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01 12:17:17| 人氣3,1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翻轉幸福的商業力量 共享經濟 工商時報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翻轉幸福的商業力量-2025年協同共享經濟 上看3,350億美元
2016年01月08日 04:10 陳右怡 (工商時報)
2025年協同共享經濟 上看3,350億美元
協同共享經濟正席捲全球,也顛覆著傳統供需市場體系、產業生態鏈與消費者價值。據PWC等國外機構預估,全球協同共享經濟企業總營收在2025將成長到3,350億美元;美國矽谷每天約2,500萬美元投資給協同共享新創公司,目前全球累積超過8,000以上的協同共享平台。
從Google、Facebook、維基百科,到近年快速崛起、市值破百億美元的Uber、Airbnb、LendingClub等,都屬協同共享經濟體,他們顛覆傳統供需市場體系、產業生態鏈與消費者價值,席捲全球。
協同共享商業模式,是透過資訊、知識、勞力、時間、資產等資源的分享,滿足各取所需的目的。這種商業模式成為世界各國民間業者與政府積極投入的創新主流,衍生並創造出各種創新應用服務。
ICT科技驅動
由於網路技術應用、智慧手機普及、社群分享活絡、雲端運算與大數據資料分析等技術,驅動傳統經濟市場體系轉向協同共享經濟體制,歸納有10大特點─1.少量多樣客製化服務
2.P2P橫向生產整合:開放式技術架構與分散特性,帶動點對點橫向生產資源 
 整合
3.縮短供應鏈:降低商品及服務生產、配送、銷售過程中所有中間者
4.分散式管理:企業營運從過去集中式轉而分散式
5.以微型企業或自造者為主
6.個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稱為Prosumers
7.零邊際成本效益,大幅減少供應鏈成本
8.以市場供需動態定價,以浮動價格為依歸
9.商品使用權大於商品所有權
10.較重視可分享或再利用的商品價值
據PWC等國外機構調查,2014年全球協同共享經濟企業總營收約150億美元,預估2025成長到3,350億美元;美國矽谷每天約2,500萬美元投資給協同共享新創公司,也常出現市值逾10億美元的科技新創,稱為獨角獸,目前全球累積超過8,000以上的協同共享平台。
共享、共生與在地化
協同共享服務快速為全球消費大眾所接受,前3大理由─
1. 便利性:對於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兩端,都偏好與在地所有供需資 
  源達到互相連結,以便於快速搜尋並完成交易任務
2.平價:價格通常低於25%;
3.產品或服務之品質佳:若是實體的商品,使用者則傾向購買有品牌者,而願意使用服務則較著重安全性、隱私,同時其他使用者評估回饋也左右整個產品或服務的印象。
通常使用協同共享服務的消費大眾中,有90%會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心得感受,與親友或他人產生更多的聯繫。所以,即使協同共享的是實體資產或商品,但大多數的屬性是租賃、再利用或可交換的特性,追尋具有人生意義的生產、服務與消費,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連結。
最常見協同共享方式,是運用智慧手機APP媒合供需雙方,「羊毛出在豬身上,由狗買單」正是討論這個商業模式的流行語,許多創業構想也從中出發,卻往往曇花一現,原因之一是沒有針對真正使用者的共通性問題對症下藥。
從解決共通性問題出發
被稱為破壞式創新者Uber、DiDi Taxi、Airbnb、Lending Club等,快速擴展市場,商業模式不斷被全球複製,根本的出發點是思考供需兩端長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重新串起供需價值鏈。
然而,這些成功的協同共享新創服務,陸續開拓出一個個全新的服務市場,但也產生許多新問題與新需求缺口,例如在全球擴散速度很快的叫車服務模式,也衍生人身安全、服務品質、價格機制等問題,反映出協同共享服務再度喚起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助,並透過互動來填補目前這些問題與需求缺口,但也將成為創造下一個新商機的切入點,可能創造出另一個新市場。
關鍵技術是成功商模後盾
除大廠與全球新創公司外,各行業也試圖導入協同共享商業模式,思考過去傳統營運模式需要導入什麼樣的關鍵技術,方可進行企業內部營運創新或發展出新應用服務。
