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月曬書:五感生活,積木文化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六月俗稱荷月,是荷花盛開的時節,正是賞荷的美好六月天。
梅雨,是初夏季節長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它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北移過程中在長江流域停滯的結果,梅雨結束,盛夏隨之到來。五、六月是臺灣地區由冬季東北季風過渡到夏季西南季風的季節,就是俗稱的梅雨季。氣象,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為入梅和出梅。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梅雨開始),7月上旬出梅(梅雨結束)。
入梅最早的是民國三十三年、八十二年及八十六年的五月一日;
入梅最晚的是民國八十年的六月六曰;
出梅最早的是民國六十九年的五月十二日;
出梅最晚的是民國五十四年的六月三十日;
最長的梅雨期為民國八十二年及八十六年的56天;
最短的梅雨期為民國四十三年的7天;
梅雨期平均每年有34天,即五月十七曰至六月十九日;
最長的雨日為民國五十九年的41天;
最短的雨日為民國四十三年及八十年的6天;
平均每年有22天梅雨日。
梅雨由來已久,早在漢朝即有記載,古時候稱為「黃梅雨」。
其中,有很多記述和梅雨發生的時間有關:例如晉代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唐有「梅實迎時雨」,宋有「梅子黃時雨」,又有「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等。由這些記載可以知道,梅雨是因為發生在梅子成熟時期而得名。 另外,又因梅雨時期陰雨連綿,空氣潮溼,物品容易發霉,所以明朝醫學家李時珍有「梅雨或作霉雨,言其霑衣及物皆生黑霉也。」的說法,因此梅雨又有一個別名:「霉雨」。
《世說新語》有一則關於「曝曬節」的故事: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四月民令: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郝隆,字仕治,晉代人,官荊州刺史桓溫的南蠻參軍。在七月七日這一天,刻意走出室外,在大太陽底下仰臥。有人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說:「我曬曬肚子裡的書。」郝隆故意在曝曬節這天曬肚子,心中應該已經想好答案,只等好奇的人來問。昔日「曝曬節」目的是防霉、防蠹蟲。今日荷風送香,「曬書」恨無知音賞。
積木文化:范毅舜《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書名: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作者:范毅舜(Nicholas Fan)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美國加州布魯克攝影學院碩士,作品常見於國際知名攝影雜誌,他曾先後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誠品藝文空間、美國華府參議院、德國Leica藝廊與法國尼斯Alain Couturier藝廊舉行攝影個展,而德國Leica、美國Sinar、德國Hasselblad等知名相機公司及Illford、柯達軟片公司都曾以其作品為年度月曆或產品代言。除了專業攝影作品外,范毅舜的出版資歷也相當豐富,過去數年,他曾以歐洲為主題,出版近四十本的著作,已出版的作品有:《走進一座大教堂》、《法國文化遺產行旅》、《德國文化遺產行旅》、《攝影行遊間──旅遊攝影的技法與欣賞》、《歐陸教堂巡禮》、《老家人》、《漫步普羅旺斯陽光中》、《悠遊山城》等書。
