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這個世界有「Google」以後,即使生病沒上醫院,只要將症狀輸入搜尋,大概可以研判病情輕重程度,得知下一步該如何醫護自己。但是萬一病症嚴重或存有懷疑時,這時您千萬別猶豫,趕緊掛號找醫生,好讓病情減輕或放下心中的大石。
記得前些時候,右上腹悶痛看醫生時,老是擔心發現已晚,得了不治之症①。好在只是生活壓力造成的腸胃痙攣,不需要吃藥或治療。不過,醫生診斷說是罹患「論文病」,趕快將論文寫完,腸胃自然就不會痛了。
原以為「論文病」的症狀僅是如此而已,沒想到網路上一查,症候群一大堆,據說病情已經進入第二期,茲將病症歸納如下②:
(1) 容易疲憊、想睡覺,有時昏睡。
(2) 一覺醒來,通常已經是吃午餐的時間。
(3) 站在鏡子前,老是發現有個邋遢的瘋女瞪著妳,直想幫她改變造型。
(4) 房間實在凌亂得連自己都無法面對。
(5) 開始瞭解,連寫大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6) 終於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不過已經徹底來不及了。
(7) 「準備不週」的恐懼感隨時縈繞心頭,怎麼寫都覺得不對勁或不順眼。
(8) 對論文相關事物沒興趣,論文以外者則精通得可能變成第二專長。
(9) 對「計畫跟不上變化」有深刻體會,甚至懷疑自己不適合走學術這條路。
(10) 沒有論文進度前,害怕所有與老闆見面的機會。
老實說,這是慢性病,急不得,想痊癒還真需要靠堅定的信心、耐心和毅力才行。經歷這一關後,如果未來哪天有幸康復並擔任指導教授,應該懂得如何對症下藥,將心比心地醫治學生了。
碎碎唸時間:
① 請參閱前文〈肝膽相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