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樣/ 張德齡
20年有10位諾貝爾獎得主‧人均創業世界第一
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樣
談起以色列,你會想到什麼?是忠誠的猶太信仰,還是戰火綿延的國度?其實特殊的教育方式,才是這個國家最精采的地方。在以色列,從家庭、幼稚園、中小學、大學到當兵,都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開放、自由的環境長大,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勇於挑戰真理,讓只有800多萬人的小國,20年內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軍隊成為戰無不勝的勁旅。
以色列也是新創之國的代名詞,是除了美國矽谷之外,創業氛圍最佳的地區,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創公司,人均創業世界第一,吸引國際大廠積極投資、挖掘人才。以色列與台灣同是小國,但憑什麼脫穎而出?《遠見》團隊遠征以色列,獨家專訪以色列教育部長與高科技創業教父,解析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
今年5月6日,以色列剛剛慶祝建國66週年,遍地傳唱著國歌《希望》:「只要心靈深處,尚存猶太人的渴望,眺望東方的眼睛,注視著錫安山崗。我們還沒有失去,兩千年的希望:做一個自由的民族,屹立在錫安山和耶路撒冷。」就是這分希望,不管經歷多少挑戰,讓猶太民族堅持下去。
以色列教育的驚人成就
20年10個諾貝爾獎 高科技研發媲美矽谷
該用什麼簡單的方式來認識以色列?「如果你只能從兩個地方來了解以色列,你會如何推薦?」《遠見》記者詢問以色列資深導遊朱摩。「好問題!」他想了一想回答:「第一,要去耶路撒冷的大屠殺紀念館,你就會了解,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強悍?為什麼我們要奮力保家衛國?為什麼我們這麼不信任人?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努力……。」
「第二,要去海法大學塔,從最高學府至高處往下看,瞭望以色列的土地,你會看到一大片光禿禿沙漠,沒有任何資源的以色列,如何將沙漠變良田?如何變成一座座高科技研發中心?你站在海法大學塔上,那裡也代表了一切,就是教育。」
24年前,《遠見》團隊曾經跨國採訪以色列,以立國、軍事、社會、政經四個面向報導這個國家。當時《遠見》也成為以色列建國42年來,前去採訪的第一家華文媒體。當時的以色列只有400多萬人口,經濟連續幾年負成長,龐大軍事支出讓財政吃不消,失業率也逼近10%,整個社會充滿不確定性。
研發能力世界第一 國際大廠爭相投資
20多年過去了,今年4月底,《遠見》再訪以色列時,已不可同日而語。以色列的人口超過了800萬人,經濟規模是建國時期的50倍。這些年,以色列更陸續創下許多世界第一。全國人均研發支出世界第一(國民研發支出占GDP達到4.5%,高於日本的3.2%、美國的2.7%)、人均工程師數量世界第一、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一。
小國以色列更盛產諾貝爾獎,過去20年,又多了10位得主。從建國迄今共有12位獲此殊榮。「新創企業之國」(Start-up Nation),也是以色列的代名詞。調查顯示,以色列是除了美國矽谷之外,創業氛圍最佳的地方。
20年前,以色列高科技創業之父瓦狄(Yossi Vardi)投資全球第一家網路即時聊天軟體ICQ,19個月後就被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併購,自此,以色列發展出「矽谷新創模式」,每年新創公司數量甚至曾經比矽谷還多。目前800萬人口中,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創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總數更超過歐洲。
愈來愈多國際企業在以色列設廠或設立研發部門。英特爾已是以色列最大的私人企業,員工將近1萬人。而微軟、Google、IBM、摩托羅拉和蘋果也都設有研發中心,光蘋果在以色列就在3個城市設立實驗室。韓國三星也大動作,除了研發,還將其三大創新育成中心之一,開在以色列。
根據Dealogic報告,光2013年,外國公司共花費8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公司,比2012年增加48%。許多外商看上的就是以色列的人才與技術。這使得以色列人才水漲船高。20多年前,一個有經驗的工程師薪資僅1000多美元(約台幣3萬元),現在已直逼矽谷,一個5年經驗的軟體工程師,每個月薪資加福利可達7000美元(約台幣21萬元)。有個以色列笑話指出,一位猶太媽媽帶著兩個年紀還小的兒子,她向別人介紹時總會說,未來不是工程師,就是個創業家。
培養人才與腦袋 學習環境自由又開放
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或環境,可以讓以色列培養出這麼多諾貝爾獎得主與創新企業家?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以色列的義務教育從5歲~18歲。18歲以後男男女女都當兵,當兵比起上大學更重要。在18歲以前,學習環境是非常自由與開放的。幼稚園的小朋友,不是遊戲就是玩耍,小學生沒有太多功課,每天下午1點半就放學回家。中學生也是3、4點放學,沒有補習班可去。
或許18歲以前的教育太過自由了,導致以色列的孩子在各種台灣人重視的國際競賽中,通常沒有拿下好成績。例如以色列在OECD評鑑學童學習能力的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遠遠落後台灣,最新調查數學只排41名(台灣第4名)、科學只排41名(台灣第13名)、閱讀排34名(台灣第7名)。
不是突然變聰明 而是從小打基礎
但明明以色列的科技成就、新創公司與諾貝爾獎這麼多,怎麼中小學生的表現一點也不出色?難道他們長大後,「突然」變聰明?想要了解以色列如何培養出「人才與腦袋」?必須先了解它的文化。
以色列除了75%猶太人外,其餘還有阿拉伯人和少數民族。至於猶太人也是來自70多國的移民,因此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也像個「大熔爐」,多元與開放是以色列一大特色。希伯來文中Chutzpah,其他語言裡沒有,意思是「斗膽,不畏強權」,正代表猶太人的性格。
