柰:「柰果也,从木,示聲。」假為柰何、無柰,義敓,別造㮈字。又依假借義衍奈,別衍那、哪。
甲文「三牢柰」,祭名,字作示上橫木,橫木或作橫束,束木以祭也。或謂為𠭥之初文,檢《說文》:「𠭥,楚人謂⺊問吉凶曰𠭥。从又持祟,祟亦聲。讀若贅。」郭永秉、陳劍二家以柰、奈、祟為一字。按:祭名之柰,當從示,木聲。與《說文》:「柰果也,從木,示聲。」音義有別,斯乃文字演變,偶致字同而義異。徐鉉曰:「假借為柰何字。」按章太炎《國故論衡》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柰何者,猶言如何。依假借義,衍字則有三。
其一,依假借義,另造奈字,包山出土戰國楚簡已有之。五經無「柰何」字,然有「奈何」。先秦諸子則兩寫並見,《史記》作「柰何」者凡百有六筆,「無柰」九筆,又作「奈何」者六筆,未有作「無奈」者。《漢書》作「柰何」三十七筆,未有作「無柰」者,又「奈何」四十九筆,「無奈」二筆。無柰者,無柰何之略言也。柰奈兩字於《史》《漢》蓋在消長之間,可知今本五經、諸子之有奈字者,已遭篡易也。至《玉篇》:「柰:那賴切。果名。又柰何也。」增釋假借義也。又:「奈:奴太切。正作柰。」增假借義所造字。至《廣韻‧泰韻‧奈紐》奴帶切:「奈:本亦作柰。」《康熙字典》:「柰:俗作奈,以別于柰果之柰。皆非。」蓋柰何、無柰,假借柰字,於義未安,遂省筆作奈,以為區別也。此奈義純為無奈、奈何而作,不通果名。五經宜無奈字,故許書無錄,《玉篇》錄之者,後漢衍生之新字也。奈構字宜曰:「從大,柰省聲。」省聲者,示字源也。此雖大奈聲近,非可略之為「奈:從示,大聲。」也。
其二,本義被奪,另造㮈字。《廣韻‧泰韻‧奈紐》:「柰:果木名。俗作㮏,奴帯切。」《康熙字典‧柰》:「俗作㮈,以別于柰何之柰。」蓋義奪,故別造新字以應本義。柰从木,㮈復增木,宜為新造俗字。或謂柰為梵譯頻婆,即今之蘋果。檢﹝晉﹞罽賓僧伽提婆譯《中阿含‧大天㮈林經》曰:「住大天㮈林中。」註:「㮈:芒果。又譯為菴羅。」二說不一。慧琳《一切經音義》:「柰林:奴大反。經文更加木作㮈,非也。」然柰之衍㮈,實因義敓,更造新字。惟殊方重譯,蘋果、芒果之說,其義非一。
其三,假借柰字,於義既未安,轉借那字,讀去聲。此溯《毛詩‧小雅‧桑扈》:「受福不那。」〈商頌‧那〉:「猗與那與!」《傳》俱言:「那:多也。」《左》莊十八年:「遷權於那處。」注:「那處:楚地南郡編縣東南有那口城。」又《說文》:「𨙻(今作那):西夷國。从邑,冄聲。安定有朝𨙻縣。」《爾雅‧釋詁》:「爰、粵、于、那、都、繇:於也。」「洋、觀、裒、眾、那;多也。」數釋俱與無柰、柰何無關,合先排除。
若《左》宣二年:「弃甲則那。」注:「那,猶何也。」《玉篇》:「那:奴多切。安定有朝那縣。又何也、多也。」據《說文》而增釋兩義,俱平聲。那義「何也」,則與「奈何」乙詞有關。
《廣韻‧歌韻‧那紐》:「那:何也、都也、於也、盡也。《詩》云:『受福不那。』那,多也。亦朝那縣名,在安定。又姓,西魏揚州刺史那椿。諾何切。」承上諸說也。又去聲〈泰韻‧奈紐〉奴帶切:「奈:如也、遇也、那也。本亦作柰。」據此釋則奈那義通,然屬去聲。又〈箇韻‧奈紐〉二字:「奈:奈何,奴箇切。」「那:語助。」《集韻‧太韻‧柰紐》:「柰:乃帶切。《說文》:『果也。』一曰那也。俗作㮏,非是。」又〈箇韻‧柰紐〉:「柰:乃箇切。能也。」「那哪㖠;語助。或从口从奈。」綜之:奈何之奈,一承假借義,音柰,義通那。一音乃箇切,正是「奈何」二字反切,音義通那。那字無論平仄,俱與柰何有關。按《列子‧力命》:「智之所無奈何。」《莊子‧達生》:「不務知之所無奈何。」《韓非子》:「無奈何」且三見,「無奈何」蹙音為「無那」,檢《全唐詩》用「無那」十九筆,諧律皆仄讀,是唐人以「無那」為「無柰何」,亦即無柰也。依《廣韻》釋義,無那通無奈,那奈應同仄聲。然那字平聲,亦有何義。
那別衍哪字,《後漢書•韓康傳》:「公是韓伯休那?」杜甫詩:「杖藜不睡誰能那?」作語助,《集韻》以那哪㖠俱為語助,《康熙字典》:「哪:乃箇切,音奈。本作那,同㖠,語助也。」蓋三字一義,初用那借義,繼依借義造哪字為別,又溯奈字以造㖠字,示其字源,然非奈義也,今語則又作呢字矣。
舊稿閒置經年,2024年2月14日,﹝YouTube﹞發現有相關議題,只有前面11分鐘,附如下。
﹝YouTube﹞史料未及〈古代的蘋果不叫「蘋果」,古人取了個唯美的名字,日本至今還在用〉2024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