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25 13:34:16| 人氣1,5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事自擾的第三方支付儲值 政府可再快點嗎?/詹宏志 (20130725-新聞議題)

推薦 3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貼)無事自擾的第三方支付儲值 政府可再快點嗎?/詹宏志 

 

(本文來源 《蘋果日報》 2013年7月25日)

 

 

 

本來是清楚明瞭、直截了當的事,但到了行政部門的公務體系,有時候就變得拐彎抹角、光怪陸離。昨天報紙刊出消息說,「在第三方支付業者爭取之下,銀行公會同意適度放寬線上儲值帳戶小額儲值限制,取消每筆及每日交易上限……」;金管會官員則表示,「線上儲值帳戶是透過銀行與第三方業者合作方式,滿足電子商務金流儲值需求,多數第三方業者都支持此案……。」 

 

金管會官員欲語還休,強調「多數」業者支持此案,因為我恰巧就是那從頭到底反對、偏偏又吵得很大聲的「少數」。但看了昨天銀行公會與金管會端出的案子,我真的要說,這是「Much ado about nothing」。請原諒我書呆子掉書袋,《Much Ado About Nothing》是莎士比亞一齣劇名,被梁實秋先生譯為《無事自擾》,在我看來,再沒有比這個書名更足以描述這場荒謬「好戲」。  

 

阻礙網路支付發展

 

「網路支付」的出現,本來是對應一個「新的行為」,我指的就是C2CConsumer to Consumer)交易平台(如美國的eBay)的誕生所釋放的「新能量」。譬如說一位學生在學期結束後,上網去把不用的教科書賣掉,他是一位「偶然的賣家」,賣完之後就不再是販賣者,他當然不是那種擁有信用卡特約商店資格的商家;如何把錢送達(金流)是一個問題(目前用得多是極不效率的「面交」和「ATM轉帳」),而交付的金錢又如何在網路上與該筆交易串聯是另一個問題。這是「網路第三方支付」發生的由來,重點在網路,而不是第三方;而這些業餘的「偶然賣家」是幾百萬人,需求殷切,這才創造了「網路支付服務」的條件。對買家來說,使用一個網路支付帳戶,就能夠買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加上支付服務有「保付」(scrow)的保護效果,這個利益也足以促成他開立網路支付儲值帳戶的動機。

 

這個背景解釋了為什麼「網路支付服務」發生在交易平台,而不是原來的金融體系(包括銀行和信用卡機構);PayPal發生在eBay,支付寶發生在淘寶網,買賣雙方都是在實際交易的經驗裡體會網路支付儲值的需求與應用。直到應用規模擴大,各國公部門才意識到這個「金融創新」的意義,不但予以肯定,也進而訂立相關法案把它納入管理。

 

但台灣的金管會完全不肯參看世界各地發生的實例,硬要「發明」一種把網路支付服務「開戶在銀行」的怪例,你的網購付款通過第三方支付業者,但儲值戶口得開在銀行;也就是說,你在申請第三方支付的服務帳戶的同時,還要在銀行再開一個網銀戶頭來放錢;以後每次付款時,指令下給第三方支付業者,支付業者再通知銀行放行,當然,銀行也還要再收消費者一次轉帳的費用。 

 

改革方案無濟於事

 

如果台灣的第三方支付業者必須用這個方式提供儲值服務,我看就大可不必了,在沒有享受到網路支付的方便之前,就要再開一個大家都已經太多的銀行帳戶,消費者怎麼會有意願?這個方案等於是把「網路支付服務」的普及機會給扼殺了,如果台灣的網購者能輕鬆擁有支付寶和PayPal的儲值帳戶,他為什麼還要自找麻煩開一個台灣的網路支付帳戶?金管會和銀行公會此舉,不是幫外國機構打垮自己人嗎?

 

我還要說,這個方案所謂的「放寬」和「鬆綁」,全是騙人的話。按現行法規,消費者本來就可以在銀行開網銀帳戶,銀行本來也就可以做「儲值」業務,如果第三方支付業者可以通過銀行就解決「網路支付儲值」的問題,從前早就可以做,為什麼要等到現在?而且原有法規連限額都沒有,現在增加限額規定,這算是什麼放寬和鬆綁?我要大聲質問的是,一件驚動部會協調的大案,最後端出來的「改革方案」是「本來就合法可以做的事」,這不是浪費國家資源的「無事自擾」嗎?

 

報紙報導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向立委表示:「金管會將會對一定金額以下的儲值不視為一般儲蓄存款(歐盟早就這樣做了),看起來才像是正確的方向。」但這一切的進展都是「冰河的速度」,我們這些生命有限的人類忍不住要發出感嘆:「政府可以再快一點嗎?」   

 

(本文作者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詹宏志)

---- 

編按: 2013729, 內閣改組,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去職, 由曾銘宗接任.

 

台長: 一個讀者
人氣(1,590) | 回應(0)| 推薦 (3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詹宏志談網路 |
此分類下一篇:電子商務的回憶(九之一)/詹宏志
此分類上一篇:解讀「網路第三方支付」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