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03 08:59:38| 人氣3,8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適地適種的原則。【趣消暑】台灣愛玉SGS398項農藥檢驗無殘留報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愛玉-2014第二季  

圖片:【趣消暑】台灣愛玉通過SGS398項農藥檢驗無農藥殘留報告

  

 

從前年四月在嘉義的梅山鄉及豐山鄉,去年十一月南投的國姓鄉,到今年高雄的桃源區,我陸續拜訪了野生愛玉及人工栽培愛玉的產地,在這趟愛玉巡訪的旅程中,我一直想著這種帶著白色斑點的青果與在地農民的關連,有時甚至覺得必需去追蹤一些線索及農民的內心想法,才有可能發掘出這項農產品的價值。

 

愛玉是一種很難栽培的農作物,就算栽培成功,快則三到四年才能採收,農民為什麼要去栽種呢……?

 

愛玉是台灣的特有種,全世界只有台灣生長,目前已發現的品種共有115種,愛玉的瘦果具有豐富的果膠質與果膠酵素,能在常溫水中自然凝凍,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涼品之一,不過早期愛玉為野生狀態,遲至卅年前,本地農民才開始栽培。

 

台灣農民將愛玉引入農作物領域的過程,並非只是將野生種移植到田地就能生長採收那麼容易,其間歷經品種結果率的比較、土質氣候的適種性研究、仿效理想的生態環境、建立生長的農法模型等,遇到許多瓶頸。

 

高雄桃源區的一位愛玉農告訴我,早在廿五年前,他家就開始栽種愛玉了,但七年一無所成,飽受鄰近訕笑,大家都說愛玉是野生的,沒有人用種的,那時他家始終不知愛玉為雄雌異株。

  

而農民之所以保持耐心,嘗試失敗,努力以赴,部份的原因在於相信,愛玉就生長在附近的山區,他們認為就近栽培,土壤與陽光、雨量、溼度等氣候條件是一致的,應該可以成功。

 

這是樸素形態的「適地適種」的認知。

 

我在高雄桃源區深山裏的愛玉園,看見了這個想法的實踐,他們是台灣早期愛玉農的縮影,愛玉最後可以取得人工栽培的成果,與此信念的堅持有很大的關係。

 

農民說,到了第八年,他們家的愛玉才算栽培成功,而高雄的農政單位一直到十年前才開始推廣愛玉栽培,易言之,早期成功的愛玉農,他們的栽培技術領先後面的跟隨者,足足十年以上。

 

愛玉農在果園中又遺憾地表示,他們家陸續自山區移植四十多個原生種嘗試,但因產量及果膠品質的考量,最後只留下最具有經濟價值的四個品種,那些被放棄的品種,有的愛玉一棵可以結出三百顆果實,但果實都跟檳榔一樣小,有的結出的果實像木瓜一樣大,但一棵只能結出三顆,此時回想,放棄那些品種是很可惜的,有些品種並不是想收集就收集得到,必需靠運氣,那些品種至少應該被保留下一兩棵才對,但當時只想到立即性的產值,忽略了研發及培育品種的重要性。

 

當農民將山區的愛玉移植到附近的田地,一直思考著愛玉攀爬生長的特性,摸索理想的種植技術,他們採用的農法大抵為柱栽、棚栽與樹栽三種。

 

這三種栽培方式,因類似葡萄園的大型棚栽,在往後的嘗試經常發生病蟲害,並且只有棚架外側的向光面能夠結果,愛玉的生長面積看似龐大,卻存在著許多問題,產值有限,於是農民逐漸以柱栽與樹栽為主;採豎立水泥柱讓愛玉藤枝攀爬的方法簡單易成,三年即有產值,不過需要整地及水泥柱成本,而貼近自然的樹栽,則效法愛玉攀附山區大樹的生長習性,讓其緩慢成長結果,從幼株到採收需要七年,時間雖長,產值為柱栽的三倍,也能妥善融入原來的生態環境。

 

離開高雄桃源區,我的車子沿著南橫公路前進,我更仔細地觀察,才發覺近年來的極端型氣候及荖濃溪的侵蝕作用,對兩側地理環境產生致命性破壞。而桃源當地的農人,在愛玉培植技術上逐漸走向樹栽農法,聚落裏許多高大的樟樹或芒果樹攀爬著愛玉藤蔓,農民正修復著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尋找一條未來出路。

 

在愛玉產地的巡訪中,我在高雄桃源區之後暫告一個段落。

 

這個產地為我帶來「適地適種」的啟示:在適合的土地栽培適合生長的農作物、保留農作物原生的種子、建立適合地方的栽培方法與技術,這三個原則,也適用於其它產地的其它農作物。

 

愛玉是台灣的原生種,這項特殊的農產品,因野生轉入栽培,為在地農業持續累積深度,我們該對此添入的新色彩進行如何的文化闡述與表現呢?那是農業工作者必需去完成的時代課題。

 

台長: 也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