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11 09:25:31| 人氣8,104|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到社區大學上課 - 陳氏太極拳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太座上學期到附近的社區大學學日文,據表示似乎課程及師資蠻不錯的。於是看了太座提供的這學期課表,發現有好多可以選,例如:葡萄酒品酒課、咖啡簡餐調裡課、烹飪課...都非常吸引人。不過,這最近幾個月老是被人嫌太胖,所也想開始運動一下,之前開始有去跑步,先提升一下體力,不過我最希望的是把以前唸書時學過的陳氏太極拳能夠好好打好。正好這個社區大學的課表有太極拳的課,於是趕緊查一下,發現有一位教練的名字和我同事一樣,於是隔天上班時打電話確認,真的就是他。於是了解情況之後,就報名了。

由於第一天上課的那天正好是小孩學校的家長會,所以就改了時間去上另外的班級。我發現這個課程真是不錯,把我以前不懂的、沒注意到的都有講到。當然,以前知道的更是知道要努力做到。來寫一下注意事項,以免日子太久就忘了。

:兩大腿跟肚子之間。

:脊椎骨大約在肚臍的相對應位置,有時左右骨頭那段也叫腰。

虛領頂勁:這個在以前就一直被師叔糾正,就是記得縮下巴

站樁:坐胯縮尾椎。胯要有的感覺,然後再縮屁股(讓脊椎骨成一直線)。(周五教練調了一下姿勢,還蠻有體會的。)

掩手捶:右手出拳是讓腰(身體,老架以身領手)帶(先動),不要手自己先動。右手拳、左手肘是對秤的。定式注意事項:出拳的右手要注意墜肘,不要往外。左手心貼左腰。扣當擰腰 - 腰略轉左的意思,右腳先伸直,再縮尾閭,右腳自然就微彎了。

斜行單鞭:右手上、左手下,不是直接左右分開而已。

太久沒動,昨天上完課後,兩大腿痠痛。希望在每周上課的這種要求下,這次可以把太極拳學好。

最後附上民國初年出版的陳氏太極拳圖說(陳鑫著)的一頁,看起來還蠻像武功祕笈的。

(2010-09-17)

講一下這周的還記得的重點及體會:

  1. 腰、跨、尾閭:原來尾閭要很收,而且收到往前翻。上次講跨要有折的感覺,接著收尾閭 - 要收很多、往前翻。(周二的教練有說、同事兼教練也有說、周五的教練也這麼說)這個動作要能做好,在整個拳架中才能真正讓腰主宰所有的動作。被周五的教練調整後的幾分鐘內,打起拳架還真的都能體會到一切都是由腰主宰。
  2. 的感覺:如金剛搗榷,左腳獨立衝捶,此時左腿與左胯要有折的感覺,左腳高度要保持一定(呵呵,這個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規定了)。
  3. 掤勁:打拳架時,全身要有掤勁。退步金剛搗榷,右手往右後引,此時注意掤勁(腰的動作可以和手連貫,手太靠近身體會憋到)。同事兼教練也說,現在打架子都會注意每個動作都是具有技擊意義,而不是隨便帶過。
  4. 薄的平底鞋:才能體會到地表的反作用力。(剛剛在網路上有看到鐵人牌功夫鞋,有人說還不錯)
  5. 墊子:做地板運動。
  6. 定式:很多定式都要收尾閭。例如,掩手捶、庇身捶...

(2010-10-01)

  1. 金剛搗確
    1. 拳與身體距離約2.5 - 3個拳頭,這樣全身才會有棚勁。
    2. 衝捶前,身體不要憋到(轉太正),讓力量可以傳遞到腳。
    3. 檢試方法:別人推自己的左手,不會被推倒,而是有整體勁的感覺(力量傳到右腳)。
    4. 出左腳時:要以胯帶動。(教練說:我還是用腳自己動,不是用胯帶)
  2. 纏絲功:以腰帶動,由其是轉關(變招轉勢之際),腰跨先下沉;手是隨著腰動(手跟腰幾乎沒有相互位移,而只有手順、逆纏的動作)。
  3. 手的界限:上(鼻)、下(跨)、左、右、前、後等方位都有界限,在該範圍內動作(配合腰、跨),才能讓全身的勁整。
  4. 定式:老師及教練花了很多時間在調定式的動作,縮下巴、尾閭收、墬肘、...,然後推一推你,發現:勁整,或是憋到。甚至用看的,就可知道有無到位。 