知名哈佛大學快樂學教授班夏哈(Tal Ben-Shahar),在2012年製作「Israel Inside」中特別提到這個字,是「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挑戰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執意去做」,事實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這與環境、文化有關。
以色列社會,不太有階級或權威。2個月前,希伯來大學福納曼博士(Eli Fienerman)拜訪台灣,他說:「在台灣,你們一直叫我教授、教授的,好不習慣,在以色列,學生們都直呼我Eli。」 在以色列建國前,第一批猶太軍人是沒有軍階的,直到現在,士兵看見長官也不用敬禮,下屬甚至可以否決上司的命令。
瓦狄分享,英特爾的研發中心負責人剛來以色列時很不習慣,他說:「我在美國如果下個命令,工程師就會照辦,可是來到以色列,前20分鐘,都是以色列的工程師告訴我該怎麼做。到底誰才是老闆?」瓦狄笑笑地告訴記者,以色列的工程師認為自己比較了解當地的狀況,為了把事情做好,不會只是唯命是從,而是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會直接表達。
第二個教育重點是培養動手做的孩子,即知即行,比只說不做更重要。希伯來文中,學習(Learn)和教導(Teach)是同一個字,引申的含義是,得到知識後,要分享出去,或是有了點子,就要做出來。班夏哈認為,以色列學生是全球出名的有創意,他在跨領域學院(IDC)教導「正向心理學」,第一堂課後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認為能夠啟發小朋友,立刻就將這堂課改編為「兒童版」,放在YouTube上教導更多年紀小的孩子。
以色列教育的爆發力
激發孩子的潛能 起步慢也能贏在終點
位於首都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是以色列最早創建的大學之一,包括創校的董事愛因斯坦,就有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自希伯來大學。2013年曾訪問台灣的暢銷書《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博士與尤娜特博士就是其中代表。該校還特別修建一座「諾貝爾牆」,陳列這些校友的照片。
猶太人愛創新 還將點子付諸實現
很多人都曾請教過希伯來大學校長班薩森(Menahem Ben-Sassen),為什麼以色列建國60多年,就拿了12座諾貝爾獎,其中10位是過去20年內誕生的,而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每五位就有一位是猶太人?他總喜歡這樣回答:「教育觀點不同,猶太人喜歡創新,並將點子付諸實行,從家庭到學校皆如此。」
猶太小孩放學回到家,猶太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可不是,「你今天學到什麼」「考了幾分?」而是「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不斷地問問題,挑戰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色列不是重視「科學教育」,而是教育的本身富有科學精神,例如鼓勵學生問問題,保持好奇心,富有懷疑的精神,不給標準答案。
曾經有個笑話:一個猶太人在某地開了家「加油站」,因為生意很好,客人愈來愈多,另一個猶太人就想,既然人多,我就在旁邊開個「餐廳」; 結果生意愈來愈好,另一個猶太人想,既然人愈來愈多,我就來開個「旅館」。如果換成是中國人情況可能會改變。一個中國人開了家「加油站」,生意愈來愈好,另一個中國人就在他對面也開了家「加油站」,然後價錢比第一個便宜,後來另一個中國人也在附近開了「加油站」,價錢比前兩個還便宜,削價競爭的結果是,大家關門大吉。這雖然只是笑話,卻表現出不同的思惟方式。
跳脫傳統框架 猶太媽媽啟發天賦
中國和猶太人都注重家庭,也重視教育,但為什麼教出不同的孩子?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認為,「很多華人重視學習紀律、排名和考試成績,而猶太媽媽也傾向如此,但是會更看重小孩的興趣與天賦,媽媽的天職是將孩子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虎媽戰歌》作者、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蔡美兒,她本人是華人,在書中分享成長背景與父親對她嚴厲的教導方式。而她的丈夫是猶太裔的傑德,同樣也是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她當年在哈佛成績優異,是因為「近乎發狂的努力」,但她並不明白真正喜愛是什麼。而傑德卻熱愛法律,常廢寢忘食鑽研,令蔡美兒感到慚愧。
蔡美兒和傑德的差別是,一個將學習看做使命,另一個將學習當成興趣。以色列中小學的特色,看似自由、開放,國際競賽成績不佳,但卻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與閱讀興趣。若說台灣教育贏在起跑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跑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文/張德齡)
ps.從訓練孩子問問題─從小父母對孩子的提問總不厭其煩,分析與了解問題,甚至問題中衍生的問題,建置生活、社會中之所需
以色列教育部長皮隆 談盛產諾貝爾獎祕訣
從問題中學習,思考的過程比答案更重要
以色列教育部坐落在幾棟灰白色古色古香的建築裡,這裡曾是19世紀末期耶路撒冷著名的「醫院區」。為了這次專題,《遠見》特別約訪以色列教育部長皮隆(Shai Piron),希望找出盛產諾貝爾獎得主的祕密。
去年48歲的皮隆以黨內第二高票選上國會議員,之後被任命為教育部長。他擁有法律學位,曾經是位猶太經師(Rabbi),擔任過女校校長,並曾任教於大學。
上任一年多,皮隆推動許多教改,包括將高中會考制度從高一延後到高二,為的是「更多有意義與深度的學習」。會考的項目也從原本的七項,預定減為四項。同時,明年更規定每位高中生一年必須有60小時的社區服務。身材高大的皮隆沒有架子,談話幽默風趣。以下是採訪精華:
猶太文化薰陶 從小就愛問為什麼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過去20年出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請分享你們的祕訣?
