錄一位100歲的老人,沿山區小路走去取信的過程,沒有一句對白,也毫無劇情,堪稱作一段 5分鐘的記錄片。這種極簡的白描方式可以好可以壞,但《10+10》將之安排在後方便顯得突兀而叫人不解,我相信若拉到《老人與我》之後可撞擊出一些火花。
《到站停車 》導演:沈可尚 / 演員:謝欣穎、張少懷
或許導演受到許多「恐龍法官」、「恐龍判決」的啟發,所以構思出這段「少女司機不知人間疾苦」的突發事件。在黑白影像下,鏡頭對準擋風玻璃加上來回的雨刷頗有鋪陳效果,槍響的剎那也讓人心驚,但公車在不該停的地方停下、孕婦肚子汨汨流出的血產生的戲劇效果,都未免顯得不合常理且突兀,而年輕女司機也不具說服力。
《登場》導演:魏德聖 / 演員:林慶台
只能說,魏導演拍攝這部短片時,應該仍在緊鑼密鼓的《賽德克.巴萊》的宣傳期,所以很有心無力的端出林慶台。由於媒體的強力放送,林慶台的牧師身份人人皆知,以致於祈禱得再真心誠意,也失去了叫人感動的元素,可說是宣傳太過的反面效果代表。
《釋放》導演:王小棣 / 演員:寇家瑞、廖文莉
不知所云的喜劇橋段,女演員堪稱大膽犧牲,但換來的只有男演員的猥褻嘴臉,很連續劇的樣版表演方式,缺乏劇情和高潮,最終的天搖地動是地震嗎?或只是攝影機不小心被撞倒了?
《有家小店叫永久》導演:吳念真 / 演員:李永豐
吳導演「一台車凸歸台灣」的真情功力猶在,一霎時將我拉回記憶裡成長的小鎮,年輕人流失、老人家拉著板凳閒聊、厚重的木頭玻璃拉門、鋪著淡淡灰塵的柑仔店、靜默無語的午後、令人昏昏欲睡的黃昏,小細小節全都是發黃的印象。整部《10+10》到了這裡,頭一次觸動我的 心,有些不堪回首,有些落寞和悽涼,但也有些落葉歸根的永久。
《無國籍公民》導演:朱延平 / 演員:小甜甜
朱導演很用力的想感動人,極大可能是為了期望一反大眾對他的粗俗喜劇印象,努力將觀眾拉回「異域」的舊日榮光。可惜即使題目正確,效果仍然不彰,主要原因是狗血灑得太用力、太造作了,而穿插的「異域」片斷斧鑿痕跡過深,讓我看得坐立難安。話說回來,儘管心如鐵石的我絲毫不動容,可坐在我身旁穿 西裝的中年男子,在影片放映中明顯的啜泣、擦拭淚水。
《諸神的黃昏》導演:張艾嘉 / 演員:張訓瑋、周洺甫
張艾嘉是我年輕時候的憧憬對象(在那純真年代,我們不會用「性幻想對象」如此褻瀆的詞語),她的影像和我初戀情人融合在一起,成為心底暗藏的戀人。只可惜美麗的演員不一定是個好導演,即使她曾獲得金馬獎的榮耀,但對我來說卻過於女性化(我無貶抑意味,純粹因為不合胃口,譬如當代女作家們的作品我遍讀不通)。 這段影片碰觸諸多問題,宗教、贖罪、青少年犯罪、刑法之教化功能等等,卻只能以旁白方式演繹,沈重且無法達到目的。
《海馬洗頭》導演:陳玉勳 / 演員:李烈、柯一正、柯宇綸
最「極短篇」風格的一部短片,構思之新鮮荒謬也最讓我眼睛一亮,描述中年女性渴求愛情而不得之後的強烈報復心理,荒唐、一相情願但一語中的,只是重新回想仍有許多問題,譬如「洗」字代表著「洗去」,如何回復是個問題,而死人頭如何觀看其腦中記憶?不過這終究是細節問題了,精確巧妙的短片型式才是重點。
《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導演:張作驥
非常喜愛的一部大製作短片,同樣空間、不同時間的少女與老婦,將台灣(金門)至1949年至今的歷史緊緊濃縮,在60年景深被壓縮至5分鐘的時間軸下,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有其必然與荒謬,端在何種角度觀看。譬如槍林彈雨下、穿著清一色土黃軍衣的的敵軍與守軍幾乎讓我分不清,一如60年前小女孩驚懼的雙眼,以及60年後老婦人遲疑的腳步,誰是誓不戴天的敵人、誰又是血濃於水的同胞鄉親,在彼此往來越來越密切的時候,當年浴血爭奪的戰場、模糊的血肉、焦黑的面龐,都同聲發出鬼魄嘆息。
《小夜曲》導演:侯季然 / 演員:紀露霞、簡嫚書、黃河
