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1693-1765)
鄭燮,字克柔,原號理庵。本貫蘇州,先世洪武間始遷興化,興化有三鄭氏,曰鐵鄭、曰糖鄭、曰板橋鄭,燮族居板橋,喜其名,因以為號。燮幼喪母,從鄉先輩陸種園學詞,稍長,授塾真州江村。雍正元年(1723),父卒,始賣畫揚州。繼而出遊北京,遇禪徒,則放言高論,於時頗負狂名。康熙第廿一子允禧,少燮十八齡,與燮交好。六年,讀書揚州天寧寺。與金農、黃慎聲氣相投。及南闈報捷,移讀焦山。乾隆元年(1736)年四十四,舉進士第。七年,授山東范縣令。十一年調濰縣,山東大饑,乃開倉賑貸,發券供給,因興役修城,使大戶開廠煮粥,飢民以工就食,所活萬餘人。帝幸山東,以書畫史治頓所,臥泰山絕頂四十餘日,引為自豪。十八年,以請賑忤大吏,去濰日,百姓遮道,為立生祠海島寺,與賴光表同祀。晚居揚州,以書畫維生,遂訂潤例,刊定文集。三十年冬卒,年七十三。
先時宰范,手書其詩、詞、道情十首及家書十六通,合刊為《鄭板橋集》,自謂都人、揚州人,咸言其詞好於詩,燮且不敢辯。蓋遇瞽人陳孟周問詞調,燮舉〈菩薩蠻〉〈憶秦娥〉應之。異日,孟周為友人填二闋,聞於燮,燮乃大駭,焚其詞稿數百闋,益自刻勵。及從幸泰山歸,十四年、十五年,兩度重刊其集,自序稱:「幼隨其父學,無他師也。」又曰:「文學性分,得外家氣居多。」然亦言:「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餘桃口齒,及椒風弄兒之戲。」於其雙性戀,無所諱言。尚袁枚性靈說,然未嘗見枚,或傳枚死,為之頓足大哭。至乾隆廿二年,隨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修禊於虹橋,始識枚,時已逾二十載。廿五年庚辰重梓其集,自序則論詩者多。今傳本有〈前刻詩序〉,不知作於何時,自稱:
余詩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習氣,二三知己屢詬病之。好事者又促余付梓。自度後來亦未必能進,姑從諛而背直,慚愧汗下,如何可言。
〈後刻詩序〉稱:「姑更定前稿,復刻數十首於後。」又言:「板橋詩刻止於此矣。死後如有託名翻板,將平日無聊應酬之作改竄攔入,吾必為厲鬼以擊其腦。」蓋慮後人藉詞竄亂其作,有以警之也。
《清史稿》載《鄭板橋題畫》一卷、《板橋詞鈔》一卷、《板橋全集》四卷,凡三種。全集於〈家書〉十六封、〈詩鈔〉二百三十六首、〈詞鈔〉七十六闋、〈小唱〉即〈道情〉十首,四類已具,《詞鈔》應為別行本。民國廿四年,王緇塵據影刊本編校《鄭板橋全集》,由世界書局刊行,增輯〈題畫〉三十八首。六十八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梓行《鄭板橋集》,書分五篇,文字頗有校訂。並增序、跋、碑、記、小傳數篇及任乃賡(1887-1955)〈鄭板橋先生年表〉,合為〈補遺〉殿後,堪稱最完整。
燮藝事與金冬心、黃慎、李鱓等,並號揚州八怪,自稱:「善書法,自號六分半書,餘閑作蘭竹。」乾隆廿四年,始訂潤格,語語任真。平生喜徐渭畫法,至於製印稱:「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渭與公安袁氏同調,燮亦與枚同聲氣,皆尚性靈,勇於自任者也。然枚《小倉山房尺牘‧與慶晴村都統》書曰:
板橋書法野狐禪也,遊客中有壽門、己軍、楚江諸公,皆是一丘之貉,亂爬蛇蚓,不識妃豨。以揠苗助長之功,作索隱行怪之狀。亦如孫壽,本無顏色,又不肯安心梳裹,故為齲齒笑、墜馬妝,以蠱惑梁冀、秦宮耳。若西施、王嬙,天然國色,明璫玉珮,整整齊齊,豈屑為此矯柔造作小家子態哉。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尊碑》亦以為:「乾隆之世,巳厭舊學。冬心、板橋參用隸筆,然失則怪,此欲變而不知變者。」皆無嘉評。其所謂六分半書,不楷不隸,畢竟無一正字,於規矩外得微分趣之逸品也。近人為新學所魅惑者,喜其率真,輒忽其狂狷,效尤者,類多放逸自喜,視規矩為礙膺,學步邯鄲,竟不知自墮於支離、滑介之流也。
附:〈鄭板橋年譜〉
======
金農(1687-1763) 字壽門,號冬心,浙江仁和人。受業於何焯,與錢塘丁敬交好。乾隆元年,年五十,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旋返揚州,賣畫自給。廿八年卒。有《冬心詩鈔》《冬心隨筆》《冬心畫梅題記》《冬心畫馬記》《冬心雜著》。
-
圖版:
下圖:【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圖書館】《
廣藝舟雙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