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事在發生
電視媒體,如同連續劇般播報單一新聞,民眾缺少「知」的選擇
許久沒看電視新聞了,不是對時事不關心,只是只能選擇其他方式,來突破狹隘、無奈的氛圍。
有別電子報的瀏覽,報紙更是貼近自己閱讀的方式
書報雜誌,是我資訊來源不可或缺的工具
多方面的閱知,更有利於判斷資訊的正確性,也更宏觀看這世界
近來工商時報常用專題報導的方式,討論時下需要多關心的議題
「許青年一個未來」系列報導,102.07.23-27日一連五天連載
摘錄相關報導做記錄,給自己調整觀念;給孩子啟示、建言
(圖.文摘錄中時電子報)
「許青年一個未來」系列報導5-1困境篇102.7.23
名人職場路-王文華第一份工作 連22K都不到...
工商時報─邱莉玲 2013.7.23
即使是史丹佛大學MBA高材生,王文華也曾經歷寄出100封求職信都石沉大海的焦慮。好不容易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但他不僅沒領到22K薪水,還倒貼22K,從舊金山到洛杉磯,自己租車、租房。
王文華說,早年在美國暑期打工求職的第一次經驗,讓他了解求職不能用傳統方法,而要懂得「找資訊,厚臉皮」,而且要有正確的心態、眼光「不看錢,看遠景」。
王文華當時就用了現在最夯的Big Data概念,找出史丹佛大學百年校友名冊,看哪些校友在行銷領域工作,後來找到一個60多歲時任Grey廣告公司總經理的EMBA校友,便主動寫信給他,也如願得到回覆。成功的關鍵就在,善用人際關係,找到重要聯結點。
王文華在Grey的第一份工作雖然沒有拿到22K薪水,還倒貼22K,但賺到了進大公司學習經驗、鍛鍊功力和建立人脈的機會,是220K都買不到的。1年後要畢業了,他得到兩份在紐約的工作,分別是美國最大廣告公司Lintas和美國最大金融資訊集團Dun & Bradstreet。
「抓住機會,跟全世界證明你有價值、能力,是好手很重要。」王文華指出,好看的履歷放在履歷表上,未來可以為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不怕賺不到更多K。
王文華認為,這一代年輕人聰明、反應快、資訊豐富,活在人類有史以來科技最完備的時代,要懂得把握機會,有足夠靈活度不斷創新、創造價值,但伴隨而來的是將面臨更多國際競爭,「台灣人不輸語言,輸在思考。」這是台灣教育的問題,個人最好自求多福。
1999年在紐約和東京工作5年後,王文華毅然放棄華爾街高薪和金融界金童身份回台,歷任Disney電影公司資深行銷經理、MTV電視台董事總經理,也創過業,因為有存錢且單身,他曾用2年時間重新認識自己,思考人生方向。
王文華自嘲,可能是少數工作薪水愈來愈少的人!「倒貼人生」,但學到東西、經歷人生、開發自我,還是值得。關鍵就在,你問自己要什麼?再謀定策略。
據王文華的觀察,許多創業有成的人都是在「興趣」、「能力」、「賺錢模式」上找到黃金交叉,也可以應用在個人經營、職涯發展上。很多時候人不快樂,是因為熱情和能力間有落差,最後還需找到完成這個工作或事業的營運或賺錢模式,三者合一才能永續經營。
王文華建議青年人,不要忙著找工作,花時間把這3件事搞清楚,他畢業至今20年都仍在摸索。年輕人找到興趣、有能力,還要到職場接受考驗,他發現許多人有熱血、愛心,但提出的解決方案卻無法自給自足,主要是缺乏商業能力,這也是王文華決定創辦夢想學校的原因。
********************************************************************************
「許青年一個未來」系列報導5-2就業篇102.7.24
學會4招 職涯路越走越寬
工商時報 劉馥瑜 2013.7.24
求職並不難,進入職場才是挑戰的開始!面對愈趨僵固的薪資與就業環境,如何讓自己的職涯路越走越寬?人力銀行專家傳授4招:第1,培養跨領域的第2專長;第2,善用網路科技建立個人品牌;第3,強化數字管理能力;第4招,累積跨產業的人脈資源。
