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華:漢武唐皇
書名:
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
作者:
孟憲實
1962年生,黑龍江省訥河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
研究領域為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1983年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奔赴新疆,在新疆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教。2001年獲得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3年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博士後出站。
著有《敦煌百年》(與劉詩平合著,繁體字版遠流出版)、《漢唐文化與高昌歷史》等。2006年12月,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玄武門之變」,2007年5月主講「貞觀之治」。為電視劇《貞觀之治》的編劇(與作家阿城合作)。
內容介紹:
公元六二六年,是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淵統治的第九年。這一年的六月四日,朝廷爆發了軍事政變。秦王李世民設伏於玄武門,殺死了親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隨後控制首都長安,控制了李淵和他的朝廷。兩個月以後,李世民代替李淵成為唐朝的皇帝。他就是歷史上的明君唐太宗。從此,一個圍繞唐太宗的中央政府帶領唐朝走向繁榮。因為李世民的年號叫做「貞觀」,所以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君臣創造了一個歷史的政治奇蹟,以後的中國歷朝歷代,常把貞觀之治作為帝王學習的典範。在帝國體制下,唐太宗創造了一個歷史的高度,在人們的思想深處始終難以逾越。但是,貞觀之治的前夜,竟然就是血腥的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絢麗的朝霞,是穿過玄武門之變的淋淋鮮血才普照大地的。
本書是孟憲實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玄武門之變」和「貞觀之治」的講稿集結。共二十講。孟憲實引領我們從核心人物李世民開始,瞭解玄武門之變的深遠背景。讓我們從這場血腥的政治鬥爭中把握貞觀之治的歷史緣由,看貞觀之治這隻美麗的鳳凰,是怎樣從烈火中涅槃的。
歷史風華:漢武唐皇
書摘:第十三講良臣魏徵
談到貞觀之治,人們首先稱頌的是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其次津津樂道的就是魏徵對皇帝的直言上諫。那麼魏徵究竟是如何向皇帝進諫的呢?我們後世人從中可以獲得什麼啟示?
魏徵進諫,是一千多年以來的一段佳話。我們可以用三句話概括魏徵的進諫:敢於進諫、善於進諫、能夠進諫。
觸怒龍顏 面不改色
魏徵敢於進諫,歷史上已經留下定論。魏徵為什麼能夠進諫,在《舊唐書》或者其他史籍中都有記載,大概有兩方面的因素。第一說魏徵這個人有治國之才,第二是魏徵性格剛直,有性格方面的因素。還有第三條,就是對唐太宗的知遇之恩。
玄武門政變之後,作為東宮的一個重要官員,李世民非但沒有殺他,還重用他,這就是知遇之恩。士為知己者死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把自己豁出去了,不管皇帝高興不高興,只要對國家好對人民好,這意見我非提不可。
上面只講了三個理由,其實還有第四個理由,今天我在這裡強調的,就是制度性的理由,魏徵是在盡職盡責。李世民一開始任命魏徵在東宮做一個小官,後來很快讓他做了諫議大夫,正五品。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唐朝的諫官包括諫議大夫,還有左右拾遺、補闕等。諫議大夫平時在門下省辦公,也參與門下省的工作。魏徵是諫官中最重要的諫議大夫,諫議大夫的任務就是負責給皇帝進諫,他擔任這樣的職務他不進諫誰進諫啊?這是他的職務要求的。
後來,魏徵又很快成了秘書監,是從三品,負責管理圖書、資料的文職。
唐朝的宮廷藏書最早是在魏徵的手中豐富起來的。他做秘書監的時候,還參與朝政。這是唐朝官制的一個特點,就是你本來有具體職務,然後給你加一個銜,叫參與朝政。唐朝的重要會議大約有幾種,一個是行政辦公會議,就是部長級會議,叫八座議事,就是六個部的長官尚書加上左、右僕射一起開會。
比它再高的就是政事堂會議,政事堂在門下省,這是一個宰相會議。宰相有很多人,凡是有「參與朝政」這種職銜的人都可以參加宰相會議。第三個更高級的就是皇帝的御前會議。有了參與朝政這個頭銜,既可以參加宰相的這個政事堂會議,也可以參加皇帝的御前會議。所以魏徵一直未曾離開提意見的職位。貞觀七年,他當了門下省的長官,叫侍中。門下省的工作就是審核皇帝的命令,看它對不對,對了就發給尚書省執行,不對就反駁回起草詔令的中書省。為什麼魏徵的意見總是那麼多呢?因為一直到死,他都是門下省的長官或負責人。
貞觀元年,右僕射封德彝為檢點使,檢點府兵。
當時兵力不足,封德彝提了個建議,要把十八歲以上的中男,也檢點入軍。在唐朝,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叫法,為國家承擔的責任也不一樣。始生為黃,即剛一出生的孩子叫黃,黃口小兒就指這個年齡。四歲為小,四歲了,就是小孩了,在戶籍冊上都要注明。到了十六歲,就是中男,是半大小夥子了。二十歲為丁,就是成年人了。二十歲了就要承擔國家的兵役。現在既然形勢所需,皇帝就同意了封德彝的建議。敕書發出三四次,魏徵堅持不簽署。不但不簽署,還要上奏,提出自己的反對理由,大概就是中男身體還沒有長成之類。封德彝也不示弱,說中男也有長得很強壯的。太宗於是大怒,繼續出敕,魏徵還是不簽署。唐太宗沒有辦法,只好把魏徵和門下省負責人王珪都召來開會。太宗聲色俱厲地說:「中男要是身形矮小,自然不會點入軍中。若體貌魁偉,當然可以徵發。你這麼固執,簡直不可理喻!」魏徵正色說道:「竭澤取魚,非不得魚,明年無魚。」魏徵是從國家更長遠的利益來看待這個徵兵問題,你不能把年輕人都點了兵,都點了兵,賦稅怎麼辦?以後再需要徵兵怎麼辦?你不能把人力一下子用完啊。國家治理要有長遠規畫,不能只看眼前啊。道理很簡單,一討論就明白了。皇帝就立刻下令,禁止下發這個文件。最終,皇帝被魏徵說服,並獎賞魏徵和王珪。
魏徵敢於如此堅持,因為他站得高看得遠,所以他的話才有說服力。
有人也許會說,魏徵擔任門下省的官員,是太宗任命的,主要還是太宗用人得當。這麼說雖然也不錯,但是門下省這個機構,可不是唐太宗發明的,那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門下省審核詔書,也不是始於唐太宗。唐朝特別是太宗時期的理性行政十分突出,除了太宗本人的開明以外,在制度的設置上最能體現理性精神的就是門下省這個機構。
在決策階段努力減少錯誤,對於國家健康發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錯誤的決策不算錯誤,錯誤的決策實施了才是真正的錯誤。凡是大面積的國家錯誤,一定是在決策階段就出了問題,並得以貫徹執行,最後造成重大後果。加強決策階段的討論,就可以從源頭上盡量避免錯誤。
寓貶於褒 有理有節
魏徵不僅敢於提意見,而且善於提意見。他能把道理說清說透,還善於因勢利導,充分利用表揚的方式達到幫助皇帝改正錯誤的目的。
貞觀七年,蜀王妃的父親楊譽在官衙內競婢犯法,相關的官員都官郎中薛仁方把楊譽扣押起來調查,但是還沒有最後提出處分。楊譽的兒子是千牛衛士,在皇帝身邊負責安全保衛工作,於是向皇帝申訴說:「按規定,五品以上官員沒犯特別罪行不能被扣押,但是我父親因為是國親,所以受到非法待遇,不知道要被扣押到什麼年月。」皇帝一聽,不禁大怒,說:「知道是我親戚,還故意刁難。」他自尊心大受傷害,命令將薛仁方杖一百,解除所有官職。楊譽兒子告狀,明顯是在挑撥,普通官員哪裡敢專門跟皇帝親戚作對。皇帝感情用事,竟然聽不出這裡面的問題。還是魏徵出來講話了,他說:「城狐和社鼠都不強大,只是因為它們有所憑恃,所以清除起來很不容易。何況世家貴戚,從來號稱難治,漢、晉以來,朝廷對他們都沒有辦法。