內容介紹:
愛人和被愛都是一種令人感動的能量,信德、望德的基礎全來自於愛德…… 有這麼一群人,在二十世紀五○年代,跨過半個地球,千里迢迢地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脊偏僻的臺灣東部海岸山脈。正值青壯的他們,為信仰獻身,在風光明媚的海岸線上建立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智障中心。他們並非不想念瑞士的家鄉,但若你有機會遇見他們,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臺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而臺東縱谷更是臺灣最漂亮的所在。」 在全盛時期,東海岸有近五十位白冷會士在此服務,他們為沒有血緣關係的臺東人們付出全部,經過近六十年,而今只剩寥寥可數的幾位老人家仍在這兒繼續做他們該做、能做的事。社會大眾對恪守獨身誓願的修道人,總有一種伴隨神祕而來的好奇。然而,對這些終身奉行神貧、貞節、服從的神職人員而言,人們欠缺什麼,他們就努力奉獻什麼,包括生命,包括愛。 這是一本關於神職人員的書,然而,被它感動的人,大多不是天主教教徒。擅長捕捉宗教文化壯觀之美的范毅舜,在「歐洲三書」時,總帶著一種旁觀者的冷眼;然而到了《海脈山岸的瑞士人》,范毅舜首度觸及私密和經歷,他將圖片和文字沉澱為一種樸實無華的媒材,與讀者分享他與這些神職人員互動,進而成長的歷程。
透過鏡頭,這些修道人被歲月刻劃出的人生軌跡面貌,不需要透過言語,就足以讓人感動。所有故事的感染力,都必須回歸到人物本身的人格與情操,誠如作者所說:「好的故事是相處來的。」
積木文化:范毅舜《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作者序:
我有一群相親相愛的朋友,我很喜歡講笑話逗他們,他們常為我以戲劇腔調說出諸如「我為我的謙遜感到無比驕傲」的反諷話語樂個半死;若我嚴肅地說:「其實我是很講究隱私的。」他們不免又捧腹搖頭了。
這回我不再開玩笑。出版了不少著作,我從未寫過一本有關自己的書,內容包括我的信仰、心靈探索,甚至是性向等,都是很輕易被八卦化的內容。 這些經歷從未完完整整、有條有理地對外人說,連我自己也從未花時間回顧,更令人惶恐的是,文章裡提及的幾位神父朋友,有的至今依然活躍在工作崗位上,我真無法想像他們如何看待這些文字? 二十年前就想寫的這本書,照片拍得不壞,文字卻怎麼也完成不了,幾番天涯海角,時空長河又流回眼前,這回我不需絞盡腦汁,長河裡已布滿俯拾即是的豐富軌跡,而今我不免在時間的這一端憶想此書最初的書寫動機? 自幼受洗為天主教徒,我的信仰及人生觀幾乎是由教會與神職人員奠定,根深蒂固的信仰根基在性向意識萌芽後受到空前的衝擊。藉由成長且心態成熟的外籍修道人,我開始積極面對這衝突,幾回天人交戰,我真想順服他們的教導,埋葬自我。 未料「誠實做你自己,此外別無生命」的聲音,總在祈禱時迴盪於心靈深處。多年後當我完全接受自己,才了解為什麼當年怎麼努力都無法完成此書的原因。原來那裡面有太多一廂情願的想像──我以為只要全心放掉自我,跟隨他們,就可以為自己找到一條通往福地的捷徑。 誠實地了解自己、做自己,在這多元價值充斥的社會裡越來越不容易。只有在這得獨自行走的小徑上,我才能在物換星移的時空版圖裡,真正看清那曾令我感動的人、事和它的價值。以本書標題命名的第一篇故事就是這感受的最具體寫照。 書中除了三篇純以個人為出發的成長故事外,其他篇章都是與神父朋友間的互動。綿延數十年的交往,在時間的壓縮下,變得相當戲劇性。為此我開玩笑地對我的編輯好友說:「好的故事不是掰來的,而是長時間與那個你在乎的人相處而來的。」 人生豈不也是這樣? 我們總以為別人比我們幸運,比我們有趣,甚至連選擇的人生目標都要比我們有意義? 這是本經由認識他人進而了解自己的著作。若這書對社會有任何正面的意義,我要把這些肯定都歸於他們。 Bette Midler有首很美的歌「翼下之風」: 那人所有的榮耀與動力全來自那個能讓他展翅高飛的和風,
