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網路微型創業最好的時代,Now(上)/詹宏志
(本文分上下兩篇, 在此一併貼出)
(本文轉載自《數位時代》, 2007年)
上次我在〈網海餘生〉這個專欄裡,提醒現在想在網路世界創業的朋友,別錯把平台提供拆帳給你的經營模式,誤認為是自己的營運模式。要知道這樣做的結果,你只是造就了別人的模式,你自己的模式還卻沒有影子呢。但到了文章最後,我忍不住又自己提問:有沒有可能我們可以棲身在既有的平台(類似廣告平台或電子商務平台),借用它提供的機制或收入,有計畫地逐步建立自己的事業?
這種先寄人籬下、再展翅高飛的模式,或者我可以把它稱為是一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發展模式,是成立的嗎?存在的嗎?
事實上,以我的看法,它不但成立,而且現在可能就是網路上最好的創業時代。即使台灣目前的經濟環境看起來諸多不樂觀,而中國大陸的網路事業又過度浮濫之下,我還是持這樣的想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媒體或商務平台的存在,使得嘗試摸索的風險可以大幅降低的緣故。
二○○○年時PC home Online求平衡心切,
一方面把許多成長快速的免費服務都停了,
另一方面則覺得網路廣告的成長太慢,
於是我們選擇了直營電子商務……
讓我來試著說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二○○○年我創辦並參與工作的入口網站「PC home Online網路家庭」決心要跳入「電子商務」的領域(請參見http://www.pchome.com.tw)。這裡所說的電子商務,並不是提供市集機制讓別人來交易的平台,像一般入口網站常常做的那樣,而是自己一肩擔起提供商品、促成交易,並完成收款、送貨等一切服務與責任的B2C電子零售商。
之所以下了這項決定,也有它的環境背景:當時正是美國Nasdaq網路股災延燒之際,全世界經營網路事業的工作者都有莫大的壓力,就算你的模式再對、成長性再好,只要當下不賺錢,大家都當你是不該存在的「燒錢機器」(事實當然不是如此,即使是實體世界的新事業也常有不賺錢的投資期,只是那時候投資圈除草太急,連正在抽芽的稻秧都砍了)。
我們當時也求平衡心切,一方面把許多成長快速的免費服務都停了(現在回頭看當然心疼、後悔不已),另一方面則覺得網路廣告的成長太慢,也許必須尋找一些其他收入,在若干可能性當中,我們就選擇了直營電子商務。其他入口網站顯然也有相似的壓力,大家不約而同在同一時間找了若干新收入項目。在大陸的入口網站之中,有的找到「短信息」(short message),像「新浪」;有的找到「線上遊戲」,像「網易」。在台灣,流量最高的「奇摩」選擇賣給了「雅虎」,獲利出場;最老牌的「蕃薯藤」則加重了他們的接案和技術服務,做為增加收入的手段…。
選擇電子商務並不是容易的事。在那個時候,儘管亞馬遜(www.amazon.com)與eBay(www.ebay.com)的例子已經舉世皆知,但在台灣或亞洲其它地區,你想要率先打造一個電子商務服務,你還是要一切從頭開始。
你要找到可以提供商品的供應商(還要向他們解釋網路是什麼),你要開發一套網路程式系統(包括產品上架、交易,以及相應的進貨、銷貨、存貨等會計系統整合),你還要解決當時金流、物流都不為網路事業服務的問題(不要以為美國公司解決了整合問題,亞洲地區的網路事業障礙就自動解決了)。我還很記得當時銀行界的朋友親口告訴我,他們為網路交易設定的信用卡交易金額上限是零,意思是他們根本不相信電子商務這回事,表面上他們也讓網路公司成為信用卡認證交易商,實際上他們根本不讓消費者可以刷卡成功。
習慣也不是一夜之間可以建立,消費者也有很多人不相信網路上的支付機制(也沒有太多網路公司努力克服消費者的信賴門檻);我也還記得當時有一些比我們走得更早的網路零售商,因為擔心消費者不敢在網路上付款,改採送貨到府並收款的模式,一開始雖然很成功,但也因為沒有完整解決消費者在網路上的交易流程,最後無法變成真正的電子商務。如今這些「中間型」的網路零售商,有很多已經不在或無足輕重了。
六年過去,這些機制和習慣當然都被相信電子商務的從業者(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一點一滴地解決了,當中不免要犯各種摸索的錯誤、和付出各種嘗試的心血,現在大家看台灣的網路交易視為當然,真正從中間走過的人不會覺得這是容易的事。
如今從事電子商務,技術不再是關鍵,
反而可以回到商業的本質去思考。
你必須要找到一種商品領域,
並且想出一種可以感動消費者的服務概念……
