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25 14:49:58| 人氣1,931|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憶之書 -「外出偷馬」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孩子15歲了,長得比我高大,卻依舊稚氣未脫,每每臨睡前仍會召喚我過去和他談談天。在這相同的尷尬年齡,傳德與父親共度了一生中最後一個夏日,他們遠離奧斯陸的家,一起搭乘火車、轉乘巴士再下車步行,幾乎耗上了一整天來到挪威的極東部、鄰近瑞典邊境的森林小屋。七月底在高緯度的國度仍有熾熱的大太陽,車上的傅德顛簸著昏昏欲睡,只是當時並不知曉,這趟旅程雖然不是他們的第一次,卻是最後一次,夏末和父親騎著馬進行一趟三日的露宿旅程後,傳德聽從父親的話獨自先回奧斯陸,但答應他隨後返回的父親則未實現承諾,毫無緣由的從此離開他與家人的生活,和生命。

但並未真正出走。在這一部充滿感傷語調的回憶之書裡,67歲的傳德緩慢的記述在喪偶之後,賣掉公司、遠離所有熟悉的人事,甚至連兒女都未通知,獨自一人來到50年前的國境邊界,租下了一座接近荒蕪的森林小屋,不裝電話而幾乎斷絕了所有的對外聯繫,獨自一人整理、整修房屋,作木工、砍木頭、生火、散步、作飯、閱讀狄更斯,陪伴他的只有一隻狗,所有生活的必需品都須靠勞力換取,或是開車到鄰近的小鎮購買。這些孤獨、封閉和體力勞動,對他來說卻似完成了長久以來的心願,以每天的零碎雜務探觸生命的底層,即使僵硬老化的身體時時感覺酸痛疲累,遺棄人世的無助也或許時時而生,但他完全不去顧慮獨自生活的風險,或未來將如何,唯一擔心的只是冬季大雪後,該找誰來幫忙清理車道。

便在這些零碎而必須自行動手的每日小事中,在攜著狗為伴長長的林間漫步裡,不斷讓他憶起50多年前與父親共同生活的許多細節,以及從父親身上學習或觀察到的技能:

我從來不讓任何人知道,每當我要做一些非常態性的家務雜事時我就閉上眼睛,想像我父親當初會怎麼做或是我在旁邊觀摩他怎麼做,然後我有樣學樣直到抓住正確的節奏感,再難的工作自然順手起來......我觀摩他所有動作和技巧的這個人,不過是個四十歲的男人,就像我最後一次見到我的父親那年他的歲數,而那時候我十五歲,他就這麼從我生命中永遠的消失,對我而言他永遠不會再老了。

這段文字對我來說無比震撼,卻又是無任感傷。我與父親相處日子並不長,國中畢業後在15歲的年紀便離家外出讀書了,而後隻身從台北到台南、高雄、遠赴美國再返回台北,匆匆30個年頭過去,真正待在苗栗老家的時間實在不多,而父親辭世至今也已近十年,我對他的印象便停留在許許多多片段的切面中。但該如何取捨去組合他的相貌?又還殘留哪些記憶去記述他的種種?我的小孩生在美國,從小便只有我們夫妻倆照拂,即使返回台灣就業定居,也一家三口獨居在台北,從未有人教導我該如何作個父親。如今兒子長大長高來到青春叛逆的15歲,與我之間沒有太多隔閡,同儕之外,仍願意分享許多心事。所以讀著「外出偷馬」的我,時時暗自思忖,我是以什麼樣的理念、方法來教養我這小孩?這些理念、方法又是從何而來?當我在教他如何煮飯、做菜、簡單維修家具、家電、洗衣、折燙衣服等等維生本領時,我是怎麼學習來的?我的父親嗎?我繼承了多少父親的好脾氣和溫柔?也包括言行舉止和做事方法?這一切是否足以擔當小孩的role modelmentor?是不是教會了他在未來面對問題或困難時,能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去解決?

無論是過往的我、傅德,或是小孩,15歲以前的人生在父母的羽翼下,都仍算順遂、沒有太多波折,只不過對傅德來說,1948年的那個夏日將一切都擾亂了,而所有回憶的開端,或許來自莽撞少年間的一段小小冒險。獨居的傅德很訝異的發現,他唯一的鄰居竟是當年約他「外出偷馬」那位好友的弟弟,也正是偷馬前一天槍擊事故的悲劇角色。回顧這段往事,他的好友約拿犯下了一生中最無法挽回的錯誤後,隔日清晨領著傅德穿越森林,冒著可能付出生命的風險去「偷馬」。最終他們並未偷成,但在傅德全然莫明的情況下,兩人不僅當時分道揚鑣,往後更分走向不同道路而未曾相見。傅德從父親口中得知這齣悲劇之後,懵懂的了解生命中一些無奈和難堪,就如同約拿殘酷的將鳥巢捏碎,生命看似堅強卻脆弱而不完美。但是在15歲的年紀裡,悲傷並未久留,旺盛的青春力量依舊無從釋放,或許更讓他深刻記憶的,不是悲劇,而是接下來和父親共同割牧草、砍伐鄰河畔的大片林木、合力將這些原木推入河中的種種細節,以及在夏日尾聲和父親騎著馬、協助原木順利漂往瑞典的三日露宿旅行。這些體能上的勞動和競爭,充滿青春期男生成長為男人所需要的汗水、痛苦和喜悅,部份掩飾了許多年輕的傅德所未知、屬於父親無法言明的幽暗心事:二戰期間的神秘身份、與約拿母親的曖昧關係、砍木時和約拿父親的衝突等等,又摻雜了自己勃發的青春期賀爾蒙,全都在50多年後緩慢回溯於傅德腦海中。但敘述是如此平緩、安寧,激情早逝,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傅德只想靜靜的一個人,讓全身滿浸在森林樹脂香味中,回憶、思索、找尋所以有往的失落,只因為