而那能讓他翱翔天際的和風就是那群光芒已被他獨占,
總在他背後默默支持他的人們。 就讓我以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歌詞當作此序的結束,本書的開始。謝謝!謝謝你!我以上帝之名感謝你──我雙翼下的和風。 僅以此書獻給台東白冷外方傳教修會和所有將自己奉獻給這片土地的外籍修道人。
目錄:
作者序
前言
一封白冷會士的家書
【卷一】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卷二】翼下之風
蘇雲望神父
施予仁神父
靜山的夜
一次神聖的經驗
我的傳教士攝影專題
老爹
馬志鴻神父
雷保德神父
後記:靜山的墓園
積木文化:范毅舜《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書摘:一封白冷會士的家書
親愛的母親,
自拿波里上船後,穿過蘇彝士運河,陸續經過北非、印度孟買、雅加達、新加坡、香港,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兼程,我與其他會士弟兄終於抵達了台灣的東部。眼前這片美景只能用「歎為觀止」來形容啊!青翠的海岸山脈與瑞士的高山差不多,但美麗的太平洋卻是家鄉所沒有的。
天氣很悶熱,熱得讓人受不了,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快被烤焦了,而且這裡沒有會院,我們住的地方相當簡陋,更別提伙食了,為了控制預算,我們的長上讓我們真的是吃不飽也喝不好,完全無法與在瑞士時相比擬;不過,這裡的人很窮,很多人都沒有鞋穿,相較之下,我們小小的犧牲刻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雖然如此,我難免想著:如果偶爾能享用一塊家鄉的巧克力,搭配一杯香醇的咖啡,該是多麼美妙的事!這個調皮的念頭,還不足以成為「距離」的對比啊。親愛的媽媽,或許未來我們不是那麼容易見面了(對不起,想到這裡,我的眼睛又濕了起來),但我相信您為我所流的思念淚水,將是天主胸前最美麗的一串珍珠。
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的捨得,好讓您最親愛的孩子能到異國遠方為天主的子民服務,好天主定會賞報您的犧牲與奉獻。我就要開始學習這裡的語言與文化,請為我祈禱,我可是一點把握也沒有。想念爸爸與弟妹們,我將在每晚的夜禱中與你們重逢。
您遠方的孩子敬上1954.6.9
積木文化:范毅舜《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書摘: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天邊來的異鄉人
不知是忘了或者根本沒有知覺到?就是不會有人告訴你,他們是來自歐洲的瑞士人,因為當地人早已視他們為自己的一份子,甚至有過世的會士被當地人奉進了自家的祖墳地,要晚生好好守著有如父執輩的神父墳塋,永誌不忘。
有這麼一群人,在二十世紀五○年代,跨過半個地球,千里迢迢地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瘠偏僻的台灣東部海岸山脈。他們當中有的正值壯年,有的只不過是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這群鼻子尖挺、金髮碧眼的「阿凸仔」為信仰獻身,在風光明媚的海岸線上建立了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智障中心。他們並非不想念瑞士的家鄉,可是只要你有機會遇見他們,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台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而台東縱谷更是台灣最漂亮的所在。」