最適合與《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相對並看的小劇場電影,同樣的歷史感聚焦在短短一曲中,沒有激情,悠悠晃晃的傳遞著思古興嘆,訴說著一些些溫柔與哀傷。我十分佩服侯導演找出了75歲的紀露霞,對映如花青春般的少女,咏唱著同一首「綠島小夜曲」,在相同的月夜花伴,讓觀眾細品諦聽。
《初登場》導演:陳國富 / 演員:曾珮瑜、王丁筑
一段充滿煙視媚行魅力的魔幻情節,講的是……鄧麗君?導演並未直接給答案,但應該都可以猜得出。導演的手法延續《風聲》,但緩和溫柔許多,讓人心中激盪一些什麼,雖抓不準,但暖洋洋的舒服。而際遇……細數歷史風流人物,不過就是幾個巧合。
《唱歌男孩》導演:楊雅喆 / 演員:吳中天、李冠毅、丘芹銓
這是我難以評論的一部短片,似無意卻有意的演繹一截純真又殘酷的青澀歲月,那鎮日劈啪作響的體罰,功課至上主義,好學生與壞學生的強烈分野,再再讓我回想起小五、小六階段熱衷體罰的不適任老師,以及我因功課好所享受的特殊待遇。只是女生為何受調皮男生的吸引?私奔後會是如何結局?都未說明,也留下殘局待續,或者「極短篇」首重餘韻,卻有種搔不到癢處的不滿意。
《潛規則》導演:鄭有傑 / 演員:吳中天、高英軒、黃健瑋、張捷、廖苡喬
不知道為什麼在某些票選中,這部短片被許多人選入「最佳5部」之列,因為我的第一印象,這部短片應該是《10+10》中的最糟的一段。簡單說,整段影片有如學生習作,其敘事之粗糙、食之無味的老梗、笑不出來的橋段,全都和戲中戲中被導演責罵的電影菜鳥一般青澀,劇中的每一個角色,表演模式都發散著濃濃的學生氣息,流行的偶像劇差堪比擬。
《KEY》導演:戴立忍 / 演員:桂綸鎂
我完全無法理解戴導演這部影片的關鍵(key)在哪,或許在劇本設定中,這是一部劇情長片的某個片段,有都會女子轉折心境的前因和後果,但是單獨抽離出來,觀眾只看到住宅大廳下一段莫名所以的獨語和獨舞,如果現場觀眾能相互討論,我相信一定會面面相覷,以致於香汗淋漓的桂綸鎂跳得再賣力,交出的也只不過是純賣大明星的不及格成績。
《回音》導演:鍾孟宏 / 演員:高捷、陸弈靜、戴立忍
兇殘、赤裸的兩段式暴力電影,讓家有青少年的我看得坐立難安。前一段講校園霸凌,4個小演員演技生澀是一定的,女生的大姊頭角色雖不太具說服力,但也夠努力了。換到下一個場景,心裡原以為會是場家長間的爭執和正義的獲得,但我顯然小覷了導演在《停車》中展現的大膽影像駛御能力,以暴易暴下的灘流的血和抽蓄的年輕身體完全出乎我預料。我得大力讚賞幾位老演員,尤其是戴立忍扮演的老大,斯文、陰霾的表情和口吻透露出的狠毒叫人不寒而慄,舉起球棒時原以為只是警告,下手卻毫不留情,絲毫不美的暴力(我從來不以為暴力會是種美)撼動並震懾全場。
《有一好沒二好》導演:蕭雅全 / 演員:林辰唏、王品涵
大概就是延續《第36個故事》的都會風情,那部電影在電視上曾瞥過,但始終沒看完,因為無法接受電影中的表演方式和對白。與之相較,這部短片容易接受得多了,但依舊不知所云,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差還是什麼?總之,當焦點注目於「都會女子」的時候,我的心思很容易離散,抓不準女性心思,自然不懂為什麼簡單一件內衣會引發這一團混亂。
《256巷14號5樓之1》導演:陳駿霖 / 演員:張孝全、張韶涵
我真的太厭惡在螢幕上看到熟面孔了,尤其是年輕偶像,不過撇去演員不談,這部短片恰似一部長達5分鐘的廣告CF,賣的可能就叫「幸福房屋」,好似片尾男女誤會盡釋、雙手互握並相視而笑之後,接下來螢幕上就該打出房仲名稱和電話。老實說,有誰會相信搬家工人會那麼的無能,吊運一部洗衣機上5樓會那樣的艱辛?可惜了我喜愛的《 一頁台北》落得如此下場。
《黃金之弦》導演:侯孝賢 / 演員:舒淇、梅芳
一貫的長鏡頭,一貫舒緩的敘事風格,母女交託金飾的簡單對話便讓我熱淚盈眶,大樹抓緊土地、白雲荏苒、笑顏逐開的全家福,都是記憶中無法磨滅的美好,大師壓軸之作,無須多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