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的中央書局,除了是書局,將以每周一次的周三讀書會引導中台灣青年識得書香。圖/中央書局提供
(轉貼)【中央書局╳500輯】
傳承中央書局文化薪火,詹宏志週三讀書會登場
2021-02-07 錢欽青、袁世珮、陳昭妤
本文來源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2/5239705
台中車站前曾經有一間「中央書局」,是上世紀20年代林獻堂這些仕紳懷抱著啟民智的大願所辦,在70年之間,成為島中央的文學沙龍,卻終是抵不過殘酷的市場,於1988年歇業。
2020年,在上善基金會支持下,中央書局重開大門,基於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絕不是又一間要和網路書局競爭生存的實體書局。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希望「這是一個發生事件的地方」,就像當年那麼多的風流人物薈萃,也像他自己青春時期的流連忘返。
重生後的中央書局,除了是書局,將以每周一次的周三讀書會引導中台灣青年識得書香,讓此處曾經的文化薪火再次燃起,不負先賢們的創立初衷。
中央書局再生
「中央書局是1927年台灣中部仕紳們共同成立的一個帶有強烈浪漫文化色彩的書局。」身兼上善基金會董事長的詹宏志說:「我想在這個歷史性的書局裡,開啟一個周三讀書會,給中部的年輕學子一個機會得到讀書的樂趣。」
詹宏志說,日據時代如林獻堂等仕紳,有教養又有良好教育,他們看到台灣人受到各種侷限的處境,希望給年輕一代更多的可能性,於是這一群中部的知識分子與鄉紳共同創立台中一中和中央書局,「這兩處也是我在年輕時受到最大庇蔭的兩個機制,台中一中是我讀書的地方,中央書局是我每天流連忘返的地方。」
詹宏志周三讀書會將於三月登場。圖/葉信菉攝影
周三讀書會
周三讀書會從3月10日起到年底,詹宏志說想找一些很會讀書、講書又能激起別人對書熱情的人,讓這些人在中央書局,有機會去接觸、特別是年輕人,「一個人如果曾經在讀書上得到刻骨銘心的快樂,他就會自己去找下一個美好的經驗,自己會變成找書來讀的人。」
詹宏志率先登場,挑選了12本小說,從3月10日至5月26日,每周三晚上7點至8點半,一周講一本,從18世紀末一直講到1918年的小說,涵括推理、科幻、冒險等類型小說。
在帶領讀者閱讀的過程中,詹宏志有兩大中心主旨:第一是「要用生命來讀小說」,即把所有的人生經驗拿來跟書對照,以便真正理解可能的意思;第二是「小說才能讓生命變完整」,即在現實生活中未曾選擇經歷的「其他人生」,都在小說裡。
詹宏志希望讀者未來在看小說時,會意識到小說裡的每件事都跟自己有關,「我想用這種方式,給小說帶來一個我們現代生活各式各樣的指涉與對應,讓已經不覺得書很有意思的人,重新覺得他應該再把某幾本書找回來看。」
目前規畫一場限定80人,單堂200元。因活動在周三晚上,可能不便於外地人,詹宏志說:「我的原始動機是那個現場,是希望台中人重新覺得中央書局是想去的地方。我用很大的力氣使它變成一個這樣的地方。」
上善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在復業後的中央書局。圖/中央書局提供
選書邏輯
詹宏志說,書單中的書都是開啟現代性的起源,很多都是今日各種創作類型的源頭。
詹宏志以「魯賓遜漂流記」為例,後來在文學上有所謂的「Robinsonade」(魯賓遜式小說),指的是人被困在與文明隔絕的環境,這類型一再被創作,至少包括「十五少年漂流記」、湯姆漢克斯電影「浩劫重生」(Cast Away)、「少年Pi的奇幻漂流」、「海角一樂園」,乃至麥特戴蒙電影「絕地救援」。
「科學怪人」是科幻小說的起點,儘管人造人在今日並非完全不可能,但書中人造怪物與倫理的界線值得深思;「環遊世界八十天」在當時被認為是地理小說,但本書也是旅行文學跟科幻小說在演化過程之初的「化石」;又如「人猿泰山」,如今多數人只看電影版了,但小說裡的泰山其實是語言天才。
「掉到地球上的人」作者是最近熱門影集「后翼棄兵」同一作者,在60年代就寫了如此精彩的科幻小說。詹宏志分析這小說是以外星人的視角來看,充滿恐懼、必須掩飾己身的存在、必須裝得跟人一樣。
12本小說都還會延伸。詹宏志舉例,007系列挑的是「霹靂彈」,但可能每一部都會講到,包括作者弗萊明過世後,其遺產管理委員會每隔幾年都會找一位小說家重新寫一部007小說,這些現代的新作,就寫出很不一樣的007,例如龐德有了「Q-Phone」(Mr.Q發明的手機),他就從自由自在的人變成手上有各種絲線的傀儡。
中央書局復業後一樓。圖/中央書局提供
左圖為2009年中央書局外觀,中央書局曾經是中台灣文化沙龍,營業達71年。 圖/中央書局提供