武德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很驕縱,自從陛下登極以來,剛有所收斂。薛仁方既是國家的公務人員,能為國家守法已經難能可貴,怎麼可以隨便妄加刑罰到他的身上,讓這些外戚的私心得逞呢!這個口子一開,今後一定萬端爭起,到時候您必然後悔,可是那時就來不及了。自古以來,能禁斷這樣的事情,只有陛下一人而已。防微杜漸,是國家正常的方法,怎麼可以水未橫流,便欲自毀堤防?」唐太宗聽後,馬上接受了魏徵的意見。
我們看到,魏徵批評皇帝的做法,是以表揚為前提的。
「自古能禁斷此事,唯陛下一人。」這樣說,有利於皇帝改正錯誤,不會讓皇帝發生誤解。寓批評於表揚之中,容易讓領導接受,畢竟領導只有接受之後才能改正錯誤。同時,魏徵提起武德時期外戚橫行的往事,那是因為唐太宗對此親身經歷過,感觸良深,所以更容易對眼前的問題有所認識。防微杜漸,在政治中當然重要,但是人們要麼放鬆警惕,要麼缺乏認識。魏徵進諫,從立意到證據到勸說角度,都有完好的搭配。既有利於國家未來發展,又有利於皇帝思考,最後有利於皇帝改正。當唐太宗表揚魏徵的時候,魏徵都一定強調,是皇帝引導求諫,所以才敢於進諫。魏徵這樣強調,一方面是事實,另一方面是為了突出皇上。這種突出,當然不是拍馬,而是給皇帝以鼓勵,保證皇帝在正確的方向上繼續前進。
給領導給皇上提意見,是為了什麼?
如果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能耐,顯示自己比領導高明,那方向就反了,結果也常常會適得其反,那樣往往會陷於意氣之爭。關鍵在於把事情做好,不是為了顯示自己,而是為了共同的事業。這樣就能夠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這樣才算是善於提意見。
明察秋毫 防微杜漸
魏徵經常提意見,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對一個問題缺乏瞭解,能提出正確的意見嗎?不能。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能夠進諫是一種水準,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時提出有見地的意見的。魏徵是能夠經常提出獨特意見的人,沒有比較充分的準備,這是誰也做不來的。這就是「經國之才」的體現。
魏徵善於從長遠來觀察眼前,善於因小見大,重視防微杜漸。 關於徵兵問題,封德彝的想法是只顧眼前利益,而魏徵堅持長遠利益;關於李泰的問題,魏徵則看到防微杜漸的必要性。
貞觀十年,因為皇帝很喜歡越王李泰(後來轉封魏王),而李泰企圖用皇上來壓制大臣,特別是魏徵等,他就向皇帝反映,大臣輕蔑親王。皇帝對眾大臣動怒:我要告訴你們,以前的天子是天子,現在的天子是不是天子?以前的天子兒是天子兒,現在的天子兒是不是天子兒?他還說,當初隋文帝的時候,親王多厲害啊,所有的大臣都遭受過親王的侮辱。我自然不會讓我兒子這樣,不會縱容他們,但是你們敢如此不尊敬他!皇帝龍顏大怒,房玄齡等嚇得戰慄拜謝。只有魏徵顏色不改,凜然而諫,指出沒有人敢於輕蔑越王。按照儒家的理論,大臣跟親王是一個級別的,大臣是為國家做工作,皇帝禮待大臣是應該的,大臣如果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也不容許親王來侮辱他們。隋朝的例證是負面的,不足掛齒。魏徵的聲音甚至比皇帝還大。他說,如果我們現在處於無道的時代,別說親王,誰都可以橫行霸道,可是我們現在是一個開明的時代,有一位有道明君在指揮我們,我們怎麼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太宗聽了魏徵的話,立刻服氣了,說,魏徵「言語理到,不可不服」,我那是私愛,他講的是公法。於是下令三品以上的大臣,見親王不必下車行禮。結果房玄齡等人受到太宗的責難,魏徵獲得獎賞。魏徵能把道理說透,當然能夠服人。
魏徵還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
貞觀十五年,朝廷遣使者到西域冊立葉護可汗,為了節約成本,又讓使者順路到各國購買馬匹。魏徵又出來提意見了,說這樣做是得不償失。西域可汗冊立是大事,使者專門前往說明朝廷重視。結果使者又去買馬,會讓西域各國誤以為冊立可汗是順路的,可汗是不被重視的。以後朝廷在西域的威信勢必受到影響。只要跟西域關係良好,馬匹還不是小問題嗎?西域甚至會主動來奉獻駿馬的。「陛下惠及四海,則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唐太宗只注意節約成本,讓冊立可汗的使者一身二任,沒有魏徵看得全面,沒有看到這種「節約」的害處。一經指出,太宗立刻明白了,馬上命令停止購馬。
我們常說藝高人膽大,魏徵因為總能站得高看得遠,能在別人沒有感覺的地方發現問題,所以總給人以特別的印象,好像是膽量大,敢說話。其實,能夠看清楚問題的各個方面,注意從不同角度提出看法,這是一種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立場,是發現發明的基本模式。
歷史風華:漢武唐皇
書摘:第十四講 長孫皇后
貞觀時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長孫皇后掌管內廷,那也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長孫皇后自始至終以自己的方式支援唐太宗,是太宗的賢內助和方面軍。在唐代的皇后中,長孫皇后絕不是最有權力的,但卻是最受尊敬和愛戴的。
後來的武則天,早期都籠罩在長孫皇后的光環下,一路跟著長孫皇后東施效顰。長孫皇后賢淑、優雅、智慧、大度,用現代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知性女人。
一、知性女人 皇后楷模
高高的宮墻擋住了人們的視線,在深宮之內,究竟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大部分人會把深宮看做是危險的場所,只有武則天這樣的人才會把深宮看做是人生的轉捩點。其實,看上去風平浪靜、不缺吃不少穿的後宮,從來都是陰晴不定,瞬息萬變,波濤洶湧的戰場。凡是資源集中的地方,永遠是爭鬥激烈的場所,這是歷史給出的鐵律。
貞觀時期,後宮在長孫皇后管理之下,一直是風平浪靜。
不是這裡改變了性質,不是這裡缺少了資源,只是因為長孫皇后掌控有力。那是一種柔性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無處不在。這是長孫氏的力量,也是長孫氏的智慧。
長孫氏勤奮讀書,一年四季保持不變。
讀書使她增強智慧,積累知識,增廣見聞。她生活簡樸,需求不多。無欲則剛,這是人所共知的。她樹立了一個儉樸的榜樣,在那個時代特別重要。不但自己儉樸,她要求太子也這樣做。
有一次太子的奶娘跟皇后說,東宮的用度不夠,皇后就不高興,說,太子應該關心自己是不是德立名揚,哪有關心用度夠不夠這種事兒?她胸懷大度。我們都知道後宮關係複雜,但是她處理得很好,唐太宗跟別的宮女生了孩子,宮女因為難產而死,皇后就把這個孩子一直養在身邊,像自己親生的一樣,沒有半點嫉妒心,樹立了當時一個很高的道德水準。別的妃子生病了,她就會把自己的藥品拿去給人家用。這些舉止,史書稱為“下懷其仁”,即下面的人都感懷她的仁德。這就如同將軍仁愛,戰士樂死一樣。
這些,都顯示出長孫氏的不同凡響,但是更卓越的是她的自我定位。
長孫皇后的自我定位是什麼呢? 就是以唐太宗為準繩,以皇帝的大業為目標。她自己和自己管理的後宮,都是皇帝大業的一部分。這就是說,長孫氏始終是唐太宗的一個方面軍。這是什麼?這就是很標準的母儀天下。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孫皇后與其他大臣一樣,也是李世民的部下。只要是部下,就有如何處理上下級關係問題。穩定後宮的一個重要意義是不要對朝廷治理天下形成干擾。
長孫皇后是怎麼做的呢?
