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03 10:39:44| 人氣2,2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私論中山橋存廢優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北市歷經九年存廢爭議的中山橋,終於在去年由馬英九市長指示下,確定拆遷,於十二月廿日開始為期四個月的拆除工作,未來將於現址興建新橋。若將中山橋形容成一面歷史之鏡,可說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過去這個世紀台灣的政權更迭,以及數十年來台北市的發展成長,確實都能在這座短短一百公尺的橋樑上找到軌跡。

 對我而言,這件消息總算了結多年來的一樁心事,這要從大家遺忘已久,發生在十年前的一連串有關中山橋的新聞說起:大約在民國八十一年左右,台北市在短短幾個月裡內發生好幾件車輛墜河事件,地點幾乎都在同一處,而結果幾乎都只有一種:車毀人亡;這些死亡車禍發生的地點不是別處,正是在中山橋;車輛的肇事經過,清一色都是:酒後行駛的車輛衝出橋外,墜落大約廿餘公尺的基隆河谷。由於連續發生了這麼多的死亡車禍案件,當時的中山橋甚至被各界媒體稱為「死亡彎道」。

 這麼離奇的連續案件,若要說巧合的確很巧,但想找出真正原因其實也非常容易:中山橋頭的道路彎度過大,正是其中一項主因。如果你從中山北路三段往北行,經過美術館、圓山電台,過了新生北路口之後,道路隨即向右彎約七十度,進入中山橋;由於中山橋的高度與中山北路相等,也就是說:上橋之前不但沒有斜坡,還是頗為筆直平坦的一條大馬路,因而行經車輛常不自覺地以高速狀態進入中山橋,一旦沒有煞車減速就會轉彎不及而衝向橋外。即使對向車道也是一樣危險,從中山北路四段往南走,經過涵洞後會逐漸進入下坡,等過了新生北路匝道之後更是邊下坡邊右彎七十度而進入中山橋,因此車輛也非常可能在下坡的加速狀態下,突然轉彎上橋(就高度而言應該說「下橋」才對),同樣很容易衝出橋外。由於中山橋的護欄是單薄的鋁製護欄,根本經不起車輛高速衝擊,因此一旦有車失控撞向護欄,十之八九都會撞斷它、衝入基隆河中。

 當時台北市政府為了防杜車禍,先後採取各種軟硬體措施,其中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置紐澤西護欄,由於此種護欄為水泥鑄造,形狀下寬上窄、重心平穩,不僅可防止車輛撞擊,甚至能引導車輛轉向,它單個的體積不大,非常利於機動設置。從此之後,中山橋果然沒再發生死亡車禍,此法遂繼續沿用至今。

 你可能覺得疑惑:當時為何不乾脆把那不堪一擊的鋁製護欄拆除,重建永久堅固的護欄,而決定放那些可動式的紐澤西護欄?正是因為市政府當時已決定要拆除中山橋,所以並沒有打算耗資翻修中山橋護欄。就在中山橋附近設置一堆紐澤西護欄的不久後,中山二橋也完工通車了(其實應該算是半完工,因為它留有缺口預備跟改建後的中山橋接壤)。

 當時中山二橋的興建,以及附近關於燈號時相、車輛管制、車道佈設等交通新錯施,其實都是台北市政府為改善圓山交通瓶頸的政策之一環。中山二橋跟中山橋雖然都連接中山北路三段和四段,但走向並不相同:中山舊橋係東北東、西南西的走向;中山二橋則是純粹的南北走向。另外,中山舊橋無論往北或往南,交通動線都非常複雜:假如從南端的台北市區往北端的士林,先走我剛才說的七十度彎道後,會走圓山東側,先跟新生北路下橋車輛合流,然後到達一處交會口,東往大直、西往士林,其中往士林的車輛須經過圓山涵洞再右轉往北。至於往南的交通分為兩股:第一是大直來的車輛,往西走到交會口,也一樣走圓山涵洞,但左轉往南,由此可知圓山涵洞必須容納雙向車流;第二,由士林往南的車輛雖未走涵洞,直接走圓山西側接中山橋,卻因為要跟涵洞轉出來的大直車輛會合,因此涵洞西口車速緩慢,連帶地影響涵洞東口的車輛行進。每當尖峰時段,南北車流走到涵洞這裡絕對會打結。

 中山二橋則簡化動線,它直接承擔市區往來士林的車輛,並不會跟往大直或走新生北路的車輛交會,避免南北車流交織的窘境;至於市區往大直的交通,當時計畫由中山橋拆除後改建成的中山一橋擔負,徹底達到車輛分流、交通順暢的境界。

 不過,正當中山橋即將邁入拆除階段,一場市長選舉卻阻止了拆除計畫,同時也開啟了這九年來的中山橋爭議!由於中山橋是大直(和內湖)通往市中心的交通要道,內湖地方人士質疑市政府未規劃完善交通疏導政策,拆除加上重建必須耗費兩三年,勢必長期影響民眾生活。當年(民國八十三年)年底是首屆台北市長民選,市長黃大洲為了防止拆除政策影響選情,遂決定延至選舉後拆除。

 在選戰期間,中山橋存廢問題也成為議題之一,爭議焦點主要包括:交通、景觀、歷史、水利等方面。其中對此議題著力最深的是陳水扁,他指出:中山二橋的興建,嚴重影響了美術館的天際線,將當時市府的中山橋改建政策批判得一文不值;另外他也認為,中山橋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表示將不拆除中山橋,並擬規劃其為古蹟。後來陳水扁上任,果然落實了不拆橋的承諾,但對於古蹟規劃一事卻遲未執行,因為當時中央經濟部水資局早已擬定台北市的防洪計畫,因此對規劃古蹟之事大力干涉,甚至提出警告:若不拆中山橋將引發水患。陳水扁在數年內曾就此政策多次與中央對決,找了一堆專家為其背書,最後決定:藉由改建上游的大直橋,改變基隆河水文狀態,以保中山橋存留,但之後的古蹟政策仍未見蹤影。

