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02 14:31:22| 人氣9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簡明CYC漫畫史之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二次漫畫消極期》

 國中之後課業壓力變大,父母對漫畫管制愈重。當時的我,看過的漫畫屈指可數,除了「哆啦A夢」、「老夫子」和一些報紙漫畫之外一概不熟,這對我的漫畫學習有很大的阻礙。至於畫的方面,原想延續國小的「小不點大戰惡魔王」系列作品,除了固有的班底人物之外的數十個角色設定都已成形,也開始採用新的作畫方式,以彩色鉛筆上色,但著手開始之後,卻僅畫了一兩集,就因為對畫技不滿意而停止,從此之後再也沒有畫小不點作品集了。

 對畫技不滿,實源於我對畫技要求標準的提升,主要跟當時班上一位漫畫高手有關,這位漫畫高手也就是我現在的好友,啾。當時是在班級佈置時,發現有這位愛畫「七龍珠」、筆下人物型似蕭言中畫風的同學,由於自己對七龍珠並沒有接觸,也就對他的畫存有排斥心態,但過了一陣子發現他的畫技真的不錯,轉而開始學習他,不過後來只學到一點畫圖的功力,反倒是寫字因之改變較多。我的某些作畫習性,老實說造成以後進步上的困難性。

 當時還遭遇一件事情,對漫畫也有影響:我媽媽從我的國文課本中發現了人物塗鴉,頗為動怒,為了避免再遭到這種無謂的挨罵,從此之後我就很少在課本上畫圖了,這代表從那時起要在上課中練習畫技不太容易了!這或許算是「牽拖」?但比起另外拿一張紙而言,直接在課本上畫圖確實簡單許多。

 我在國一、國二的作品現在已完全找不到了,只留下一些人物設定資料,我印象中也想不起來,那時候到底畫的是什麼德性。這個消極期持續將近兩年,直到國二下,在一間家庭理髮店翻閱「少年快報」漫畫雜誌,才改變了我的一生。

 當時的「少年快報」雜誌,正是現今「新少年快報」的前身。它是台灣盜版漫畫時代的產物,由於毫不注重版權、著作權等觀念,所以這部作品內容非常雜亂,包括了:「小叮噹(即今譯之哆啦A夢)」、「七笑拳(原名:亂馬1/2)」、「電影少女」、「七龍珠」、「七小福(原名:紅色辣椒)」、「破壞王」等。有一次我跟啾還有班上幾位同學一起畫海報時,啾為了尋找靈感,從老師抽屜中翻出幾本沒收的「少年快報」雜誌偷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這本刊物的存在,就好奇地湊過去看,並注意到「亂馬1/2」這部漫畫,但並沒有馬上著迷。

 我在那一間家庭理髮店之所以會翻「少年快報」,剛開始仍單純只是為了看「哆啦A夢」,笑一笑,所以雖然在理髮店一本接一本地看,但每本翻閱的頁數僅止於「哆啦A夢」那幾頁。不過有一次等待時間比較久,就稍微翻了其他的作品。就在那時候無意中又翻到了「亂馬1/2」,當時看到的片段好像是褲襪太郎那一段吧?剛開始無法理解故事邏輯,但我還滿喜歡它劇中的人物造型,於是多翻了幾本。大概知道誰是主角和配角,也發現到劇情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認識了這位影響我一生的作者,高橋留美子。

 之前曾聽說:「亂馬1/2」是一部搞笑、無厘頭的作品,但當時看過之後,對我而言它卻是一部將鬧劇氣氛表達得淋漓盡致的作品。在看這部鬧劇時,突然間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如同兒時看「哆啦A夢」的那種衝擊:我並不是被人物或劇情所感動,而是對於「作者成功地、充分地傳達一些情感,讓讀者共鳴。」而感動,漫畫背後的作者才是操控讀者情緒的關鍵。

 雖然從七歲就想當個漫畫家,但到此時我才真正下決心:「今生一定要當個漫畫家!」我希望成為像高橋一樣成功的漫畫家,並且為了完成這種理想,「不做業餘漫畫家,非以漫畫家為主業不可」。「立志」的同時,結束了CYC漫畫史的第二次漫畫消極期,但之後當然並非一片平坦,而是一場家庭革命的開始。


(原作於2002.10.19)

台長: 公車青年陳右錚
人氣(9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玩動漫(電玩、動畫、漫畫、同人) | 個人分類: 動漫畫 |
此分類下一篇:簡明CYC漫畫史之四
此分類上一篇:簡明CYC漫畫史之二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