後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請繩治,俟意解,徐為開治,終不令有冤。 在上級和下級之間,有幾種相處的方案可供選擇。一是讓下級作出犧牲來滿足上級的心願。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也是百姓最痛恨的。二是欺上瞞下。這一般是主意大的人才敢於採取的方案,通常也是壞人才會這樣幹。三是讓上下級都不滿意,這不可能是一種選項,但確有這樣的結果。欺上瞞下者往往如此。四是讓上下級都滿意,這是最佳方案,但是難度最大。
我們看長孫皇后的這個記載,這不是一個個別事件,而是皇后處理同類事件的一貫做法。這是一個三方關係,後廷的人、皇后和皇帝。後廷中的人犯了大錯,皇帝發怒的時候,皇后的方法是“助帝怒”,並請求親自來處置,決不輕饒。她不是頂著皇帝的怒火,而是順著皇帝的思路。等到皇帝過了憤怒期,她才開始慢慢調查處理,最後決不能讓後廷的人受冤。長孫皇后的最後行為,大家容易理解,畢竟事實更重要,即使是小人物,也不該受冤枉。
那麼前一階段的行為,助帝怒,這不是很有問題嗎?通常我們對此認識模糊,以為事實最重要,只要有理,就什麼都不怕。其實,凡事都要長遠考慮,事情過後,領導者依然是領導者,而人人都是講顏面的,也就是講尊嚴。在下級面前,領導的尊嚴很重要。為了照顧領導的面子而犧牲別人、犧牲真理是錯誤的,但是在不影響事實處理的前提下,顧全領導人的面子是有必要的。這是配角必須考慮到的。
我們看長孫皇后,她不僅是皇后的楷模,也是所有幹部的楷模。有原則,有方法,這樣才能當好配角。會當配角,就是能夠理解配角與主角關係的實質,所以也就能夠當好主角。
看起來,這些都是小故事,都是配角的小故事。
其實呢,都牽涉貞觀之治的大問題。貞觀之治是中國難得的理性行政時代。不僅皇帝理智大度,皇后也如此,大臣們也如此。大家圍繞皇帝工作,千方百計不讓皇帝犯錯誤,所以李世民成就了中國皇帝的最高業績,所以貞觀時代就擁有了理性行政的美名。
皇后病重期間,太子建議皇后赦免囚徒,度人入道。這是常見的爭取人心和輿論的方法,也是佛教的功德表現,當時稱作“修福”。皇后說: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我向來不作惡,如果善行無效,那為什麼還要求福呢?至於國家大赦,那是國家大事,怎可因我而亂天下法事呢?
這段言論,突顯皇后的理性精神。
對於生死,抱著自然主義的立場,反對有意追求什麼修福長壽。對於大赦呢?她堅決採取不干涉態度,因為那是國家大事,不能因我而亂法。
後宮問題眾多,穩定是絕對的大局。
古來亂局,因中央與地方關係搞不好而造成重大問題的有,但是涉及皇權穩定的問題,多來自內宮。皇帝妻妾眾多,不僅爭風吃醋,更有爭奪繼承權的問題。長孫皇后十分自信,從容不迫地管理後宮,為保證李世民全力以赴地治理天下,起到了十分顯著的輔助作用。
納諫的唐太宗和理性的皇后,真是一對難得的男女主角,他們的價值觀如此接近,難怪會為後世稱道。長孫作為皇后,她思考的問題僅限于後宮嗎?不,在很多問題上,她都是唐太宗的高參。
歷史風華:漢武唐皇
書摘:第十四講 長孫皇后
二、政治顧問 皇帝高參
長孫皇后如果僅僅把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那麼她的歷史地位也是有限的,至少沒有我們今天評價的那麼高。不論是在歷史事實還是唐太宗的認識中,長孫氏絕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後宮管理者。
實際上,長孫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高參,特別是在重大問題上。
長孫皇后去世,李世民稱:“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他說皇后“每能規諫,補朕之闕”,以後入宮“不復聞善言”。李世民承認皇后能夠彌補自己的過失。這很重要。皇后的很多話,在李世民聽來都是“善言”。長孫皇后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他們從小同甘苦共患難,相互的信任歷經考驗,所以,李世民是很聽從長孫皇后的勸告的。
李世民究竟在什麼事情上聽從皇后的話,歷史記載有限。我們從皇后的角度看看,她是如何充當皇帝顧問的。
首先,顧問以不問為前提。
長孫皇后這個皇帝的顧問,經常是皇帝問而不答,這給人以強烈印象。皇帝有所問,她就是不回答。皇帝一再問,她就說這是皇帝的事情,我可不能婦人干政。李世民然後就百般解釋你沒有干政嫌疑,皇后才會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是為什麼?皇后真的沒有意見嗎?是在扭捏作態嗎?都不是。經過這麼一個過程,是讓李世民確認是否真的需要皇后的意見。這是一個意見再篩選的過程。皇后只回答李世民確實需要回答的問題,換句話說:皇后只回答重要的問題,只回答唐太宗確實拿不定主意的問題。什麼小事都問你,你就是秘書,只有大事才問你,你才是顧問。
其次,長孫家的利益,皇后很堅持。在這個問題上,皇后一改以往的習慣,不是回避而是堅持。這當然是因為她是長孫家族的最有權勢的人,她也自認為對長孫家族有一份責任。對此,兩件事最突出。
皇后和長孫無忌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長孫安業,早年曾有虐待繼母和弟弟妹妹的不良記錄。按照當時人的看法和習慣,後來有了勢力的皇后和長孫無忌,一定會報復他們的哥哥的。貞觀元年,長孫安業參與了李孝常等人的謀逆陰謀,要殺皇帝搞政變。這當然是重大的政治案件,按照律法,這屬十惡不赦之條,一定要殺頭。當時也是重要大臣的長孫無忌沒有說什麼話,可能他的願望是希望他的這個同父哥哥依法處置。但是,皇后出面了。她對皇帝說:安業之罪,萬死無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極刑,人必謂妾恃寵以復其兄,無乃為聖朝累乎!