皮隆答(以下簡稱答):前兩年我到北京大學參訪,有人問我:「為什麼像中國這樣大的國家,只有少數1、2人得到諾貝爾獎,而以色列是小國,卻有非常多人獲此殊榮?」
有那麼多諾貝爾獎得主,這也許要回到猶太的文化,從13歲成年禮的傳統聚會開始。當你碰到人的時候,一見面就會問你Hidush(希伯來文:說些新鮮事吧!)有沒有想到什麼好問題?過幾年,你結婚了,又碰到那些親朋好友,還是問:「有沒有新鮮事?有沒有想到什麼問題?」
等到你到了上班的年紀,遇到你的老闆,他還是問:「有沒有新鮮事、有什麼問題?」
當我上初中時,我的老師坐在我旁邊,給我一本《塔木德》(猶太教的重要文獻,記錄了猶太教的律法、條例和傳統),他教了我幾個字,然後問我:「或許你對這幾個字有些問題?」然後我回答他我的看法。接著,他又教我幾個很棒的問題,然後他問我:「你覺得這些問題中,哪些其實不是問題?」我回答他後,他滿意地說:「太棒了!」
這種思考的過程其實比找到答案更重要,兩難的局面其實也比答案更重要。問問題,永遠保持懷疑,是以色列教育的核心。
以色列的青年當完兵後喜歡出國放鬆幾個月,他們去印度、泰國、東南亞、南美思考「人生」,在人生中如何看待自己,甚至持續思考這個問題。不論是面對群眾或是一人獨處,總是在思考,總是想問題!我想這就是祕訣吧!
(全文未完)
以色列教育基石>1.鼓勵思考提問
訓練思辨、不怕衝突 只有笨蛋才會沒有意見
很少有國家的人們這麼愛辯論,以色列就是其中之一,孩子從小就愛問為什麼?挑戰父母權威,從生活體驗中瞭解如何解決問題,進而獨當一面。
以色列沒有豐富的資源,2╱3的土地是沙漠,周邊鄰國不友善,必須隨時保持備戰狀態,像這樣的國家,靠什麼維生?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腦袋」。
有人開玩笑說,10個猶太人,有11種意見。這可以從猶太家庭的晚餐上一窺究竟。遠嫁以色列10年的台灣婦女Sabi媽媽分享,每次家人吃飯,簡直就像一場沒大沒小的辯論大賽。在餐桌上,大家總是熱烈地討論某個話題,幾乎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看法,也質疑著對方的言論。
每個人都要有主見重視思辨能力
你一言,我一語,不管是小子、老子還是老媽子都是如此。重點是,如果你不跟著一起動動腦筋,沒有自己意見,就會淪為「弱勢團體」。
2年前加入以色列高科技公司CEVA,目前擔任台灣區總經理的於長艷深有同感,「進入以色列公司,對我有很大的文化衝擊。」每年要去特拉維夫總部開會前,她就會神經緊繃,「他們常常開會開到一半,突然問我,『Barbara,妳有什麼看法?』」「我必須全神貫注,馬上提出想法,因為他們認為,怎麼可能有人沒有意見?只有笨蛋才會沒有意見吧!」於長艷說。
讓每個人有主見,就是以色列教育的特色之一。不只重視讀書寫字,更重視「思辨能力」。猶太人的教育是鼓勵思考與問問題。無論家庭和學校,都是這樣教導小朋友。
自古以來,猶太經師拉比就會將不同的聖典詮釋與注解整理出來,當做教材使用,光是摩西五書的注解,在古時候就可能需要好幾輛牛車來裝。而猶太人非常重視辯論,他們認為即使當下對聖典的詮釋是統一的,但未來,還是有可能改變。
媽媽愛問小孩:今天在學校問了什麼?
以色列媽媽是如何訓練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呢?以色列的孩子放學回家,媽媽問的第一個問題不是「你今天學到什麼?考了幾分?」而是「你今天問了什麼問題?」
學會問問題是以色列人啟發孩子思考的第一步。一位以色列媽媽回憶孩子剛上幼稚園時,老師還很慎重地告訴家長,「學校非常鼓勵小朋友問問題,希望孩子們回到家後,家長也要配合喔!」
以色列本古裏大學科學教育教授伊夏克(Haim Eshack),同時擔任國家科學幼兒教材的主委,他表示以色列在設計幼兒教材時,最重要的就是鼓勵孩子問問題,啟發思考。例如,他們設計一系列探索遊戲,讓孩子到戶外研究小動物,他們就像小偵探一樣,透過不同動物的腳印足跡,找到這些動物,進一步認識他們。
「我們希望老師能鼓勵小孩子問問題,但不直接告訴答案,讓他們自己思考。問問題本身比回答問題更重要!」伊夏克表示。
以色列父母從孩子很小時就開始「親子共讀」,幼稚園每週會發故事書給家長,讓他們照著進度念書給孩子聽。老師會請家長一邊念書,一邊用手指著字,這樣孩子也可以知道是哪些字,久而久之,就會認字了。
他們還會在故事中穿插問題,和孩子一起討論,也讓他們問問題,可以引發孩子好奇心。沒有問題表示他們可能不理解,會思考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與智慧。
以色列的教育,會設計許多不同的方式鼓勵孩子思考,連理財教育也不例外。
以色列從幼稚園開始,就教導小朋友基本的數字與金錢概念。Sabi媽媽分享,學校會特別設計一天「市場日」,把幼稚園當成市場,玩起認識數字的家家酒。等到了大班,還會有「100元日」活動,小孩將自己家中玩膩的玩具,交給家長志工,給他們分類並標上價錢,之後小朋友可以用真錢所影印的100元,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
從這項遊戲,孩子不但認識金錢的觀念,還會去想想到底該如何分配與運用自己手中資源,買到最多喜歡的玩具。這些遊戲不但好玩,還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幼童可透過爭吵磨擦學會群體相處