 由於所學有限,我個人對中山橋是否為引發基隆河水利問題的真兇,並不瞭解,但卻一直關注著中山橋的歷史和景觀問題。在發表本身拙見之前,先讓各位稍微認識一下中山橋的建設來歷。
 
 中山橋原稱明治橋,建於日治時代,是為了日本總督府參拜圓山神社而建,具有相當程度的政教意涵。西元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首度建造鐵製桁架的吊橋,後因橋身鏽蝕,加上逐漸不敷交通需求,於西元1933年(昭和八年、民國廿二年)改採鋼筋混凝土方式建造新橋,欄杆是以日本花崗岩砌造,並設四盞青銅路燈石柱,更顯華麗。光復後,明治橋改名中山橋,仍擔負總統府通往士林官邸的必經通道,地位仍非常重要。到了民國五十七年,因台北都會逐漸擴大而決定拓寬橋樑,將石欄杆及街燈拆除,拓寬為人行道,導致它的風采大打折扣,僅留有橋面下的三環一拱結構尚可窺見原貌。

 原本中山橋最具古蹟價值的,應該就是它的特殊結構和政治意涵,但在拆除石欄杆和燈柱之後,這座橋值得留下的卻所剩不多,尤其是:我認為從它改建成鋁製欄杆之後,就已經大肆破壞中山橋,魅力大半盡失了!因此這樣風貌丕變的建物是否值得視為古蹟?是我一直質疑的。
 
 另外,即使陳水扁宣布不拆中山橋,之後卻仍未著手進一步處理問題。這可分交通、景觀兩方面來說。交通上,因為中山二橋和舊中山橋的行車動線,從此就一直靠著數百公尺的紐澤西護欄來區隔,造成長久以來南北來往的車流容易交織衝撞,險象環生。因為中山北路往中山二橋的車流,必須在一兩個路口前就走入中央車道,才接得上偏於中山北路西側的中山二橋;而原中山橋的往南車道則從中山二橋東側的平面車道行駛,切入中山北路的西側車道,因此兩股車流根本就是成「X」字形的交錯,若不以紅綠燈控制或護欄嚴密區隔,必然造成車禍。

 記得市政府決定不拆橋之後,還對當地交通動線的佈設花了一番功夫,至少要到半年後才摸索出方向;也幸好該路段車流量沒有很大(因圓山交通瓶頸主要在北岸的涵洞附近),即使在橋頭實施多時相號誌,並未造成嚴重車流回堵中山北路。

 另外就景觀上而言,從九年前開始,美術館、兒童育樂世界、圓山電台(現為圓山派出所)一帶,雖被中山二橋的斜坡所阻擋視線,但由於橋體距離中山北路東側的美術館廣場,尚有廿公尺左右的緩衝,至少衝擊並不如想像中的大;反倒是因為陳水扁既不指示拆橋,又未善加規劃分隔島,放任紐澤西護欄連綿設置在美術館廣場旁,不僅景觀要比橫著中山二橋或新中山橋還醜陋、不協調,也等於把橋的存廢問題無限拖延。之後由於舊橋的結構問題考量,甚至長達幾年的期間,都以便橋代替擔負大直方向的車流量,這座便橋加上旁邊處於半荒廢狀態的中山舊橋,又產生一個河川景觀上的強烈衝擊。

 假如當初重新改建中山舊橋,中山北路車道就可以重新規劃道路景觀和行車動線,正如前述,士林和大直車流不必再卡在圓山涵洞,只消各走各的橋就一路暢通。至於有人擔心的橋體景觀問題,也可藉由種植永久植被(如:樹叢、樹藤、草皮等)來緩和水泥斜坡的衝擊,再怎樣都比一個個的水泥護欄來得好看。

 如今終於在馬英九的指示下,中山舊橋的存廢問題有了結果,連帶地,中山北路的景觀和交通也有重生的希望。中山橋這座早已改建得不太像古蹟,卻被某些人堅稱是古蹟的橋體,如今即將拆遷他處以原貌存放,其實我在國外就有看過這種折衷作法(如:美國亞歷桑那州有一座「倫敦橋」),此法可謂都市發展和古蹟保存的兩全之計。不管拆橋的政策是否得當,歷史自有公斷,但至少馬英九嘗試解決了這個問題。

 個人覺得:在各派水利專家的爭論下,不管其背後是否隱含著政治考量或意識型態,拆橋是否真能改善淹水情形?這是要等到以後的觀察才知道,但至少拆橋「有可能」改善水患問題,不會帶來更負面的效果,這就夠有用了!而景觀方面,拆橋、不拆橋、建新橋,怎樣才算好看?怎樣才不至於影響美術館的天際線?其實各憑見仁見智,若有人真的認為:紐澤西護欄要勝過中山新橋,那也是他的眼光獨特;但就交通而言,中山橋的改建卻絕對具有正面意義。既然拆橋和不拆橋都有優缺點,為何不找其中較少缺點的方式呢?


(原作於2003.1.11)

台長: 公車青年陳右錚
人氣(2,2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史地人文 |
此分類下一篇:白癡台北地理學地形地物篇(四)
此分類上一篇:白癡台北地理學地形地物篇(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