皇后對著皇帝不禁哭泣起來:我們長孫家真是很不幸,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事啊。陛下對安業多好啊,沒有立什麼功勞,卻當上了監門將軍。他不圖報答,反而謀逆,真是死有餘辜啊。
皇帝心頭立刻亂了,你是什麼意思啊?李世民問。
皇后說,我家哥哥幹出了這樣的勾當,死不足惜,可是天下人會怎麼理解啊?人們一定會以為是我們兄妹迫害哥哥,因為哥哥當年對我們不好,這盡人皆知啊。如果這樣,不是很拖累朝廷嗎?
李世民說:我當然不會讓他拖累朝廷,也不能讓他拖累皇后。
最後,長孫安業沒有被殺,長流嶺南。 長孫皇后的這次努力,確實在保護安業的性命,雖然是從朝廷名聲出發進行論證,畢竟是保全安業不死。皇后這樣做贏得了廣泛的同情,因為她沒有公報私仇,也沒有繼續發展家庭內部的鬥爭。這是讓人同情的,也是讓人讚許的。窩裏鬥,畢竟是一種醜惡的行徑。同樣的家庭關係,武則天是怎樣處理的?她殺掉了她所有的哥哥,都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武則天成了皇后以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的哥哥們再不能左右她了。但是,她就是咽不下那口氣,非置他們于死地不可。權力是那種東西,即使你遠離它,也知道它的強力存在。如果你擁有它,你就會如毒品一樣上癮,而越是過度地運用它,它越會給你快感。長孫皇后擁有一種堅毅的理性,對權力也有這樣的理性。在保護安業問題上如此,在阻攔長孫無忌掌權的問題上也是如此。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在唐朝統一國家的過程中,在唐太宗奪取最高權力的過程中,功勞很大。李世民當然最信任他。李世民掌權開始,長孫無忌就擔任吏部尚書,後來李世民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尚書仆射,就是貞觀時期的宰相。但是,皇后就是不同意。她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預防外戚干政。這一點,李世民很不理解。所以,還是讓長孫無忌當了右仆射。之後,有一次,朝中議論,說長孫無忌有攬權的傾向,唐太宗當眾說:我信任無忌,如同信任兒子。朝中的議論戛然而止。但是,皇后還是很堅持,她讓無忌自覺退出。無忌當然想掌權,但是敵不過皇后的堅持,只好申請退出,皇上也就同意了。皇后聽後很滿意。對於外戚干政的防範,有這麼必要嗎?何況唐太宗是一個很強勢的皇帝,怎麼可能放任長孫無忌呢?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是,她比任何人都了解長孫無忌,比任何人都了解李世民。
長孫皇后的遠見卓識,要到很多年以後才被證實。
長孫皇后對長孫無忌如此防範,而對於另外兩個人卻是認真推薦,那就是魏徵和房玄齡。李世民對魏徵的納諫也不是歷來心平氣和的,有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有一次魏徵在朝堂上給唐太宗提了意見,唐太宗接受不了,怒氣沖衝一擺袖子走了。回到後宮,余怒未消。皇后就說,陛下,您這是怎麼了?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鄉巴佬,整天找我麻煩,早晚有一天我會殺了他。說的還是魏徵。這時候皇后是怎麼做的呢?她就進到裏間,改換了衣服,穿上了朝服,朝服就是正式見皇帝才穿的服裝,來向皇帝祝賀。她跪在皇帝面前,皇帝嚇了一跳:這是為何啊?她說,我聽說史書上說,主賢臣忠,只有君主賢能,臣下才能忠誠。魏徵敢於提出很多意見,那是因為他效忠您,他敢於這樣,正好證明陛下是賢能的。現在我有一個賢能的夫君,我能不祝賀嗎?這是國家、人民之福啊,所以我要祝賀。
史書上沒有記錄李世民的反應,想來一定是喜上眉梢。
注意皇后說服皇上的角度,她是從表揚皇上的立場來維護魏徵的直言。試想,她如果從批評皇上度量狹小入手,那麼問題一定會更複雜,甚至完全弄糟。這種方式的成功,是建立在對人性弱點認識的基礎上的。讓皇上接受意見,還不能讓皇上威風掃地,否則就是南轅北轍了。
皇后不僅能提意見,而且善於提意見,這種方式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對於後宮的事情,皇后也向來如此。長樂公主要出嫁了,因為是皇后親生女兒出嫁,皇帝特別囑咐要多準備嫁粧。結果朝廷準備的嫁粧十分豐盛,甚至超過了長公主。魏徵出來發言了,說這樣于禮不合,于情未安。李世民把魏徵的意見轉述給皇后,皇后深有感慨:魏徵真是難得,作為皇帝妻子的我尚且察言觀色。過去只聽說陛下重用魏徵,不知道理由,現在終於知道了,魏徵是能夠“以義制主之情”的人。忠言逆耳利於行,魏徵真是社稷之臣啊。然後皇后命令賞賜魏徵。
我們看到,皇后不僅讚賞魏徵,更能對魏徵進行分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以義制主之情”,其實,唐太宗也說過魏徵類似的話:魏徵每言,必約我以禮。 我相信,唐太宗對魏徵的信任重用,這其中有皇后的因素存在。此外,皇后處處維護皇帝形象,也如同魏徵等人一樣。
太宗有一匹駿馬,他特別喜愛,總在宮中飼養,有一天這匹馬卻無病而暴亡。太宗對養馬的宮人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想殺掉她。皇后諫道,過去齊景公以馬降罪於人,晏子云:你養馬而死,是罪責之一。如果你因馬殺人,百姓知道,肯定抱怨你,這是罪責之二。諸侯國聽了,必然輕視吾國,這是罪責之三。齊景公這才沒有殺人。陛下讀書熟知此事,怎麼會忘記呢?太宗怒氣才解。他還對房玄齡說,皇后拿平常事啟發我,真使我受益匪淺。
愛護皇帝的形象,就是愛護國家的形象,是愛護國家的一種重要表現。
但是,這個愛護不是護短,不是隱藏皇帝的錯誤,更不是為皇帝的過錯辯護。真正愛護國家的榮譽,愛護皇帝的榮譽,就是減少皇帝的犯錯。帝王無私,不是說帝王沒有私心,而是說帝王代表國家,事無大小內外,都關涉國家,都是公共事宜。
這不僅需要皇帝處處從國家利益、民眾福祉出發,也需要大臣們從多個方面共同督促皇帝。長孫皇后對於唐太宗而言,是特殊的臣下,她能發揮其他大臣發揮不了的獨特作用。唐太宗和唐太宗的時代,正氣佔據上風,長孫皇后有著自己的獨特貢獻。
三、臨終遺囑 深謀遠慮
長孫皇后和皇帝情真意篤,貞觀十年(636),長孫氏三十六歲的時候去。皇后臨死之際,對皇帝說了一番話,可以看作是政治遺囑。
一是相信房玄齡,
二是不要重用外戚,
三是要求薄葬。
除了第三個問題以外,前兩個問題,不僅關係唐太宗的最終名聲,也關係後來的政局。
皇后病重的時候,房玄齡正好犯了一個錯兒,被李世民停職。
皇后覺得這件事做得不當,所以把這件事提出來。皇后認為,房玄齡為人謹慎,忠心報國,最值得信任。對於房玄齡的信任,唐太宗最後可以說是做到了,至少唐太宗讓房玄齡安詳地離開了人世。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去世,這之前,太宗保證了房玄齡沒有出問題。因為有很多人想扳倒房玄齡,都被太宗擋住了。保住了房玄齡,就是保住了唐太宗的英名,保住了貞觀之治的名聲。沒有皇后臨終前的囑託,唐太宗是否能做到,真的不敢說。
另外一個遺囑,唐太宗有一點不明白,怎麼在他的時代會出現外戚干政?對於長孫無忌,他既了解又信任。不過,太宗至死也沒有忘記皇后的遺囑。他依然重用長孫無忌,但是也不是沒有限制。至於最後長孫家族在高宗時的覆滅,責任不在長孫皇后,也不在唐太宗。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長孫皇后最擔心的後果,後來還是可怕地出現了。
皇后怎麼能夠洞察到後來的局面呢?