不只靜態的念書與提問,以色列孩子從小就在生活教育中體驗不同情境,自己解決問題。這或許也是他們總能夠突破框架思考(Think outside of thebox),與創新的來源。
東方文化不喜歡衝突,講求和諧,但在以色列,卻是另類思惟方式。希伯來文有個字叫Balagan,意思是混亂、亂七八糟,但也引申為不畏權威、特立獨行與勇於創新。
以色列允許孩子們在混亂中成長。這要從托兒所的寶寶們說起,午飯的時間到了,只見小朋友們一個個坐在高腳椅上,年紀從1歲∼3歲不等,他們自己吃飯,有的用手抓得亂七八糟,滿嘴糊得到處都是,有的在玩食物,捏得一團團然後放進嘴巴裡。老師先讓他們自己吃飯,最後才做清理的動作。幼教老師認為,吃飯也是玩耍,也是學習。
以色列的幼稚園裡,每天都安排一項自由活動時間,老師會放任小朋友盡情玩耍,讓孩子放風,當然,這也可能是孩子哭鬧得最兇,嘶喊最慘烈的時刻。
但是老師並沒有禁止小朋友哭鬧,或希望他們乖乖安靜,而是放任他們。老師解釋,這些是訓練孩子們取得「群體位置」的最佳時機。藉由爭吵等摩擦,他們可以發現自己在群體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比如說誰比較聰明,就負責出主意;誰調解能力強,誰就當和事佬;誰會做事,就讓他來執行;甚至誰的力氣大,下次就不要惹他。
這樣獨立思考的教育訓練一直持續到中學、當兵,成為創新王國的人才素材關鍵。
ps.「 去探索,自己動手做」在遊戲中摸索,科學教育的理論變得好玩,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和熱情。
不要只是坐在教室裡被動的聽課
以色列教育基石〉2.從小培養探索力
從幼稚園就開始做實驗,自己動手找解答
以色列是全球工程師最密集的國家,而過去幾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幾乎都來自以色列。以色列在生化、醫療領域世界馳名,到底科學教育是如何從小啟發的?
為了尋找答案,《遠見》採訪團隊來到有「以色列科技研發大腦」之稱的魏茲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以色列有很多智庫,這裡就是其中之一,出了三位諾貝爾獎得主。
曾有人開玩笑,如果阿拉伯世界要投炸彈,第一個要炸的應該是魏茲曼科學研究院,因為這裡有太多人才寶藏。
實驗室像遊戲場 把科學變好玩
位於魏茲曼科學研究院的正中心是占地1萬平方公尺的克羅科學花園(Clore Garden of Science),來到這裡,彷彿置身兒童樂園,一個放大版的科學實驗室,像遊戲場一樣好玩。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室外科學博物館」,隨時上演著上百種科學實驗。以色列科學教育有什麼祕訣?答案就在這裡。
這座科博館隸屬於「大衛森科學教育中心」(Davidson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是魏茲曼旗下專門推動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機構。每年,將近30萬兒童在這裡接受各種科學訓練。
但這裡不只是小孩的天堂,大人們也能玩得不亦樂乎。放眼望去,可看到幼稚園孩子們專注地看著解說員,教大家如何製作冰淇淋,學校老師與導護媽媽們看得津津有味。幾個小學生拿著立體西洋棋打鬧,原來下棋也可以很好玩。看似中學生,正專心聽著如何利用自然景觀營造聲音鏡子(Sound Mirror),這可是結合物理與生物學。
猶太人認為,學校不是教育唯一場所,校外教學更是學習的延伸。因此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不同戶外課程。連現役軍人也會利用每週「文化日」(Culture Day)到科博館學習。現代戰爭與高科技有關,吸引阿兵哥們實際體驗「自然課」,並分組研究通訊基本原理。
這裡最可貴的地方是,把台灣學生很害怕的科學,變得易懂又好玩。尤利亞是小學三年級學生,他和老師、同學們從耶路撒冷過來,他最喜歡過濾水的實驗,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將原本渾濁的髒水過濾,他決定回去要在家附近的小溪試試。
「其實科學無所不在。來這裡不需懂物理,只要用最簡單的話語解釋,不用任何公式,就把你教會,」解說員馬道夫說。這裡的解說員是站在輔導角色,不會告訴孩子怎麼做,是讓他們自己探索。
(全文未完)
ps.課程活化,例四年級是企業合作,請人到學校指導,課後分組設計產品。全校每週花一小時種菜,再延伸到做成佳餚廚藝課,收成的蔬果每週五販賣,再買種子,繼續種菜。研究報告代替考試 各科能均衡發展。
探索力怎麼教?〉耶路撒冷Pisgat Ze''ev科技小學
種菜、下廚、組機械人 親身摸索比考試更有效
來一趟耶路撒冷Pisgat Ze''ev科技小學,就能了解動手與教育成果的關係。小學裡,一群五年級小朋友正在上實驗課,20多位學生分六組,任務是將兩杯形狀與大小不一樣的杯子,分成一杯是另一杯的兩倍,他們有滴管和尺等工具。
雖然孩子們一開始也唉唉叫,有人覺得很難,有人認為無聊,但老師只是站在旁邊觀看。後來大家還是安靜下來,最後報告時,竟然每個都有模有樣,而老師也不厭其煩一個個去測量杯子裡的水是否達到目標。過程中,老師接受學生提出的各種作法,並沒有一種標準答案。
有趣課程不枯燥 學生輕易找到熱情
