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2-24 01:00:00| 人氣1,4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什麼是回向?╱南懷瑾講述

推薦 1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什麼是回向?懷瑾講述

 

本文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26d780102wnob.html

 

 

 

 

我們解釋佛經的名詞,最困難的是“回向”,禪宗的祖師爺說回互。大家念完佛經以後念兩句回向,那是口頭回向。比如我們為父母親念經,最後也要念一個回向的句子。有同學問我究竟什麼是回向,這同學的學問很好的,難道他連這文字都不懂嗎?絕對懂的,可是他還要問,是真問題。其實回向還真難懂。你說做了功德之後,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不是還是做生意的心理?還是有所求心,不過所求的目的不同而已。

 

佛法這個回向的名詞,翻譯真是好。回向就是輪迴,輪迴就是迴旋,回互,也就是無始無終,終而復始。你懂了物理的道理,我們的心本來就有回向的功能。換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報就是回向。我經常要你們留意科學,科學越通,佛法越昌明,佛法是真正的科學。回向是本位不動,旋轉的道理,有向心力也有離心力。我們念經為父母作功德,你只要這個念頭一起就已經回向了,不是在回向之外更加回向。

 

*****

 

怎麼樣是回向呢?這個問題嚴重了,連好幾位老前輩都問過我,關於回向的意義。他們的學問都很好,不是不認得這兩個字。古人為什麼翻譯成回向?意義是非常深刻的。你若是懂了輪迴,就會懂回向。宇宙萬物是旋轉的,起點也是終點,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回向也是這個道理。佈施出去,我就沒有了,其實正是你的有。你覺得什麼都犧牲了,正是你的成就。不過你如果因此存著要回收的心理去佈施,那就糟糕了,反而不會回向的。如果你無心佈施,它自然就回向。例如有人問我,要怎麼念經回向給父母,這很簡單,你只要起這一念就回向了,這就是心念的力量,不用再念出來這是為了誰為了誰的。

 

 學佛第一步要心念空靈,無所希求,只有施出去,只有幫忙人家的,不用希求拿什麼,自然就回向了。

 

我們學佛是求自己成佛,佈施是一切放下,它的本質就是回向一切智。普通人不了解,把佈施當作一段,回向當作一段,當作兩個相對的。現在《維摩詰經》告訴我們第一義諦,不要修別的法門,只修佈施。你說我沒錢,就內佈施嘛,內心一切皆空,沒有錢不能佈施的這個念頭也要空掉。一切放下,放下的念頭也放下,自然成就一切智。所以說:“佈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

 

 同樣的,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回向一切智。因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要靠智慧去做。我常說做好事非常難,是要有智慧去做的。沒有智慧,你覺得自己是在做好事,其實會增加別人的煩惱。所以六度萬行以智慧為主,學佛法是智慧之學,不是迷信。所以“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智慧不是指普通的聰明,一切智是悟道的智慧。

 

*****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真學佛的人,他的志向常安住在方便回向。方便就是隨時隨地用各種方法,回向就是佈施的意思,但是你施出去的還是會回到你這兒來,那是輪轉的道理。學佛的人常做念經拜佛等等的功德,都知道該回向給一切眾生。心裏想的回向容易,要他真拿東西出來,恐怕就難一些了。不過能這麼想也不錯了,就怕自己連這個想法都沒有。所以要先訓練自己有這個思想,思想習慣了,慢慢變成行為。

 

我有時取笑年輕同學,他說已經回向過了,我就說,你觀想一下就回向了,自己不花一毛本錢,當然幹了。但行為上能不能做出來呢?例如現在要過年了,你身上有個一萬塊錢,看到別人過不了年,就缺個九千八百塊,你能痛快地幫助他,給了錢,頭也不回,走掉,這恐怕就難了。所以行為是很難的,不是坐在那邊用觀想就可以的。

 

菩薩的回向呢?要注意“安住”這兩個字,是心裏樂意佈施,安心於這個行為,做這種方便回向。

 

*****

 

 “如所說修行”,這是維摩居士謙虛的話,也是告誡我們學佛的人,要如佛所教導的去修行,不是光搞佛經的思想。

 

“回向為大利”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但修行不是為了自己的成就,是要回向,也就是要佈施出去。譬如我們現在講佛經和在聽佛經,假定有什麼功德,都要回向給一切的眾生。有什麼利益自己不佔有,就是回向的精神。只要有佈施,一定有回向,你拋出去的力量多大,回轉來的力量就多大,利人就是利己,也就是標語說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回向就是大利,你能把一切佈施出去了,你還怕會餓死嗎?就算餓死也好,你的屍體還可以佈施給螞蟻、細菌,又再回向下去,那可真成就了。

 

*****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大家做了善事或者念了經就說回向給什麼人,但什麼叫回向?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它的意義?

