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6-25 19:38:47|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母校追分國校

我的母校追分國校

   日本時代,現在的追分國校轄區的庄頭:社腳、山仔頂、船仔頭,營埔,王田、林仔頭這幾庄的囡仔,著到「大肚公學校」讀冊,路途誠遠。一直到1919(大正8)年41日,才佇現在追分車頭的南爿成立「社腳分教場」,佇同年4月就改做分校;毋過只有一年級佮二年級,三年以上的學生仝款愛到大肚街仔的「大肚公學校」讀。大肚庄的第一間學校,經過地方人士久年的爭取,是1899年(日本統治台灣的第五年)佇大肚街仔設立「大肚公學校」。

 

   縱貫鐵路海岸線(海線)全線佇19221011日通車,設立追分驛(車頭), 社腳分校的校地拄好是車頭用地,就搬到陳保全先生等十幾人寄付所買的校地——就是現在的校地。社腳分校佇1923(大正12)年41日獨立設校,號做「社腳公學校」,1926(大正15)年41日改做「追分公學校」。1943年正式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到歲的囡仔是強制去學校讀冊的,1942(昭和17)年41日改做「追分國民學校」。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仝款叫做「追分國民學校」,一直到1968(民國57)年81日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才改做「臺中縣大肚鄉追分國民小學」。

  「追分國民學校」的邊仔,有兩个機關掛追分的名,一个是「追分派出所」,另外一个就是「追分車頭」。日本的鐵路分叉號做「追分」,分叉的所在車頭就叫做「追分」,就現此時日本猶有8个「追分駅」。同時追分駅的所在有兩个叫做「追分」的機關,干焦北海道勇払郡安平町的追分,就是這个因緣,「追分國民小學」佮北海道勇払郡安平町立「追分小学校」結做姊妹校,互相有往來。頂幾年我的母校慶祝成立100週年,追分小学校有派人來祝賀。

   彼个做田做農的年代,囡仔大漢就是欲鬥做工課的,囡仔去讀冊,就無通鬥做仝課,爸母本成予囡仔讀冊的意願就無懸,學校若是佇附近,去學校讀冊的前後,會當加減鬥做工課。這馬的追分國民學校轄區若是去「大肚公學校」讀冊,上遠的林仔頭庄,到大肚是7.2公里著行2點鐘久,其他的庄頭有較近嘛有3-4公里著行1點鐘,讀冊著愛行遐爾遠,爸母予囡仔讀冊的意願就愈低矣。所以增設學校是會當普及教育的。

 

   咱台灣的全民教育,主要是佇日本時代開始的。咱來查看覓,清朝時代只是設幾間「書院」,是佮本土仝款參加「科舉」,這是好額人的專利,毋是啥物全民教育!

 

  1895 年日本人開始管理台灣,當年就佇芝山岩設立「芝山岩國語傳習所」(就是隔轉年發生「芝山岩事件」(日本人稱為「六氏先生事件」)的所在,當然拄開始是欲予台灣人學日本話,佇台灣各地設「國語傳習所」,後來佇1898年(明治31年)共「國語傳習所」改做「公學校」(就是現在的小學)。閣來佇1919年(大正8年)14日發布《台灣教育令》,佮1922年(大正11年)頒布《改正台灣教育令》,開始佇各地設立各級學校,台灣的教育才開始普及。

    1926年(昭和元年)的調查,台灣兒童的就學比例是28.4%(查埔囡仔43.0%,查某囡仔12.3%)。

   1943年,兒童就學率就達到71%,當時佇亞洲,干焦輸予日本國內,已經達到歐美國家的水平。(全台共有 1099所國民學校,小學生932,525人,1943年的台灣人口是660萬人),彼時正式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屆齡學童是強制入學的。

    彼時的經濟環境佮學校少,讀冊無遐爾簡單,敢是按呢,讀冊的人較珍惜就較拍拚,實力嘛較一致,攏有夠程度。現此時的台灣,只要你想欲讀就有通讀,敢是因為按呢讀冊的人才袂珍惜,就無認真讀!致使現此時一般人攏認為:程度就愛降一級,就是大學畢業只有高中的程度!

  時代是進步抑是退步?

  20240510Tong-îng

台長: Tong-îng Lîm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