這群終身奉行神貧、貞節、服從的神職人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若不是凋零,就是生理年齡的龍鍾老人了。幾位少數依然健在的人,縱使傳教事業今非昔比,卻沒有絲毫老態,精神奕奕地繼續做他們該做、能做的事。
至於那些逝去的人,他們大多長眠於這片生前摯愛的土地上,化成海岸山脈的一部分,在風裡,在驚濤駭浪裡,更在當地人的腦海裡。認識他們的當地人,總愛對後人訴說種種軼事── 他們的脾氣,他們的好,他們的歡笑與淚水。
不知是忘了或者根本沒有知覺到?就是不會有人告訴你,他們是來自歐洲的瑞士人,因為當地人早已視他們為自己的一份子,甚至有過世的會士被當地人奉進了自家的祖墳地,要晚生好好守著有如父執輩的神父墳塋,永誌不忘。
來自瑞士的白冷外方傳教會
我認識位於台東的白冷外方傳教修會是九○年代初,它的全盛時期有將近五十位會士在此服務,而如今會士大半凋零了。
創建於一九二一年的白冷外方傳教會,在古老的羅馬天主教會體系裡,算是個相當年輕的修會。一九二五年,這個只收瑞士籍的白冷會到中國東北齊齊哈爾開教,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當年遭驅逐的神職人員陸續遷移到台東。白冷會為什麼會選擇在無論是交通或民生條件都相當落後的東部呢?除了花蓮主教當年的邀請,更因貧困地區更需要支援。於是幾個會士弟兄搭著瑞士的貨輪,就這麼千里迢迢地來到台東縣。
若以今日的眼光看來,上帝真的有祂自己的主意。當年還有哪個傳教修會比白冷外方傳教修會更適合來此工作?以基督誕生地「白冷城」(或譯伯利恆)為名的宗教團體,在他們的會憲裡所強調的精神,就像兩千年前誕生在白冷城外馬槽裡一無所有的小嬰兒,對於世俗人嚮往的物質,他們追求謙遜、簡單,就像成年的基督一樣,所有的會士更避免靠別人的權柄甚至自己的能力去追求權勢。
白冷外方傳教修會如此描述他們的工作精神:孩童的精神:白冷會士以類似孩童完全信任的態度,幫助他們忍受巨大的困難和克服失敗。單純的精神:專心追求福音,卻除自我煩惱的恐懼,更為他們帶來服事別人的自由。貶抑的精神:讓白冷會士在投入別的文化、宗教及社會階級時,可以放棄自己的習慣。
積木文化:池宗憲《杭州.龍井》
書名:杭州.龍井
作者:池宗憲,
茶人雅興電子報總編輯。茶書作家,出生於台灣茶街貴德街,註定一生與茶難分難解。他喝茶、猜茶的神準本領,是他對茶的各種知識紮紮實實、毫不含糊,信手拈來的題目句句有來歷、字字有考據,經由正確知識累積出的權威感。
教人品茶的基本理念,是先瞭解正確的茶知識,才能以合理的價位,啟發自我感官,品茗茶的特殊滋味、氣息,從而享受茶文化。他用實地檢驗後的正確知識為寫作宗旨:寫壺,就到宜興瞭解壺的製作過程;寫普洱茶,就去雲南深入原始森林茶區。認為品茗不必人云亦云,釋放味蕾感受的同時,也勇於發展個人本色,才是品茗的真精神。
內容介紹:
「品龍井茶趁新鮮,也可依著節氣時令,在春、夏、秋、冬四季裡依次和茗共賞。龍井茶從明前摘製曰芽製嫩茶,她的真甘香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卻在品茗輪替節氣情境中,輪番登場,演奏四重奏,那是弦樂和鳴,正讓品茗品著一幅春景。品龍井茶,我總以為茶氣煙浮,融融的暖意直透而來,醉人香氣沁人心脾,明麗的杭州春景在眼前?」 池宗憲