(2010-10-15)

今天問教練一個問題,如何自己感覺或是判斷有無「勁整」?因為定式時,教練去推推你,就可知道。問題是自己練習時如何調整自己的姿勢呢?教練說,這個要練很久的架子才會感覺到。但是依他的經驗有幾個方法可以比較快感覺到:

  1. 踏一小步,練習落跨重心慢慢往後移到後腳,在前腳幾乎要打直前坐胯,再往前移。一般是兩人對練,一手推對方胸,另一手接對方肘。對方推時,自己坐胯,一直到不行時再略往後退,基本上力量會傳到後腳。注意:退時,腰胯重心很容易偏向後腳,要避免。腰胯中正要維持。
  2. 腰跨的重點要把握住。胯要折,尾閭收。(我有時會太往前)

教練說,除了定式勁要整,動作的每個過程中也都要勁整。(這個太難了,現在連定式的勁整都還無法確實掌握。)

(2010-10-31)

  1. 起式:起式翻掌起手,要翻胯力量就要藉由翻胯由腳底起來。因此,起手時即使有人用手施力不讓手起來,仍可藉由翻胯及腳底的力量往上。(ps. 目前根本作不到這樣的境界)
  2. 落胯v.s.移重心
    1. 之前教練教如封似閉(斜行單鞭之後)最後一動定式,說不是重心往後,是落胯。可是動作實際作起來,根本重心就是要往後啊,一直無法體會。
    2. 周五詹教練講倒捲肱,講定式前落胯,最後重心是在後腳,但又不是直接移重心(因為這樣別人一推,自己重心就不穩往後跌了。),今天終於了解到:這個動作和之前(10/15)楊教練所說的坐胯移重心是同一個東西。此時後腳會很酸!
  3. 地板動作:重點是在壓胯上身保持正直,讓腰和胯之間要有的感覺,而不是整個背都彎了,用手去碰腳。也就是練習整個上半身(保持正直,這是一直線)和大腿(保持正直,這是一直線)跟,這兩條直線之間的角度慢慢壓。
  4. 通背鬆身不是手臂自己動,而是由腰胯發動。呵呵,這點目前還無法體會。有位英俊師兄說,他當初練的時候,每個動作各五十下,久了自然就能體會。

(2010-11-13)

本周學雲手時,教練講解:收腳、出腳是用胯來帶動的方式,不是腳自己收腳、出腳。 

羅教練有特別講到:開胯,其實有一邊的胯是沒有動的。而我都是整個腰胯轉過去。這時我才了解之前詹教練所說,整套拳架都是一直在做開合:例如金剛搗碓,從左邊起是開左胯→合→開右胯...(我之前打都是整個腰胯向左,向右,根本沒做到所謂胯的開合。)

閃通背:以左腳跟、右腳間為軸向左轉(力與美上是寫以兩腳尖為軸轉)、落胯、沉。

兩人右手搭手:練習用腰胯帶動把對方的力帶往右方。

(2010-11-20)

詹教練提到:

  1. 起式,翻掌起手時,會用到胯的力量(胯的力量傳到手上),不是只有手起來。此時胯要開,也就是尾閭往前翻,身體自然會下沉。
  2. 調息三口:吸氣時,開跨,身體自然略往下沉;呼氣時,胯合(尾閭回),自然身體就稍微向上。

(2010-12-16)

黃總教練:

  1. 腰:肚臍與背後命門之間。以腰來發動。
  2. 開:尾閭要翻;合:尾閭回。整個太極拳就是開合開合的連續動作。
  3. 開:由腰發動、肩關節發動→四梢。
  4. 合:由四梢發動→腰。

(2010-12-23)

黃總教練:

  1. 預備式
    1. 涵胸不是胸往內縮,而是肩部放鬆,讓胸可以自由活動。若胸往內縮,勁就不整。
    2. 胯要折。
    3. 重心大部分在腳跟,種心若偏向湧泉(足底前三分之一處),整個勁反而不穩。(和自己的感覺正好相反)
    4. 雙手自然下垂,仍應有掤勁。
  2. 接起式的過渡動作
    1. 腰胯往下鬆,但頭頂百會要領起且保持一樣高度,沒有隨之下沉(百會下沉,勁整就喪失了)
    2. 腰胯放鬆之後,藉由足底反彈上來之力,開始下一動作。
  3. 起式
    1. 腰先啟動
    2. 開:
      1. 尾閭翻。
      2. 胯落
      3. 肩膀鬆(往)下手臂轉、手指鑽
    3. 雙手開始要翻掌朝下合時,還是開。
    4. 雙手下按時,慢慢合(尾閭慢慢回)。
    5. 最後勁整(沉肩墜肘)