隨著時代潮流的快速變化,職場上永恆不變的真理就是「變」。104資訊科技集團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說,一技之長的時代過去,現在不能只靠「一把刷子」闖天下,單一專長的人很難在職場上存活超過10年,因此,培養第2專長成為職場生存的必要條件。
陳力孑並強調,第2專長必須「跨領域」,才會產生加乘效果。舉例來說,工程背景的人去學法律、人資管理人才結合行銷、網頁設計人才進修企管,在這個世代,「混搭」的專業才不易被淘汰。
其次,陳力孑認為,上班族可善用數位化趨勢,為自己的職涯創造更多加值的可能性。簡言之,就是建立網路個人品牌,而不是只有逛網拍,或者上Facebook。
他舉例,上班族可以將自己執行的工作、參與的活動、發表的報告、得獎的作品等,技巧性的在網路上曝光,累積個人品牌的差異化特色,有助於日後的職涯轉換。
再者,陳力孑點出,國內上班族最大的問題,就是數字管理的能力。日本知名職場連載漫畫《島耕作系列》作者弘兼憲史說:「數字能力強的人,工作就做得好。」台中商業銀行前任董事長黃秀男也不諱言,自己長達40年銀行生涯的致勝秘訣,就是「數字管理」。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也曾表示,不能管理數字,別談加薪、升遷。足見數字管理的重要性。
什麼是數字管理能力?不同行業有不同的關鍵數字,例如餐飲業可能是來客數、毛利率、迴轉率、客訴電話通數等;房仲業可能是成交量、成交價等。提高對數字的敏銳度,才有更多實證能力。
此外,陳力孑指出,人脈的累積也很重要。他強調,這不是要上班族交更多朋友、參加更多聚會,更不是侷限於自己的同學或同事,而是要跨越產業鴻溝,累積多元的人脈存摺,作為職場競爭力的延伸。
名人職場路-林倩 目標多大 前途就多大
工商時報 方明 2013.7.24
一位道地的台灣人,又是女性,一路從基層做起,到現在已成為大陸房仲業第一大集團的高階主管,她就是鏈家地產集團副總裁-林倩。
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後,從一開始台灣住商不動產小小的日文翻譯,做到現在鏈家集團副總裁的位置,她說:「目標有多大,前途就有多大」。
林倩1989年一畢業就進入住商不動產,2002~2005年被派往大陸出任住商上海公司執行董事,2008年離開住商,2009年加入目前大陸中古房第一大房仲集團-北京鏈家地產集團,旗下有2.4萬個員工,2012年中古屋佣金收入逾台幣百億元。
林倩表示,當初,她進入住商之前,對房地產、房仲業完全一無所知,且1990~2003年期間,房地產市場也走了13個年頭的黑暗時期。她利用當日文翻譯的機會,將日本房仲業的經營技術與經驗引進台灣,宏觀的視野替自己創造出很多機會。她笑著說:「在不景氣時更要找出自己當下的價值在哪裡,如果大家閉著眼睛都能賺錢,那有誰還要學習」。
林倩觀察到兩岸年輕人的不同,她認為,台灣年輕人優點是具創新、思維活潑、吸收資訊多元化;但缺點是,國際觀與自信心不足,且對工作拚搏精神不足。她認為,年輕人出社會2~3年就應有想法,不要一直換工作,要找一畝田深耕下來。
名人職場路-沈方正 會做事 更要會做人
工商時報 姚舜2013.7.24
「當年唯一找我去面試的就是飯店」,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說,自己大學畢業後曾投了不少履歷表應徵工作,結果只有來來飯店有回應,從此進入觀光產業,從基層做起並一路升上的飯店集團執行長。
表面上看,沈方正的職場路平坦順遂,比起很多同儕幸運得多。其實,在飯店的職涯中,他也曾面臨挫折,甚至一度想離開飯店產業、轉換跑道。
這一跤是摔在沈方正太拚,忽略了組織中的人情世故。
沈方正民國75年進來來飯店從櫃檯接待做起。5年內換了4個部門,歷經客部務主任、業務部主任、業務部行銷分析專員,最後並升至餐飲部小主管。
「資深前輩都笑稱我上的班是『總經理先修班』」,沈方正表示,年輕的自己這段時間只顧著拚效率、求表現,並學新事務,但過度積極、力求表現的態度,得罪人而不自知。於是,當欣賞沈方正的直屬主管另有高就,新主管上台推動新政,沈方正也識趣的離職。