校園另一個場景:在一間類似工作間的教室,近10位五、六年級學生,展示自製的樂高機器人,要機器人完成九項工作。一開始,只見機器人伸出怪手將另一部汽車拖回來,完成第一項任務……。
這群小朋友代表學校參加機器人大賽,獲得優異成績,他們對於機器人近乎痴迷,不分晝夜練習。更難能可貴的,他們還組成小老師計畫,教導三、四年級學弟妹們,關於機器人的知識。
要組裝機器人並不容易,必須很強的物理與機械原理,還要無窮創意。這些孩子顯然找到熱情。其中,六年級的哈維和馬可,已決定將來要去有機器人特別科系的中學就讀。
這個科技小學,4年前還是個普通且不算太好的學校,後來新的校長哈若詩(Dorit Harosh)到任,將這個小學改造為科技小學,每週只是多一小時的自然課,沒想到竟翻轉成為該區的明星小學。
有趣的是,雖然增加的只是自然課程,但該校其他科目平均分數都明顯增加。例如今年,小學二年級的希伯來文平均分數,比全國高出4分;而五年級數學比全國高出12分。畢業後進入科技高中的錄取率也增高。
(全文未完)
ps.不急著選擇未來志願,以色列的高中生服完兵役後會出國放鬆一段時間,也藉此思考未來,找到人生方向
以色列教育基石〉3. 開放多元的選擇
高中生就要選主修,鼓勵跨界學習打開視野
台灣的高中生不斷為升學忙得焦頭爛額,以色列學生就幸運許多,開放多元的教育政策,在高中就能掌握方向,迎接國際化的挑戰。
一個天氣晴朗的早上,來到以色列最大的屯墾區(Kibbutz),坐落在特拉維夫到海法市中間的密哈城(Maagan Michael),只有1400個居民。這個屯墾區位在地中海邊,除了有小型動物園、馬場、農莊,還附屬幼稚園到高中各級學校,被稱為以色列最美麗的校園之一。
在以色列全國,有不少這樣的屯墾區,與各級學校緊密結合,是了解以色列教育開放、多元化的最佳地點。
高中生上課穿便服 短褲搭配夾腳拖
來到這裡的高中校區,熱心的老師史丹(Karen Stanger)帶著記者參觀校園。「這樣的天氣,不少孩子可能都跑去海邊了,太誘惑人了!」她笑說。
學校讓學生可穿便服上學,校園裡穿梭的年輕學子,大多休閒T恤加短褲,還穿著夾腳拖鞋,是台灣高中看不到的景象。
到了放學時刻,一輛輛大巴士開進來載學生,不過,他們是直接回家,沒有什麼補習班可去。學校老師與學生們的關係很親近,像朋友一般,一路上學生和老師親切問好,有時也會閒聊幾句。
這裡的校園遼闊,整個屯墾區都是學生的活動範圍,田園農莊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農莊二樓的開放式餐廳,可瞭望一望無際的海景,能在這裡念書,真是一大享受!除了環境優美,最大的特色是提供學生更多樣化的選擇。
學理科也接觸人文 學習環境更多元
其實以色列高中的學習方式很像大學。高一下學期就可選擇「主修科目」,從物理、電腦資訊、經濟,甚至法文。一般高中生通常只主修一科,但是這所學校因為提供很棒的音樂、藝術與戲劇等課程,校方鼓勵學生雙修,因此很多學生同時主修藝術與科學。
學生芮妮就是例子,她選擇戲劇與經濟,帶著訪客來到諾大的戲劇系辦公室時,幾位學生正和指導老師討論劇本,2、3位學生也忙著在電腦上編輯影片。
(全文未完)
ps.猶太人深信裝進腦袋的知識,誰也搶不走,不管環境多麼的艱難,教育和閱讀是智慧的鑰匙。
以色列教育基石〉4.家庭教育的傳承
重視教育,聖經沾蜜從小培養閱讀習慣
不管經濟如何發達、科技如何進步,以色列的家庭教育與傳統文化,至今仍保留完整,成為最堅強的國力基礎之一。
5月初的耶路撒冷,豔陽高照,天空藍地不見一絲雲彩,正值旅遊旺季,各地觀光客絡繹不絕,穿梭在古城巷道間。
這時,在古城「猶太廣場」(Jewish Quarter)傳來一陣音樂聲,一群人簇擁著一位戴著猶太小帽的男孩,邊走邊大聲唱著歌,配合著有點像中國喜慶時敲鑼打鼓的音樂,遠遠望去像是婚禮遊行,隊伍前還有專業的攝影師全程錄影,許多遊客也趕緊拿出相機,拍下這珍貴的一幕。
正中間的男孩就是主角,大約20多人的隊伍,有男孩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表兄弟,一群人來到著名的景點「哭牆」,排排站拍照留念。
13歲舉辦成年禮 建立孩子的責任感
眼前這一幕正是猶太人著名的「成人禮」,傳承至今超過千年。直到今天,每一個以色列男孩在13歲生日當天,都必須在眾人面前朗讀經文,閱讀完後,家人們就會為他舉行盛大的生日會,宣告他已成年,和大人享有一樣的宗教權力,同時也宣示,他已經可以自己讀聖經,能識字閱讀。
導遊朱摩說:「在以色列,每個父母都會為孩子舉辦成人禮,這樣的傳統非常重要。」
猶太人重視教育,舉世聞名。不久前,以色列跨領域學院IDC經濟系主任艾克思坦(Zvi Eckstein)出版《少數的選民:猶太的教育如何改變歷史》(The Chosen Few:How Education Shaped Jewish History),書中指出,過去耶路撒冷的猶太聖殿被毀後,存活下來的猶太經師們決定,雖不能在教堂裡禱告,所有教徒仍必須要會念聖經,如此傳承,讓猶太人100%能識字,沒有文盲,為日後經濟奠定良好基礎。
(全文未完)
ps.教養必須中庸,孩子需要制約,自由和放縱要取得平衡,重要的要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
哈佛最受歡迎教授班夏哈談猶太教育
家庭是快樂基礎 幫孩子找到熱情
你知道近10年來最受歡迎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是哪一國人嗎?