(2010-12-30)班代記錄

1.發動腰勁(開)左彎30度,雙掌為立掌互為內外纏,肩肘要沈,手要鬆,重心稍置於右胯
2.合勁畫半圓右轉30度,雙掌重點同上,重心稍置於左胯,同時把右腳掌擠開90度
3.鏟出左腳至身體前方5度(?),左腳跟與右腳跟約呈直線(補充:左腳剷是腰胯帶動,不是左腳自己動!)
4.坐胯時,左腳掌與左膝內扣,上半身挺直(左大腿酸得要命)
5.起身前,46步-馬歩-弓步,重心慢慢由左腳移到右腳(註: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左手從左大腿內側抄出(這裡手腳動作不熟練)
6.起身時,左腳彎、右腳打直
7.左掌微右按帶動右腿向左扣檔,右膝右拳同帶起(黃總教練:右手右腳不是自己要起來的!要由腰胯帶動。)
8.右腳掌與右拳同時到位
9.右腳掌落地時,擠開左腳
10.左腳到位時,左掌包右拳同時推出到位

(2011-01-06)詹教練

  1. 搭手聽勁
    1. 肩膀的力
    2. 肩膀的力+肘的力(肘會曲)
    3.  肩膀的力+肘的力(肘會曲)+手腕的力

 

(2011-01-07)楊教練

  1. 抱虎推山
    1. 最後推的動作:不是腳自己出去,而是落胯後立即擠出去。(腳自己出去,推不動別人)(註:左腳撐,右腳就被擠出去了。)
    2. 落跨:不是彎膝蓋蹲。
  2. 指當捶(掩手捶)
    1. 左手往左化:不是手自己動,而是腰(轉)帶動手。此時,胯要落一下,才能將對手的勁化掉。
  3. 金剛搗捶
    1. 左轉30度,不要太過。
    2. 左腳出:約半個肩膀寬,與肩同寬勁就不整了。
    3. 移重心到左腳弓箭步時,左手按,此時身體不是朝正面,而是有點朝右。朝正面,勁就不整了。
    4. 冲捶時:落左胯,翻右胯。腳膝蓋盡量提高,能碰到手肘佳。
    5. 最後搗確:右腳落地,是落跨而把左腳擠出,不是左腳主動左移。開始練時,可以右腳直接落地,不用擠左腳。
  4. 定式勁整,過程中也要勁整
    1. 以起式為例,每的動作過程中,自己再細分為幾段(動作連續,但是心裡劃分),每段都要確定勁整。
    2. 金剛搗確也是如此練。
  5. 白猿獻果
    1. 指當捶後,左胯帶左手靠向右手...
    2. 先轉向左邊,往右時,不是腳自己往右前方出去,而是腰胯往右前方移動。
    3. 落胯(不是曲膝下蹲)、拳往上。

(2011-01-14)楊教練

  1. 站樁:肩膀放鬆,上臂及肘往下、外撐,手心朝自己。兩臂成一大圓,兩手掌成一小圓。
  2. 指當捶(掩手捶)
    1. 基本上是朝正面,但因扣當擰腰,所以稍微偏左。不要直接打到左方。

