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當威士忌放入橡木桶中熟陳時,由於橡木桶為有孔材質,將因為呼吸作用而讓桶中的酒液緩慢揮發到空氣中,導致威士忌逐年喪失。這種蒸散作用驅使酒液與橡木桶做化學交換,勢屬熟陳之必要而不可免,所以即使桶中酒液的液面逐年遞減,便當作是獻給天使的一部分而稱之天使的分享,The Angel’s share。Share的量與橡木桶材質、結構、酒精與水的比例,以及溫度、濕度、陳放位置、季節變換等環境因素有關,但在英國為了稅收關係,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 SWA)規定每年的分享量不得超過2%,至於台灣或其他國家則無此規定,譬如位在宜蘭員山的噶瑪蘭(KAVALAN)蒸餾廠便因氣候炎熱也未作環境控制,台灣的法令又禁止未裝瓶的酒運出酒廠做陳放,以致於分享量約在7、8%左右,導至熟陳速度比起中緯度的蘇格蘭地區快上許多!
對於這部甫於2012坎城影展獲得Jury Award的電影,緊接著又在今年金馬影展放映,引發酒友間極大的關注與熱情,甚至號召包場來邊品飲邊觀賞。原因在於除了片名與故事背景是酒友們所熟悉的事與物之外,威士忌酒界著名的品評作家、曾經多次來台的Charles MacLean也在片中軋一角,飾演,嗯,他自己。至於電影中幾座造型優美的塔型屋頂(pagoda roof)和酒廠建築,更讓我們在上映前便看著youtube玩起猜蒸餾廠名稱的遊戲來。這種種屬於小眾宅男的異想世界,恐怕不是片商引進電影時可料想得知。
我對導演肯.洛區(Ken Loach)所知有限,較深刻的印象是他以1920年愛爾蘭獨立革命為背景的《吹動大麥的風》拿下2006年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而愛爾蘭,一向被視作威士忌的發源地。與這一部充滿歷史、政治和爭議大相逕庭的The Angel’s share,根據導演訪談,拍攝的緣由是:「2011年,英國失業青年人口首度突破百萬,所以我希望述說一個關於這世代年輕人面對空虛未來的故事:當他們確信自己得不到一個安定的工作,他們會如何面對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所以觀眾看到的演員男不帥、女不美,盡是徘徊在犯罪邊緣的青少年,每個人都有傷害、偷竊等前科,不僅無知(蒙娜麗莎是誰?),而且從頭到尾F字頭粗話不斷,絕非傳統中會讓人產生同情的對象,也確實演繹了徬徨空虛的英國失業青年人。這些人即使有心回歸社會,但因為不被社會接受,只能更憤怒的四處發洩。男主角羅比是其中之一,瘦小、個頭不高,但幹起架來凶狠無比,整天穿著寬鬆的運動衣、無家無業、跟著相類似的朋友過活,女友的懷孕生子給了他重新振作的機會,和必要。在某次傷害罪訟中,被判社區服務,而認識了一批同做社區服務的年輕人,以及願意伸出援手的輔導員哈利。哈利對蘇格蘭威士忌情有獨鐘,帶領了羅比,以及其他三位硬加入的年輕人進入威士忌的世界,發掘了羅比的感官天賦,並且在最後一次偷竊得手後藩然改過,帶著妻小的羅比重新被社會接納而步上正途。
