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22 16:37:30| 人氣1,4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明天過後」談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年度好萊塢科幻災難巨片「明天過後」,集合了過去所有的賣座公式,耗資美金1億2500萬元,投入了大筆宣傳經費,融合特效、災難、親情友情愛情於一爐,上片後勢不可當的大賣特賣。影片中直撲眼簾的駭人暴雨、龍捲風、颶風、冰封等氣候災難,發生於短短數星期內,將之歸罪於全球溫室效應,果然尚未上映就引發爭議,包括美國民眾對布希政府環保政策的不滿,NASA內部要求員工不得就該片接受訪問或發表評論引起民眾的質疑,以及部分環保團體擔心該片模糊問題焦點,反而讓人忽略問題等等。

前日和同事閒聊,扯到「明」片,我開始大發議論,稱該影片強烈歪曲科學理論及事實,誤導對於大部分僅單方向接受媒體訊息的民眾。因為地球氣溫一直在冰期和溫暖的間冰期之間反覆擺盪,南極冰原裡便保存了長達40萬年的氣溫記錄。氣象學者在南極鑽心取樣所做的研究結果,地球在過去40萬年裡平均氣溫上上下下,但溫差也不超過10℃,事實上,從1萬2千年前最近一次冰河期至今,地球的平均溫度不過升高5℃左右。好,遠的不說,避免遭到估量誤差的質疑,但人類自19世紀開始便開始大量紀錄氣溫資料,這些資料顯示地表的平均溫度從1800年代晚期到目前僅上升約0.75℃,雖然絕大部份的增溫(0.5℃)是在1950年代之後才發生。顯然的事實是,過去的資料顯示微氣溫的改變若能維持夠久,的確可以造成巨大的氣候改變,因此對於人類破壞自然平衡的憂心可以大聲宣揚,但如此這般的危言聳聽又是另一件事了。

這裡牽扯到正統科學與偽科學的差異。什麼是科學?E.O. Wilson,英國一位生物學家,在“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知識大融合?)”一書中,嘗試為所謂的科學下了定義:「以系統性的方法蒐集知識,並且將之整理歸納成可被試驗的定律及理論」,依照這個定義,科學必須能:1.藉助實際或想像的實驗來加以驗證;2.讓事物變得更可預測。千百年以降,人類發展出一套程序及方法,用以推導文明社會的演進,現今絕大部分的科學家都遵循著此種模式,包括:1. 將新的概念與結果無保留的公諸於世,以供其它的研究者獨立試驗並重覆證明其結果;2. 在更完整與可靠的實驗證據的光照下,必須放棄或修正已經被接受的理論。我們看到國際上學術性文章或各種研究成果的發表大致都依循著這個模式進行,研究中或基於競爭態勢及專利問題必須密而不宣,但從頭到尾將程序方法隱藏起來必定遭受不斷的挑戰質疑。

殷鑒不遠,1989年美國猶他大學的兩位化學家利用媒體宣稱他們發現了「冷融合」,一時之間學界翻騰,媒體大肆報導,冷融合變成「改變歷史的能源」而成為熱門話題,但其他學者一直無法重複完成其實驗。媒體顯然缺乏能力判斷科學的正誤好壞,但科學研究的結果絕少經由媒體發表,新的研究結果及理論大多是在專業圈內討論、辯證而不為社會大眾所知。偽科學正好相反,常常直接訴諸於媒體,迴避了正常審查及辯論的程序,結果是社會大眾從相當不均衡的報導中,得到瑕疵或錯誤的科學知識。

再舉個身邊的例子吧,這是取自今日收到的垃圾郵件之一「費洛蒙的世界」,宣稱「增加異性緣的秘密武器」,這種披掛以科學的外衣(大家都知道費洛蒙Pheromone這個名詞吧),再混淆大眾所不清楚的部分(人類女性身上可散發出的費洛蒙叫couplin,在男性身上散發之費洛蒙則叫做androstenone),最後導入不知所云的研究單位(巨石實驗室Stone Labs)以及研究成果(100位男性使用費洛蒙後之結果統計:92%吸引更多女性的注意,89%吸引更多女性的微笑,76%表示結交更多陌生的異性,81%表示更受女性歡迎,68%表示與女性約會的次數增加),用以販賣高達每小瓶$1200NT的各項產品,正是標準的偽科學,網站上CNN的報導更是啟人疑竇。

Michael Shermer是Skeptic雜誌(www.skeptic.com)的發行,面對令人無法忍受的偽科學,他引用Henry L. Mencken的格言”Nature abhors a moron. No one in this world, so far as I know ... has ever lost money by underestimating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great masses of the plain people(自然界厭惡蠢蛋。到目前為止,就我所知,世上還沒有人因低估普羅大眾的智力而損失金錢)”,意思是你不需要太聰明,只要知道如何適當的披上科學外衣,就準備大筆大筆的賺進鈔票。這句話對照於今日愚昧無知的媒體、代言人強力播送的諸多商品,如奈米高科技、左旋維他命C、負離子冷氣冰箱等等,諷刺睿智且一針見血,真不知該為誰哭誰笑。

「明天過後」其實不難看,特效做得很炫,公式雖老,但劇中老父對兒子信守然諾一幕,仍激得我眼泛英雄淚,雖然編劇無法解釋老父到了紐約有什麼特異功能將兒子救出。

台長: Dave
人氣(1,4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看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I, NO ROBOT
此分類上一篇:看電影的角度 - City of God,無法無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