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17 11:07:15| 人氣8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網路金融的想像(四之二)/詹宏志

推薦 3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貼)網路金融的想像(四之二)詹宏志


(本文原載於20140814《壹周刊》專欄)


 



就拿我自己經營的交易平台「商店街」來說吧,平台上有許多商家從開店的一點點營業額開始,經過店主人的努力耕耘,它慢慢累積了自己的忠誠顧客群,規模逐漸變大;從平台上長期觀察,店主人認真學習網路上各種工具,關心並善用平台上發展的功能,產品有特色受顧客歡迎,遇有消費者爭執總是態度良好、反應快速、用心解決。儘管這位店家可能是從家中客廳做起(標準的微型創業),工作者甚至可能只是一位善用閒暇的家庭主婦,我們卻完全明白這是一位有前途的商家,如果她想要進一步擴大業務,需要一點融通現金,我們其實是非常願意幫助她,甚至相信這可以是很好的「投資」對象…。

 

我們為什麼能「知道」並「確定」這麼多事?這就是今天我們說的「大數據」(bigdata)的力量,網路交易透過「系統」(一種程式所構成的環境)進行,所有買與賣的行為都有「足跡」,連消費者的瀏覽與詢問都有記錄,從資料當中商家固然可以據以逐步改進自己的服務,平台則從資料比對看到「較好」與「較不好」的經營者。一家銀行如果可以判斷某人是好的經營者,照理說銀行是可以給他較好的貸款條件,或者忍受較大的風險;但實務上,這樣的情況不容易發生,因為手上資料看不出誰是「較好的經營者」,這就使得中小企業或微型企業,不論好壞,若沒有牢靠的擔保品,通通借不到錢。

 

但電子商務的「交易平台」完全知道(並記錄)「市場上」的一筆交易,特別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那些試圖通過假交易騙取評價的將難以持續,留下的資料將更足以讓我們看出很多的細節與意義,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些資料,借錢給這些較好的商家風險可能比傳統的銀行貸款要小得多。而這些「徵信」工作並不是發生在貸款之後,而是「系統」隨時每分每秒都在做徵信;這也解釋了在網路上的貸款並不需要一天兩天的「作業時間」,如果貸款之前徵信已經完成,放貸者的「授信」都是預先完成的,當商家有融資需求時,理論上網路上的放貸者可以「一秒鐘」就完成撥款…。

 

事實上,這裡所謂的「我們」,指的甚至不是盯著網頁的人,而是一套替我們運算的「程式」,它同時間追蹤也不是「一個」商家,它可以同時看見並關注上百萬、上千萬的商家,並從中看出「比較好」(值得貸款給它們)的商家,也可以發出警告、告訴我們那些是「比較有問題」的商家,不僅它們可能帶來較高的貸款風險,連帶它們的消費者也暴露在較大的交易風險之中。

 

在交易平台上,買方與賣方的行為都有記錄,也因此都有「信用」可建立,賣方固然因為有各種「未來的交易」(或未來的應收帳款)可以得到融通的基礎,買方也可以利用個人的信用得到交易中的融通。買方的融通是什麼呢?也許是擴張性的「信用」,因為他長期的準時付款而得到一定的「信任」,反應在交易上就是某種「暫時無需付款」的方便,或者某種「分期付款」的權利。事實上,這樣的服務在我的平台上已經存在,即使交易出自個人與個人間的交易,透過「第三方支付」的架構,我們是可以提供買方簡易的「分期付款」機制,讓他得到計畫自己消費金額的方便。

 

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人想要賣掉家中的舊鋼琴,儘管已是「二手」鋼琴,單價可能還要四、五萬元,購買者負擔仍然不輕。在過去的交易環境裡,賣家可能無法考慮買家的現金條件;但在今天的「網路支付」環境,這件事卻是容易解決的,只要買家過去信用良好,掌握所有資訊的平台中介者是可以「融通」給這位消費者,讓他把這部二手鋼琴先帶回家,付款可以分成六期或十二期,負擔就變得輕鬆許多,但急需現金的賣家無需查核買家的信用,也無需承擔風險,直接拿回貨款;代墊的是支付服務業者(但也收取一定的利息),概念上其實就是對買方的「貸款」…。

 

在這些看似傳統「借貸行為」的網路新服務,由於都仰賴網路產生的「大數據」分析做為基礎,效率既高(比傳統徵信更準確),成本很低(因為用人很少),所以連帶「價格」(也就是利息)都有機會變低,那就變成整體社會的生產力提高,參與其中的每一方都得到好處,整體社會長期而言,很難拒絕這樣的發展。


但在台灣,在我接觸的印象裡,金融機構對這些因大數據而來的「基本面」體會很少,想得也不夠;大部分的工作者提到「網路金融」,想到都是大陸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的「餘額寶」,而且在理解上是把它看成威脅金融業未來生存的「洪水猛獸」。金融機構的主管機關的了解也很類似,大家既沒有得到根本知識,只得到一些簡單的印象(大部分也是壞的),這樣就很難正面看待這些本來是「社會競爭力」提升的機會。

 

也許讓我們認真觀察一下「餘額寶」,理解它的正面意義與真實風險,也是一個更寬廣認識「網路金融」的好辦法。

 

「餘額寶」是大陸知名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推出的一項金融產品,它結合了原來用做「電子支付」的「支付寶」帳戶。這項產品鼓勵用戶把更多的錢存入「支付寶」,並且同意支付寶可以動用帳戶中的餘額購買基金產品,用戶可以隨時轉入轉出,基金收益每日計算。它產生了一個「效果」,對經常在網路上購物的消費者來說,這個帳戶在買東西時,變成「電子支付的儲值」,在未發生交易時,它又自動變成一個能產生收益的「理財帳戶」。

 

這個服務一推出,在大陸特殊的金融環境下,變成了一個「火紅商品」,一年之內吸收了存款達人民幣四千億元,最高曾經達五千七百億元的規模(這不僅是大陸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也是全世界最大),用戶則高達八千萬人,這可把銀行業嚇壞了。

 

仔細看,這其實是一種金融機構不難理解的「聯合帳戶」(joint-account),它是「支付儲值帳戶」與「理財專戶」的聯合帳戶。拜電腦快速運算之賜,一個大陸的網路使用者可以把錢存在支付寶的帳戶裡,這時它就變成理財的狀態,當使用者在網路上花一筆錢時,也正是聯合帳戶把同等金額從理財帳戶解約的狀態,你無需再做任何移動的指令,帳戶裡的錢就根據使用者的狀態來移動,而餘額寶又宣稱它能產生極高的收益,比你把錢存銀行好太多了。既然消費者能夠得到利益,金錢的「大移民」乃屬必然,問題是,這些利益是真實的嗎?

----


台長: 一個讀者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