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3 14:10:20| 人氣3,3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讀「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之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小說的角度來看,杜氏的文筆失之龐雜而毫無節制,時時將故事導向和主線不太相關的支線,讓閱讀中的我時而頓失所依,明顯的例子譬如「男孩們」前後兩大段章節,以及長老佐西瑪的生平事蹟。我當然知道杜氏的岔開主題主要是為了旁襯小弟阿雷西的神格個性,不過更大的問題是,杜氏完全不顧書中人物的角色、身份、年齡或所知所學,一時興起便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觸及的議題又偏屬艱澀的宗教哲學正反合的反覆辯證,即使翻譯用心,仍讓讀者如我感到頭痛不已,似乎完全、超然的從作者身份進入書中說教。這樣的小說技法放到現代,應該是不合格的,可能草稿進入編輯室後便立即被打回票!另一方面,書中的全知全觀者「我」,一直到盡書都未曾表明身份,也多少讓我不甚滿意。只是這些對於現代讀者來說的問題,放在經典大作上有點不倫不類,也大概不會有哪位膽大妄為的讀者敢如此肆意批評(一笑)。

不過長篇小說的角色因為有足夠的篇幅鋪陳,所以能讓讀者融入,而其中負面人物因衝突多、張力強,具有十分的戲劇效果,很容易吸取讀者的注目。「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中的負面人物不少,除了前一篇文章提到的格魯仙卡之外,老卡拉馬助夫費奧多也是一位,更可說是家族中一切罪孽的源始,也是杜氏創造的罪惡原型。不過費奧多這種負面人物,因毫無節制的貪戀金錢肉慾、缺乏對他人甚至親生骨肉的關懷憐憫、拆解破壞社會規範以及侮辱一切神性、宗教的小丑惡行,基本上是得不到讀者的認同。儘管醉醺醺的費奧多大話宣稱自己的所作所為最真實、最符合人性,卻是低等人性的卑劣象徵。這種所謂的人性,可以和他相互對照的,莫若老大密特亞了。

密特亞的角色一開始並不討喜,從未得到父親一絲一毫關愛、照料的他,很諷刺的遺傳了最多老卡拉馬助夫的個性,同樣耽溺酒色、揮霍無度、傲慢狂妄、毫無責任感,一出場便不斷向費奧多索求自以為該得的金錢,並且因競奪同一個女人而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這些天性和特點,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讓他成為一個完全失敗的人物,卻也似乎最容易出現在你我的身居周遭,成為不斷掙扎於善惡鬥爭的人性象徵。隨著小說的進行,密特亞的個性越加突出,也越發渲染出悲劇性格,愛之者欲其生、惡之者卻欲其死,以致於到了法庭一幕,絕大多數的女性都對他賦予同情,而絕大多數的男性則認定他有罪。不過辯論終結後,絕大多數的旁聽者 我相信也包括讀者,同樣也認同他的可悲和可憫。最重要的是,他的個性居然由控方檢察官說明得一清二楚,並將他與當時的俄國人,一般人,相提並論:「這般自發、這般真誠,不可思議的混合了善與惡......甚至著迷於......最崇高的理想,如果碰巧發現了這樣的理想,如果他們從天而降到我們的腿上,只要不需付出任何代價......我們痛恨付出,喜歡不勞而獲......不要干涉我們的習慣、我們的生活,還有我們的衝動,然後就會證明給你看,我們也可以是善良、優雅、高尚的。我們不貪心,一點也不,但你一定要給我們很多很多錢,然後就會知道我們有多大方......」「他第一次表現的慷慨衝動是絕對真心誠意的,第二次表現的惡行也是同樣真心誠意的......他具有大起大落的卡拉馬助夫性格,可以同時容納最矛盾的特性和兩種極端......」不需要再多抄了,這樣的矛盾個性,確實出諸於真實的人性 也許不是那麼的戲劇化,但如果在現代社會中翻找,那個人不是如此猶豫不決?

密特亞的迷人,充分的表現在那一筆牽扯不清的三千盧布上。弒父悲劇發生的前一刻,密特亞瘋狂的四處奔走,天真又可悲的想取得、乞討得,也以為一定可以拿到3000盧布來償還卡特莉娜的債務,以便心安理得的和格魯仙卡遠走高飛。「乞討」二字,用以形容其卑躬屈膝,放棄羞恥心的去尋找任何可能拿得出錢來的人,甚至包括格魯仙卡的老拼頭,但辛苦的忙了兩天一無所獲。這一段過程人盡皆知,可是當老卡拉馬助夫被發現慘遭謀殺後,原來身無分文的密特亞手上居然握著大筆鈔票,並且毫無顧忌的大肆揮霍,成為檢察官起訴他因搶奪錢財而弒父的重要原因。以證據論,這一筆錢的來龍去脈足以陷密特亞於罪,但他被問及其由來時,卻寧可被視作兇手,也不願暴露自己的卑劣心思,因為這筆3000盧布的欠債,原來是卡特莉娜交付給他匯款到莫斯科去,但他將一半金錢在一夜之間揮霍殆盡,但私藏了一半,想作為與格魯仙卡雙宿雙飛、重新做人的基金。這剩下的1500盧布,對他來說是完全不能動的:「只要這筆錢還在,我就只是個無賴而不是賊」,他可以承受別人「無賴」的侮辱,但內心絕不能做賊。只是到頭來呢?在他到處找錢而遭遇失望的打擊後,又得知格魯仙卡棄他而去,終於一切都絕望了,再多的掙扎也沒用,還有什麼值得堅持?所以他掏出這一筆錢再一次的揮霍,乾脆墮落到底,反正隔日便將舉槍自盡!

這就是密特亞,擁有無從發洩的熱情和異於常人的正直,卻又自私、軟弱、自卑和驕傲,永遠在善惡之間拉扯。他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絕望處境,也完全明白自己的缺點,但堅持自我的良善,可又無法控制約束行為,所以犧牲奉獻的是他,引火自焚、自我毀滅的也是他,而他在這兩極之間的拉扯掙扎,構成了一幅十分清晰的人間百像,也讓他成為書中最受矚目的焦點人物,能與之抗衡的,大概只有同樣個性鮮明的卡特莉娜。與他相較,卡拉馬助夫的其他兩兄弟便顯得黯淡、模糊許多,老二伊凡最後的發瘋有些刻意、莫名,為無能作為而瘋;小弟阿雷西則扮演著如同天使遞給密特亞的一顆洋蔥,但未免太聖潔、太不食人間煙火了,不過當佐西瑪長老死亡後發出腐屍臭味,阿雷西的出走便顯得饒富趣味。

台長: Dave
人氣(3,36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讀書 |
此分類下一篇:做愛後感傷的動物 - 淺讀「安娜.卡列尼娜」
此分類上一篇:淺讀「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之一)

小王
經過版主精闢的剖析,讓我想將束諸高閣已久的這本書重看一次,謝謝分享。
2010-06-03 08:45:42
版主回應
我好像沒做什麼剖析,只是抓出一個書中人物翻轉著看。這部書太大,原來我想繼續寫(之三),寫佐西瑪長老死亡後發出腐屍臭味的一些想法,但未竟篇已失去熱誠,大概不會再寫下去了。

不過真的值得再仔細閱讀一次,不同的年齡層會有不同的閱讀心得,另外,建議不要讀耿濟之的譯本,挫折感很深。
2010-06-09 09:49: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