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1-22 05:38:09| 人氣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卷2-2貴時稽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話醫道還元

 

卷二症候源流總論-2貴時稽之

 

人身調理陰陽,當稽無病有病。

【原解】

呂真人曰:人之有身,即天地所生之身。官賅百體,亦居然象之昭著,而無統不于陰陽。

 

陽剛陰柔,相摩相蕩,交濟而成化育之功,謂之調理。然陰陽雖本自調理,或有時偏勝,則本調者不調,本理者不理。

 

如陽勝則陰衰,必至於燥而亢。陰勝陽則陽消,而氣血之生生漸息。所以人身之陰陽,不可有所偏,一偏則謂之不調理,而病從此生焉。故人欲調理其陰陽,固當于未病時加以養正之功。

 

其或養正之功,偶有所間,內之真一氣未固,外復為四時戾氣侵襲而入,入之淺而病猶輕,倘不防禦,必至愈入而愈深,則病進矣。

 

究其病之輕重、始終、本末,實可按其症候之發見,而稽察之。稽其起于何宮,注于何地。或當先治其本,或宜首治其標,不可以不詳別。

 

所以病之有無,貴時稽之,無宜慮其有,有宜必使反歸于無乃止。其中可稽之處,亦居然一易象休咎之徵也。學者可勿加之意乎?

 

【白話解】

人之有身,即天地所生之身。官賅百體,亦居然象之昭著,而無統不于陰陽。

 

人的身體,是天地之氣所生的身體。身體各部位,竟也是卦象的顯露,而沒有系統不包含於陰陽。

 

陽剛陰柔,相摩相蕩,交濟而成化育之功,謂之調理。然陰陽雖本自調理,或有時偏勝,則本調者不調,本理者不理。

 

陽氣剛強,陰氣柔順,相互摩蕩,交相助益而成就化育天地萬物的成果,稱為「調理」。然而陰陽雖然本能地會自行調理,但有的時候會有偏勝(一方超越另一方,失去平衡),於是原本調和的變得不調和,規律的變得不規律。

 

如陽勝則陰衰,必至於燥而亢。陰勝陽則陽消,而氣血之生生漸息。所以人身之陰陽,不可有所偏,一偏則謂之不調理,而病從此生焉。故人欲調理其陰陽,固當于未病時加以養正之功

 

例如陽氣勝則陰血衰,必然導致燥熱而亢進。陰血勝則陽氣消,於是氣血的生氣逐漸消失。所以人身的陰陽二氣,不可有所偏勝,一旦偏勝則稱為「不調理」,病則由此而生。所以人想要調理陰陽,應當於還未生病的時候,加強補養正氣的修練。

 

其或養正之功,偶有所間,內之真一氣未固,外復為四時戾氣侵襲而入,入之淺而病猶輕,倘不防禦,必至愈入而愈深,則病進矣。

 

或許補養正氣的修練,偶爾有不連貫的時候,體內的真一之氣還未鞏固,體外又被四時不正的邪氣侵襲而入,入侵的範圍淺則病還算輕,如果不防禦,必定會愈入愈深,則病邪就進入體內了。

 

究其病之輕重、始終、本末,實可按其症候之發見,而稽察之。稽其起于何宮,注于何地。或當先治其本,或宜首治其標,不可以不詳別

 

探究這個病情的輕重、始終、本末,其實可依照症狀的顯露,而審查了解。查考病起於什麼宮位,傳導影響到什麼地方。或是應該先醫治引發病徵的源頭(),還是先醫治顯露在外的症狀(),不可以不詳細辨別。

 

所以病之有無,貴時稽之,無宜慮其有,有宜必使反歸於無乃止。其中可稽之處,亦居然一易象休咎之徵也。學者可勿加之意乎?

 

所以身體的健康與否,最重要的是時常檢查注意,沒病時應該關心預防,生了病應該要盡力恢復到健康才停止。其中可以考察健康的方法,也居然可用易經卦象吉凶的徵兆。學習的人怎能不進一步了解呢?

 

1摩蕩:相摩擦震盪而變化。《易·繫辭上》: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註2養正:涵養正道,育德。《易·蒙》:「蒙以養正,聖功也。」養生即養正。

 

註3真一之氣:乃鴻濛未判之先天元氣。

 

台長: 藥王﹐小沈 & 非頑童
人氣(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醫道還元全 |
此分類下一篇:卷2-3四序推遷
此分類上一篇:卷2-1取象於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