透過手機App媒合是個容易被複製的商業模式,背後是否有關鍵技術為後盾,是可擴大市場規模、衍生應用市場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創新服務可以存續的核心基礎。
協同共享經濟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可以發展,工研院IEK提出5大關鍵技術─1.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架構與技術
2. 社群網路技術
3. 自主式地域服務技術
4. 浮動價格交易機制
5.P2P系統與應用服務技術。
還有掌握4大核心─
1. 蒐集、分享並分析群眾智慧
2. 關鍵技術與商業模式雙重創新
3. 開放式API或雲端開發環境
4.厚植大數據應用分析庫。
協同共享經濟正在塑造一種全民共享的社會生活,為在地居民之日常生活、工作、人際等帶來改變,共享從有形物質的交易到無形價值的交流,所有從生產、使用到消費產品或服務的過程當中,所有參與的人因而能共同產生信任、成就、滿足與愉悅感。
(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
優秀策略家-
蓋茲、賈伯斯都在... 打造整個產業的平台
2016年1月8日David B. Yoffie 工商時報
優秀的策略家,尤其在科技市場上,像是賈伯斯、比爾蓋茲與葛洛夫,他們不只嘗試打造好的產品,甚至不只是打造好的公司,他們的目標通常是打造整個產業的平台,集結整個生態系統的合作夥伴,參與互補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以及參與行銷、銷售、服務和通路。
平台集結許多的個人或團體,讓大家擁有共同的目標,通常也能夠取得一些共享的資源。這個定義適用於蓋茲、葛洛夫和賈伯斯分別提倡的平台。微軟、英特爾和蘋果分別打造了產業平台,集結使用者和公司企業,創造互補產品和服務,讓一個平台更實用,也更有價值,有時甚至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指數型效應。
在平台、產品間出現序位差異
然而,蓋茲、葛洛夫和賈伯斯對產業平台的體悟,分別出現在不同的時間點,著重的面向也不一樣。他們不同的觀點正反映出一道光譜,兩端分別是「平台」思維和「產品」思維,兩端之間包含各種不同的優先序位、細微差異和權衡取捨。
例如,1980年當時IBM高階主管到微軟,尋求他們新型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蓋茲立刻想到:「平台優先,產品次要。」他保留將DOS和Windows賣給其他公司的權利,並且用這套作業系統作為一個基礎,讓許多硬體公司用它來打造個人電腦,也讓微軟和其他軟體公司用這個基礎打造互補應用程式。
相對來看,葛洛夫要在這10年後才徹底了解產業平台的重要,以及英特爾的主要產品微處理器扮演的角色。
至於賈伯斯,以往的想法似乎一直是「產品優先,平台次要」,從1978年的蘋果二號,到1984年的麥金塔,再到2007年的iPhone都是如此。賈伯斯其實了解產業平台的力量,他培養了外部軟體公司和一些其他企業來協助他。他也花了好幾年時間,對抗微軟在運算能力方面的主導地位。
不過賈伯斯認為,培養生態系統的合作夥伴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是嚴格把關產品的設計和使用者體驗。雖然蘋果的產品愈來愈仰賴其他公司提供的軟體或服務。
因此,微軟挾著DOS-Windows的生態系統,加上Google的安卓生態系統,兩者便能分別在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市場超越蘋果,並且侵蝕蘋果在平板電腦方面領先的市占率。
總括4原則克服挑戰
雖然每一位執行長對平台策略都有獨到的觀點,不過以下4個原則總括了他們當時都須克服的挑戰:
原則1.要去思考平台,而不只是產品。
原則2.要去思考生態系統,而不只是平台。
原則3.創造一些你自己的互補產品或服務。
原則4.進化並且開發新的平台,避免過時遭到淘汰。
1980年IBM高階主管造訪微軟,微軟當時還沒有開發任何的作業系統,於是蓋茲婉拒,並建議他們和數位研究公司(Digital Research)執行長蓋瑞.基利道爾(Gary Kildall)談。當基利道爾決定不想做這筆生意後,IBM又回去找蓋茲。於是,蓋茲付給1家西雅圖小公司75,000美元,買下一套初階作業系統,然後他和微軟的工程師再為IBM進行一些修改,在接下來30幾年,微軟主導了個人電腦軟體平台的事業。
許多觀察家主張,當時的微軟其實是運氣好。不過蓋茲同樣也有著清楚的願景,所以他把握住機會,他也很有遠見,不把IBM這筆交易單單視為「產品設計的勝利」,而把它當作是打造產業平台的契機。