他說,職場中不僅要會做事,更要懂得做人。沈方正語重心長地表示,在職場本事再強不一定有用,重要的是懂得交朋友。「朋友會給你機會」,沈方正表示,自己再回飯店產業是朋友推介的,「朋友就是機會」。
*******************************************************************************
「許青年一個未來」系列報導5-3 創業篇102.7.25
名人職場路-童子賢談創業 保持旺盛好奇心
工商時報 詹子嫻 2013.7.25
台灣近年廣設大學,但以升學為導向的教育政策,卻壓縮實務人才的培育空間。畢業自台北工專(改制為台北科技大學)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多次呼籲政府及教育單位應重視技職體系發展。
其實細數台灣科技產業中,「北科大幫」名氣響叮噹,除了童子賢之外,大咖學長數不完,像是藍天董事長許崑泰、群光副董事長林茂桂、光寶集團董事長宋恭源、新普董事長宋福祥、億光董事長葉寅夫,都在台灣科技產業界的各個領域撐起一片天,證明出身技職教育的人才,成就絲毫不輸「交大幫」或「清大幫」。
童子賢表示,過去台灣靠著技職教育和中小企業兩隻腳,撐起了產業一片天,但近年受到升學主義的盛行、社會虛榮心等因素,讓台灣技職教育出現的嚴重失落,造成產學落差,但反觀德國、瑞士保有良好的技職教育,在精密機械、光學等領域都成功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多數都是中小企業,所謂的菁英教育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百花齊放才是更美好。
他也直言,父母親也要放下孩子要念大學的虛榮心,就像名導演李安、名設計師吳季剛在世俗眼中都非會考試的優秀學生,但有了親人支持,得以才華享譽國際,現在的學生有創意、天馬行空都值得鼓勵。台灣產業若要再度發熱,少了技職教育就會缺了一個重要支撐。
童子賢成功打造和碩集團,除了今年營收挑戰破兆的和碩之外,還有景碩、F-鎧勝兩個「巨嬰」,另外還有做電視牆的小金雞-捷揚光電,EPS超過20元,以及受年輕人喜愛的放大片、隱形眼鏡的晶碩,也抓住時代潮流。
回顧童子賢的職場歷程,自台北工專畢業後,他進入宏碁擔任工程師,後續與同事兼好友謝偉琦、廖敏雄及徐世昌投身創業,並選擇從主機板產業出發,因此在1989年創立華碩,接著他又帶領華碩成立筆電團隊,接著創立和碩,2010年和碩與華碩正式分家,各自在品牌及代工打出一片天。
童子賢年僅29歲時創立華碩,今年他53歲,事業開枝散葉,並在台灣科技業寫下歷史的一頁。不過,童子賢坦言他「三度創業」的過程中,並非一切順遂,他回憶幾年前與和碩執行長程建中到大陸爭取訂單,陪著大陸品牌高層參加北京奧運,他笑說,看完奧運,訂單也沒拿到。
對於有志創業的年輕人,他先強調,「創業沒有辦法複製,但是創業精神的脈絡可以參考」,並且給予三大關鍵,要保持好奇心,建立好的團隊夥伴,並且懂得攻中帶守、守中帶攻。
童子賢說,在他的創業過程中,從未見著能夠火紅30年的產品,所以鼓勵創業者,一定要保持好奇心及旺盛的學習精神,接著就是建立好的團隊夥伴,就像漢高祖劉邦,懂得用韓信、蕭何,正因為劉邦的開放胸襟、用人唯才,所以在亂世中贏天下。另外很多人也曾問他,企業經營究竟要穩健還是激進?他則以汽車比喻,油門跟剎車是相輔相成,擴張時,攻中帶守,但景氣低落時,則要守中帶攻。
*******************************************************************************
「許青年一個未來」系列報導5-4教育篇102.7.26
老師大聲說─前校後廠 時代來臨
工商時報 陳碧芬2013-07-26
教育部規劃202億元用來落實技職教育再造計畫,串接技職教育與臺灣經濟建設,以及未來發展的密切關係,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打包票,「技職教育的再造與十二年國教是教育部目前最重要的兩項工作」,讓如日中天的技職教育更顯重要。然而,過去10年都在進行改制升格的技職教育體系,真能扛起青年就業的政策大擔嗎?