這是一個中國茶的時代。從東方到西方,從東京到巴黎,品飲中國茶已經是種時尚,啜飲一口流傳千年的茶文化,彷彿就讓靈魂多清明一刻。龍井,從前只有達官貴人可以享用,清朝乾隆皇帝還在詩詞中四次提及龍井的精妙;名氣大、產量少,讓許多愛茶的人只能空想一杯龍井的香氣。這樣富貴氣息的茶葉出身於杭州,就在西湖畔隨著季節的更迭,讓遊人嘗鮮。
中國茶權威-池宗憲從各朝各代的歷史中,整理出龍井的背景故事;且多次前往杭州深入田野,採集龍井的知識與資料,並以季節為經緯,綜寫成這樣一本龍井專書。春天尋訪茶樹出芽到製成的過程,夏日一起泡飲與鑑賞,秋天可以賞味龍井與食物的美味關係,冬日學習如何保存茶葉,並暢遊西湖茶館的文化。而且,台灣也有自己的龍井茶,讓我們就近品嘗在地好滋味。「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就從這泡龍井出發,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茶的殿堂。
積木文化:池宗憲《杭州.龍井》
目錄: 自序/陳年的新鮮
前言/龍井四季幽賞
第一章 春
龍井的採摘及製作
龍井茶的生長環境
水,是泡茶的第一步
第二章 夏
龍井的身世
辨識龍井茶
西湖龍井與浙江龍井的比較
茶器顯精妙
龍井與茶器的搭配測試
第三章 秋
茶食,不求飽的閒暇
秋季美食,獅峰龍井相會
茶宴,由來已久的饗宴
第四章 冬
龍井的保存
前言:龍井 四季賞幽
井茶才冒出新芽,就展開生命一段奇緣。茶葉是春光奏鳴曲的序曲,她滿懷喜悅來了,在西湖的和風微息中,舞著一身嫩黃輕快地移動,突然地被纖纖玉手帶走了!鍋火焰燒著,豐滿的水分散盡了,香甜的豆香輕輕吟送,茶農雀躍起來了,那令人快樂喜悅明前茶,正迎著時序應景上市。
品龍井茶趁新鮮,也可依著節氣時令,在春、夏、秋、冬四季裡依次和茗共賞。
春日,春陽生發,乍暖還涼,帶著炒青火味板栗香,正催動了受氣候牽動已受催眠的中樞神經,龍井茶豐盈綠影身子,正解決了春回大地人體困乏,醒酣易睡「春睏」的困擾。
夏日,火為主氣,人熱煩渴,耗傷津液,易感暑熱,龍井茶防中暑,不正是李時珍眼中所看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龍井茶可溫飲,火因寒氣而下降,龍井茶可熱飲,則茶貯火氣而升散。
立秋,天高風勁,地氣清肅,氣由發散趨向收斂,宜養陰清燥,保肺清素。龍井得「清潤」,可潤肺生津。秋凍春梧,帶來秋燥肅殺,龍井茶有利改善肺腑之功。
入冬,天氣轉涼,濕度銳減,易傷風感冒,備妥龍井陳茶,凡遇煩熱燥動,出現口乾舌裂,老龍井茶有預防效果。陳年綠茶,往往誤以為不新鮮,不值一喝;事實上,藏茶得宜,新茶不變質,陳放醇化,溫潤益體。
春、夏、秋、冬時序輪替著,龍井茶從明前摘製曰芽製嫩茶,啜之淡然,似乎無味,卻在品茗輪替節氣情境中,輪番登場。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27398
積木文化:池宗憲《杭州.龍井》
找茶趣:茶的美味關係
茶在中國從上流的王公貴族到文人雅士,逐漸發展成普世常民的飲料。茶所帶來的健康作用已為人所知,喝茶可保健,「喝茶」與「喫茶」更是一種美味關係。
茶與其他食材的搭配,是一種精心設計,走出茶道嚴肅的清心寧靜,亦不像茶藝中對精神愉悅的要求,反而是將茶作為一種素材,延伸茶葉及茶湯的可能性,滿足多樣性的使用。茶葉與食材的互相勾搭,煽動味蕾中最私密的滋味。
喝茶也可以喝得很優雅,共享茶之美味與閒適情境。不妨將茶入菜,讓茶的美味啟動一場茶食與茶宴。
想要得到茶美味的入場券,必須分清楚「品茶」與「喝茶」兩樣情。「品」是一種純粹;「喝」是一種悠閒。品茶時,不要加入太多干擾因素,更不要附加過多食物,造成茶的負擔。這裡所談茶食的好滋味,得能與喝茶的悠閒感做一種速配才是。
茶湯的親和嫻靜
品飲龍井茶,透過品種瞭解她一身不平凡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將龍井泡出她的真味! 有人泡茶講究儀式的浪漫,用的是視覺享受,將龍井茶放到玻璃杯裡,讓龍井茶的翠綠浮現眼前。我認為這樣的表現是一種美麗的虛幻!
