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5-01-27 06:00:00| 人氣66| 回應0 | 上一篇

商務印書館(三)蔡元培(之一)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蔡元培(1868-1940),字孑民,號鶴卿。浙江諸暨人,同治六年生於紹興山陰縣。先世木材商,曾祖營綢緞。祖嘉謨,當鋪經理,嘉謨有七子,長曰光普,字耀山,為錢莊經理,素寬厚,有貸必應,沒後幾無積蓄。取周氏,生七子,元培其行四也。十一歲而孤,隨叔銘恩(茗珊)學《史記》《漢書》《文史通義》,繼入王子莊懋脩塾。舉光緒十八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1]李慈銘聘為西席,以教其侄四人,散館授編修。值清廷甲午戰敗,始讀洋譯書,留心時務。廿四年,與友合組﹝東文學社﹞迎師習日文,維新既敗,棄職返里。

  先在緒廿三年紹興樹蘭仲凡創﹝中西學堂,收學員四十名。分理學、詞學、蒙學三齋,約今之高、中、小學,課以國語、外文、算三科。初聘任塍(秋田)校,何琪(浪仙董(校廿五年,更名﹝紹興﹞,董改稱理,聘元培任,元培為增體操、測繪、物理、化學諸科,訂堂規五例,以切音教蒙齋,蔣夢麟即其時蒙齋生。又徵收藏書,元培許諸生讀《強學報》《時務報》,禮法之士非之,校董干涉。翌秋,遂辭去。[2]

  寧波葉澄衷於上海創﹝澄衷學堂﹞,廿七年夏,元培徇張謇之託,應聘為名譽教員,代總理月餘。邑同年張元濟代長﹝南洋公學五月,闢經濟特科,收四十員生,引元培為特科總教習,授西學史、地、政、經、邏輯等,李叔同胡仁源邵力子黃炎培(任之)謝無量皆其時學員。

  廿八年初元濟辭﹝南洋﹞,就﹝商務印書館﹞為編譯,薦元培為編譯所長三月二十日元培章太炎、黃中央(宗仰)、吳敬恆、瀚、智由(觀雲)等,以譯本教科書多不適用,共籌﹝中國教育會,以新式教科書、傳新學、倡教育改革為旨,教育、出版、實業三部秋冬間,聚餘人,舉元培為會長[3]﹝南洋公學﹞本禁學生書、閱報、議時政。十一月教習郭鎮贏見講座置墨水瓶,以為譏己,開除學生三人,引發一百四十五人退學,元培亦去職。[4]是歲,嘗為商務譯書,然未精當。

  廿九年教育會議立二年制﹝愛國學社,以收南洋公學退學學生,舉元培為總理,敬恆學監,元培敬恆、太炎、炎培、智由、蔣維喬(竹莊)俱為教員,所需宗仰請哈同夫人羅迦陵佽助。四月,俄國毀三省交收條約》增索七款,引發拒俄風潮,傳至日本,留日學生即東京組﹝拒俄﹞,駐日公使蔡鈞以留學生多為革命思想所中,電請清廷停派,並照會日本,禁華生肄業陸軍、解散義勇隊。十五日1903.5.11[5],留日學生聚議於會館,鈕永建、湯槱歸國請願,藍天蔚、秦毓鎏、謝曉石、張肇桐修訂規則。復夜集錦輝館,改義勇隊為軍國民教育轉事排滿元培就愛國學社生組成﹝拒俄義勇隊﹞響應,尋亦改稱軍國民教育會﹞。時南京陸師學堂﹞[6]章士釗(行嚴)率三十餘人入教育會,並任軍理教習。未幾,繼發學潮,章士釗林礪等四十餘生退出學堂,轉入﹝愛國學社﹞。時學員約二百人,原南洋公學﹞學生易客為主,不遵教育會指導,太炎與敬恆,處置意見不一,經宗仰調處,仍難協洽。