但如果是今天我重新開始從事電子商務又將如何?我發現技術開發與解決方案不再是關鍵,反而可以回到商業的本質去思考。現在電子商務基本上已經變成一種「環境」,人人得而用之。消費者已經接受並且熟悉電子商務,商品的供應商已經把電子零售商看成是重要的通路,銀行已經接受進而努力爭取電子商務的支付服務,物流業者也完全明白電子商務是他們的機會。現在,你所要做的工作和實體零售商一樣,你要找到一種商品領域,並且想出一種可以感動消費者的服務概念。
譬如說你相信市場上有些消費者對特殊的進口蔬菜有需求(他們可能是熟悉西式美食、或對西式美食有嚮往的人),如果你能找到有能力供貨的蔬菜進口商合作,而你自己對這些產品又有品味判斷與解釋的能力,如果你又能提出某種有競爭力的價格和服務,也許你就有機會展開一個屬於你的電子商務生意。至於支付機制、金流、物流,你都找得到第三方來為你服務。
更好的消息是,即使台灣的電子商務已經蓬勃發展(中國大陸也挺熱鬧了),但你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商品與服務的空缺還太多太多。不像實體世界,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很成熟而擁擠,也常常有一、兩家很堅強的領先者;但在網路零售業的世界,有很穩固的領先者的商品領域並不多,你很容易一投入就成為那個新領域的第一名或第二名,這是何等誘人的事。
最讓我感到心動的是,這些領域都可以「切小再做大」。意思是說,你可以把領域畫得很窄很小,才在其中做得很全很精;譬如你只賣醋(領域很小),但你卻有來自全世界一千多種不同的醋(做得很全),你又慢慢累積了關於這些醋的來歷與特色的種種描述(很精),如果還加上許多網友的討論就更棒了(web 2.0的精神)。有些冷僻的商品周轉不是很快也沒關係,比起佔有店面面積的壓力,你的處境好得太多了(你甚至可以向消費者解釋,某些商品他們購買你才下單,時間會較長,在電子商務這也是消費者接受的事)。
切小的另一個意思,指的是創業者如何調節他自己的事業規模,這就要利用到既有的商店平台了,但我們得下一次再討論它。
----
本文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5461
(轉貼)網路微型創業最好的時代,Now(下)/詹宏志
從小做大,本來就是生意世界常見的實踐步驟。但在實體世界裡,這「小」也有一定的啟動規格。
譬如你想開一家小咖啡店或小服飾店(這也是現實世界裡兩種年輕創業者喜愛的生意類型),這時候,你顯然需要租賃一個立地條件差強人意的店面(房租一般來說不會便宜),你需要若干裝潢與設備,你需要初期的進貨或原料,也許你還需要一點幫忙的人力,甚至你可能需要一點引來人潮的行銷預算。儘管你已經絞盡腦汁、克勤克儉地創業,你也還是需要幾百萬台幣來開啟這事業的第一步,如果想法稍微精緻一點或雄偉一點,有時候這些啟動資金就要上到千萬。
當然,這個「小事業」能不能成功獲利、進而變大,仰賴的不單是這個起點的規模,而是隱藏在背後的想法(譬如你是否對商品與服務有著一種獨特的觀點或堅持),以及它實際被執行的徹底程度(魔鬼在細節,不是嗎?)。你的想法在市場上得到了驗證,那才是事業真正的開始;但「創業不怕出身小」,要緊的是,你必須有一個機會把它放到市場接受考驗。
有時候,也有一些創業者慨嘆啟動規格不對,譬如沒有租到夠條件的店面,或者投資不夠,使得設備和服務打了折扣,使得原始想法得不到完整地呈現,以至於功虧一簣。雖然這種慨嘆有時候意義不大,它通常意味著你沒想清楚(沒有一開始就算好應有的投入)、或者你做了一個超出你的能力的事業(有的事業構想不是不好,而是我們還沒有條件做,拿這種事業來做為初次創業的案子,是不自量力了)。但這些慨嘆也正顯示了,啟動事業所需要的資源是有規模要求的,沒有資源、積蓄或所謂的「天使資金」,事業是開展不起來的,那怕我們說的只是個「小生意」。
網路創業的關鍵在於想法、知識、興趣
和執行的熱情,而不是資本,
一個新創事業的資本需求低,你就自由了,
年輕人衝勁與勇氣的價值也就相對高了。
真實世界裡,即使是做個「小生意」,你也需要一點本錢。以台灣、香港這種土地、人力成本已高的社會(就算是中國大陸,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地方成本也夠嚇人),需要的本錢也愈來愈不小了,年輕人做了幾年工作想要出來創業,除非家裡有錢又願幫忙,難度也不低。但「創業趁年少」,一方面是生活未定型,有青春的體力和衝勁可依靠;另一方面則是事業體需要長期耕耘,長時間經營一個事業,可以看見的境界不同;我自己創業較晚,常常遺憾沒有更長的時間可以觀察一個事業的多重轉折,想想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的例子,他創業早,照顧事業的時間也長,宏碁事業群發展過程的「峰迴路轉」,想必施先生是感觸良多的吧?
