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阿文
◎7、想殺死父親的孩子
⊕潘文良
蛇螫人,不是為了傷人,而是為了「求生存」而自衛。
阿文的淚水,流乾了之後,滿心的怨恨,不能化解,於是,心裡設計著‥
〔要如何害死父親?如何害死父親,而不會被人發現?
把父親推到懸崖下?會有這樣的機會嗎?
把父親燒死吧!把父親推到陂仔去……
可是‥陂仔又不是很深,萬一淹不死,怎麼辦?
用安眠藥吧!這樣,父親不會死得太難過!…………〕
最好的方法,是學會「隔空點穴」,可以點「笑穴」,讓人笑個不停;可以點「哭穴」,讓人哭個不停;可以把人給「定身」,讓人動不了——當然,也可以把人給「點死」,那會死得很「自然」——神不知、鬼不覺、人不察。
(看了布袋戲、武俠片的結果。)
阿文一旦練成,那第一個,就會(就要)點死父親,「大義滅親」之後,再去「浪跡天涯」,路見不平,就「出指相助」,把那些‥污吏貪官、混蛋流氓、強盜奸商……把所有該死的,一個一個「點名」,一個一個把他給點死——這麼一想,還覺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維護正義」呢! (心中的罪惡感,會使人找理由, 來使自己的行為,變成「合情、合理」的行為,於是‥即使是「不合法」的行為,也會做得「理所當然、理得心安」。)
…………
有了想「害死父親」的念頭後,「罪惡感」,使人逃避——阿文很怕看到父親,害怕自己,真的會害死父親……也害怕父親,知道自己想害死他,而「先下手為強」,把自己給害死……
於是‥阿文對於父親,便是「如敬鬼神而遠之」,為了「以策安全」,所以也就「保持距離」——不讓父親傷害自己,也不讓自己傷害父親。
阿文幼年時「離床、離房」;國中畢了業,就急急地「離家」,儘管工作的地方,離家不到四公里,但是‥阿文寧可住在外面,而「不回家」……只為了「脫離魔掌」吧!?
* * * *
親愛的父母大人呀!
如果您的孩子,對您吼道‥「我最討厭你!我恨你!我要殺死你!」
請不要覺得「訝異」!也不要覺得「氣忿」!
請您冷靜的反省自己,並且向孩子道歉——因為‥您使孩子心中,有了「怨恨」。
更請您「疏導」孩子,心中的不滿!
心中的怨恨,要得到「釋放」,必須學會「善解‥從善而解、善於解決」——任何「壓抑」,或者是「隱藏」,都將會引發「生理、心理」的疾病。
如果‥您傷害了孩子,那麼‥請容許孩子「討厭你、恨你、想要殺死你」——孩子之所以,會有如是「反應」,不過是為了「求生存」(活下去)而「自衛」罷了!
孩子若是「不敢、不會‥討厭你、恨你、想要殺死你」,那麼‥孩子是在「自欺欺人」,孩子心中所壓抑、隱藏的「怨恨」,會「莫名其妙」的「搞怪」;孩子也會找「代罪羔羊」,會拿「別人」,或是拿「他物」,還有可能是拿「自己」,當出氣筒——或是生一大堆‥有的沒有的病;或是蹺課、或是逃學、或是離家出走;或是跟別人吵架、打架,乃至於殺害別人,或是放火、或是偷竊、或是喝酒、或是吸毒、或是飆車……如是「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好用來 「發洩」心中的怨恨、好用來「報復」父母大人。
阿文發覺‥
「蛇不會為了開玩笑而螫人,總是因為‥人,有意、無意的,惹到了蛇——
蛇螫人,不是為了傷人,而是為了『求生存』而自衛。」
如果可能的話,孩子真的會殺死父母——但是‥他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
孩子為什麼,會想殺死父母呢? 只因為‥父母常是在傷害子女。
「孩子是愛父母的,孩子並不是想殺死那個‥『愛他的父母』——
而是想殺死那個‥『傷害他的父母』。
可悲的是、無奈的是‥愛他的,也是同一個父母;}
而傷害他的,竟也是同一個父母——
這會讓孩子,感到很『矛盾』——殺,還是不殺?」
歷史上、戲劇裡,有許多「大義滅親」的故事‥「惡貫滿盈」的父親,被兒子給殺了,大家還拍手稱讚,人人叫好,說他「大義滅親」,說他父親該死,卻不責怪他不孝——其實‥「該死」的,不是那個「好父親」,而是那個「壞父親」,可悲的是、無奈的是‥做好的、做壞的,都是同一個父親,殺是不殺? 父親被殺死了,好壞都同歸於盡;而人人都有個「壞父親」,人人都想殺死「壞父親」,所以‥「壞父親」被殺了,人人叫好——卻忘了兒子的不是。
(就像〈包青天〉,在叫道‥「來人啊!狗頭鉔伺候!」時;看到「壞人」被砍頭,人人都會「鬆一口氣、滿心歡喜」地,「拍手叫好」一樣。
阿文常在想‥
〔壞人要是看到這一劇情時,是會「拍手叫好」,忘了自己也是個「通緝犯」,
還是會替那個,即將人頭落地的罪犯,感到憂心呢?)