  又上海日租界《蘇報》,係光緒廿二年,桐城胡璋[7]所創辦。廿四年,移陽湖舉人陳範(夢坡)接手,自許以清議救天下,初時猶宣傳立憲。迨庚子後,轉尚革命,自稱《蘇報》為教育會會刊。迨廿九年,士釗抵滬,五月一日[8]1903.6.22)引為《蘇報》主筆,與太炎元培敬恆撰稿,宣傳革命。刊鄒容《革命軍》、太炎康有為論革命〉。六月,清廷委美籍福開森與諸國領事切商,由日本領事查封蘇報,捕繫太炎次子仲彝[9],並解散﹝愛國學社﹞。元培走避青島,赴日留學。尋伴吳稚暉返滬[10]

  三十年二月,創《俄事警聞》倡導革命。十一月陶成章、魏蘭、龔寶銓共組﹝光復會﹞,元培為會長,成章副之。明年,舉眾附東京新創﹝同盟會﹞,元培為上海分會會長。三十三年,駐德公使孫寶琦召赴柏林,兼唐紹儀侄寶書、寶潮昆仲師,譯書則寄商務印書館出版。明年,入萊比錫大學,居德四載,研習哲學、美學、心理學、民族學。


[1]《光緒朝實錄》卷311。與張元濟、趙啟霖、湯壽潛杜彤趙熙吳士鑒葉爾愷葉德輝唐文治同榜

[2]﹝百度百科‧紹興中西堂﹞學堂因此辦一載。

[3]日期據《國史擬傳‧第五輯》(臺北縣:國史館,1995)〈蔡元培傳〉頁239。惟所述組﹝中國教育會﹞、辦﹝愛國學社﹞,日期多矛盾,謹據【維基文庫】馮自由〈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乙文正之。

[4]【維基百科‧墨水瓶事件】。

[5]【中山學術資料庫】首頁>搜尋>東京「學生軍」改組為「軍國民教育會」,網址:https://sunology.yatsen.gov.tw/detail/b8341cbecf84bfd18458bd607fc840f9/,2024.12.09查閱。原註謂出於《國父年譜》上冊,頁0209-0210

[6]江南陸師學堂,係張之洞奏准,於光緒22年(1896323日)設于南京。1320150名,分馬隊、步、炮、工程隊諸科,以二年期,再炮法一年。

[7]胡璋1848-1899),字鐵梅,號雨舲、堯城子,齋號古香室。安徽桐城人,道光廿八年生,父寅,字之,與嘉張鳴善,擅山水、人物、花,尤工走。璋盡得家學,畫梅腴,與王冶梅瘦態,並名於時,號為巢林遺派,光緒廿五年卒,年五十二。弟琪,工山水,宗四王。

[8]按:馮自由文,記524日(1903.6.19),愛國學社以社員名義,載〈敬謝教育會之意見書〉於《蘇報》,與教育會脫離關係。閏五月初一日,黃宗仰亦以中國教育會會長名義揭〈賀愛國學社之獨立〉於《蘇報》,由是教育會會員任教職者,遂多謝去。馮文又載527日(1903.6.22)章士釗為《蘇報》主筆,與前述撰文排抵教育會之時間不合,因疑所載當作陽曆,古曆為五月一日。

[9]陳範攜妾與女逃日本橫濱,與孫中山來往。光緒31年春,自香港回上海,被捕。以多方營救,翌秋,與仲彝並獲釋,依婿醴陵縣令汪文溥。辛亥革命,湖南獨立,翁婿俱參與湘桂援鄂聯軍,範後歸上海,任《太平洋報》主筆,又至北平,經理《民主報》,民國二年,病卒上海。

[10]《國史擬傳‧第五輯》〈蔡元培傳〉頁239,繫光緒廿八年七月,誤。《蘇報》案在翌年。

台長: 南山子
人氣(6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瑣志 |
此分類上一篇:商務印書館(二)夏瑞芳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