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複習一下機械人三大定律:
1. 機械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2. 在不違背第一定律的條件下,機械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3. 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定律的條件下,機械人必須保護自己
Will Smith主演的暑期強檔科幻鉅片又來了,【I, Robot】中文片名翻成【機械公敵】,預期將抓住暑假尾巴橫掃台灣。此片號稱改編自Issac Asimov的同名小說,但經好萊塢巧手庖製後,可能風馬牛不相及,除了著名的機械人三大定律外。
此處不談電影。Asimov堪稱廿世紀最頂尖的西方科幻小說家之一,但最著名的不是機械人系列,而是從「基地三部曲」始,最後發展完成的基地系列,包括Prelude to Foundation、Foundation 、Foundation and Empire、Second Foundation、Foundation’s Edge、Foundation and Earth、Forward the Foundation共七冊,結構龐雜完整,自1941年啟手寫Foundation始,至1993年出版Forword The Foundation止,前後歷經五十年歲月,曾於1966及1976兩次獲頒Hugo Award。有趣的是,1966同時與「基地三部曲」角逐Hugo Award的小說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Tolkien的The Lord Of The Rings。
基地系列實在太著名了,譽者眾而批者也不少,主要的批評集中在Asimov仿Gibbon 的【羅馬帝國興亡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未免太簡化歷史的發展,同時也太偏向歷史決定論,因而導致想像貧乏、不具新意之譏。另外書中描繪的未來世界並未隨人類智力的提昇而演化,乃至星際間仍依循著弱肉強食的法則,以武力、宗教、貿易等方式相互征服,此種遠景也不無疑問。最遭人議論處在於「三部曲」的主軸,即「心靈歷史學Psychohistory」,將個人行為意志能力壓抑到最低,不僅淹沒在時代洪流裡,也無法創造歷史。此種理論意圖以數學運算預測歷史發展,貶抑個人行為能力,對於以人為主體的社會科學研究者而言,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談談Psychohistory吧!藉著先知Hari Seldon之口,Psychohistory可說是「氣體動力學」的應用,單一氣體分子在密閉系統中的隨機運動無法預測,但可藉由Maxwell的統計方法描述大量分子的反應,對照到人類社會就成了「社會分子動力論」,可根據數學模型預測該社會群體的發展走向。這個理論成立的條件包括(1)群體數目必需夠大;(2)群體必需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做出反應,否則將逸出預測範圍。有趣的是,正統歷史學確實包含了Psychohistory這個分支,在19世紀末,德國的Lamprecht宣稱「歷史學是一門社會-心理學」,而Dilthey是德國最早使用心理史學方法的歷史學家,他認為歷史題材是個體生命的表現,所以研究者應對生命進行直接體驗,才能把握生命的真相。正統歷史學與Asimov對Psychohistory的解釋居然大相逕庭,以Asimov開始創作基地系列的年代而言(1941),不應該尚未聽聞此一支學派,可能的原因是當時美國正捲入二次大戰,德國為敵對國,戰後美國企圖成為世界霸主,反映在科學發展上處處可見控制世界的野心。在這種氛圍下產生的Sci-Fi,不可避免的為潮流作辯護吧!
二十多年前初讀「基地三部曲」時,仍是國中毛頭小子,Hari Seldon扮演的先知角色處處料敵機先,正確預測銀河帝國的崩解以及Foundation的發展走向,對於前途黯沉未卜、只能寄胸懷於書海的我而言,無如一盞明燈。三十多年後,三部曲延展為七部曲,Asimov正反辯證後否定了Psychohistory的存在,但閱讀下來我卻沒否定其價值,只是驚嘆的觀點不同了,結合黃仁宇的「大歷史」觀點,視野開展了許多,顯然歷史的進化不需要先知,需要的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判斷標準。基地在銀河系邊緣發展壯大中,不斷的遭遇危機,每一次渡過危機後,Seldon的3D立體影像便會出現,解釋危機的形成以及解決的方式,而他能夠正確預測的主要原因在於,歷史/人性不變,所以危機大致相同,而解決途徑在思忖各種可能後,通常壓縮到極限而只剩一種選擇。
對照於歷史事件的選項,便是之前介紹過的「What If」一書對於歷史規律存在的檢視,譬如重新再問一遍,假如蔣介石在1945願意接受國際列強的安排,讓中共統治中國東北,今日的中國將會是怎樣的面貌?這絕對不是幸與不幸的問題,而是選擇的問題,但問題之前提在於,我們能確定當年的環境提供了選擇嗎?當時的選擇是不是作了最好?歷史關鍵時刻,個人又能扮演什麼角色、發揮多少功能、主導何種決定?事實上,我的觀點改了,很多時候我們是無法達到「最好」的選擇,這正是談判理論中「囚犯困境」和「納許平衡」介入的位置,最後的選擇通常只是勢力平衡下的結果,最好的選擇並不是最後的選擇,但也就因為不是最好的選擇,自然不能期望最好的結果了。
再正反辯證一次,歷史的選項考慮變數因子太多,所謂的最佳化實際不存在,但個人的選擇複雜程度降低了,很多時候事理清楚不過,如何選擇反而只在一念之間。人類不是機械人,無需接受三大定律的約束,但在選擇的時刻,我倒是希望有個明確的list供我們腦中快速檢視,是非清楚,黑白分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