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04 21:28:26
2011-02-15 23:29:40
2011-02-07 20:45:00
2010-01-26 13:13:06

愛,不只是給我一個人的

(請先閱讀上一篇:上海的凍,南國的暖) 雅婷給的溫暖,一直在我心裡的柔軟處偎著,像一只紅泥小火爐般,烘著。 雖然,自己一直是從事跟語言、文字有關的工作,卻第一次發現詞窮與力有未逮,靜下心來竟也找不到對應的語...

2010-01-26 13:01:27

上海的凍,南國的暖

下午一回到家,打開電腦,母親就緊接著從Skype打電話給我,顯然她已經守株待兔很久。 「喂~你去哪裡認識那麼漂亮的小姐?長得很有氣質、身材又好呢!」母親劈哩啪啦地說了起來。  我還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心想這...

2010-01-26 12:50:21

敵人

孤單和飢餓,是我們唯一的共同點。-《敵人》(L’ennemi)大衛•卡利(David Cali)文,沙基•布勒奇(Serge Bloch)圖,吳愉萱譯,米奇巴克公司出版。 少,若不是將〝我〞與〝他人〞撕裂切割,哪來的猜疑、假想、誤解與...

2010-01-25 08:43:54

小書蟲


有一種單純的快樂,是鼻尖對著書頁的親暱。 在柏林國家美術館,發現了這張明信片,覺得這根本是幸福中的我。 日光西曬的私人圖書館裡,滿室的書蒸騰著一股好聞的氣味,鬆軟地,好像剛出爐的麵包香。 小木梯上,站著一...

2010-01-25 08:41:11

共鳴


共鳴是同理心,不是同情心。同情心是將人「物化」的態度,是以權力為基礎的紆尊降貴,伴隨著想要照顧別人的渴望。同理心則非常人性化,是透過坦承和脆弱而有的親密參與。共鳴能使人連結到自己最深的本質。-《關係花...

2010-01-25 08:36:57

哇!一天到底要發生幾次關係呢?


認識煥詳和基卓(《關係花園》作者)之前,我認為關係注定是複雜的。有個研究生因為論文不過對我大聲咆哮,她說:「老師,你一點也不懂廣告。」掛上電話,我想,這是一個破裂的關係;我也曾經被捲入三角糾葛裡,一邊安...

2010-01-25 08:34:19

完整的人


基於需求而有的觀細必然是控制的關係,控制的人容易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別人身上,分手時就會充滿怨恨、憤怒的受害者。完整的人在失落時會覺得哀傷,但是沒有怨恨。匱乏的人會彼此糾纏,缺乏適當的界限,無法成長。完整...

2010-01-25 08:30:31

怎樣都快樂的關係


這本書的原意是要告訴人們如何維繫關係並因而不再孤獨,但在這個時代裡,人人害怕被關係綁死、失去自我,這本書變成另外一種關係指南,如果我們夠強壯,往自己裡面看和找,不依賴他人,那麼就算自己獨處也能擁有好的...

2010-01-25 08:28:32

面對「自己」的內在功課

禪定境界並不能釐清人格的心理議題,因此人格仍然維持在舊有的狀態。…靈性層面的經驗或本體狀態,或許能使你的日常生活變得和諧輕鬆,令你感覺滿足一些,但內在的二元(本體V.S.人格)對立仍然持續著。-《鑽石途徑...

2010-01-25 08:25:11

跟自己和好


別跟自己過不去吧!  我們大概最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不過卻是拿來勸解或安慰別人,倒是很少來勉勵自己。  越到中年,發現最難跟自己相處的人,竟然是自己!  許多時候,生活中的情緒與痛苦,甚至是對自己的不...

2010-01-25 08:23:14

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是一座能讓人在其中成長的花園。-《關係花園》麥基卓(Jock McKeen, M.D.)、黃喚詳(Bennet Wong, M.D.)著,易之新翻譯,心靈工坊。頁49。   親密關係,在日常口語通常指涉生理上的性行為,然而在《關係花園...

2010-01-25 08:18:03

懂自己,更能讓別人懂我們


  我們經常抱怨:別人怎麼都不懂我呢?  別人,常指涉親密愛人、父母、孩子、朋友、上司與同事。  但事實上,在怨嘆之前,我們更該問問自己,我們真的懂自己嗎?  我們懂自己的,可能是所有外在的人口統計變...

2010-01-25 08:14:14

念書的女人,危險


念書的女人,危險。  因為有了心思。  在柏林國立美術館參觀超現實主義畫作之後,順便在附屬的書店逛逛,竟看到一本有趣的書-《念書的女人,危險》(Frauen, die lessen, sind gefaehrlich)。翻看幾頁之後,我...

2009-03-14 12:25:41

部落格不再碎碎念


  近來,發現自己犯了碎碎念的毛病,總是在生活的分秒,惦念著部落格上的網友們,總覺得該與他們分享生活的各種滋味,尤其是在意念轉變的幸福。  我拍的照片裡,都攜帶著每一雙網友們的眼睛,大家一起看著;而心...

2009-03-14 12:03:54

從個人經驗到未知的意義


有人把現象學寫作比作是走向〝黑暗〞的行動,原因是現象學尋求的是通過描述生活世界中所經驗的整個現象的細節來傳遞未知的意義。-《現象學研究方法與步驟》徐輝復著,頁99。  讀到關於現象學的文本寫作,這一句話...

第一頁      ‹上一頁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27 / 110 頁 , 共 1637 筆       下十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