蓋茲大可把DOS高價賣出,或要求IBM針對每一台個人電腦所搭載的DOS支付權利金,將微軟的營收和獲利最大化。但是蓋茲想得更廣、更遠。他知道一個相容機的產業已經圍繞著IBM的主機出現,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IBM個人電腦上。如果他能保有賣DOS給個人電腦仿製(clones)業者的權利,微軟未來將不只擁有IBM產品的元件,更將擁有一整個新產業的關鍵要素。
IBM高階主管大概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筆交易。IBM過去多數獲利都來自硬體銷售,所以如果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免付權利金,IBM可以賺更多。此外,IBM高階主管預期,只有少數廠商會進入DOS的市場,IBM已經打造一款特殊的晶片,讓作業系統能和硬體的元件彼此通訊,一旦沒有這款晶片,個人電腦就無法運作。
然而在1982年,微軟協助康柏和稍後的其他公司針對這款晶片進行了逆向工程,打造個人電腦,也搭載了DOS。這些「IBM個人電腦相容機」跑的是DOS作業系統的通用版本,它們很快就讓DOS和之後的Windows成為個人電腦最主流的產業軟體平台。
聚焦5項策略原則
英特爾、微軟與蘋果相繼成立於1968至1976年,這3家公司定義了現今的高科技產業,並在接下來的50年,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在鼎盛時期,這3家公司的市值合計超過1.7兆美元。
他們聚焦於5項策略原則:
1. 展望未來,回推現在
2. 勇敢下大注,但不讓公司身陷險境
3.創造產業平台與生態系統
4.善用巧力與蠻力
5.根據自身獨特的強項來打造組織。
後起之秀Google、Facebook、亞馬遜等,都在學習他們的策略。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我們這樣改變世界》)
************
贏在未來-
掌握3特徵 更快在網路經濟勝出
2016年1月1日 阿里研究院 工商時報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認為,如果第一、第二次技術革命釋放人的「體力」,這次技術革命釋放的是「腦力」:夢想、激情、創新、想像力、科技信仰等,以及一整套的技術基礎、制度安排推動世界改變。中國將成為「互聯網+」創業創新最活躍的試驗場所,同步促進知識、資源、製造、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上整合,這是與數位化同步的全球化。
21世紀開始,網際網路的發展迎接新的節點:從過去20年來資訊和網路產業的發展,逐步向實體經濟滲透,實體產業透過網路化而被吸納到網路的經濟範疇,從而構成全新的經濟型態─網路經濟體。
網際網路是所有資訊通訊技術中影響最深遠的,過不了多久,「人均頻寬」和「人均資訊占有量」將成為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核心指標,推動生產和生活的重大變化,重塑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在產業面發展,今日企業正應用網路基礎建設重塑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C2B消費者驅動的彈性化生產、小而美(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態)、異質化、分散式協同網絡、輕公司的模式特徵、長尾經濟和範疇經濟,以及眾包的方式正在取代傳統的規模經濟。
從中國發展現狀來看,在網際網路與實體融合的進程中,電子商務是網路經濟形成的橋梁,連接網際網路和實體世界,從前端行銷和零售逐漸滲入實體產業供應鏈環節,並且形成從消費者到零售商、通路商、服務商的龐大生態體系。
以電子商務經濟體為核心的網路經濟,促進實體的快速成長,重構生產、溝通交流等方式,釋放資訊生產力。
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延伸到實體世界,正以資訊和知識的特性,使得傳統線性供應鏈發生變化。未來是生態成員參與的分散式即時協同價值網絡,資訊生產力將得到充分釋放,生產關係也將發生改變。
中國持續增長得靠網路
