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0-01 08:00:00| 人氣3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般若初講-般若即是良知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般若即是良知

  孟子「良知」說,是從孔子的「知」而來,這個「知」與佛教的「般若」相通。王陽明稱其學:「致知出於孔氏,而良知出於孟軻性善之論。」這關鍵在於,要先能詮釋解孔子之「知」,才能了解良知的真義,然後再來印證良知與般若的關係。

  孔子對「知」的關鍵性詮釋,記在《論語為政》,他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話的意思是說:

「我所知道的事,我心裡清清楚楚;我所不知道的事,我心裡也是清清楚楚,無論知道或不知道,我心裡都是清清楚楚。」

這個清清楚楚狀態的心,就叫作「知」,好比我問學生:會不會走路?會不會騎自行車?開車?開火車?開飛機?甚至開太空梭?重點不在於「會」或「不會」,更不是會了就有良知,不會就沒有良知,而是在於「會或不會」,你都知道,而且是清清楚楚的知道。

  我曾在大一課堂上試問女學生:「有沒有男朋友?」也在瀛社社課問老學生:「有沒有小三?」我緊接著說:「不要回答我(個人隱私),你心裡是不是清清楚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知,就叫作良知。不是有男朋友或小三,就叫有良知,沒有,就叫沒良知。隨著教學經驗,我觀察到學生是否真確體認,詮釋也跟著調整,就加問「現在美國總統是誰?」「下屆美國總統是誰?」關鍵不在於答案是誰,而在你心裡很清楚「知道或不知道」,這個知,就是良知,不是「 知道」總統是誰才有良知,不知道就沒良知。

  印證《孟子盡心》:「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上面詮釋的「知」,就是一個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事實,也是《中庸》所謂:「不勉而中,不思而得」,這些話所指的,都是同一種狀態,意思都相通,可見儒家很在意闡述這件事。而且,孟子良知說把原本只是一箇「自覺」的「知」,加一「良」字,就兼有「自律」之義。能自覺,所以叫作「知」,能自律,所以叫作「良」;自覺,就永遠惺惺不昧,自律,就能時時檢點,這良知是自始就存在,所以說性善,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這個「知」,既是本能的,無論長幼、貴賤、賢愚、男女,個個俱有,通通一樣,不因為智商高低而有差別,甚至說,所有生命個體,都同樣具有這個良知。內典把這稱作「般若」,又因為「攝多義故」,不直接翻譯,但從意譯為「明、智、慧、解、知」幾個字來看,可以知道般若即是良知。如果再從隋僧智顗把《大智度論》三種智,闡述成「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方便般若」三般若來看,良知,更正確的說,是指觀照般若。

  佛教講六道眾生,說「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六祖稱:「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弟子神會就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宗密說:「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至宋代釋延壽更明白指出:「所言般若者,即一切眾生自心靈知之性耳。」自王陽明倡致良知後,佛教亦受其影響,如釋湛圓〈良知歌〉:

   良知非是有知知,良知亦非無知知,

   知得有無知斯在,直向有無中薦取。

另外,釋圓修有〈拈陽明先生良知偈〉二首;釋通醉也有〈良知歌〉古體詩乙首,皆指良知為入道妙門。

=======
附:進階篇〈《心經》南山子釋

台長: 南山子
人氣(325)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毗曇新詮 |
此分類下一篇:完成劉清河老師捐贈《大正藏》的心願
此分類上一篇:如來藏就是良知、感覺統合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