導演以輕鬆的筆觸描繪這幾位年輕的社會邊緣人,蘇格蘭威士忌除了被當作背景,當然也是重要的催化劑。只是於我觀之卻深深感到不滿,和幾位曾看過電影的威士忌同好聊起,不滿已轉變為失望。為什麼讓我失望?對一般觀眾來說,無業、滿口粗話、隨時可能犯罪、而事實上也犯偷竊罪的年輕人,能導入威士忌產業的正途,或許有如浪子回頭金不換一般的可喜,而導演刻意描述的威士忌風味,無論是一開始的Springbank 32年(這瓶酒目前身價絕對不斐)、接下來的Deanston酒廠導覽、品酒會中的Lagavulin和Crangganmore,以及最終一整桶已關廠的Malt Mill拍賣會,似乎都傳遞著溫醇的威士忌酒香。但,且慢!這中間轉折斧鑿痕跡太多,相當不自然、而且非常的刻意,完全就是一副導演想拍一部有關威士忌的電影,所以編劇順水推舟的編撰出一套劇本,從哈利帶領這群社會邊緣人進入威士忌的世界開始,酒廠導覽和TLC電視頻道的節目幾乎毫無兩樣,加上一個大問題:羅比真有如此的天賦嗎?在那場由Charles主持的品酒會中,羅比被拉上台作盲飲(這是我們極喜歡做的自我測試,有多困難?請參考我在去年年底舉辦的「第九屆TSMWTA社員大會記趣」便知一二),羅比猜測手中的那杯酒可能來自Glenfarclas或Cragganmore,雖最終猜錯(MacLean宣布為Cragganmore),但引起某收藏家的興趣,並進而提供到酒廠工作的機會。整部電影十分關鍵的這一幕,很不幸的,若非編導對威士忌一無所知,便是Charles MacLean的顧問失職,因為只要對蘇格蘭威士忌有所了解,便該清楚這2間蒸餾廠的風格完全是南轅北轍,再怎麼樣也不應該搞混,而如果真的搞混,則剛好顯示了羅比的毫無天賦!
因為這個屬於圈內人的破綻,立即讓整部電影的敘事邏輯崩壞,羅比因天賦而導回社會主流的勵志故事終究只是一廂情願,仍只不過是意圖藉偷竊翻身的小毛賊而已,接下來便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拍賣重頭戲了。不是拍賣價(價錢還是有問題,假設可裝出150瓶,則約新台幣40萬/瓶,是否能獲利不無疑問),而是當Charles MacLean汲取一杯酒,以酒色判斷橡木桶種類,嘿!橡木桶不就在他眼前嗎?Barrel酒桶除了使用美國白橡木之外還有甚麼可能?而羅比一幫人輕鬆偷酒也就罷了,收藏家絕不可能接受一瓶來歷不明的酒,即使他確實擁有厲害的感官來辨別這瓶酒的真偽也不可能,更遑論以10萬英鎊/瓶的超高代價去取得,因為,他用什麼來說服、證明買家呢?信譽保證?酒,或其他奢侈品,價錢的炒高不在於質的好壞,而在於明確的身份,少了證明文件,一瓶自己喝也罷,一瓶收藏也無妨,但毫無可能與人交換,更何況只有1瓶!講句難聽的話,買家買回來只能自己喝爽的,不斷的催眠麻醉自己:這是真酒、這是真酒......所有奢侈品缺乏身份證明都難以交易,讓看似輕鬆喜劇結尾的電影,留下一個無法說服我的大漏洞。
電影讓人失望,倒不如談談傳奇的「Malt Mill」— 這間被Charles MacLean譽為the most incredible whisky的蒸餾廠,無知的我原以為來自編劇的杜撰,但查詢網路之後發現真有其事,但不是位在蘇格蘭本土,而是位於西側的Islay島。這座島雖小,卻是酒友間的夢綺地,因為那裡擁有令愛者嗜之若狂、惡者避之猶恐不及,充滿獨特個性風味的8間(目前)威士忌蒸餾廠,而創立在1907年、關閉在1962年的Malt Mill原屬其中之一。目前原廠址已成為著名的Lagavulin蒸餾廠的接待中心,不過很叫人驚奇的,就在2012年6月,Lagavulin的母公司 — 國際最大酒商Diageo — 發佈消息,宣稱發現一瓶Malt Mill於關廠前的最後一年(1962)所蒸餾出來的新酒(New spirit,指剛蒸餾出來,尚未放入橡木桶陳放的酒),有關這瓶酒的相關說明可參考官方說法,只是這種由酒廠經理一代傳一代,然後在電影上映後突然如變魔術般出現的說法,可信度有多高?是不是置入性行銷?只能請大家自行判斷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