(2011-03-10 & 2011-03-17)黃總教練

  1. 一般(起式)
    1. 腰開始動→兩胯、胸及兩肩跟著動→肘→腕
    2. 兩胯兩肩互相呼應。(打拳隨時注意兩肩兩胯
  2. 金剛搗確
    1. 左起時,
      1. 腰→胯→同時兩肩鬆。
      2. 重心約在腳跟,若在腳掌,(別人一推)力量無法傳到腳,反而不穩。
      3. 胯要(不是膝蓋彎,而是坐胯、縮尾閭)
    2. 向右擠開右腳
      1. 左胯為支點(不可以動),把右腳擠開
      2. 注意坐胯,重心在腳跟,此時大腿會很酸。(因為力量傳到腳底)
      3. (2011-03-17詹教練:手不是自己動。)
    3. 以腰帶動出左腳
      1. 左腳不是自己出去的。
      2. 左腳不可太寬,約肩的一半寬度。也不要太長。
      3. (2011-03-17)
        1. 出左腳時,左右手仍一直在動作(往外纏)。
        2. 出腳時,重心不可直接移到右腳,這樣勁就斷掉了。
        3. 左腳打直,腳尖內扣。
      4. 出腳後,重心仍在右腳。(此時,左右手分別外纏)
      5. 胯要坐(右胯要折)
    4. 落腰坐胯變馬步
      1. 同時右手往右上、外纏;左手往左下、外纏。手不是自己動,而是以腰(身體)帶動(纏)。
      2. 古代要求:胯要落、坐很低,左肘要碰左膝。
    5. 前弓後箭(身體略朝右,還沒完全轉正面)
      1. 左手按、右手握拳,右腳尖扣
      2. 左肘對左膝。
      3. 左胯要折。
      4. 右腿打直。(力量可傳到右腳)
    6. 衝捶
      1. 不可以自己想要衝捶,(應該是要落左胯,右手右腳起)
      2. 轉正面,扣襠擰腰。
      3. 衝捶時,左手擦右肘。左右手有採挒的感覺。右手不是垂直於地面,肘有點偏右。
      4. 右腳膝蓋盡量提高,向左方靠(2011-03-17 ps.根本靠不過去,也抬不高)
      5. 尾閭要縮
      6. 全身有的感覺,但是是全身放鬆的縮,而不是用力縮在一起。
    7. 震腳
      1. 硬水泥地,最好不要震腳。
      2. 右腳直接落地,可以順勢把左腳擠開(右胯落後,擠開左胯及左腳)。右腳不要故意向右方落地。
      3. 左手包住右拳,約在肚臍前,兩手環成圓型撐住(右拳在左手指處,不在左手掌心)。
  3. 懶扎衣接抱虎歸山之搭左手
    1. 以往詹教練一直說左手不容易起來。呵呵,真的搭不過來。
    2. 左腳打直不可彎。(彎了,力量就散掉了,左手就起不來。)
    3. 右手原位外纏撐住。
    4. 左手掤勁要維持(不要向後),翻左胯(ps. 此時根本翻不起來)、鬆左肩,起左手。(此時,心裡想:我應該先練起式的手能起來,才能再練這個動作吧!)

註:起式的手能起來(力量傳到腳跟),腰、兩胯、鬆肩、肘、腕,力量練到整勁,是這個階段要學會的。

(2011-03-11)楊教練

  1. 手不要自己動:需以腰帶動。
    1. 指當捶→肘底看捶:兩手外撐,以腰帶動手。
    2. 單鞭→雲手:右手靠向左手時,以腰帶動。
  2. 四指併攏:稍節的勁也要整。
    1. 全身架構勁整之後,若四指分開,會有勁不整的現象,四指併攏之後→根節到稍節全部勁整。
  3. 倒捲肱定式:(如何找出正確的姿勢)
    1. 身體正中對準一條中心線,兩腳與肩同寬。
    2. 右腳往前,腳尖向左約30度,腳尖碰中心線。
    3. 左腳尖相左約30度。
    4. 落跨,縮尾閭。
    5. 右腳尖離地。
    6. 此時左腿很酸,因為力量貫串到腳底。
  4. 撇身捶
    1. 陰陽螺旋下右腳後,落跨(約為馬步)、左手接(對方上臂)、右手採(對方手腕),注意要以腰帶動,不是手自己動;右邊亦同。
    2. 最後成式時,左手握拳貼在胯;左腳打直,收尾閭(左腳會自然微彎,是因為收尾閭而微彎,不是左腳自己彎!)。
  5. 站樁時手的掤勁:(上學期講的,補充一下。註:咍,1/14已經寫了。)
    1. 從肩膀放鬆、下沉,肘往外撐,手腕(及手指,上臂也會跟著動)逆時針方向轉為掌心朝胸口。
    2. 此時兩臂、雙掌似抱一球,有外撐之掤勁。