這個世界上,長孫皇后最熟知兩個人,一個是哥哥長孫無忌,一個是夫君李世民。 只有妹妹才知道,在艱難的歲月裏,長孫無忌如何渴望翻身,如何渴望獲得權力,揚眉吐氣。他的這些渴望已經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而在現今的政治旋渦中,特別是在李世民的高度信任的前提下,長孫無忌的這些渴望真的可能實現。這在皇后看來是可怕的,渴望已久的權力一旦獲得,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貪婪,一切惡果都可能發生。於是,皇后才在臨死前再度提出這個問題。
為什麼皇后不直接對李世民說出來呢? 她可以說,我的哥哥我知道,他的權力慾望過於強烈,重用他一定會出現干政局面。如果這樣說了,唐太宗真的開始防範長孫無忌,甚至猜忌起來,那也一定是一場悲劇。這也不是皇后所願意看到的。所以,唯一兩全的辦法是,讓李世民保持與無忌的良好關係,但是絕不重用。
長孫皇后真是用心良苦。
後來悲劇還是發生了。我們能說什麼呢?皇后已經盡心了。悲劇屬於長孫無忌,絕不屬於長孫皇后。
貞觀十年(636)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于立政殿。
宮中女官把皇后編撰的《女則》一書呈給唐太宗,說:皇后生前把歷代婦人參政得失的歷史編成此書,自覺文字尚不精練,不敢呈獻,不想皇后還沒有來得及修完就……太宗打開書卷,不禁失聲痛哭。史書記載:“上覽之悲慟”,準確的理解應該是內心悲傷,放聲痛哭。
想一想整日高深莫測的皇帝;想一想唐太宗這個衝鋒陷陣、殺敵無數的馬上英雄;想一想玄武門下,唐太宗一箭封喉,讓他哥哥眨眼間死於馬下……總之,如今唐太宗失聲痛哭的樣子,讓人感到落差太大。不過,這正應了那句老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皇后的去世,確實讓唐太宗感到悲傷,心中空空如也,忽然之間喪失了依靠。史書記載,唐太宗說:以後入後宮,再也聽不到她的規諫了。
皇后六月去世,十一月埋葬于昭陵。
太宗經常想念皇后,不能自已,於是在宮苑之內修建一個多層塔樓,為的是便於自己經常登臨,瞭望昭陵。有一次,太宗引領魏徵同登塔樓,讓魏徵看昭陵。魏徵說:在哪啊,我眼睛不好,看不到啊。太宗就用手指示:那不就是昭陵嗎?啊?魏徵故意打馬虎眼說,啊,是昭陵啊,我還以為你要看獻陵呢,要是看昭陵,我早就看到了。魏徵這話,含義很隱晦。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皇后先死,所以先葬,後來太宗死後與皇后合葬于昭陵。獻陵是唐高祖李淵的陵墓,他在貞觀九年去世,埋葬于獻陵。魏徵的意思是:作為兒子,你不想念父親,單單想念妻子,這讓天下人知道了,可不是一個好榜樣啊。畢竟,我們是以孝治天下啊。魏徵的意思,唐太宗何嘗不懂?但是他太想念皇后了。在魏徵面前,太宗大概也用不著掩飾,他再一次哭了起來。
這次痛哭之後,太宗下令拆毀這座塔樓。那座思念之樓雖然拆了,但在太宗的心中,思念之樓永遠高聳。
歷史風華:漢武唐皇
書摘:第二十講 貞觀之魂
貞觀十七年,太子謀反事件以後,唐太宗的生命狀態急劇下降,僅僅六年以後,一代英明君主終於走完他人生的歷程,貞觀時代也隨之結束。但是唐太宗給人們留下的疑問沒有隨著他生命的逝去而消失,晚年的唐太宗是一位什麼樣的皇帝?一位英雄的暮年是如何度過的?我們如何以現代眼光審視那個遙遠的過去?