答案是以色列人。
研究幸福學的班夏哈(Tal Ben-Shahar)被譽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老師,曾經每學期有高達1400位學生選修他的課。
他也是全球暢銷排行榜的作家,多本著作翻譯成數十種語言。2008年出版《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Happier: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讓快樂變為顯學。
良好的家庭關係 是幸福的第一步
今年44歲的班夏哈也是個快樂的實踐者,2010年他回到以色列,在赫茲利亞的跨領域學院(IDC,Interdisciplinary Center),創立梅提夫(Maytiv)中心,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培養從幼稚園到中學的老師。
放棄美國的生活回到以色列,不是容易的決定。但他研究的快樂學證明,快樂不是來自於金錢、權力、地位,最重要是良好的關係,「回到愛我、關心我,同樣我也愛和關心的家人身邊,才是快樂泉源,」因此,他和太太、小孩搬回以色列。
班夏哈22歲當完兵後,到美國讀書,是哈佛資訊系高材生,也是體育健將,但當他擁有一切時,他卻一點也不快樂。他開始大量閱讀,試圖找尋快樂的泉源,從當代哲學家,到中國儒家與老莊思想,後來毅然從最熱門的資訊系轉念心理系。
熟悉東方文化的他發現,猶太人和華人有很多共通點,例如都很勤奮。他舉例,哈佛大學圖書館24小時不打烊,往往到凌晨1、2點,依然可見華裔和猶太裔學生挑燈夜讀。
(全文未完)
ps.失敗不可怕,好像嘗試登一座高山,再試試,能登上世界頂峰的人,就是不斷嘗試的人
專訪以色列高科技創業之父 瓦狄
猶太媽媽是成功推手,教孩子獨立、不怕失敗
以色列高科技創業之父瓦狄,是外國媒體最想訪問的名人,投資過85家新創公司的他,以其獨到見解,剖析以色列成功之道。
想要知道以色列成功的祕密,一定要拜訪以色列「高科技創業之父」瓦狄(Yossi Vardi)。他是以色列第一位高科技創業家,曾名列歐洲版《華爾街日報》25大科技名人榜,被尊為外國媒體最想訪問的以色列名人。
此次《遠見》前往以色列,瓦狄是第一位答應的受訪者,不過他遲遲未給確認時間。採訪團隊到達第二天,接到他的電話:「我從華盛頓D.C.打來的,抱歉,我覺得你們要談的主題很有趣,我一週後回來,可以見面聊聊!」就這樣,在記者離開以色列的前一天,瓦狄接受了專訪。
政府獎勵與軍隊育才 催生新創之國
瓦狄的住所位於特拉維夫大學附近一棟兩層樓的洋房,建築外表看起來樸實,並不像億萬富翁住的豪宅,一踏進屋內,簡單、明亮,沒有太多裝飾,因為是樓中樓,坐在客廳一抬頭就可看到二樓的圖書館,書是這個家最好的裝飾品。
瓦狄緩緩從二樓走下來,或許是因為時差,看來有些疲憊,不過還是熱情地和記者寒暄。這位72歲的資深創業家,近20年共投資85家初創公司,從網路、軟體、手機到能源科技都有,其中有23家包括上市或高價收購等順利出場。最出名的,就是他在1996年第一家投資的網路即時訊息產品ICQ,歷經19個月,以4億2000萬美元,賣給當時美國最大的網路媒體公司美國線上(AOL,American Online)。
瓦狄表示,以色列政府的獎勵政策,和軍隊中特殊的科技單位,都是「新創之國」的關鍵,但最重要的是以色列特有的文化與創業家精神。
他認為,以色列是個年紀很輕的國家,只有66年,不論是工業、農業、國防、修路與基礎建設,一開始都百廢待舉,鼓舞很多年輕人努力。在這塊土地上,人們也不將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全文未完)
ps.以色列資優教育的特性,不鼓勵競爭,而是培養自信心,挑戰高目標
挫折是好事,不斷嘗試找解答,既使失敗也肯定孩子
以色列也有資優教育 教孩子面對失敗
鼓勵嘗試、不鼓勵競爭 自信才是傑出的關鍵
當台灣推動12年國教,討論未來明星高中是否會褪色時,重視多元開放的以色列教育制度,如何讓資優教育同時並存?