我發現這世上令我最害怕的就是作為馬格利特畫中的那個男人,在鏡子裡他一次又一次的,看到的只有自己的後腦袋......



或許看不到自己、認不清自我的臉,沒有來歷、過去、不知身世,才是糾纏傅德50多年的恐懼,而這恐懼,也許可以總結在夏末父親寄回來的一封信,信裡沒有多作說明,甚至沒有任何關心的詞句,只簡單的感謝他們曾經共度的快樂時光,而他將不再返回......

挪威對我而言是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在佩爾‧派特森(Per Petterson)筆下猶如蓊然蒼鬱的大片森林,雪水融化後喧嘩淌流穿越其間,在高緯度的永晝永夜中,充滿瑞典已逝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的冷靜筆觸。讀著這麼一部看似平靜無波的內心獨白小說,沒有太多的高低起伏,卻不斷撥動我的記憶,不斷沈湎在過去和父親的互動了解,暗自惆悵、徘徊,卻又在每日等候小孩返家的歡欣中重燃對生命的喜悅。我以為人父、為人子的心情來閱讀、解讀這部書,應該是淺薄了,但記憶中可有那麼一段時光,能這樣和父親共享:「這個夏天真的很了不得,真的是沒話說」,我深深期盼在我扮演父親的角色裡,有一天我的小孩會這麼對我說。


台長: Dave
人氣(1,931) | 回應(4)|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讀書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閱讀障礙:談「1Q84」和「海邊的卡夫卡」
此分類上一篇:生命之書 -「巨流河」

波娃
  相對於母親來講,我和父親比較不親。不過婚姻讓我變成了一個女強人,家中所有的組合傢具組裝和不少的修繕都幾乎成了我一個人的工作,我後來才發現這方面是完全受到家父的影響。在我眷村娘家,家父在屋旁的空地上親手用四處收集來的木材廢料蓋了一個木造工作室,裏面放滿了各種工具,年頭到年尾就看他老是家裏家外的敲敲打打,這是他退休後廿多年來的主要興趣。我婚後也陸續買進了電鑽、電鋸等電動工具,每每有居家修繕上的問題還會打電話回去請教他.......。對了,我還繼承了他當年用了十幾廿年的一根桿麵棍,很普通的桿麵棍,不過有我們家庭的生活歷史情感在上面,所以被我視為珍寶。
  我偶爾也會猜想:以後我的兒女會怎麼回憶他們的母親呢?他們會怎麼述說我,替我定型?他們由我身上"承襲"到的東西又有哪些?......
2009-11-28 18:59:05
版主回應
注意著小孩長大是件很讓人感動的事,我因為參與程度較高,所以觀察得比較細心,很早已前便產生了一個疑問:這些和我小孩一同長大的孩子,許多都是我自幼稚園便開始認識,是如何慢慢轉變?有誰注意到這些轉變?那些出了問題、犯了錯的青少年,不是每一個都被鄰居稱讚自小乖巧嗎?昨天讀"蓋普眼中的世界"這麼寫,2歲的孩子很簡單,但20歲的孩子有更多的困難,人為什麼不願花更多的時間來照顧自己長大的孩子?

陪著小孩長大的父母很有福氣,也因此更懷念我的父親。
2009-11-30 10:37:41
波娃
我還清楚記得我的15歲,狂風暴雨,和父母為敵,也感覺全世界視我如敵。
2009-11-28 19:01:14
版主回應
我和小孩說起自己的青少年,是如何跑著給媽媽追打(我的父親從未打過我們),說的時候感覺很好笑,但當時確實什麼都混沌。
2009-11-30 10:47:42
maymay123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父親曾經說過的故事,比老師教的還精彩。謝謝你的文章,還有,我買了巨流河。
2009-12-06 14:19:32
版主回應
怎麼這麼客氣了?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對父母的戀戀不捨(先剔除不是的父母),這種不捨,會在自己當了父母之後更加清楚,只是常常忘了去翻檢。

讀完巨流河,記得要寫讀書心得。
2009-12-07 14:30:12
cqcsr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
2013-05-18 23:02: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