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近乎完美的時代,它留給後人太多美好的追憶。
這裡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名言警句,也有“房謀杜斷”的君臣佳話。貞觀的輝煌幾乎讓人忘卻了李世民皇位得來的不正當性,那麼貞觀的歷史魅力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有貞觀之治?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在痛苦中做出了決定,立他並不滿意的兒子晉王李治當太子。隨後,唐太宗又竭盡餘力幫助太子擺平後顧之憂,以求給太子留下一個穩定的基業,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此後,太宗的生命連續受損,英雄末路,進入落日光影之中。
一、太宗駕崩 山河動容
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唐太宗駕崩,享年五十二歲。 唐太宗家族有家族病史,當時叫做風疾,有人認為可能屬於高血壓之類。唐太宗早年馳騁天下,能文能武。
貞觀十一年十月,唐太宗在洛陽圍獵,那一次主要是獵殺野豬,合圍之後,野豬向太宗這邊突圍,太宗一箭一頭,四頭野豬當場斃命。但是,一頭雄野豬兇猛迅捷,已經突進到唐太宗的馬鐙旁邊。兵部尚書唐儉一見,立刻手忙腳亂上來援助,還沒有等他到來,唐太宗手起刀落,那頭野豬斷為兩截。而這時的唐儉則是狼狽不堪。唐太宗哈哈大笑,說你這個天策府的長史,沒有見過我這個天策上將殺敵嗎?為什麼這麼膽小?唐儉也不示弱,說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坐天下,陛下以神武定天下,現在又跟一頭野獸逞威風,有這個必要嗎?那時候的唐太宗不僅雄姿英發,而且心胸開闊。他對唐儉說,好,你說得對,咱們這就罷獵。
當時的唐太宗,身手多麼矯健,連續四次射箭之後,又放下弓箭,拔出禦刀,及時而準確地砍下。這一連串的動作,不僅要求熟練,而且要求鎮靜,更要求力度,而這一連串動作完美地完成,證明唐太宗那個時候的身體十分強健。
貞觀十六年以前,唐太宗有過多次外出行獵的記錄。
那是一種準軍事行動,對於軍事訓練有積極意義,同時對於皇帝來說,也是一項體育運動。但是,從貞觀十七年到他去世,唐太宗只有貞觀二十二年正月進行過一次行獵活動。貞觀十九年,他勉強去討伐遼東,回來就大病一場。這之後,他就大病、小病不斷,甚至一次風寒感冒也持續三個月。
貞觀十七年是唐太宗的一個坎,俗稱生命的關口。
這一年,他的精神遭受巨創。太子問題,給唐太宗帶來的是毀滅性的打擊,特別是精神上。此後,他對於天下事情的看法,也隨之發生改變。他過去的從容不見了,他急於解決問題,急於解決所有問題,對於太子不敢倚重,對於生命似乎也不再有信心。御駕親徵遼東及其失敗,則讓唐太宗的身體遭到重創。
兩次打擊,讓唐太宗的生命狀態迅速下降,很快進入英雄暮年。
生命是一個自然過程。我們曾經見過長孫皇后如何理性地對待死亡。對於唐太宗,我們如果作為觀眾和讀者,也希望他能同樣理性。唐太宗早年談古論今,對於秦始皇、漢武帝迷信長生的行為,都曾經給予很理性的批判。但是,他自己的晚年卻也淪為同樣的下場。眼看就是覆轍,為什麼還要走上去?對自己的身體喪失信心,對那些莫明其妙的理論和行為才會燃起幻想。
貞觀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去世。
唐太宗要親自參加葬禮,長孫無忌來勸阻,理由就有陛下服金石,不宜臨喪。可見,當時唐太宗已經在吃丹藥。貞觀二十二年,從天竺來了一名方士,自稱二百歲,號稱有長生之術。於是,他開始在宮廷裏煉製丹藥,經過一年的時間,丹藥煉出來了。唐太宗服了這個“洋藥”,中毒而死。如此愚昧的行為,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唐太宗一方面是病急亂投醫,一方面是放心不下身後事,更沒有想到事與願違,本來希望長生,反而促成早亡。
總之,促使唐太宗過早死亡的原因很多,但是,以下三個方面應該是最重要的:第一,貞觀十七年太子廢立之事對他精神的沉重打擊;第二,遼東戰役對他身體的嚴重損害;第三,“長生丹藥”的服用最終葬送了他的生命。
一代明君的隕落,應該如同落日般輝煌。但是,唐太宗的死,不是這樣。這讓我們有些感傷,有些遺憾,就如同對待朋友的逝去,讓我們感到深深的惋惜。
二、歷史意識 鑒古知今
一個時代的歷史地位,取決於這個時代的歷史創造,取決於他們的建設成就。對此,作為這個時代的領導集團,他們必須具有清醒的歷史意識。
作為皇帝,一位偉大國家的領導人,他們的言行,每時每刻都可能對國家的未來產生影響。所以,國家的領導人是否有明確的歷史意識,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國家的領導人渾渾噩噩,只知道吃喝玩樂,那麼國家的治理成績是可想而知的。古代帝王,多數人其實就是這個樣子,一個很平常的庸人,指望他們把國家引向發展幾乎就是天方夜譚。
歷史上,凡是有作為的皇帝,無不具有清醒的歷史意識。他們知道國家的現狀,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這種清醒的意識是從哪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頭腦裏固有的,而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過去,歷史研究者比較重視貞觀君臣來自隋朝、經過隋末動亂這個事實。大家認為隋朝滅亡的教訓讓貞觀君臣產生了自覺性。這雖然是不錯的,但是,有一定的問題。比較隋朝,很容易滿足,因為隋朝畢竟是一個滅亡的朝代,他們的問題實在太多。而一個真正具有歷史創造的朝代,他們的領導人當然應該明白怎樣可以導致政權滅亡,這樣就可以保證政權的存在。但是,僅有這一點是不夠,避免了滅亡,不等於就明白了發展。所以,歷史的創造者更應該懂得發展。這就是說,歷史的教訓固然重要,歷史的經驗同樣重要。
為什麼要強調歷史意識呢?因為歷史的創造,作為人類的文化活動,它是一種自覺的活動,是有意識的活動,是有目的的活動。
在唐太宗的心目中,重要的歷史人物主要有三個,秦始皇、漢武帝和東漢光武帝。他一直在努力,要與這些帝王比照。
貞觀九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現在天下無事,四夷鹹伏,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共同的功勞。所以,我們應該有始有終,要我們的子子孫孫互相輔佐,永遠持續下去,讓後代讀史書的人知道,我們的“鴻勳茂業粲然可觀”,超過西周、西漢和漢光武帝和漢平帝的時期。
我們看到,唐太宗心中有理想,就是以歷史上評價最高的時期做樣板,要努力超越。他的歷史意識十分強烈,他是希望後代在讀史的時候,有這樣的評價。這個心理十分能夠理解,一個人已經到了皇帝的這個位置,最有誘惑力的就是歷史評價。
朕觀古先撥亂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舉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為天子,此則武勝於古也。少從戎旅,不暇讀書,貞觀以來,手不釋卷,知風化之本,見政理之源。行之數年,天下大理而風移俗變,子孝臣忠,此又文過於古也。昔周、秦已降,戎狄內侵,今戎狄稽顙,皆為臣妾,此又懷遠勝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業,何得不善始慎終耶?