網路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愈來愈大。據2014年7月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發布的《中國的數位化轉型:網際網路對生產力與成長的影響》報告指出:2010年中國的網路經濟只占GDP 的3.3%,落後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但到了2013年,中國的iGDP指數升至4.4%,已達全球領先國家水準。
考慮到網路發展速度和各產業運用程度,預計2013年到2025年網際網路將促進中國提升GDP成長率0.3%~1%。意謂在這十幾年,網際網路有可能在中國GDP成長總量中貢獻7%~22%,到2025年,相當於每年4兆到14兆人民幣的GDP總量。
網際網路不僅可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之一,還將改變經濟成長模式,加速市場機制形成和競爭,最具效率的企業得以更快勝出;網際網路讓資訊更透明,有助於最佳化投資決策,讓資本配置更有效;還可推動勞動力技能提升,提高勞動生產率;透過降低價格,讓人們獲取資訊更便捷,並帶來各種便利創造消費者剩餘,將有助於中國創造更能持續的經濟成長模式。
正在興起的網路經濟呈現與工業經濟不同的特徵─
特徵1.新的基礎建設
寬頻與智慧手機、雲端運算、網路金融、智慧物流體系等構成電子商務經濟體的新基礎建設。
至2013年底,中國在寬頻與智慧手機的網民規模達6.18億,其中手機網民達5億,網購用戶突破3億。儘管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網民,但是寬頻人口普及率僅為OECD國家平均值的一半,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在雲端運算方面,公用運算將成為資訊時代的公用建設,讓大數據產生威力;在網路金融方面,第三方支付成為金融支付的主力之一,推動傳統金融支付轉型升級。
阿里小微貸利用大數據、雲端運算等先進技術,創造新型網路貸款模式,實現低成本、批量化、生產線處理貸款需求,每筆貸款處理成本僅2、3元人民幣,傳統信貸模式下的成本約為2,000元到3,000元人民幣。
在智慧物流方面,菜鳥網路的「物流雷達預警系統」透過對阿里平台上大量商品、交易和使用者等資訊,以及社會物流網路資訊的深度挖掘,對全國各大物流公司進行「中轉站-線路-分點」整個包裹流轉鏈路的運輸預測與運輸預警,讓物流公司即時掌握整個物流網路每個環節的「未來包裹量預測」和「繁忙度實況預警」。
資料即信用、替代庫存
特徵2.新的生產要素:資料
就技術面,資訊時代賴以支撐的技術經過半導體、電腦、網路及大數據四階段迅速發展,資訊和資料處理量爆炸性成長。由於資料具共用性和邊際生產力遞增的特性,資料要素的投入與資訊技術的應用,使得物質要素不斷被節約,帶來更多且更高效的生產資料。價值的增加,突破傳統經濟1+1 =2的線性現象,改以非線性成長模式取代。
資料驅動業務流程。例如,叫車App,以乘客為中心,乘客可看到附近有多少輛計程車待客;以司機為中心,司機可看到附近有多少人在叫車,又有多少人願意加價。資料驅動司機的業務流程和行駛路線。
資料即信用。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在於小企業資料獲取困難,銀行傳統信貸調查的資訊採集方式適用性不強且成本高。阿里小微貸證明:搜尋引擎、大數據、社群網路和雲端運算,大幅削減資訊不對稱,交易雙方在資金期限配適、風險分擔上的成本極低,資料即信用成為可能。資料替代庫存。網路品牌商韓都衣舍向供應鏈開放銷售和庫存資料,遠在東莞的代工廠即可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動態的生產排程、生產模型,實現分批快速生產,把握銷售機會、最大限度減少庫存。
特徵3.新分工體系:從「鏈」到「網」的
隨雲端運算和大數據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以企業為核心的線性供應鏈」將轉變為「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網狀協同的線上價值網」。
首先,網際網路為消費者高度賦能,其角色、行為及力量正在發生根本變化:孤陋寡聞→見多識廣;分散孤立→相互連接;消極被動→積極參與。以企業為中心的產銷格局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新格局。其次,網際網路大幅降低市場分工、合作成本。
過去2年,淘寶上愈來愈多商家把倉儲、物流、IT系統、研發設計、客服、生產製造、行銷通路外包,進而透過系統連通和資料共用實現線上協同,呈現「網狀」的分工體系。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重新想像你的世界:互聯網+商業模式大變革》)

