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地圖
明崇禎九年(1636),西班牙劃臺灣北部及東北為三省,其塔若堡省(Turoboan)所轄,約花蓮縣立霧溪以南至木瓜溪之地,名撒奇萊雅(Saquiraya),即阿美族略稱「奇萊」者,別有族人居焉。十一年(1638),荷蘭東印度公司聞其地產金,遣兵屢與族人戰。
清領之初,其族已分十部,居奇萊平原。康熙三十四年(1695)八月,大雞籠番通事賴科率七人入崇爻招撫,「新附生番九社:崇爻社、芝舞蘭社、芝密社、貓丹社、荺椰椰社、多難社、水輦社、薄薄社、竹腳宣社」等,四百八十戶,約二千人,附阿里山社輸餉,「荺椰椰社」者,即撒奇萊雅族,具載周鍾瑄《諸羅縣誌》中。藍鼎元(1680-1733)《東征集》(1722)謂有「崇爻八社」,而分上、下四社,以荺椰椰社屬上四社。其繼「崇爻八社」之說者,若黃叔璥《臺海使槎錄》(1724)、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1741)則稱「根耶耶」,尹士俍《臺灣志略》(1738)於北勢番有「期來益社」、「須老員社」,疑即撒奇萊雅分支。范咸《重修臺灣府志》(1745)、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1764)復從筠椰椰之名。陳淑均《噶瑪蘭廳志》(1831)稱「根耶耶」,列為南勢群之屬;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1875)稱「根老爺」,列為南勢番之屬;夏獻綸《臺灣輿圖》(1879)稱「巾老耶」,列南勢七社之一,凡此數名皆指撒奇萊雅族。
光緒四年(1878),族人從噶瑪蘭族加禮宛六社抗清,為清總兵吳光亮所破,燒竹窩宛社(Dagubuwan),殺大頭目古穆德‧帕吉克(Komod Pazik)及其妻伊婕‧卡娜娑(Icep Kanasaw),以其地為歸化社,至胡傳《臺灣州採訪冊》(1894)載南勢番七社,亦稱歸化社。時受歸撫者,附入南勢番之七腳川、荳蘭、飽干、里漏四社,四社並具保給田耕種,然其語言與阿美族,十居八九不通。
日據時,田代安定(1857-1928)《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1900)沿稱歸化社 。昭和十年(1935),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合著《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始有搜討撒奇萊雅族史、傳說、語言等專文,然僅以「南勢阿美」稱之。
方古穆德之死,其子帝瓦伊‧卡覽(Tiway Kalang)年方十六,攜魯妥克‧撒耘(Lotok Sayion)南遷至水璉,帝瓦伊有孫曰貝卡(Bakah),貝卡自幼聞魯妥克說族史。臺灣光復時,貝卡年纔十四,命以「李來旺」之名,自花蓮師範畢業,教於水璉國小等校,乃積四十年之力,蒐討族語族史,於民國七十九年(1990)七月,始召其族人祭祖於花蓮美崙溪畔。八十四年,來旺改名曰帝瓦伊•撒耘(Tiway Sayion,1931-2003),記其雙祖也。帝瓦伊•撒耘卒之次年,族人遂有正族名之舉,至九十六年一月十七日,以「撒奇萊雅族」(Sakizaya)列臺灣原住民第十三族。
其族今散居花蓮縣境者,大小四十餘社。其要者有:新城鄉北埔村富波社(Hupo’)、花蓮市民勤里帕吉克社(Pazik)、國富里撒蔻社(Sakor)、國福里國福社區卡波社(Cupo’)、美崙溪北國福里卡咻咻厈社(Kasyusyuan)、壽豐鄉月眉村阿帕祿社(Apalu’)、鳳林鎮山興里犀拉凱厈社(Cirakayan)、壽豐鄉水璉村塞尾岱社(Ciwidian)、豐濱鄉磯崎村卡魯魯厈社(Karuruan)、瑞穗鄉舞鶴村麥播社(Maibor馬立雲)等十社,以麥播社保存文化最醇。民國一百年統計,總人口五百六十九人、或稱五千餘人、又或稱萬餘人,另北遷都會者約一萬五千,蓋所統計或含漢化之數云。
======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撒奇萊雅族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撒奇萊雅族
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撒奇萊雅族
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撒奇萊雅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