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寫在2004年的文章,我知道已經「作古」很久了,但是這幾天來俄羅斯連續發生震驚國際的恐怖爆炸事件,不禁喚起了我的記憶,而這篇文章很奇怪的 – 可能是Pchome某次系統大當機 – 而不見了,幸而還有備份。但重點是,當我想和小孩講解有關車臣的地理和情勢時,早年蒐集的資料和文章竟然都忘得差不多了,甚至連車臣在哪裡也不是很清楚,只記得是在黑海和裏海之間。我在噗浪上詢問朋友,如果不靠網路搜尋的話,有誰知道車臣在哪裡?回答的人不多,沒有人確切知道,所以我再一次的找到地圖,也再一次的將這篇文章翻找貼出,而這些征戰、情勢和相互恫嚇報復,在歷經了六年之後,似乎什麼都沒改變。
兩件事。9999汎亞人力銀行在8/14~8/25,由政治大學外交系黃奎博教授指導,針對今年的社會新鮮人以網路問卷方式完成「2004社會新鮮人國際觀測驗與調查」。在總計20題、分文化地理與經貿政治兩大部分的測驗題目中,有效回收率為38.25%,測驗結果新鮮人的平均分數只有35.3分,即使碩士畢業也僅有47.34分。
其二。週末的這兩天,俄羅斯南部貝斯蘭第一中小學遭到車臣恐怖份子的入侵,在舉世注視下,俄國特種部隊決意強攻,造成以血腥收場的恐怖事件,上百名人質死亡,大多屬學校學童,不禁讓人哀悼感慨且氣憤,兒童與平民何辜捲入種族政治的仇殺中?
兩件事混雜在一起,不禁讓我感到慚愧。第一,車臣在哪裡?第二,為什麼?
在世界地圖上仔細搜尋,也上網查了相關地圖,車臣在哪裡的問題好回答,它位在裏海(Caspian Sea)與黑海(Black Sea)之間,高加索山脈之東北側,西南方為喬治亞共合國(Georgia Republic),北側即為蘇俄。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人口由1989年的40萬銳減到1999年的15萬,2000年2月登記註冊的居民僅9833人,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
第二個問題牽扯到百年來的種族衝突和政治壓迫,蘇俄總理普丁對國內勢力的鞏固危機,加上人口販賣、毒品交易及軍火走私等諸多黑色利益的糾葛,對於非國際政治專業的我,絕非可以輕易回答的部份,即使是國際政治專家,對於這個問題猜想也是束手無策吧!然而,戰爭的最直接受害者永遠是捲入政治狂潮中毫無作為能力的平民百姓,伊斯蘭恐怖份子宣稱他們殘殺兒童毫不感到愧疚,因為蘇俄的血腥鎮壓殺害的車臣兒童何止千百倍,對握有武器權力的掌權者來說,「死亡」不過是一個統計數字。
宗教,我想問題的最大癥結在此,或者是我切入問題的角度。基督教文明一向強勢拓荒,普羅大眾即使不細知,但在媒體大力吹捧下,舊約新約的故事多略知一二(有誰不知12/25聖誕節?),但回教卻距離我們生活十分遙遠,僅存繚繞迴旋的中東異國風味。回教教諭是如何說的?有無創世紀和預言書?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於1998年出版的「我的名字叫紅」被譽為最享盛名的代表作,但囫圇閱完仍讓我迷惑,原來我只是拿它來試圖了解中東,或依斯蘭教的生活態度。我注視地圖良久,土耳其位在高加索山脈的西南側,伊拉克、伊朗、阿拉伯往南羅列,為四大文明中的兩河流經,土耳其往西過愛琴海是希臘(木馬屠城的特洛伊在土耳其的愛琴海邊,海倫而今安在?),黑海北方是烏克蘭,裡海西南側是阿富汗,終於大致了解了地理方位和國與國的相對位置,但是對於我想了解的部分仍是一無所知。這麼一大片土地在我心中有如蠻荒,十六世紀以前卻是東西方文明的中心,怎麼能不叫我汗顏?
我們需要怎樣的國際觀是一個大問題,汎亞人力銀行於公布測驗結果後提醒社會新鮮人,國內產業已經與世界接軌,但國內人才除菁英份子外,卻普遍對國際事務非常陌生。我的觀點不在接不接軌,島國居民一向心胸狹隘為人所譏,勇於內鬥而怯於外拓,何止新鮮人,這個測驗如果擴大到全國抽樣我相信結果更糟。但為什麼我要知道車臣在哪裡?蘇俄的家務事和我的生活有何相干?自相殘殺我頂多悲憫但無能為力!這問題可以反過來問,為什麼聯合國要知道台灣在哪裡?中國的家務事與G8拼經濟有何相干?老共飛彈瞄準台灣為什麼要我的艦隊介入?
......................................................
「車臣」這一稱呼最早源自7世紀初以前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爲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爲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物件,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19世紀,沙俄經過40多年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922年11月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1月車臣與其西鄰印古什合併,1936年12月改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二次大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爲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萬多車臣人和9萬多印古什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蘇聯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1991年車臣人杜達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車臣總統。蘇聯解體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車臣共和國,並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拒絕簽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羅斯議會選舉。俄羅斯當局爲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於1994年12月出兵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這場戰爭中死亡。1996年8月,俄聯邦政府同車臣簽署了哈薩維尤爾特協定,將“車臣的地位問題”推遲到2001年解決。1996年底,即車臣非法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1997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係原則條約,但車臣領導人始終未放棄其獨立主張。
爲徹底解決車臣問題,俄聯邦當局於1999年出動10萬大軍,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但部分殘餘採取遊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特別是2002年,50多名車臣恐怖分子持槍潛入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劫持了正在聽音樂會的700多名觀衆和100多名演職人員,俄特種部隊發動解救人質行動,救出750多名人質,但仍有129名人質喪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