龍井茶有微妙的魅力,也有不可拆卸的內韻,對於有不同人生經驗的人,會產生各種層次的交會:或是一種愜意的寧靜,或是一種犀利的淋漓,或是縹緲的風韻,來自不同的人在品飲龍井茶這樣的微妙茶湯,會有不同的感染力,讓每一口茶湯都有一段嫻靜的冥想。
泡好龍井茶,才能從水和茶的親和性中,找到龍井茶那達觀的微笑,那湯汁所散漫的情調。因此,做好泡茶的準備和選對茶器,就可以慢慢體味龍井茶所帶來的精神愉悅。
積木文化:弘兼憲史《頂級葡萄酒講座》
書名:
弘兼憲史:頂級葡萄酒講座
作者:
弘兼憲史(1947年9月9日)
生於日本山口縣。小學時是手塚治虫的漫畫迷,一心想成為漫畫家。早稻田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後,1970年進入松下電器產業販賣助成部任職,離職後於1976年以漫畫家之姿出道,其尖銳刻畫人性與社會寫實的作品,吸引眾多書迷。曾榮獲小學館漫畫賞、講談社漫畫賞。現在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妻子是同為著名漫畫家的柴門文。代表作有1983年開始連載的《島耕作》系列漫畫。深刻刻畫出日本經濟與企業的發展與走向,更是各企業體不可不看的經典範本。另外還有《政治最前線》、《黃昏流星群》等多部漫畫作品。因為作者本人有30多年喝葡萄酒的經歷,因此亦著有多本酒書《弘兼憲史香檳講座》、《弘兼憲史葡萄酒入門講座》、《弘兼憲史法國葡萄酒講座》、《弘兼憲史世界葡萄酒講座》與《弘兼憲史雞尾酒講座》等書(由積木文化出版)。
內容介紹: 葡萄酒知識進階版
以紅酒、白酒、氣泡酒為分類,網羅世界各地經典&最新焦點的100瓶名酒,涵蓋世界各著名產區,除了深入介紹各酒款的風味、釀造法、產區條件與特色外,也詳列酒款Data,同時書中有大量作者手繪的酒標與酒瓶圖,讓讀者一目了然。
一生一定要喝一次的頂級葡萄酒
一起來場葡萄酒豐盛醇厚的賞味之旅吧!大受歡迎的《弘兼憲史葡萄酒講座》又開班授課了!
在建立起葡萄酒的基礎知識後,這次要帶領讀者更上一層樓,深入了解世界上聞名遐邇的頂級酒款。除了法國波爾多的五大酒莊外,還有像是美國「加州葡萄酒之父」Robert Mondavi的酒廠,與法國慕桐堡(Ch. Mouton Rothschild)共同釀造的酒款──「第一樂章Opus One」、珍稀的膜拜酒Screaming Eagle、義大利於1770年創業的老字號Giacomo Conterno葡萄園所生產的招牌巴羅鏤「MONFORTINO」、最能代表義大利的偉大葡萄酒,也是屈指可數的長期熟成型酒款「Brunello di Montalcino」、西班牙用樹齡超過60年以上的田帕尼優葡萄所釀製的「Pingus」……書中搜羅了世界各地的頂級酒款並一一詳細介紹。想知道這些能榮登葡萄酒顛峰的紅酒、白酒與氣泡酒有何過人之處嗎?喜愛葡萄酒的讀者不容錯過!
書中最後一個章節,有重點簡介如何選購、保存、品嘗頂級葡萄酒的知識,只要掌握幾個要點,就能讓啜飲葡萄酒成為一場難忘的頂級饗宴。
偉大的紅酒:
布根地的侯瑪內-康地(Roman?e-Conti),任憑時代更迭,永遠是爭奪的對象
加州的膜拜酒Screaming Eagle,是極難到手的超熱門葡萄酒
義大利天生反骨的超級餐酒──Sassicaia
Unico是買了馬上就可以享用的「西班牙Roman?e-Conti」
珍稀的白酒:
波爾多的Ch.Haut-Brion Blanc是比紅酒更高價的夢幻逸品
布根地的Montrachet,適合陳年的「白酒貴族」
HdV White出自加州一流葡萄栽培家之手的酒款
波爾多伊更堡(Ch d’Yquem)的白酒,濃縮了一整棵葡萄樹的甜美
匈牙利的極品托凱酒(Tokaji Museum)是連公主都鍾情的琥珀色美酒
舉世聞名的波爾多五大酒莊:
瑪歌堡(Ch. Margaux)──廣為美女喜愛的人氣王
拉菲堡(Ch. Lafite-Rothschild)──「王者之酒」永遠是梅多克地區的領導者
拉圖堡(Ch. Latour)──充滿男性化的強勁口味
慕桐堡(Ch. Mouton-Rothschild)──每年都以名畫妝點酒標
歐比翁堡(Ch. Haut-Brior)──擄獲歷代政治家的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