「技職教育的問題牽涉政府多個部門,非只是教育部的責任」,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教授陳繁興指出,經濟部、經建會等部會也都需要參與,例如產業外移對我國的技職教育,就曾產生很大的衝擊。
淡江大學戰略所講座教授許智偉認為,德國職業教育體系我國算是熟悉的,他擔任台灣省教育廳長時就曾引進、並新設2所職業學校試圖落地生根,國內卻至今仍無法達成如德國的效益?「德國技職教育是依據事實需要,逐步生長而成,並且還承繼了手腦並用、力行實踐的行會、文化傳統」,他說,我國仍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多位技職院校校長同意,台灣若要學到德國技職教育的優點,必須改變科舉思想,打破升學主義,重視工作經驗,技職學生在學時要強調實習課程與技術訓練,畢業後要先工作、再升學。
前台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天津則呼籲,「前面是學校,後面是工廠的時代已來臨」,技職教育的中心是教學、實務、實習,且要與產業結合才不會落空。
名人職場路-王文欣:找工作不要先設限
工商時報 李麗滿 2013-07-26
38歲就當上台灣無印良品總經理,現任中國無印良品董事總經理的王文欣,紮紮實實的台灣人、出身台灣企業,今年從台灣企業躍入日本企業且派駐中國,她說,能有在不同國家工作、與不同國籍的人一起工作,是很有趣的經驗,同時能開拓視野、思考更國際觀。
王文欣說,目前當下,不同文化、不同市場、不同價值觀所混合起來的工作與生活,是非常難得的體驗;因此,對於青年就業,她建議在選擇工作時,不要只拘泥在找台灣的工作,不要受限於何種地理、心理的條件限制,或許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出現!
1992年王文欣自政大廣告系畢業,進入當年甫結束虧損的7-ELEVEN當公關。當時公關業或說公關人才還不是很普遍,她進的公關部門只有2個成員,進公司一年後,從每半年讓管理階層與媒體面對面對,到以公益活動帶動品牌活絡的「企業化妝師」,都是全然透過創新來展開學習之路。
「我的職場鋪路完全是誤打誤撞!」王文欣說,不是那種很早就想好,怎樣為自己的履歷表加分的形式,而是純粹為了好玩、做很多事;像是在大學時,充份運用時間嘗試不同的事情,反而為人生未來種下職涯契機的種子;而大學寒假時到日本旅行,日後對日本文化及日本企業多所親近,暑假時打工擺地攤等,沒想到就成了日後進入零售業、服務業操作的小縮影。
2007年王文欣接下台灣無印良品總經理,當年她38歲,不僅是集團企業首位女性總經理,也是最年輕的總經理,接下台灣無印良品最大優勢是女性、重時尚與溝通;從企業化妝師的公關室到一線營運的居家連鎖通路,王文欣依然自學習開始,充滿工作熱情;首先到門市實習,從摺衣服上架、盤點到收銀台等現場營運流程,如果不是有大學擺地攤經驗,恐怕無法那麼快上手。
從過去7-11公關時代,王文欣就常與學弟妹分享工作經驗,即使面試新鮮人也會優先錄用擁有工作熱情的人,如果沒有工作熱情,就無法積極學習,「但最重要是積極學習之外,還能樂於分享,因為從分享中也能達到管理效益。」也因為積極學習,就會有動力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她認為現在很多年輕人總是等主管下指令,若是未積極催促,工作效能就不彰。最好是一旦接下工作,就要有不挑工作的心態,把握機會做出成果。即使一天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一旦樂在工作,就不會覺得辛苦,而是好玩。
******************************************************************************
「許青年一個未來」系列報導5-5 產業篇102.7.27
他山之石-學徒制、補貼 搶救歐洲青貧族
工商時報 蕭麗君2013.7.27
歐洲目前有近600萬名的青年失業,有鑒青年失業潮已成為歐洲當前最急迫問題,歐洲領袖在7月初召開峰會,要為拯救青年就業尋找對策。該峰會同意把先前對抗青年失業的專案基金從60億歐元加碼至80億歐元,以創造就業與社會保障。此外歐洲投資銀行還將對中小企業擴大融資,鼓勵他們多多聘用剛出校門的社會新鮮人。