來到耶路撒冷市郊的資優小學「歐菲克」(Ofek),被選上的小學生每週來這間山邊學校一天,接受資優課程。每次上課,總有艱難的題目和挫折迎接他們。但是孩子們好似樂在其中。
以色列的資優生教育起源自1970年代初期。教育部,每年安排小學2年級或3年級學生參加全國統一測驗。
小二就選出資優生 基礎課程不忽略
以色列教育部資優教育司主任瑞克美(Shlomit Rachmel)表示,測驗分兩大階段。初選測試閱讀和數學,篩選出排名前15%的學生,第二階段針對閱讀、邏輯、認知能力等再測驗。
最後篩選出全國前8%的資優學生。前3%為資優生(the gifted),其餘5%為優秀生(the excellent)。每年評量出的資優生總數約1萬6500人。
「小二就選出資優生,會不會太早?」台灣記者追問這位官員,她表情訝異:「不算早啊!還有人認為,應從幼稚園開始選拔。」
儘管天資聰穎,但是以色列的教育不特別「隔離」資優生。瑞克美指出,平時資優生仍照常上一般課程學校,每週只有一天「抽離」,加入特別的課程或學校,接受「特訓」。資優教育甚至結合特拉維夫大學、海法理工大學、魏茲曼研究院等高等學府,每週開設4、5小時的數學和科學「精銳班」,供國高中資優生研讀。
「我們還有『超新星』(super-nova)資優生,」瑞克美說,某些16、17歲的「超級資優生」開始學習大學課程,因資質優異,有教授主動帶他們去實驗室,參與研究計畫。
(全文未完)
ps.1.不只負責打仗,也是國民教育最終站─在軍中發掘自己的興趣、培養技能,或者再讀大學
2.培訓精英的基地,進好部隊要過關斬將─需接受不同部隊的培訓,確保合適位置
3.打破階級意識,社會扶助重大力量─挖掘好人才,帶動資源到偏鄉,縮減教育城鄉差距,讓各階級彼此照顧,更快融入社會。
國家生存環境艱難,以色列的高中生必須快速成長,完成公民教育。
4.與頂尖大學合作,新創人才的搖籃─有計畫培訓萬分之五的高中生,分發各軍種成為未來科學家和創業家。
5.不接受非法命令,士兵能越級申訴
6.轉大人的必經過程,比進大學還重要─在部隊2-3的塑造,以色列青年吸納了創意、紀律、責任、團隊合作、專業技能、人性關懷等寶貴「社會化」資產,是大學中不會傳授的。
教育終極試煉場 當兵絕不是浪費生命
以色列人:可以不念大學,但一定要當兵
台灣人普遍不愛當兵,但以色列人卻是擠破頭也要進入好部隊,當兵對他們來說,比念大學還重要,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一站。
以色列是退無可退的彈丸之國,如何成為世界最強悍的小巨人?
來到以色列大城特拉維夫中央車站旁的公車站,三人一群、兩人一伙的以色列軍人,看來十分隨性。士兵拎著大背包,綁著彈匣的真步槍,身著皺巴巴的草綠色制服;有的大兵站三七步,吞雲吐霧地抽著菸;代表不同單位的各色貝雷帽,懶塌塌地別在肩章下。
若按照講求軍容風紀的中華民國國軍儀容規範,如此「邋遢」的士兵,恐怕連營區的大門都踏不出去。但是在以色列,狀似「無軍人樣」的大兵,滿街趴趴走。
但可別小看他們!論人頭,數量不足20萬的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簡稱IDF),難敵上百萬阿拉伯聯軍;但論素質,表面散漫的以色列士兵,卻是中東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
以小搏大,6大特色創造「不敗傳奇」
高素質士兵,源自戰亂頻繁的動盪環境。以色列國防軍的前身,是猶太兵團「哈加納」(Hagana)。1948年5月,國防軍隨著以色列建國,正式成軍。初期兵源不足3萬人,橫亙眼前的,是六個阿拉伯國家、10多萬聯軍的死亡威脅。
以色列毫無退路,唯有「獨孤求勝」。血戰1年多,終於存活下來。1948年建國至今66年,歷經五場大型中東戰爭、區域衝突和巴勒斯坦的恐怖攻擊,未曾言敗。
「以色列禁不起打輸任何一場戰爭」,是所有以色列菜鳥士兵,一踏入新訓中心立刻被灌輸的第一天條。
若說台灣處境艱難,以色列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面積只有台灣的2/3,沙漠覆蓋65%國土,比天然資源少的台灣,更是資源匱乏。這裡也不像台灣,擁有台灣海峽屏障,以色列與四周缺乏天然屏障,周邊阿拉伯敵軍皆可長驅直入。
(全文未完)
ps.解決問題和扎實訓練,遠比形式重要
精神武器1.不要大頭兵,重視創新能力─有趣好玩的訓練軟體,啟發創意,一旦有創意點子,很快組織就能調整吸收
2.授權前線,給士兵培養責任、權力
3.願意認真檢討成敗,包容建設性失敗─檢討會議和戰爭同等重要,且不因一次失敗而瞧不起。不怕犯錯、精益求精。
4.品格能力決定一切,不受階級壓迫─軍階是讓士兵真正了解自身責任和任務目的,鼓舞其動力和誘因去完成任務。
獨家直擊國防軍訓練基地
不甩階級、充分授權 以軍戰無不勝的祕密武器
看似散漫的以色列國防軍,竟是一支沒嘗過敗績的勁旅,《遠見》直擊當地軍事訓練基地,找出以色列軍隊戰無不克的四大精神武器。
這是一支「沒大沒小」的常勝軍。
來到以色列中部最大的軍事訓練基地「茲瑞芬」(Tzrifin),直擊以色列軍隊訓練的第一手畫面。陪同採訪的,是一位上尉軍官。
對比台灣國防部5月初被一位自稱部長夫人的陌生女性輕易搭上交通車混進去,並直達部長辦公室門口的鬆懈警戒相比,以色列軍隊的門禁,顯得嚴謹。