為什麼我一直說著各種自相矛盾的說法?說創業要錢,說年輕人不容易有錢,又說創業最好趁著年輕?我只是想說的不過就是「門檻」的概念。實體世界經過長期的發展,「資本的門檻」已經變高;而上一期我在這個專欄裡也說,相對於網路環境,「實體世界,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很成熟而擁擠,也常常有一、兩家很堅強的領先者」,我指的是「競爭的門檻」也高了。
我真正想說的是,現在創業的「樂園」在網路世界,特別是「創作平台」與「開店平台」的出現,使得創業門檻降低,摸索的風險也因而大大的降低了,這對一無憑恃的年輕人來說是好消息。
譬如從前我曾經相信「網路原生媒體」的可能性,因而創辦了《明日報》。我的理由是,網路有它的表現特性,它的內容不應該只是從傳統媒體借來。把報紙上的新聞放進網路,不會變成「網路報」;把電視的內容放上網路,不會變成「網路電視」;它一定是用新邏輯、新流程、新表現、包括新收入模式的新媒體。但《明日報》摸索的代價太高了,人數超過兩百人,一切設備、架構都得自己投入開發,這樣的摸索代價連轉彎都覺得沈重(但新模式又多麼需要嘗試和轉彎)。
如果今日我重新想探索網路原生媒體的可能性,我應該利用部落格之類的平台機制,我需要的是專注於媒體概念與溝通實驗,找到模式再放大,不必一開始就背負沈重的巨殼。
網路世界現在是「微型創業」的好時機,
特別是投入資本在兩百萬台幣以下的事業,
你要儘量利用現有的平台,把自己的資源投在關鍵性的焦點
想清楚你要給網友們什麼服務……
或者你想要從事電子商務(這裡還有許多空白的領域),你也不必一開始就有沈重的網站負擔,也不必費神處理交易時的物流、金流,你可以直接跳入商品與服務的構想,利用現有的開店平台和第三方服務來摸索市場的反應,直到你完全掌握網路交易的特性,也建立你的知識和顧客群,到時候需不需要屬於自己的網路架構,你還可以再做決定。
從這個角度想,創業突然變「輕」了。關鍵反而在於想法、知識、興趣和執行的熱情,而不是資本。一個新創事業的資本需求低,你就自由了,年輕人衝勁與勇氣的價值也就相對高了。
網路世界現在是「微型創業」的好時機,我特別指的是投入資本在兩百萬台幣以下的事業,有很多事業甚至可以低到五十萬元的現金投資,或者真正的投資就是你自己的時間(或業餘的時間);你要儘量利用現有的創作、商務平台,把自己的資源投在關鍵性的焦點(也就是你要給網友們什麼服務)。這比實體世界的創業需求低得多,但成功機率卻高很多。
不要擔心「微型創業」本身門檻也低,容易被模仿,當你找到模式,找到市場的驗證,那也就是你可以找到投資來擴大它的時候。
當然,五十萬或兩百萬台幣投資的創業起點,對一無所有的年輕人也是一種負擔。這就讓我想到另一種我自己也充滿興趣的投資生意,投資者可以考慮創造一種「微型創業基金」,針對微型網路事業的創業者進行類似創投的投資,每一個案子只投五十萬或一百萬,五千萬的基金就可以投到五十到一百個案子,這裡頭有許多是可以經營的,也可能有極少數是會有被收購或上市的價值的。有一次,《連線雜誌》(Wired)創辦人之一、後來從事創投的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來台,我問他如果創投投資的案子不一定可以退場(exit),要怎麼辦?他說:「我們歐洲人想得和美國人不同,如果投資事業每年都有很好的配息,為什麼一定要出場?」
----
本文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