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25 08:23:14| 人氣3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親密+關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親密關係是一座能讓人在其中成長的花園。
-《關係花園》麥基卓(Jock McKeen, M.D.)、黃喚詳(Bennet Wong, M.D.)著,易之新翻譯,心靈工坊。頁49。


  親密關係,在日常口語通常指涉生理上的性行為,然而在《關係花園》一書中,作者則根據「親密」(intimacy)的拉丁文字根「intimus」,意指「最內在、最深沉、最深邃、最私密」,將親密關係定義為一種雙向的袒露與脆弱,沒有任何偽裝與防衛,彼此將最深處的部分向自己與他人展現。

  所以,「親密關係」就不是一種行動或關係的狀態,卻是透明的存有狀態,而能夠涵蓋的就不是狹隘的「因性而愛」的關係,相反的,我們可以親密的對象就從自己對自己,到身邊的至親與伴侶,以及姊妹手帕交,甚至到可能與我們人際網絡不相干的人。

  我們讀書會的近程目標,就是透過普通心理學的著作研讀,與個人生命經驗分享,讓大家在了解與探索自己當中,試著先跟自己建立親密關係,由此,我們才能經營好婚姻與親子關係,而中程目標就是去作個能隨時與人陪伴並同在的好朋友。

  然而,「親密」相對的是「疏遠」,這就是在《關係花園》第二章【親密】中,要讓大家從嬰兒時期、兒童成長、青少年到成年各階段可能遇到的孤獨問題,藉由辨識與理解,來幫助自己重新與人連結,並進而毫無恐懼地自我揭露。

  活潑與人緣好的人,並不代表他能與別人更容易建立親密關係,或者能跟自己相處,許多時候,這些人只是努力地活出某一個面向,卻極力隱藏自己索逃避的諸多面向。

  我承認自己是很極端的人,人前總是嘻嘻哈哈的,從小到大可能被歸納為那種受歡迎的耍寶型人物,然而,我卻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有就是我有所保留,或者是無意識地隱藏自己的某些部分,例如:我來自家暴的原生家庭,我很自卑與經常陷入自責與罪惡感當中,甚至得過強迫症。

  反倒是近五年,我看似遠離人際網絡,卻反而在書寫創傷與自我療癒裡,更無所畏懼地敢於對自己與向人揭露自己的痛苦、抑鬱,甚至是負面性格,這不是一種乞憐,卻是一份邀請,共同參與生命探索的工作。

  我在部落格書寫裡,經常有不相識的朋友,在一段時間閱讀之後,在留言板上寫下他們一直逃避的內在創傷,以及中年之後勇敢認證這些痛苦之後,願意愛己地進行療癒與探索。

  我覺得這是一種親密關係,即便我們在現實世界可能永遠不會碰面,但是瞬間的坦誠與脆弱,卻讓我們有了生命連結的感覺。

  即便生命功課看似獨力完成,但因為這份親密感,我們會有一種同在與陪伴,並且彼此加油的能量充滿。

  所以,真正重新找到建立親密關係的方法,我們就會發現世界就像是座能量場,我們都能隨時插座,充電滿滿!

台長: 品瑜
人氣(3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閱安~閱讀越平安 |
此分類下一篇:面對「自己」的內在功課
此分類上一篇:念書的女人,危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