唐太宗說這個話的時候,大約是貞觀十二年。
他自己的評價,是從個人和國家治理幾個方面來看的。他自己認為,武功方面已經超越古代,文治方面也超越古代,在國際地位上也超越了古代。這不是唐太宗自吹自擂,他的話是中肯的。
唐太宗治理天下,可以叫做求治心切。而向古代帝王學習,是他努力的一方向。也是貞觀十二年,他跟魏徵有一段談話,被記錄下來:
貞觀十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讀書見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輩數人,誠以為賢,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猶為不逮,何也?”魏徵對曰:“今四夷賓服,天下無事,誠曠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勵精為政,比跡于堯、舜;及其安樂也,則驕奢放逸,莫能終其善。人臣初見任用者,皆欲匡主濟時,追蹤于稷、契;及其富貴也,則思茍全官爵,莫能盡其忠節。若使君臣常無懈怠,各保其終,則天下無憂不理,自可超邁前古也。”太宗曰:“誠如卿言。”
唐太宗明言自己向歷史學習,但仍感覺不滿足。他要爭取成為歷史上最好的君主。
此外,唐太宗批評秦始皇、漢武帝的談話更多: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朕提三尺劍以定四海,遠夷率服,億兆乂安,自謂不減二主也。然念二主末途,皆不能自保,由是每自懼危亡,必不敢懈怠。惟藉公等,直言正諫,以相匡弼。若惟揚美隱惡,共進諛言,則國之危亡,可立而待也。
這就是歷史意識。他認識到古之名主的優點和不足,然後對照自己,希望取其所長,避其不足。善於向歷史學習,才能更好地創造未來。
當然,在貞觀時代,不僅皇帝李世民有如此清醒的歷史意識,他的大臣們同樣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著名的魏徵,我們可以稱他為沒有帝師頭銜的帝師。他是什麼立場?叫做“恥君不如堯舜”。那也是一種歷史意識的結晶,他希望自己的君主是最優秀的。
歷史風華:漢武唐皇
書摘:第二十講 貞觀之魂
三、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僅僅有思想當然不夠。貞觀君臣的歷史意識,是他們審視自己的坐標,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看到自己的歷史責任和機遇。因此唐太宗能成為中國歷史上文治武功最出色的皇帝之一,他本人也成為中國古代封建帝王的楷模。
評價一位皇帝,需要看很多條件。
就武功而言,很多時候要看歷史是否給你這樣的機會。所以,武功方面,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機會。不是生逢亂世,再高的軍事才能也沒有用武之地,這就是歷史條件和機遇。所以,我們應該更強調文治。為什麼呢?因為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國家領導人更需要的是文治的功夫,畢竟戰亂的時間屬於少數。
就唐太宗而言,文治方面,我以為兩個方面最突出,其水準之高是空前絕後的:第一,以人為本;第二,克己納諫。
民為邦本,是先哲的觀點,在中國漫長的古代歷史中,真正高舉這個旗幟,並努力付諸實踐的要數貞觀時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唐太宗多有闡發,他輕徭薄賦的政策,建立在治國必先養民的前提下。這個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叫民本主義的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一種最重要、最閃光的思想。它雖然建立在君主制度的體制之上,但是在那個時代,已經算是最好的一種理論了。所謂好的理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在制訂政策、設置制度的時候,它能考慮到百姓的位置。它的考慮很重要,如果它不考慮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它能夠以人為本,考慮人的性情考慮人的因素,在那個時候,就更有利於調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加到國家建設上來。唐太宗的思想和實踐,比較朱元璋刪改《孟子》來,更是高下立判。朱元璋時期,因為太反感孟子,說,如果“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乎”?他堅持把孟子從孔廟中趕出去,後來大臣錢唐堅決為孟子爭辯,最後達成妥協,孟子可以依舊呆在孔廟中,但是《孟子》一書必須修改,怎麼修改呢?就是把那些朱元璋看著生氣的句子刪掉,成為《孟子節文》,一共刪去八十五條。而凡刪掉的部分,“課試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刪去的都是哪些話呢?民貴君輕自然不用說了,還有“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不聽,則易位”,等等,都是今天看來令人拍案、令人欽佩的文字。
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為方針政策,可以更多地動員社會資源。
古代中國不是貴族政治,沒有一些相對穩定的家族勢力作為國家的統治基礎。中國古代的皇帝制度,是與官僚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官僚的來源由選官制度決定,如科舉制度等。參加科舉也有一些限制,但是它比貴族制度的限制要少得多。事實上古代中國的帝國,要比同時代的其他國度擁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換句話說,參政的社會廣度要遠遠高於貴族體制下的其他國度。這應該是中國古代總是領先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種體制,與民為邦本的思想是有密切關係的。
帝王納諫,以唐太宗為最,是貞觀時期理性行政的集中體現。
理性運用權力,行使權力,貞觀時代,典範可稱。明代的皇帝,抗拒臣下的不同意見,使用“賣直”來攻擊大臣,為國盡忠成了道德上的污點。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唐太宗說治國若治病。理解納諫問題,重要的有兩點:一是長孫皇后總結的,魏徵善於“以禮制主之情”;二是納諫的制度化。需要說明的是,納諫不是限制君權,而是支援君權,是使最高權力運行更加合理的一種保證。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們,不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對這一點都是清晰明白的。
在唐太宗看來,做一個好皇帝,應該具備哪些要素呢?
他曾向大臣們介紹他是怎麼教太子的。太子吃飯,他就對太子說,你知道種地這件事嗎?太子說,不知道。然後他就給太子講,種地是怎麼回事,春天一顆種,夏天怎麼收拾,到秋天收上來多不容易,所以應該珍惜糧食,還要注意節約民力。農時很重要,你要是亂役使百姓的話,農時耽誤了,你就沒得可吃了。教他重視農時這個問題,尊重農業發展的規律。太子騎馬,他就問,你知道馬嗎?太子說我不知道。他就說,這個馬是能代你走路的,你要注意節約你的馬力,你不能一下把它的力量用光了。使用老百姓也是這樣的,要注意節約。這都是以民為本。然後唐太宗又說,坐船,你知道船嗎?太子說,我不知道。他說,一般比喻民是水,皇帝是舟,水可以載舟,水也可以覆舟。你要想使船能夠安穩地劃下去,就要好好對待那個水,要不然水給你翻過來就麻煩大了。太子站在一顆歪脖子樹下,太宗就問:你知道這個樹嗎?太子說,不知道。太宗就說,那我給你講這個樹是怎麼回事吧。別看樹是歪的,但是按照尺子量還是可以變直的,皇帝沒有天生的,他一定是有錯誤的,所以要聽大臣們正確的話,要聽從他們的教導,改正自己。這樣天下就有希望了,只能這樣治理下去才好。唐太宗就這麼教導太子。李世民還寫過一本叫《帝范》的書,內容是怎麼樣做皇帝。我覺得核心就兩條,就是跟太子這番講話:一是以民為本,一是克己納諫。就這點而言,唐太宗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中國的皇帝體系中,李世民絕對是獨一的。後代的人崇敬他,崇拜他,為什麼呢?因為大家覺得做不到啊。
