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12-04 06:00:00|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縿字演義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縿:「旌旗之游所屬也。糸,參聲。」衍生繖,遮雨具。再衍傘,象形。

  《爾雅》:「纁帛縿。」《疏》:「《禮記》所謂:『綢練設旐,夏也。』則以纁帛著於素錦名縿縿即眾旒所著者。」謂縿緣有旒。參《論衡‧變動》:「旌旗垂旒,旒綴於杆。」然許書無旒字,而縿字乃由旌旗之游所屬以見義。檢許書游:旌旗之流也。」流即旒初文,旒釋法當曰「旒:旌旗垂飾,,流省聲。」由知游旒於旌旗,義通。《周禮‧巾車注》:「正幅爲縿,游則屬焉。」就幅以言縿,縿義始明,縿緣有旒,禮制也

  考縿之制,《周禮‧冬官考工記》:「弧旌枉矢。」《註》:「弧,以張縿之幅。」《疏》:「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張縿幅,故曰弧旌也。《禮記‧明堂位》:「大輅,載弧韣旂。」《註》:「弧,旌旗所以張幅也。」《疏》:「弧以竹之,其形弓。弧曲如弓,所以張縿幅,與今傘幅之骨相通

  《玉篇》四庫本:「繖:思但切。(繖字衍)」古逸叢書本作:「繖:思爛反。《東觀漢記》:『時大雨,上騎侍繖蓋,從百餘騎。』野王案:繖即蓋也。《諸葛亮集》:『不得持烏育及幔[1],但持繖。』是也。」又《晉書‧王雅傳》:「將拜,遇雨,請以繖入。」皆言以繖遮雨,此不可謂之縿也。顧氏謂繖即蓋者,《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蓋,崇十尺。」即車蓋也。由知縿變制而為繖,其形如蓋,用以遮雨,便宜行事也。惟縿有旒,禮之具也,繖則雨具耳。若《史記‧三皇本紀》:「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索隱》:「皇甫謐云:『兩繖』,繖,笠類。」笠者,所以備暑雨也,其形制小,當不足以自扞而下。此乃上古初有其物,無以名之,姑就笠以記述耳。

  《說文‧新附》:「繖:蓋也。糸,散聲。」《廣韻》:「繖:繖絲綾,今作繖字。」乃謂其字具蓋義也。

  縿、繖皆從糸,布制也。《魏書‧獻文六王列傳》:「時高祖進傘,遂行而賦詩。」疑六朝紙傘初行,造字故與絲繖有別也。是繖義不失,又另造傘字。釋曰:

傘:遮雨具,從十持仌張𠆢仌象弧,𠆢象張幅,十所以持之者也。


[1] 《北堂書鈔》卷一百三十二。

縿下有旒,應該以這張圖為標準版,底下兩圖的旒太密,是變制。另一個,這縿上面校繡「觀音佛祖」。事實上,佛教並沒有定期踩街活動。所以,與下圖大甲鎮瀾宮的縿,都屬道教陣仗。

大甲鎮瀾宮,媽祖進香行進間,前導縿即古制之遺。

  淘寶找到的縿是宮廟用及戲劇所用

台長: 南山子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單字演義 |
此分類下一篇:尉字演義
此分類上一篇:罤、晜衍昆字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