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26 13:08:10| 人氣2,6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應善用「老」人才- 洪蘭 (天下雜誌)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應善用「老」人才- 洪蘭
2014-04-16 天下雜誌 545期

 

研究發現,65歲其實還是中年,不是老年;大腦更是在中年之後才會發展到顛峰。

然而許多中老年人卻因不合時宜的舊法規,而必須離去,這是國家的損失。

最近一位有遠見、有領導能力的好校長,因屆齡必須退休,轉去國外任職。我聽到這個消息後很感嘆,楚材晉用,令人惋惜,更無奈我們的法規太落伍。

新研究已發現,六十五歲還是中年,不是老年。現代的中年人在詞彙、口語記憶、空間定位和推理能力上,都比他自己在二十五歲好。只有在反應時間上,遜於年輕時。但是速度不是智慧唯一的因素,很多重大事情,慢一點無妨。

伊利諾大學在模擬空中災難的研究中,發現中年的塔台控制員在處理高空飛機相撞上,比年輕組穩當。雖然中年組的反應不及年輕組快,但臨危不亂的決策經驗反而更重要。

那為什麼會有「老了就沒用」的觀念出來呢?這是因為過去的老人研究都在養老院做,養老院不是判斷、歸納、推理等高認知功能發揮的所在地;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的大腦只記得自己不久前的表現,卻不記得自己二十年前的樣子。

我們會哀傷已經六十歲了,不及五十五歲時的自己,卻忘記大腦成熟的很慢,它是一點一滴的在累積能量,六十歲當然不及五十五歲,但是比二十五歲時卻好很多。

經驗有什麼好處呢?有個實驗是快速給受試者看已經刪掉九○%訊息的蒙娜麗莎畫像,雖然呈現時間只有半秒,但凡是看過蒙娜麗莎畫像的人,都能正確辨識出來,而從來不曾見過此畫像的人,卻只看到明暗對比的「兩坨牛糞」。

大腦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只要看過一次,下次即便很少的訊息也能很快察覺出來。不幸的是經驗要靠時間去換取,美國有個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每當他用食指觸他的耳垂,導播就知道他要把鏡頭拉近;他摸襯衫第二個扣子就是他要說話,要導播把對方音量減低,這些細微的動作別人不易觀察到,但經驗可使觀察敏銳。

實驗又發現,「髓鞘」這個包裏著神經纖維,使電流傳遞快且正確的脂肪,更是到中年才到達高峰。這個實驗掃描了七十名十九到七十六歲的男性,發現額葉和顳葉的髓鞘持續增加到中年,平均五十七歲時,達到高峰,有人甚至延到六十歲。科學家認為這就是「中年智慧」背後的原因。

知名鋼琴家魯賓斯坦,一直演奏到九十五歲過世為止。他說有的時候,他會在需要快速手指彈奏的段落前先慢下來,那麼即使後面沒有那麼快,相較之下,仍然很快。他說,老年不是不幸,它是不便。

其實,年紀愈大,愈能看到灰色而不是只有黑白兩色;也愈能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更能同情和憐憫別人。

當一個人累積了一生的能量,終於到了可以發揮的時候,卻因不合時宜的舊法規而必須離去,這是國家的損失。在人才培育斷層的現在,好的校長可遇而不可求,立法院不能儘速審查跟國家競爭力、民生食衣住行安全有關的法條,卻一直在虛耗空轉,令人擲筆三嘆!(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台長: je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