識人知世讀小說:詹宏志讀小說
活動地點:中央書局(台灣台中市中區大道一段235號)
活動時間:自2021年3月10日起,每週三 19:00 ~ 20:30
活動報名資訊請見 Accupass 報名系統
詹宏志讀書會12本書單
1. 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1719)
作者:丹尼爾.笛福
小說描述一位海難的倖存者,如何在一個荒涼的熱帶小島上生活28年的故事。
2.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1823)
作者:瑪麗.雪萊
故事描述一個科學家想要創造一個生命體的瘋狂計畫,從墳場挖出屍塊,精挑細選後拼成人型,通過電擊賦予生命。但最後計畫反噬,人與怪物產生衝突。
3. 月光石(The Moonstone,1868)
作者:威廉.威爾基.柯林斯
英國代表性的推理小說,故事講述在英國一棟鄉間宅邸,一顆據傳曾鑲嵌在印度月神額前的黃鑽石,被當成生日禮物送給這家的女兒,但鑽石卻在當晚被偷了。
4. 環遊世界八十天(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 jours,1873)
作者:儒勒.凡爾納
在交通不便的19世紀末,費雷斯.福格因一場賭約,展開為期80天的世界之旅,總長26000英哩的路程,經歷颶風、冰雪、火車掠劫等風險。
5. 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1897)
作者:布拉姆.斯托克
以書信體寫成,敘說律師強納森來到偏避的神祕古堡,被德古拉伯爵軟禁,想盡辦法逃出後,身邊一連串的吸血鬼之吻事件,強納森和朋友決定對抗這股強大的暗黑勢力,展開人與吸血鬼之爭。
6. 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 1897)
作者:赫伯特.喬治.維爾斯
科幻小說。英國小村來了個陌生怪客,開始發生種種怪事,作者生動地描繪了瘋人的心理過程與人們的集體恐慌。
7. 人猿泰山(Tarzan of the Apes, 1912)
作者:Edgar Rice Burroughs
講述在非洲原始森林裡,一個嬰孩在猿猴家族的照料下長大成為英國紳士的故事。中譯本已絕版。
8. 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
作者:阿道斯. 赫胥黎
這位英國作家在20世紀上半葉,以這部反烏托邦作品,描繪公元2540年的倫敦,有著「文明社會」的一系列科技,如人類試管培植、睡眠學習、心理操控、建立嬰兒條件反射等。
9. 一九八四(一九八四,1949)
作者:喬治.歐威爾
小說描述整個國家由黨所支配,思想警察迫害個人主義者及獨立思考者,「老大哥」是黨的領導人,喜歡強烈的個人崇拜。主角史密斯負責改寫報紙,讓歷史記錄一如既往地支持政黨的發展路線,小說描述了他的心理變化。
10. 掉到地球上的人(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 1963)
作者:Tevis Walter
這部科幻小說描述外星人來到地球後,想將族人從飽受乾旱之苦的母星都移民過來。本書現無中譯本。
11. 霹靂彈(Thunderball,1965)
作者:Fleming Ian
007系列電影的原著,恐怖組織魔鬼黨攔截了美國運往英國的兩枚原子彈,勒索1億英鎊,英方派詹姆斯龐德出馬拯救世界。本書現無中譯本。
12. 守護者注視下(The Eye of the Beholder,1980)
作者:Marc Behm
描述在偵探社工作的「守護者」,憑著一張有15名八、九歲大女童的照片,尋找女兒,直到發現一名美麗的女子,懷疑就是自己的女兒。他守護、跟蹤女子走遍天涯海角。本書中譯已絕版。
中央書局簡史
中央書局源於1921年蔣渭水發起的文化協會的倡議,前身中央俱樂部成立於1927年,現址於1948年開幕,歷經日據、戰後與當代,在經營71年之後,於1988年結束營業。現址一度破敗,到2016年由上善基金會接手。
俱樂部時期即開群眾募股風氣之先,由眾人集資成立。除了林獻堂,大多數成員都不到30歲,都出身仕紳或留日學生,以在異族的統治下開啟民智、傳承民族文化為志。
中央書局原是台灣首家在日據時期引進大量漢文書的書局,曾是全台規模最大的中文書局,雖名為書局,更是眺望世界的窗口及人文薈萃的藝文平台,許多台灣文學、藝術史的重要事件都在此間發生。作家巫永福更說,中央書局是台灣文學運動中心、是「台灣文化的梁山泊」。
昭和16年的書局員工合照。圖/中央書局提供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