 


翻轉幸福的商業力量-2025年協同共享經濟 上看3,350億美元
2016年01月08日 04:10 陳右怡 (工商時報)

2025年協同共享經濟 上看3,350億美元
協同共享經濟正席捲全球,也顛覆著傳統供需市場體系、產業生態鏈與消費者價值。據PWC等國外機構預估,全球協同共享經濟企業總營收在2025將成長到3,350億美元;美國矽谷每天約2,500萬美元投資給協同共享新創公司,目前全球累積超過8,000以上的協同共享平台。

從Google、Facebook、維基百科,到近年快速崛起、市值破百億美元的Uber、Airbnb、LendingClub等,都屬協同共享經濟體,他們顛覆傳統供需市場體系、產業生態鏈與消費者價值,席捲全球。

協同共享商業模式,是透過資訊、知識、勞力、時間、資產等資源的分享,滿足各取所需的目的。這種商業模式成為世界各國民間業者與政府積極投入的創新主流,衍生並創造出各種創新應用服務。

ICT科技驅動
由於網路技術應用、智慧手機普及、社群分享活絡、雲端運算與大數據資料分析等技術,驅動傳統經濟市場體系轉向協同共享經濟體制,歸納有10大特點─1.少量多樣客製化服務
2.P2P橫向生產整合:開放式技術架構與分散特性,帶動點對點橫向生產資源 
 整合
3.縮短供應鏈:降低商品及服務生產、配送、銷售過程中所有中間者
4.分散式管理:企業營運從過去集中式轉而分散式
5.以微型企業或自造者為主
6.個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稱為Prosumers
7.零邊際成本效益,大幅減少供應鏈成本
8.以市場供需動態定價,以浮動價格為依歸
9.商品使用權大於商品所有權
10.較重視可分享或再利用的商品價值

據PWC等國外機構調查,2014年全球協同共享經濟企業總營收約150億美元,預估2025成長到3,350億美元;美國矽谷每天約2,500萬美元投資給協同共享新創公司,也常出現市值逾10億美元的科技新創,稱為獨角獸,目前全球累積超過8,000以上的協同共享平台。

共享、共生與在地化
協同共享服務快速為全球消費大眾所接受,前3大理由─
1. 便利性:對於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兩端,都偏好與在地所有供需資 
  源達到互相連結,以便於快速搜尋並完成交易任務
2.平價:價格通常低於25%;
3.產品或服務之品質佳:若是實體的商品,使用者則傾向購買有品牌者,而願意使用服務則較著重安全性、隱私,同時其他使用者評估回饋也左右整個產品或服務的印象。

通常使用協同共享服務的消費大眾中,有90%會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心得感受,與親友或他人產生更多的聯繫。所以,即使協同共享的是實體資產或商品,但大多數的屬性是租賃、再利用或可交換的特性,追尋具有人生意義的生產、服務與消費,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連結。
最常見協同共享方式,是運用智慧手機APP媒合供需雙方,「羊毛出在豬身上,由狗買單」正是討論這個商業模式的流行語,許多創業構想也從中出發,卻往往曇花一現,原因之一是沒有針對真正使用者的共通性問題對症下藥。

從解決共通性問題出發
被稱為破壞式創新者Uber、DiDi Taxi、Airbnb、Lending Club等,快速擴展市場,商業模式不斷被全球複製,根本的出發點是思考供需兩端長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重新串起供需價值鏈。
然而,這些成功的協同共享新創服務,陸續開拓出一個個全新的服務市場,但也產生許多新問題與新需求缺口,例如在全球擴散速度很快的叫車服務模式,也衍生人身安全、服務品質、價格機制等問題,反映出協同共享服務再度喚起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助,並透過互動來填補目前這些問題與需求缺口,但也將成為創造下一個新商機的切入點,可能創造出另一個新市場。