阿文國小時,還曾經用稻草,紮成了個稻草人,把「他」給燒死呢!
或是把「討厭的人」,畫在紙上,然後,把「他」燒死。
「火會燒毀一切」,當「火熄焰滅、煙散灰飛」之時,心中的「怨恨」,也會隨之宣洩——然而‥外來的迫害,不能斷除,於是‥心中的怨恨,也無法斷除。
阿文燒呀燒的,怎麼也燒不完,後來,「罪惡感」,使得阿文對「火」,感到「恐懼」——「心中一把火」,使得阿文害怕自己,會變成「放火的孩子」;也會夢到,自己被大火燒死……
國中的時候,曾經畫了一張畫‥頭上像火山爆發,還長著角,怒目凸暴、鼻噴出氣,張著血盆大口,牙尖齒利……畫的是「我的父親是牛魔王」——把「他」釘在木板牆上,用「飛標」把他給射爛。 (阿文剛才,還試著想去畫了一遍——
「怨恨」的感覺消逝了,畫出來的,竟也不再「可怕、可惡、可恨」了。)
有一次,是用泥巴,塑造了個「偶像」,然後,「莫名其妙」的,就把「他」用拳頭給「搥得扁扁的;再塑造一個,又氣得把「他」,用「超級小刀」,給切成好了幾塊。(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並不會想那麼多,也不會刻意想到「對象」是誰, 就只是為了‥發洩心中的怨恨。)
這麼做,心裡會好過一些的!
這麼做,是一種「象徵」、一種「代償作用」、一種情緒的「宣洩」,
雖然不能「治本」(「禍源」不斷,就無法根治),但可以「治標」——
這總比壓抑自己的情緒、隱藏自己的感受,自欺欺人地,搞到後來,
使自己「抑鬱成病、積憂成疾」,患得精神病、變成瘋子的好;
也比去「遷怒」別人,找一個「代罪羔羊」,拿別人當「出氣筒」的好;
(有的是拿別人出氣‥虐他;有的是拿自己出氣‥虐己。)
也比到處,去惹是生非的好;也比真的去殺人、害人的好;
也比「砸破玻璃、砸爛電視機……破壞東西」,來得「經濟」;
也比「蹺課逃學、離家出走、結交惡友、為非作歹‥自甘墮落」來得好。
親愛的父母大人!
如果‥您試著去了解,那些精神病患、罪犯的形成背景、心理狀況,您就會知道‥那些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感人、動人」的故事——那些人,並不可笑、並不可怕、並不可恥、並不可憎厭、並不可鄙視、並不可排斥……您會多一層同情與體諒。並且,您如果願意‥「拿別人當鏡子——反省」一下的話,那麼‥您會對於人際之間的「相處之道」,與自己對待孩子的「教育觀念、言語行為」,有所「覺悟」、有所「警惕」的——
請您試著去尋求協助,幫助自己、幫助孩子‥
善解生活上的問題、善解心中的困頓吧!
阿文有感而道‥
「疏導疏導——疏其不滿,導其向善。
唯有先疏其不滿,才能導其向善。
・怨恨使人產生『敵對』與『恐懼』,
人人必須‥高築藩籬,保護自己;為策安全,保持距離。
結果‥人際之間,變得疏遠、脫離、冷漠、孤寂;
怨恨,也使人產生『反抗』與『攻擊』,造成彼此的傷害。
・唯有先『疏其不滿』,才能夠『導其向善』;
若只會(只想)『導其向善』,而不會(沒有)『疏其不滿』,
那是沒什麼效果的。」
「不流淚的人,是可怕的!」
孩子想哭,就讓他自己,靜靜的去哭——不要去打擾他哭、不要去制止他哭,哭過了,還得教他去喝喝水,補充‥「流失的水分」呢!
可以告訴孩子說‥
「孩子啊!要哭就哭吧!你可以到房間裡去——
專心的哭一場,哭過之後,如果你想跟我聊聊,我會等著你的!」
孩子想說,就要靜靜地,「傾聽」孩子說完、「引導」孩子說話,而不要覺得不耐煩,便打斷孩子的話、不讓孩子說。
「壓抑」是身心疾病的來源。
讓孩子的情緒,得以抒解、得以釋放——
孩子才不會因此而生病‥身體不會生病、心理不會生病——
這樣,您才能有(才會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
※舊文整修首舖「新聞台。潘文良著作集」。2022.06.08.三 00:00:31
◎潘文良《阿文。7、想殺死父親的孩子》。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138202
FB佈:https://www.facebook.com/avun.pan/posts/4863783920399825
■標籤:#生存 #化解 #自然 #正義 #合情 #合理 #理得心安 #離家 #脫離 #道歉 #疏導 #善解 #自衛 #象徵 #覺悟 #警惕 #情緒 #引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