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3版。
中式正體字,科普特線平裝,170頁。
蕭登福,臺灣屏東縣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以《嵇康研究》獲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學位。專道、佛、先秦諸子、《周易》、敦煌俗文學鑽研,今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兼任教授,有《鬼谷子研究》《敦煌俗文學論叢》《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道教星斗符印與佛教密宗》《道教與密宗》《正統道藏總目提要》五十餘種,學術論文二百餘篇。
是書版口,雙頁標書名,單頁標章名。前有〈自序〉稱自民國七十年始治《列子》,翌年撰〈列子與佛經〉〈列子天道觀〉〈列子生死觀〉〈列子人生觀〉四篇載於學術期刊,至七十八年重拾舊業,增二論,並修定〈列子與佛經〉,合刊為此書。次〈目錄〉,次第一章〈列子其人及《列子》成書年代之探討〉、次〈列子與佛經〉、三〈列子天道觀---兼論魏晉之「自生」說〉、四〈列子生死觀〉、五〈列子的人生觀〉、六〈列子與漢魏六朝道教之關係〉,正文凡一百三十九頁。附錄〈《列子》參考資料〉,視楊伯峻所錄為廣,最便檢覈。殿以〈參考書目〉錄清以前三十筆,民國以來湯用彤、季羨林、顧頡剛、張心澂、錢穆、嚴靈峰、楊伯峻、陶光、江俠庵、莊萬壽、嚴捷(嚴北溟)著作十一筆,總一百七十頁。
書中引嚴靈峰《列子辯誣及其中心思想》為證,見於註,參目則未錄,所錄乃嚴氏《列子集成》。又陶光《列子校釋》引《周禮》註獻鳩放生乙章,是書亦循線引據,陶書則錄於參目。
是書分篇析理,次第井井然,大旨循日人武內義雄、岑仲勉、嚴靈峰諸說,主《列子》非偽書。惟於《列子》與佛經關係,不能盡釋其嫌。偃師造倡、後鏃中前括、獻鳩放生,三章斷為抄自佛經。又以天地空中之一細物、西極化人、海東五山、精神骨骸、林類論死生、師老商氏、死皆腐骨、種有幾、五情爽惑、狀不必童(同),十章與內典攸關,疑而未能遽斷,筆下審慎可知。惟五情爽惑乙章,乃據耳目五官以論好惡之移易人情,在諸子所必論,即儒亦不免,如《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禮記‧樂記》亦稱:「惰慢邪辟之氣不設於身體,使耳目鼻口、心知百體,皆由順正以行其義。」內典於此謂唯識學,獨詳於儒與諸子,然非釋氏所獨有之說也。是「五情爽惑」之論,不必出於內典,今網站檢索可證也。又〈列子非偽書〉以「晏平仲問養生於管夷吾」張注:「恐此皆寓言也。」謂真原文。然管相齊桓,晏相莊、景二公,原不同時,文乃藉人以寓言,亦不待辨,張注自是客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