關鍵技術是成功商模後盾
除大廠與全球新創公司外,各行業也試圖導入協同共享商業模式,思考過去傳統營運模式需要導入什麼樣的關鍵技術,方可進行企業內部營運創新或發展出新應用服務。
透過手機App媒合是個容易被複製的商業模式,背後是否有關鍵技術為後盾,是可擴大市場規模、衍生應用市場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創新服務可以存續的核心基礎。
協同共享經濟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可以發展,工研院IEK提出5大關鍵技術─1.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架構與技術
2. 社群網路技術
3. 自主式地域服務技術
4. 浮動價格交易機制
5.P2P系統與應用服務技術。

還有掌握4大核心─
1. 蒐集、分享並分析群眾智慧
2. 關鍵技術與商業模式雙重創新
3. 開放式API或雲端開發環境
4.厚植大數據應用分析庫。

協同共享經濟正在塑造一種全民共享的社會生活,為在地居民之日常生活、工作、人際等帶來改變,共享從有形物質的交易到無形價值的交流,所有從生產、使用到消費產品或服務的過程當中,所有參與的人因而能共同產生信任、成就、滿足與愉悅感。
(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
優秀策略家-
蓋茲、賈伯斯都在... 打造整個產業的平台
2016年1月8日David B. Yoffie 工商時報
優秀的策略家,尤其在科技市場上,像是賈伯斯、比爾蓋茲與葛洛夫,他們不只嘗試打造好的產品,甚至不只是打造好的公司,他們的目標通常是打造整個產業的平台,集結整個生態系統的合作夥伴,參與互補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以及參與行銷、銷售、服務和通路。
平台集結許多的個人或團體,讓大家擁有共同的目標,通常也能夠取得一些共享的資源。這個定義適用於蓋茲、葛洛夫和賈伯斯分別提倡的平台。微軟、英特爾和蘋果分別打造了產業平台,集結使用者和公司企業,創造互補產品和服務,讓一個平台更實用,也更有價值,有時甚至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指數型效應。

在平台、產品間出現序位差異
然而,蓋茲、葛洛夫和賈伯斯對產業平台的體悟,分別出現在不同的時間點,著重的面向也不一樣。他們不同的觀點正反映出一道光譜,兩端分別是「平台」思維和「產品」思維,兩端之間包含各種不同的優先序位、細微差異和權衡取捨。
例如,1980年當時IBM高階主管到微軟,尋求他們新型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蓋茲立刻想到:「平台優先,產品次要。」他保留將DOS和Windows賣給其他公司的權利,並且用這套作業系統作為一個基礎,讓許多硬體公司用它來打造個人電腦,也讓微軟和其他軟體公司用這個基礎打造互補應用程式。
相對來看,葛洛夫要在這10年後才徹底了解產業平台的重要,以及英特爾的主要產品微處理器扮演的角色。
至於賈伯斯,以往的想法似乎一直是「產品優先,平台次要」,從1978年的蘋果二號,到1984年的麥金塔,再到2007年的iPhone都是如此。賈伯斯其實了解產業平台的力量,他培養了外部軟體公司和一些其他企業來協助他。他也花了好幾年時間,對抗微軟在運算能力方面的主導地位。
不過賈伯斯認為,培養生態系統的合作夥伴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是嚴格把關產品的設計和使用者體驗。雖然蘋果的產品愈來愈仰賴其他公司提供的軟體或服務。
因此,微軟挾著DOS-Windows的生態系統,加上Google的安卓生態系統,兩者便能分別在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市場超越蘋果,並且侵蝕蘋果在平板電腦方面領先的市占率。

