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3月23日的報導,聯合國決定自2008年之後,在聯合國使用的中文一律用簡體字。目前聯合國使用的還是兩種版本,就是繁體字和簡體字並列。我在比利時的朋友對這個消息以及政府的麻木顯得義憤填膺,我的同事則是寄來了”Say NO to United Nations’ abolish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 2008”的連結(http://
www.gopetition.com/region/237/8314.html),以下則是我的觀點。
我見到的簡體字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種以少筆代多筆,如「言」改為「點橫豎勾」;第二種保留部分,刪除部分,如「廣」改為前三筆,那三筆後的「黃」就不寫了;第三種是借用同音字,如「鬆」改為「松」,「傅」改為「付」等等,根據1987年的中共文字改革委員會發的簡化字總表,一共有2338個簡化字。對於接受繁體字教育的我來說,還可以接受前兩種,因為書法中的行草本來就包括許多簡字,但對於第三種則很不能接受,好好的「麵店」變成了「面店」,不知道是賣麵還是整形美容;「輕鬆」成了「輕松」,令人納悶這棵松樹是不是被蟲蛀空了。持平而論,就手寫字而言,簡體字比繁體字省時多了,簡體字的出現根本上是為了書寫的便捷,但隨著電腦的普及,繁體與簡體的輸入速度已經毫無分別,而且網路上許多程式或網頁早就提供繁簡互換的服務。在美學上,無可否認繁體是比較平衡美觀,而且簡化了之後,同字不同義的「後」「后」、「征」「徵」、「發」「髮」等等,很容易造成字義上的混亂,而且如果只懂簡體字,閱讀眾多古籍一定造成困難。
不過這些只能對使用繁體字的「自己人」來說,對國際而言,如今興起的一片中文熱到底熱的是什麼大家心裡有數,不過就是那13億人口的廣大市場,不管吃得到還是吃不到,首先還是要踩進去。過去市場還未開放時,外國學生學中文你可以稱他/她是「仰慕中華文化」,想學習只可以在自由台灣或鐵幕大陸擇一,現在當然還是有「仰慕中華文化」的人,但是市場傾斜得太厲害了,「仰慕中華文化」的人實在比不過想做生意的人,而我們有什麼辦法來告訴這些人,學繁體字可以做更多的生意、賺更多的錢?或者努力去宣揚繁體字的優美?美或不美,對想做生意的外國人來說,比得上好學不好學來得重要嗎?
罵政府當然要罵,因為過去我們對開發繁體字的市場完全不在意,當簡體字在海外努力開班授課時,我們深陷在本土化與國際化的爭論,才會讓簡體字有機可乘。根據大陸2005年估計,全球至少有85個國家2500餘萬人在學習中文,而大陸近年更是積極搶占中文教育市場,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開幕,這項計劃要陸續在全世界設立100所「孔子學院」,而且自大陸在1989推出等同英語托福考試的「漢語水平考試」(漢托HSK)之後,全球已有27個國家,超過54萬的人應考,對於通過「漢托」的外國人,大陸提供全額獎學金吸引他們到大陸留學,所以外國學生為了取得中文程度認證,簡體字一定得懂,而美國的中文學校、大學中文課等等,絕大多數都已經使用簡體字教學,我們的政府對開發海外中文市場做了什麼?
其實是有的,為了吸引外國學生青睞,台灣的語言中心也端出「同時教授簡體字、漢語拼音」的菜單,因為體認到外國學生來台灣學中文,多半也會要求學漢語拼音和認識簡體字,過去教注音符號和繁體字的課程,已經不能滿足外國學生的需求。以目前的結果論,我們唯一還可以做的就是吸引「仰慕中華文化」的學生,包括努力去宣揚字的本源和結構之美,並且力守成為國際上唯一的繁體字使用者,雖然對於繁體字的瀕臨絕種說來有些悲哀。但這裡吊詭的是,我們政府的立場角色顯得十分尷尬,因為談到繁體字,不得不談傳統,而當這傳統來自於另一邊,你如何叫一個聲嘶力竭喊著台灣本土化的政府,突然改弦易轍的以「正統中華文化」的捍衛者自居?
我連上了連結,也看了請願內容(見附註),但沒簽署寄出,因為知道類似的請願對UN來講可能汗牛充棟。文字一如文化,有它的演化歷史,人類文明史上沒有不經演化的文字、文化,而演化論再再證明適者生存。這番言語,聽起來有點像投降主義,不過我還是繼續使用繁體字,而且我還是認為繁體字比較美且字義充足,但我並不排斥閱讀簡體字,雖然字的用法看起來有時令人發噱。台灣會不會成為捍衛「正統中華文化」的中心?我的答案是會!因為就以當前的情勢發展來看,台灣將繼續捍衛繁體字,並且成為最後一個拒絕簡體字入侵的地區,至於其他的「正統中華文化」,以目前一改再改的教育方式來說,不可能,至少,對於閱讀古今典籍,對於在海外開辦「孔子學院」,我們的政府是熱心不起來的。
附註:請願書內容
Petition:
We, the undersigned, are appalled by the abolish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 UN documents. This is an act of annihilation of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Both Traditional and Simplified Chinese are of extreme significance and should be recognized equally on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by 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