德國總理梅克爾則疾呼歐洲各國仿效德國雙軌教育系統,重視學徒制的養成,來為「失落的一代」尋找出路。
在希臘、西班牙等國青年失業率都超過5成以上,德國年輕人失業率不到8%,在歐洲甚至是全球都堪稱為一大奇蹟。
德國成功原因,在於擁有完整的雙軌教育系統,結合產業的實務訓練與課堂教育,讓學生邊學變做,不同於多數國家先學習後工作。
參與該制度的學生通常一周花3到4天在企業接受訓練,其他1到2天則在學校學習相關理論。
該制度能成功當然也與該國文化有密切相關。由於德國不重文憑主義,熟練的工人與工匠在該國同樣享有高聲譽,這讓超過半數年輕人傾向選擇技職教育這條路。
至於在法國方面,面臨失業危機不斷惡化,法國總統歐蘭德上任以來也提出多項對策,包括專為青年創造就業的「Jobs for the Future」計畫,力圖在今年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明年增加至15萬個。法國政府將在前3年為這些年輕人薪資支付75%,工作性質多為公共服務與非商業領域。
歐蘭德還推行「generation contracts」方案,據內容,法國將補助員工數不到300人的企業,但前提是企業願提供26歲以下年輕人長期合約,在同時還將繼續聘僱年齡超過57歲的員工。
名人職場路-鄭婷婷:挑戰 才有機會
工商時報 林祝菁 2013.7.27
「其實現在大部分的小孩子很有主見跟想法,只是經驗不夠,需要給他們時間,而他們也耐操肯吃苦、抗壓性也高,沒有外界想像的脆弱。」COLD STONE(酷聖石)副總鄭婷婷替年輕人抱不平,她認為,應該要用不同的眼界去看新的世代。 酷聖石門市人員平均年齡僅有21歲,鄭婷婷每天都得跟這群年輕人打交道,雖然她才40歲出頭,卻在這群工作夥伴面前扮演大姐姐、輔導師的多重角色。
她說,現在年輕人從小獲得的資源及保護比以前多,也正因如此,他們對於自己的未來是有想法。就她看來,新舊世代都有夢想,但實行起來,似乎落差很大,沒有對錯,只需聆聽與讚賞。
鄭婷婷與新世代沒有代溝,或許在於她的求職背景的關係。她從小立志當空姐,專科畢業後,考取韓航空服員。她說,由於工作關係,她住在韓國,學會一點點韓語。但飛了4年,韓航為降低成本,她被迫離職,只好放空自己,整整玩了一年。
一年後,台灣統一星巴克招考門市服務人員,鄭婷婷抱著先進去學煮咖啡,未來也可以自己開一間咖啡店的心理前去應徵,錄用後從門市人員作起,沒想到一做9年,當上區經理。此時,集團又引進COLD STONE,她與主管一起成為酷聖石創業元老。
鄭婷婷說,雖然在星巴克待了很久的時間,但有新機會,她仍願意挑戰,她也鼓勵年輕人,勇於接受挑戰,勇敢展現自己。
名人職場路-龎維良:別害怕被利用
工商時報方明 2013-07-27
32歲當選北市龍泉里里長,成為大安區歷來最年輕的里長,他就是現年才40歲的龎維良。他認為,年輕人要敢去築夢、追夢,「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在築夢過程中開花,更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夢想。
龎維良表示,大學時就覺得自己未來要當記者、創業開公司或選舉,以前的工作經驗都是在媒體、國會助理領域,總覺得是在幫外面的環境在服務。
後來覺得自己從小居住的龍泉里是很有特色的地方,缺的只是一個整合,選里長就好像小時候選班長的概念一樣,只是班級變大了,所以毅然投入。
他說,到底你的夢想是什麼?現在年輕人因為現實大環境,已失去追求夢想的機會與可能,對年輕人來說,去想像自己的未來、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在築夢的過程要敢去做、敢去讓自己創造一些不可能。
他指出,當然生活現實是很痛苦的,但如果連築夢都不敢想就一點希望都沒有。很多年輕人都會埋怨做得辛苦賺不到什麼錢,又得不到別人的肯定,但回過頭想,現在做的事是你想要的嗎?
他認為,年輕人在職場上要培養表達、邏輯思考、解決問題以及人際互動4大能力,才能直接展現出自己的價值所在。
「人不要害怕被利用,要創造可被利用的價值」,從正面思考來看,是因為自己有價值,別人才會想找你,以後得到的回饋可能更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