總括4原則克服挑戰
雖然每一位執行長對平台策略都有獨到的觀點,不過以下4個原則總括了他們當時都須克服的挑戰:
原則1.要去思考平台,而不只是產品。
原則2.要去思考生態系統,而不只是平台。
原則3.創造一些你自己的互補產品或服務。
原則4.進化並且開發新的平台,避免過時遭到淘汰。
1980年IBM高階主管造訪微軟,微軟當時還沒有開發任何的作業系統,於是蓋茲婉拒,並建議他們和數位研究公司(Digital Research)執行長蓋瑞.基利道爾(Gary Kildall)談。當基利道爾決定不想做這筆生意後,IBM又回去找蓋茲。於是,蓋茲付給1家西雅圖小公司75,000美元,買下一套初階作業系統,然後他和微軟的工程師再為IBM進行一些修改,在接下來30幾年,微軟主導了個人電腦軟體平台的事業。
許多觀察家主張,當時的微軟其實是運氣好。不過蓋茲同樣也有著清楚的願景,所以他把握住機會,他也很有遠見,不把IBM這筆交易單單視為「產品設計的勝利」,而把它當作是打造產業平台的契機。
蓋茲大可把DOS高價賣出,或要求IBM針對每一台個人電腦所搭載的DOS支付權利金,將微軟的營收和獲利最大化。但是蓋茲想得更廣、更遠。他知道一個相容機的產業已經圍繞著IBM的主機出現,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IBM個人電腦上。如果他能保有賣DOS給個人電腦仿製(clones)業者的權利,微軟未來將不只擁有IBM產品的元件,更將擁有一整個新產業的關鍵要素。
IBM高階主管大概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筆交易。IBM過去多數獲利都來自硬體銷售,所以如果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免付權利金,IBM可以賺更多。此外,IBM高階主管預期,只有少數廠商會進入DOS的市場,IBM已經打造一款特殊的晶片,讓作業系統能和硬體的元件彼此通訊,一旦沒有這款晶片,個人電腦就無法運作。
然而在1982年,微軟協助康柏和稍後的其他公司針對這款晶片進行了逆向工程,打造個人電腦,也搭載了DOS。這些「IBM個人電腦相容機」跑的是DOS作業系統的通用版本,它們很快就讓DOS和之後的Windows成為個人電腦最主流的產業軟體平台。

聚焦5項策略原則
英特爾、微軟與蘋果相繼成立於1968至1976年,這3家公司定義了現今的高科技產業,並在接下來的50年,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在鼎盛時期,這3家公司的市值合計超過1.7兆美元。
他們聚焦於5項策略原則:
1. 展望未來,回推現在
2. 勇敢下大注,但不讓公司身陷險境
3.創造產業平台與生態系統
4.善用巧力與蠻力
5.根據自身獨特的強項來打造組織。
後起之秀Google、Facebook、亞馬遜等,都在學習他們的策略。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我們這樣改變世界》)

************
贏在未來-
掌握3特徵 更快在網路經濟勝出
2016年1月1日 阿里研究院 工商時報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認為,如果第一、第二次技術革命釋放人的「體力」,這次技術革命釋放的是「腦力」:夢想、激情、創新、想像力、科技信仰等,以及一整套的技術基礎、制度安排推動世界改變。中國將成為「互聯網+」創業創新最活躍的試驗場所,同步促進知識、資源、製造、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上整合,這是與數位化同步的全球化。

21世紀開始,網際網路的發展迎接新的節點:從過去20年來資訊和網路產業的發展,逐步向實體經濟滲透,實體產業透過網路化而被吸納到網路的經濟範疇,從而構成全新的經濟型態─網路經濟體。
網際網路是所有資訊通訊技術中影響最深遠的,過不了多久,「人均頻寬」和「人均資訊占有量」將成為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核心指標,推動生產和生活的重大變化,重塑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在產業面發展,今日企業正應用網路基礎建設重塑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C2B消費者驅動的彈性化生產、小而美(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態)、異質化、分散式協同網絡、輕公司的模式特徵、長尾經濟和範疇經濟,以及眾包的方式正在取代傳統的規模經濟。
從中國發展現狀來看,在網際網路與實體融合的進程中,電子商務是網路經濟形成的橋梁,連接網際網路和實體世界,從前端行銷和零售逐漸滲入實體產業供應鏈環節,並且形成從消費者到零售商、通路商、服務商的龐大生態體系。
以電子商務經濟體為核心的網路經濟,促進實體的快速成長,重構生產、溝通交流等方式,釋放資訊生產力。
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延伸到實體世界,正以資訊和知識的特性,使得傳統線性供應鏈發生變化。未來是生態成員參與的分散式即時協同價值網絡,資訊生產力將得到充分釋放,生產關係也將發生改變。