當車子開到以色列營區門口,頂著豔陽的守衛小兵看著軍階高他好幾級的上尉,並未肅然起敬,高喊「長官好」。反而警覺地盯著車上幾位黃皮膚的陌生面孔,要求上尉聯繫內部長官,出面帶人,否則拒絕放行。但跟台灣小兵見到長官就畢恭畢敬不同的是,以色列軍人表面上又顯得紀律鬆散。
看似散漫 卻從未打過敗仗的強悍部隊
當訪客經過層層檢驗放行後,原本汗流浹背的守衛旋即卸掉警戒,慵懶地揮了揮手,示意快速進入。依舊沒有「長官好」的宏亮聲,亦無筆直立正的敬禮樣。
走進營區裡,士兵見到長官,只打聲招呼即擦肩而過,省了敬禮;士兵三三兩兩,漫步路上,或聚在草皮上,半躺著聊天;有士兵扛著五顏六色的大背包,草綠軍服半露在外,頭頂烈日、揮汗離營,準備休假。
車子停在聯隊門前,稚嫩臉龐的女兵扛著槍,用鐵鍊奮力拉開簡陋、生鏽的鐵門,迎接採訪團;一位正受軍官培訓課程的士兵迎接上尉來訪,彷彿故知相遇,輕鬆寒暄、聊天,不見「報告長官」的繁文縟節。
「當兵時,我不曾向任何人敬禮,完全沒有,」曾任以色列特種部隊士兵的艾帕克斯(APAX)創投公司合伙人阿莫斯葛倫(Amos Goren)曾向《新創企業之國》作者掃羅辛格(Saul Singer)分享軍中經驗。
(全文未完)
ps.價值2〉36%以色列新創企業家,都有軍旅背景─「8200-中央情報蒐集部隊」代表其精銳,其綿密網絡,求職如同創業的保證。對付敵軍的大數據,亦可活用在商業行銷策略,亦善於突破盲,解決問題。
價值3〉要求學習跨專業技能,迸出商場上的創新力
以色列軍能打仗 還會育成新創公司
軍隊=企業家大學,擅長進行高風險決策
以色列人為何愛當兵?因為附加價值高。部隊能幫助成長,獲得技能與人脈,是一生的財富,這裡不僅是新創企業育成中心,更是最佳的「企業家大學」。
羅斯柴爾德大道的兩旁綠樹林蔭、咖啡店林立;以大陽台為特色的包浩斯建築豎立兩側;行人緩慢闊步在綠蔭步道上。這條貫穿以色列最大城市特拉維夫的悠閒大道,是以色列新創公司密度最高的聖地。
據統計,光羅斯柴爾德大道周邊1平方英哩的土地上,就塞進600多家大大小小的新創公司。其中,大多數是軟體科技公司。
拜以色列國防軍投入大量研發資金於發展尖端武器裝備、培育科技精英之賜,大量技術和人才擴散至民間領域。這些新創公司多是軍方各類資源擴溢至民間的「槍桿子出鈔票」典範。以色列軍隊儼然成為一座「企業家大學」。
價值1〉
人脈網絡和人才篩選 打造企業錢景
31歲的新創公司創辦人蓋許(Guy Gaash)就是典型案例。2年多前,蓋許常在以色列和美國間當空中飛人。每次在機場購買免稅商品時,他總是納悶,這些商品到底有沒買貴?他靈機一動決定創業,藉由在軍中學到的技能,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掃描商品條碼後,能立刻現場比價。
創業過程中,空軍情報部門退役的蓋許,找上同是軍方電子、情報部門背景的8200部隊退役官兵聯誼會。
當時,8200聯誼會正在執行「創業家暨創新援助計畫」(EISP),幫助像蓋許一樣的熱情青年,打造企業「錢」景。
密集受訓半年後,蓋許終於成功開發出產品,創立「空中血拚」(Shopnfly)公司,並在歐洲展覽會上嶄露頭角。
「我們是以色列第一家協助新創公司創業的育成中心,」EISP專案經理葛萊斯納(Yinon Glasner)說,至今已成功輔導60個新創企業、募集4000萬美元創業資金、雇用2萬名員工。其中,有七成已是以色列新創企業中的領導品牌。
(全文未完)
ps.探索生存之旅,凝聚了全球1400萬猶太民族的文化共同性、傳承難以抹滅的歷史記憶,也藉由社群網絡和以色列關係綿密。
年投35億台幣 以色列10天免費遊
鼓勵海外猶太青年尋根,還有龐大政經效益
15年前,海外猶太社群開始推動尋根之旅,每年投入約台幣35億元,讓海外猶太年輕人到以色列免費旅遊10天,推動愛國教育,強化民族認同。(照片提供:Taglit-Birthright Foundation)
儘管1948年猶太人成功建國,但用鮮血換來的殘酷歷史,刻畫在猶太社群記憶裡,令猶太人對民族團聚力充滿強烈迷戀。
因此在以色列教育中,非常重視愛國教育。愛國教育甚至延伸到旅居海外的猶太人。
為強化全球猶太人對以色列的凝聚力,1999年起海外猶太社群啟動一項重大的「探索生存權」(Taglit-Birthright)計畫(尋根之旅),把認同教育拓展到全球700多萬人的猶太社群。
年輕人交流互動 凝聚猶太民族向心力
光看計畫本身,即可看出猶太人的向心力。創辦人伯朗夫曼(Charles Bronfman)和史坦哈德(Michael Steinhardt)皆是美國的猶太企業家和慈善家。尤其史坦哈德長年參與美國政治,積極倡導美以兩國合作。
「創辦人的目標,是為了強化海外猶太人對『民族家園』的認同感,」「探索生存權基金會」國際行銷部副總裁包爾(Noa Bauer)說,他們出資提供免費旅遊,讓18~26歲的海外猶太年輕人親自體驗以色列的猶太文化,並與當地年輕人交流。
10天的以色列「免費旅遊」,涵蓋食宿、交通、景點導覽和來回機票,幾乎不花費一毛錢,參訪猶太人的精神堡壘馬薩達、大屠殺紀念館、耶路撒冷哭牆等聖地。探索生存權基金會統計,截至去年,有超過35萬人次的海外猶太青年參與計畫。
除了旅遊,這群海外猶太年輕人會被安排幾場座談會,和以色列的同輩士兵交流,分享人生體驗。至於經費來源,以色列政府、猶太慈善捐助組織、猶太社群各資助1/3,過去3年來,每年平均計畫預算達1.16億美元(約台幣35億元)。
(全文未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