(2011-03-18)楊教練

  1. 推手:一人摟膝拗步;一人(第三)金剛搗確(退步手往後化的動作)
    1. 教練指出我的問題:身體(腰胯及手)就直接往後退,這樣不對!要以圓形為主,不是直直往前往後!
    2. 推手退到底時都需要落胯把對方力量洩掉。
    3. 金剛搗確這邊:
      1. 對方摟膝拗步過來,全身要整勁、一面退右手需往外纏
      2. 最後,右手內纏一落,此時是落胯帶動右手,重點在落胯,而不是只用手的力量。
    4. 摟膝拗步這邊:
      1. 對方(一落)過來時,右手外纏往外撥。
  2. 高探馬
    1. 雲手運往左邊時,兩腳再轉向正西,落右胯,以胯帶動收回左腳(不是腳自己收回)。
    2. 右腳向正西踏一小步,腳尖著地。右手與鼻尖同高。
  3. 右分足
    1. 右胯落,(以胯)帶動左腳,兩大腿間沒有空隙,兩手交叉,手背相對,左手在外。
    2. 手起,兩肩兩胯(沒有跟著起來,應該略為落)

(2011-03-26)黃總教練

  1. 懶紮衣
    1. 左右手上下分(上下纏)
      1. 以身體正中之中心線為界線,右手往上(約到鼻尖)(左胯落)、左手往下(約到胯)(右胯上)。(右手起左胯落→略先;左手下右胯起→略後)
      2. 兩手均往外纏。
      3. 注意左右胯帶動
    2. 以腰胯帶動,順時針轉左右手(左右纏)
      1. 右胯落、左胯起
    3. 左肩左胯不動,扣右胯,右手掌移到左肘下。
      1. 左肩左胯一動,整勁就會跑掉。
    4. 出右腳,腳跟著地,腳尖內扣。
      1. 身體略向左落,胯落、出腳。
      2. 左肩左胯仍要撐住。
    5. 以胯移重心到右腳(右弓箭步)
      1. 左手護右肘
      2. 左腳打直,再縮尾閭(此時左腳會因為收尾閭而微彎)
    6. 兩手外纏,左手回到左肋骨,身體略向下一沉。
      1. 右肘對右膝。
      2. 右手:由肩到肘到手→撐圓
      3. 左手:由肩到肘到手→撐圓

 

楊教練:

  1. 雙風貫耳
    1. 雙拳約與鼻尖(耳朵)同高,左腳同時起。

(2011-03-31)黃總教練

  1. 抱虎歸山
    1. 左胯帶左手搭右手
      1. 左腳撐直,左胯發動→左肩鬆→左手中指領起→外纏,左腳用力踩地,左胯起動帶動左手搭右手
      2. 右手微外纏,注意右肩守住,不要向右,否則整勁就跑掉了。
      3. 注意棚勁。
    2. 落胯下履、擠開左腳尖
      1. 剛下履時,胯還要稍往上開一點(和起式類似)
      2. 以右胯為支點,擠開左腳。
      3. 此時胯為合(過中線之前都是合)
    3. 左腳跟步(左胯為支點,右胯帶右腳),雙手向左上方起(開到六分)
      1. 履過中線之後為開
      2. 肘微外張(若內縮,勁就不整了)
      3. 右腳跟步,兩腳約與肩寬。
    4. 轉向右方,右腳跟轉向左。落左胯,向右方擠出,左腳跟步腳尖著地,兩手再回收。
    5. (定式)兩腳約與肩寬,膝蓋對腳尖左膝內縮勁就不整了,特別注意左膝
      1. 右手對鼻尖,左手護肋。
      2. 坐胯。
  2. 單鞭
    1. 以肩帶動手,畫兩圈。右手略早畫。第二圈左掌心朝內,右手勾手。
    2. 出左腳,胯動轉向左方。左掌心仍朝內。右胯要向左扣
    3. 雙手外纏,身體微轉正。此時原本左扣的右胯略回(回右)一點。
  3. 腰開始動→帶動胯→肩→手(末稍)。體勢(重心)由胯決定。

(2011-04-14)

黃總教練:

  1. 第二金剛搗碓
    1. 右胯向左扣、右手平搭至左手旁
      1. 此時左肩、左胯為支點不動(不可朝左,否則整勁就跑掉了),左手略外纏撐住。
      2. 調整勁:原本自己雙手動作有點太靠近身體,沒有整勁,教練調:雙手朝外些(往前伸一點)。
    2. (往右前先往左)右胯扣,左手外纏,右手內纏,開(左肩、左胯繼續為支點)
      1. 此動作(右胯、右肩略一落)可將右方來的力洩掉
    3. 雙手往右方一挒,落胯為馬步
    4. 右手外纏撐住
    5. 落胯為馬步,左手下探...
    6. (之後與第一金剛搗碓同)

詹教練:

  1. 斜行單鞭
    1. 摟膝拗步接此勢時,向右轉前先向左轉
    2. 進左腳,右手往前插(手心朝上)
    3. 左右手分別畫圓(右上左下分開)、開胸。(身體略朝西北)
    4. (定式)右肩、右胯往前(西方)合
  2. 如封似閉
    1. 落胯,以右胯為支點,由左胯帶回左腳,不是左腳自己縮回來。(和楊教練的整勁練法對照)
    2. 看似左腳收回,其實有往前的味道。

(2011-04-17)自己的心得

  1. 左右移動時,常常以一邊(如:左肩、左胯)為支點,另一邊靠過來(如;右胯要扣)。此時常常支點那邊手要外纏撐住,若肩、胯一動,整勁就跑掉了。
  2. 漸漸有點理解:之前楊教練回答整勁的練法:落胯與重心的移動。
  3. 由腰胯到四稍:腰胯動→肩膀放鬆→肘→腕 - 這一連串動作要練習到整合。
  4. 金剛搗碓(左起、轉右,兩動)重心:要記得是在腳跟,勁才會整。若在腳掌,一推就倒。

(2011-04-21)黃總教練

  1. 白鶴亮翅
    1. 上下纏
    2. 左右纏(與之前陰陽螺旋同)
    3. 右手內纏;左手外纏。右手在外、左手在內,掌根相對(掌根有微微接觸)
      1. 以雙手纏絲保持整勁。
      2. 扣襠:右襠往左扣
    4. 落左胯、同時起右腳,右腳畫弧往右前方進步,左腳跟步,腳尖著地。
    5. 右手往右上(太陽穴附近)、左手往左下(左胯附近),雙手均外纏
      1. 手臂撐圓。
      2. 掤勁、整勁的重點手的纏絲勁 - 想像從肩膀有一條線→往外延伸到大拇指
      3. 心得:手纏絲配合落胯收尾閭,此時有感覺:力量可由手掌傳達到腳底

(2011-04-28)黃總教練

  1. 摟膝拗步
    1. (事先的練習)雙手交互在胸前砍掌
      1. 以腰胯→肩→肘→腕→掌
      2. 雙手左右之界:不要超過
      3. 雙手不要太靠近自己:會憋到,敵人會直接進入自己範圍中。
      4. (呂教練):雙手砍掌時要注意:手的螺旋
    2. 以胯帶動左腳進步,此時左手順勢起
    3. 右手砍掌
      1. 右手:以腰胯→肩→肘→腕→掌
      2. 右手高度約在鼻尖,左右位置約在右肩與鼻子中間
      3. 掌心約朝左方(不是朝前)。
    4. (進右腳:與左腳類似)
    5. 左手往右一抹,右手從左下臂上方穿出,進左腳
      1. 注意進左腳之時機,要整體(手腳身體)協調,才能發揮技擊功用。
    6. 左手過右肘時變勾手,左右手分開畫弧。

(2011-05-13)呂教練&英俊師兄

  1. (呂教練)
    1. 砍右掌時,落左胯,右掌→左腳之力量要貫通;砍左掌時,落右胯,左掌→右腳之力量要貫通。
    2. 砍掌之掌一直在轉,不要一下子轉太過。
    3. 左切、右切,左右胯輪流落胯。
  2. (英俊師兄)砍右掌時,左胯落,但在砍右掌之前,右手起時,右胯要開;(左手起時,左胯要開)砍左掌時,右胯落,左胯要開。
  3. (詹教練)
    1. 試開勁(發現出不來後),建議練一下牆壁功。
    2. 落胯不是蹲下。

(2011-05-17)林教練&呂教練

  1. 起式
    1. 氣要到腳底,再上來
    2. 胯要落,兩胯要折,尾閭要收。(此時覺得胯一直要往下沉)
    3. 腰要用力
    4. 雙手起來是往法線方向,不是雙手用力,用肩膀後面那塊骨頭。
    5. 要用到腳的力,會感覺大腿很痠。
  2. 鬆肩練法
    1. 動肩膀,手不動
    2. 動背部的兩塊肩頰骨,盡量靠近(像要以這兩塊間頰骨夾東西一樣)。
    3. 兩塊肩頰骨→往下;放鬆。(再重複2-3的動作)
    4. 雙手往兩側身平與肩同高