中國持續增長得靠網路
網路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愈來愈大。據2014年7月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發布的《中國的數位化轉型:網際網路對生產力與成長的影響》報告指出:2010年中國的網路經濟只占GDP 的3.3%,落後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但到了2013年,中國的iGDP指數升至4.4%,已達全球領先國家水準。
考慮到網路發展速度和各產業運用程度,預計2013年到2025年網際網路將促進中國提升GDP成長率0.3%~1%。意謂在這十幾年,網際網路有可能在中國GDP成長總量中貢獻7%~22%,到2025年,相當於每年4兆到14兆人民幣的GDP總量。
網際網路不僅可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之一,還將改變經濟成長模式,加速市場機制形成和競爭,最具效率的企業得以更快勝出;網際網路讓資訊更透明,有助於最佳化投資決策,讓資本配置更有效;還可推動勞動力技能提升,提高勞動生產率;透過降低價格,讓人們獲取資訊更便捷,並帶來各種便利創造消費者剩餘,將有助於中國創造更能持續的經濟成長模式。

正在興起的網路經濟呈現與工業經濟不同的特徵─
特徵1.新的基礎建設
寬頻與智慧手機、雲端運算、網路金融、智慧物流體系等構成電子商務經濟體的新基礎建設。
至2013年底,中國在寬頻與智慧手機的網民規模達6.18億,其中手機網民達5億,網購用戶突破3億。儘管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網民,但是寬頻人口普及率僅為OECD國家平均值的一半,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在雲端運算方面,公用運算將成為資訊時代的公用建設,讓大數據產生威力;在網路金融方面,第三方支付成為金融支付的主力之一,推動傳統金融支付轉型升級。
阿里小微貸利用大數據、雲端運算等先進技術,創造新型網路貸款模式,實現低成本、批量化、生產線處理貸款需求,每筆貸款處理成本僅2、3元人民幣,傳統信貸模式下的成本約為2,000元到3,000元人民幣。
在智慧物流方面,菜鳥網路的「物流雷達預警系統」透過對阿里平台上大量商品、交易和使用者等資訊,以及社會物流網路資訊的深度挖掘,對全國各大物流公司進行「中轉站-線路-分點」整個包裹流轉鏈路的運輸預測與運輸預警,讓物流公司即時掌握整個物流網路每個環節的「未來包裹量預測」和「繁忙度實況預警」。

資料即信用、替代庫存
特徵2.新的生產要素:資料
就技術面,資訊時代賴以支撐的技術經過半導體、電腦、網路及大數據四階段迅速發展,資訊和資料處理量爆炸性成長。由於資料具共用性和邊際生產力遞增的特性,資料要素的投入與資訊技術的應用,使得物質要素不斷被節約,帶來更多且更高效的生產資料。價值的增加,突破傳統經濟1+1 =2的線性現象,改以非線性成長模式取代。
資料驅動業務流程。例如,叫車App,以乘客為中心,乘客可看到附近有多少輛計程車待客;以司機為中心,司機可看到附近有多少人在叫車,又有多少人願意加價。資料驅動司機的業務流程和行駛路線。
資料即信用。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在於小企業資料獲取困難,銀行傳統信貸調查的資訊採集方式適用性不強且成本高。阿里小微貸證明:搜尋引擎、大數據、社群網路和雲端運算,大幅削減資訊不對稱,交易雙方在資金期限配適、風險分擔上的成本極低,資料即信用成為可能。資料替代庫存。網路品牌商韓都衣舍向供應鏈開放銷售和庫存資料,遠在東莞的代工廠即可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動態的生產排程、生產模型,實現分批快速生產,把握銷售機會、最大限度減少庫存。
特徵3.新分工體系:從「鏈」到「網」的
隨雲端運算和大數據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以企業為核心的線性供應鏈」將轉變為「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網狀協同的線上價值網」。
首先,網際網路為消費者高度賦能,其角色、行為及力量正在發生根本變化:孤陋寡聞→見多識廣;分散孤立→相互連接;消極被動→積極參與。以企業為中心的產銷格局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新格局。其次,網際網路大幅降低市場分工、合作成本。
過去2年,淘寶上愈來愈多商家把倉儲、物流、IT系統、研發設計、客服、生產製造、行銷通路外包,進而透過系統連通和資料共用實現線上協同,呈現「網狀」的分工體系。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重新想像你的世界:互聯網+商業模式大變革》)

台長: je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