 

回向是梵文翻譯成中文的名詞,回是回轉,向是方向。天地間的事物都是回向的,宇宙是回轉的,輪是旋轉的,回向也是這個道理。一切心念自然會回向的,你念經要回向給誰,只要這個念頭一動就已經回向了,不須要拼命去想或者特地去說出來。你心念專一了,心波放射的力就愈大,就能起影響。心念不能定,不能專一,就不能影響。一切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也是回向。

 

整理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

 

“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回向的觀念在佛教裏是個重要的課題,我以前也常提到這方面的道理。你們當中有人認為回向就是回轉過來,雖然修行人將所有功德善業回向某齋主或一切眾生,其實這些功德善業最後還是回歸到修行人自己身上,反之惡業亦同。這個說法大致可以,但還是僅止於理上的解釋。

 

又有人說回向就像現在流行的飛盤,用個方法丟出去後,它在空中飛行一下必又迴旋回來原處。這樣講算不錯,比較生動切實些,然而仍屬比量之論。有位同學某次精誠專注念誦心經,當他末了動念以此回向給某位遭逢意外的道友時,竟看到一道光明從自己身上射出老遠,最後又迴旋掉落自己身上,感到非常奇怪。大家想想,對於回向的道理,此例一舉不就有點不言而喻了嗎。

 

回向二字,其理至深,若要詳述,答案也不僅止於上述一端,其中還牽涉到佛法許多形上與形下相關的問題,簡單而言,就是整個宇宙與生命的輪迴。輪迴說是三世,三世其實是同時,所以你一起心動念,一言一行,不管是善是惡,當下便是同等的報應。你大力拍桌一下,桌子已同時分毫不差地回敬你所拍之力,這是因果同時,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在此希望諸位特別警惕,你我日常生活上種種貪嗔癡慢疑的表現,在第一個念頭、第一個動作出去之時,同時第一個得利或遭殃的就是自己。比如,你跟別人大發脾氣,別人尚未吃虧,你自己那種意識憤然,心神晃動,血壓升高,心臟跳動加速,氣息混亂澎湃的身心作用,早已大大地傷害了自己,何苦來哉?!

 

 因此,回向的意義也就是一念之間的果報。易經有云:“無平不坡,無往不復。”平路走了一陣,再來必定是上坡或者下坡,上坡或下坡過了,接著又會平坦之路出現,這種反反復復的現象是自然之理,如何出去的便如何地回來,發善念則感善果,做惡事必得惡報,這之間的因果迴圈纖毫不爽,切莫將回向變成佛法上的口頭禪,有口無心。

 

 回向即是大佈施,徹底佈施,學佛者一天修行下來,或者一月一年一輩子,生生世世,所有修習的善行功德,悉數毫不保留地回向給一切眾生,不求回報,甚至一切眾生的苦難全都轉到我身上來,無邊業苦一肩挑,學佛若能具備這麼大氣魄的回向力,那不得了,當下便得成就,當下即是普賢,這是何等的慈悲與智慧呢!故曰:“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這兩句意思很清楚,不再多講。不過回向一辭,除了前面曾有的解釋外,還有一種回轉來反省自己的意思。反省即是一種智慧的表現,深入清澈的反省,更是生起大智慧的先決條件。做人要學壞、作賤自己很容易,好的言行要培養成功卻相當難,惡業易就,善果難成,有人就是想做好事,卻因缺乏智慧,弄巧成拙,無形中反而造了惡業的。所以善根成就,須以智慧為前導,依止般若正觀,這便得向文殊、普賢二老看齊了。

‍  

回向善根,此乃三世諸佛所同共稱揚讚歎,一切所想所行皆是為了利益眾生,這是諸佛菩薩所教示的“最勝大願”,此一目標志向,正是學佛行者,終生致力,世世投入的生命事業,所以說“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整理自《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

 

回向是佛學專有名詞,這個很難解釋。比如說我年輕的時候,向法師頂禮,法師馬上給你回禮而且會說:“回向十方一切眾生”。也就是說他不接受,把你的功德回轉給一切眾生。

 

什麼是回向?我們這個世界都有回向,回向就是果報。你在這裏丟出去一個東西,它轉一個圈還是回到你這裏。你想害人最後是害自己。你能處處恭敬人,最後是恭敬自己。

‍回向是物理作用,你到太空就知道了,太空裏真空的時候,你在太空把這個玻璃杯丟出去,它一定回轉到你這裏來。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是回向,那是必然,這是回向的道理。我們修行人怎麼回向?一上坐就發願,我要成就,我成就不是為我自己,我有任何一點功德,全都回向給一切眾生,我自己不要,都給大家,修行是為大家修的。

 

整理自《達摩多羅禪經講記》

 

南懷瑾如是說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huaijin/

台長: prajna
人氣(1,437) | 回應(0)| 推薦 (1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南懷瑾 |
此分類下一篇:什麼是修行╱南懷瑾講述
此分類上一篇:如何拜佛╱南懷瑾講述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