    (2011-05-18/19)詹教練

    1. 肩膀放鬆
      1. 旁人由腋下用手往上撐,可以讓肩膀和身體脫鉤。
      2. 一但沒放鬆,很容易就被推倒。
    2. 若全身放鬆,別人(兩人)要從腋下撐起非常困難。
    3. 熊走路
      1. 兩腳打直、彎腰、雙手掌撐地(不要離腳太遠)。
      2. 走路:左手右腳同時進一步;右手左腳。(腳跟不要離地;也不要拖地)
      3. 詹教練說,在道館大家走完一圈之後,練習(雙手採挒對方的手)放鬆(落胯)
    4. 懶扎衣→抱虎歸山(英俊師兄)
      1. 砍右掌時,左胯往右扣
      2. 定式:兩手外纏,左胯只回一點,感覺雙腳外撐力量打到地面,此時接下一式。
      3. 左胯開,左手搭右手時,右手也往外撐。(不可往後退)

    (2011-05-20)楊教練

    1. 左右坐胯
      1. 坐右胯,此時力量傳至右腳,右大腿很酸。坐左胯,則傳至左腳。
      2. 坐右胯時,右邊屁股有點往後(但注意不要翹屁股),身體略朝左一點點。坐左胯時,則相反。
      3. 驗證:教練推自己的左肩時,坐右胯;推右肩時,坐左胯。
      4. 注意:易犯之錯誤如下:
        1. 彎膝蓋而沒坐胯;
        2. 左右兩髖骨右下左上或左下右上。(左右髖骨不應該分開上下動)
    2. 雙手抱球推手
      1. 以手臂(姆指/小指)的兩側與對手接觸,這樣才能防止對方入侵
      2. 手臂不可夾。
    3. 野馬分鬃
      1. 坐左胯、起右腳(胯落腳起)靠左,右手自然落下再起
      2. 出右腳,左右寬度不要太寬。
      3. 右掌心朝下、左掌心朝上攻擊對方肋骨側邊。
      4. 扣左當。(才會有整勁)

    (2011-05-26)黃總教練

    1. 起式
      1. 縮手翻掌: 肩膀(?)帶動上下臂收回。
      2. 雙手下壓時,虛領頂勁,領起。
    2. 金剛搗碓
      1. 左起: 雙手臂緣朝外(若以掌面或掌背朝外,對方一推就倒了)
      2. 轉朝右: 雙手指上方想像有繩子吊著、交叉。
      3. 記得此時沒有朝右方擠,以胯帶動出左腳。
      4. 定式: 胯要落,要折,尾閭要收,雙手肘要墜,雙手要有螺旋,背要直。這些動作都要做得很到位! (大腿很酸!)
    3. 懶扎衣
      1. 上下纏、左右纏:
      2. 扣左當出右腳:,以左胯擠右胯。
    4. 抱虎歸山
      1.  定式: 身體朝正面,左腳往外撐,左右手在正中(右手在鼻尖;左手護胸),若稍微偏右一點點,整勁就跑掉了。
    5. 單鞭
      1. 右手: 轉→壓→插,左手略慢。
      2. 扣右胯(?)
      3. 向左砍掌,掌心先朝上。右胯向左扣。
      4. 右胯稍為回正。
    6. 第二金剛搗碓
      1. (有點忘了)右手搭左手時,不要太超過(太左邊)
    7. 白鶴亮翅
      1. 定式:雙手都往外一些,右手(動作擺好後,教練砍一下右掌,可以撐住,)
    8. 摟膝拗步
      1. 砍右掌、砍左掌,左下臂壓、胯帶動出左腳,...
      2. 砍右掌、右下臂壓,胯帶動出右腳。
      3. 砍左掌、左下臂壓、胯帶動出左腳,右手(畫圓)由左臂上插出...右手朝右上畫半圓、左手朝左下畫半圓,此時身體微朝右。
      4. 定式:左手略長、右腳打直、向左扣當(此時覺得右胯有拉緊的感覺),墜肘,肩膀放鬆。這樣力量才能傳到腳。

    今天教練有說:空胸下氣(?哈哈,我老了,忘記是不是這樣說),是在講哪個動作時說的啊? 