作為一位皇帝,他的主要對象,無非是對民,對下,對自己。以民為本,重視民心民意,重視民眾利益,在古代,這已經是最佳表現了;對臣下,能夠用其所長,聽從他們的正確意見,讓他們的付出有所回報;對自己,尤其不容易,就是克制慾望,以身後名聲為重。
貞觀時代的唐太宗,交出了一份讓歷史滿意的答卷。
但是,正如李世民說的那樣,貞觀時代的成績是大家共同的功勞,不是皇帝一個人的功勞。那麼貞觀大臣們是怎麼做的呢?對此,我們在有關的地方,都講到過,大臣守法,大臣進諫等。還有一點十分值得注意,那就是貞觀大臣們很少斂財。有的大臣,位置重要,品階很高,但是他們的家庭卻一點都不富裕。
中書令岑文本,已經是中書省的長官了,但是自己住的房子又小又濕,家裏甚至連帷帳這樣的東西都沒有。有人勸他經營一點產業,產業就是家業。岑文本說,我沒有什麼功勞,僅僅因為寫文章就擔任了這麼重要的官職,這已經讓自己很擔心了,哪有心思搞什麼產業。我們看到,岑文本想的不是自己的家產,而是自己是否對得起這個重要的職務。中書省的機密最多,因為任何重大的事情首先是中書省知道,皇帝的什麼想法,也總是先通過中書省草擬詔敕。在當中書令之前,岑文本當中書侍郎多年。如果要經營產業,他早就有機會。但是,他為什麼情願保持這樣的生活狀況呢?因為他的心思不在這個上邊,他一心考慮的是朝廷。
戶部尚書戴胄于貞觀七年去世的時候,因為家裏太窮,房屋又破又小,連祭祀場所都沒有,沒有辦法設置。最後,太宗親自下令為戴胄修廟。戶部尚書是什麼官,是當時國家財政最高級官員,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部長、銀行行長、工商總局局長、國土資源部部長等中央一級長官之和。所有國家的預算、決算、稅收、土地、人口等都在戶部的管轄範圍之內。但是,誰會想到,掌管國家經濟命脈的人,家裏竟然如此貧困。
溫彥博為尚書右仆射,也是一個家貧的官員。
人死之後,應該在正房設置弔唁場所,但是,溫彥博家沒有正寢,只好安排在旁室。太宗聽說,感嘆良久,命令有關部分給他造正寢,並指示多給喪葬費。溫彥博不是一般的大臣,他是皇帝小時候的朋友,是朝廷上有名的美男子。對於自己的家政,根本不關心,但是對於國家事情,則知無不言,他擔任宰相以後,杜絕賓客,一心為國。宰相沒有機會置辦家業嗎?當然不是。
這些都是當朝大臣,對於家中財產的態度很清楚。
那麼地方大臣呢?可以舉李大亮為例。貞觀十八年,五十八歲的李大亮去世。他職務是左衛大將軍、太子右衛率和工部尚書,等於是國家的最高級將軍,東宮的最重要將軍和國家建設部部長。此前,還擔任過劍南道巡省大使和涼州都督,那都是比現在的省長還大的地方官。可是,他死的時候,家裏沒有朱玉可以為口含,只有米五石,布三十端(五丈為一端)。
不管是中央的大臣,還是地方的大臣,他們都絕對有機會為自己謀取私利,至少可以多置家業。但是,他們竟然如此清貧。然而,在他們的清貧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時代精神,看到一種精神財富。這種財富,在一千年以後,也能讓我們感動。
也許人們會說,作為大臣,這樣貧窮,朝廷應該有所愧疚。
其實,也不是朝廷對不起這些大臣。以李大亮為例,他立有軍功,朝廷賞賜很多很多,但是他都不據為己有,而是把這些散發給了親戚和下屬。他撫養的孤兒,如同父子的有十五人,其他的更多。有一次唐高祖賞給李大亮奴婢一百人,被他同時放良。
這些事跡面前,我們只能承認是精神的力量。
兢兢業業,殫精竭慮,都是為了這個國家。像李大亮這樣的人,合法的收入都情願放棄,他們怎麼可能去搞腐敗呢?
李大亮還在做土門縣令的時候,當地發生旱災,民眾沒有力量救荒,李大亮把自己騎的馬賣了,把錢分給貧弱百姓。李大亮是軍人,軍人的戰馬是戰場上的雙腿,是生死與共的朋友。但是,面對災民,他別無長物,只好賣馬,畢竟災民比戰馬更重要。據說,當年就感動了上蒼,當年就取得了豐收。
這樣的人和事,任何時代,都會動人心魂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太宗給蕭瑀的詩,不正是貞觀群臣的整體寫照嗎?
四、煌煌太宗業 樹立甚宏達
唐代歷史對於唐太宗和貞觀之治,幾乎是眾口一詞,迭加稱讚。其中,吳兢《貞觀政要》的評價最具有代表性: 惟太宗文武皇帝之政化,自曠古而來,未有如此之盛者也。雖唐堯、虞舜、夏禹、殷湯、周之文武,漢之文景,皆所不逮也。
太宗生前因為政績不如堯舜而心焦,死後,終於有了這樣的評價。太宗在天之靈,應該滿意了吧。
貞觀時期,成為唐朝的一個榜樣,凡是有太平景象,無不用“貞觀”表述。比如到了開元的時候,唐玄宗重振唐朝,提法是“依貞觀故事,有志者莫不想望太平”。唐憲宗讀史書,看到貞觀、開元的故事就愛不釋手。宣宗的時候,喜歡閱讀《貞觀政要》,評論當時就說有貞觀之風。
貞觀精神、貞觀故事,更在詩人的筆下廣泛流傳。杜甫詩句有“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白居易、李賀都寫過歌頌貞觀之治的詩歌。所以《舊唐書》總結說,到了五代的時候,“貞觀之風,到今歌耠”。
後代君主,喜歡閱讀《貞觀政要》,都是想以唐太宗為榜樣。
《貞觀政要》一書流傳到日本等國,日本的清和天皇也給自己起了一個貞觀年號(859-877)。宋神宗銳意改革,而當時王安石的改革名氣很大。宋神宗終於見到了王安石,第一句話就說:你來做魏徵,我來做唐太宗。
魏徵家的房子也是又小又破,太宗幾次要給他修,都被魏徵拒絕。直到魏徵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太宗不再聽魏徵的意見,停止了正在修建的一個小殿,用那些材料迅速為魏徵修建了一個正堂。太宗為魏徵修建的這個正堂,在開元的時候依然存在,但是家人不小心把這個正堂燒掉了。子孫圍著灰燼痛哭三天。當時朝中的大臣們也紛紛前往憑吊。大家懷念的不僅僅是貞觀文物,更是貞觀的精神。
貞觀君臣的關係,任何時代,都會讓人感動的。從此以後,貞觀之治,成為後代看得清晰的歷史榜樣。
後代中國人,總是懷著複雜的心情回顧貞觀,特別是對照自身的狀況,每每感到對貞觀的需要。貞觀時代不僅是中華歷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也是中華民族心中的一塊聖地、一方凈土。當我們的感情需要撫慰時,我們會想到貞觀。當我們需要鼓舞勇氣的時候,我們還會想到貞觀。
我以為,有三點,貞觀讓後人永久地懷念。當然,我必須說明,這是有主觀情感因素的,是允許存在偏差的。
一是君臣如親人。
我們後來的歷史,有過很多權力等同野蠻的事實。元明清時代,理性行政幾乎是每況愈下,君臣關係混亂至極,權力鬥爭沒完沒了。像明朝打大臣,一板子下去打死多少人?貞觀的時候,皇帝對待大臣彬彬有禮,大臣對皇帝對朝廷盡心盡力。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懷念貞觀。貞觀時代皇帝不是這樣對待臣下的。貞觀時代,權力不是這樣野蠻的。
二是社會和諧。
後來,我們看到過很多政府,對待自己的百姓如同對待敵人,兇狠殘暴,如狼似虎。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懷念貞觀,貞觀時代,政府不是這樣對待百姓的,貞觀時代的百姓不是這樣不幸的。
三是國際地位崇高。
天可汗,那是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號。每當我們又一次遭受侵略者欺淩的時候,每當國家再度割地賠款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到貞觀。天可汗在的話,我們不會這樣受氣,天可汗在的話,我們不會這樣低三下四。
一個人與一個時代不期而遇。 一個時代因一個人而登上歷史的巔峰,一個人因一個時代而名垂千古。唐太宗與貞觀之治,共生共榮,共創中國歷史的一個神話。千年之後再回望,怎能不使人感慨萬千。
可惜的是,在我們漫長的歷史記錄中,貞觀這樣的時代,實在太少。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什麼時候,我們不用再夢回唐朝,什麼時候,我們不用再靠回憶來增強信心呢?秦家築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歷史的火炬已經傳遞下來,回望天可汗,不該只有慚愧啊。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化作一句期盼的詩吧: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