    (今天重點太多了,有遺漏的部分,請同學幫忙留言補齊)

    明天有空我來改個版,預計弄個新的新聞台(http://mypaper.pchome.com.tw/md1862b)專門寫太極拳,預計每式寫一篇,以後重點就到各篇去找。

     

    台長: AGU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8,104) | 回應(1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太極拳 |
    此分類下一篇:運動的路途充滿艱辛

    543
    有運動,不錯
    要持之以恆~
    加油
    2010-09-11 12:18:38
    版主回應
    我國中時看金庸倚天屠龍記,那時就很想學太極拳。到了大學時有幸學了幾年,不過始終沒有認真練,這次應該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的機會了,一定要好好打才行,我立志這次要學會發勁。
    2010-09-11 21:24:36
    強森媽媽
    應該有DVD或VCD教學吧
    我也想學
    一直覺得太極拳是力與美的結合
    看來就很酷
    2010-09-13 14:40:18
    版主回應
    根據經驗,要有人指導才能練得好。

    我也這麼覺得,希望這次努力學習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就是要會發勁)。
    2010-09-13 20:20:37
    Cookie
    不錯~
    順便練深呼吸~~
    2010-09-13 16:09:31
    版主回應
    Cookie還蠻巷子內的。
    2010-09-13 20:21:25
    阿文
    請問版主 你在哪個社區大學學的 教練是那位 我之前也練過 陳太 但都無法發勁 很灰心
    2010-11-04 18:50:47
    版主回應
    是內湖社區大學,教練的名字不好留在網站上,抱歉...
    2010-11-04 20:16:46
    阿文
    請問你現在還有在上課嗎 初級 還是進階班 我真的很想把太極學好 我的mail是peter5641@hotmail.com 如果可以麻煩你寄email給我 感謝你
    2010-11-04 21:24:38
    版主回應
    我個人覺得這邊的師資蠻不錯的,值得報名參加。(至於是上初階或進階班,建議來和教練溝通後再決定)
    2011-03-20 14:31:32
    (悄悄話)
    2010-11-07 21:58:47
    f530209
    同學:我是你週五的同學,本週五你給了我PCHOME的位址,我今天看了內容,我真是太佩服你了,太牛了,我每次上完課回家就把太極拳放下了,而你竟然可以記住教練說過的話,甚至詳細記錄下來,甘拜下風,我想有機會你可以幫陳氏太極出本太極心得了,教練不知看過沒,你有跟他說嗎?我真是太慚愧了,以後希望以你為榜樣認真練習太極拳,謝謝你!
    2011-05-22 16:03:39
    版主回應
    同學你好,
    這麼快就找到這篇,不錯喔!
    如果沒有當晚記下來或隔晚記下來,很快就忘記了。我們現在練的這門非常博大精深(而且是很難得的機緣可以練到),我記的這些其實很皮毛(但是,應該是「基礎」),如果你發現我有沒記到的,或是記錯的,麻煩告訴我,我再加上去。
    我不好意思說(告訴教練),因為重點是要練習...而我幾乎沒上課太極拳也就放假了。(以我為榜樣就糟了...)

    ps. 周五教練教的折右胯、折左胯,很重要,要好好練喔。
    2011-05-22 16:59:25
    f530209
    謝謝你!還好你有將位址寫給我,否則我年紀大了記性也差了,肯定還沒到家就忘了,以後互相切磋了。我也看到你寫的關於泰雅軒泰式餐廳那篇,以前我們常去吃,但它搬家後又去吃過一次,味道好像有些變了,不知是那天剛好廚師不在?還是換人了?下次有空再去試看看。星期五見囉!
    2011-05-22 21:38:28
    版主回應
    泰雅軒比起附近其他的泰式餐廳算是比較好吃的,即使有點走味,應該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如果你們有覺得還不錯的餐廳,也麻煩告訴我一下,謝謝囉!
    2011-05-22 22:12:48
    許貓咪
    哈囉!我是你社大另一個同學, 天呀! 你的人生好精采呀! 練拳又認真, 你的筆記, 同學我就不客氣囉!! 真是太佩服你了.
    2011-05-23 10:51:52
    版主回應
    Hi, 歡迎光臨!
    大家的日子過得應該都差不多吧。
    筆記就盡量拿去看吧,有空也幫忙補充一下。(現在記憶力愈來愈差...)
    2011-05-23 20:19:16
    憨憨熊
    您好,我對陳氏太極拳也很有興趣,不過完全沒有接觸過,請問初學者可以學嗎?要去哪裡學?
    2011-08-10 04:34:17
    版主回應
    當然可以學啊。
    內湖社區大學有開陳氏太極拳課程;淡水社大也有開課。
    2011-08-10 05:33: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