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貼:新添後記〉原貼於10/29/2007
最近的選秀大賽似乎已點燃戰火,從華視「超級星期天—校園歌喉戰」、中視「超級星光大道」到最近台視的「超級偶像」等,簡直是一發不可收拾。我愛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喜愛平民努力讓美夢成真的故事,而是評審的專業評論,指導參賽者改進的過程。
這讓我想起第一次參加學術研討會時,除發表論文外,還被主辦單位要求評論碩士班學生的文章。我很老實地告訴主辦的教授,說自己還是菜鳥學生,沒上台評論過,恐怕無法勝任;沒想到教授說,沒關係,這是個學習的機會,鼓勵我千萬不能退縮,一定要藉機試試看。
我只好硬著頭皮接下這份工作,然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經驗較多的不拉弟討教該如何評論。不拉弟不愧是老鳥,當然毫無保留地告訴我研討會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如何避免針鋒相對的應對,以及從文章架構與邏輯中找出矛盾的論點等招數。
終於到了研討會的那一天,主辦單位安排從我開始發言。於是,我將不拉弟教我的招數一一施展。好在我的論點都被接受了,並沒有遭到反駁。不過,輪到坐在身旁的教授評論時,他倒是刻意在評論時教導我該如何批評,一開頭就說評論時要「先說優點後,再論及缺點」。
這倒是給我當頭棒喝,因為我壓根兒就不知道要先說好話,一開始就砲火猛批文章的不是。那場研討會後,參加會議的學妹說那兩篇文章被我批得很慘。但是我的內心是難受的,研討會的文章多半是應酬文,即使批評得有理且非有意的,一定會傷到發表人的自尊心。
自從那次經驗後,只要遇有研討會,就會特別留意評論人的批評技巧。後來從電視上看到包小松、包小柏和黃舒駿在校園歌喉戰的評論,覺得比學術研討會精彩得多,不但妙語如珠,而且當場玩起文字遊戲,實在頗有創意。當然看久了,自然也會發現評論的技巧和公式。
在最近這一兩週的超級星光大道中,邀請林志炫擔任評審,他這次評論所說的「表現與表達」,不但讓人印象深刻且驚豔。大意是說,唱歌在舞台上有兩種感覺,一個是表現,一個是表達。在舞台上過於注重自己表現時,反而會讓歌曲淪為配角;然而若是強調表達時,這時歌曲才會是主角。換句話說,當開始去想如何「表達」歌曲而非「表現」時,就會跳脫原有的桎梏,提升到另一層的藝術境界。領悟力快速的陶晶瑩,靈機一觸,馬上將林志炫這一席話套用在工作上,當場分享主持人的重心是在於「服務」,而非求個人的「表現」。
林志炫和陶晶瑩的這番對話著實精彩,其實「表現與表達」的哲學無時無刻地存在每一個人的生活情境裡,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刻意地求個人的表現,反而會讓衝突減少,在融洽的氛圍裡增進做事的流暢度,進而提高效率與效能。當然,「表現」並非是不重要的,若是能處事圓融些,適切地「表達」,反而會贏得更多尊重和掌聲。
下次若再有機會評論時,我知道該如何「表達」了!
圖片取自:
http://www.presentationhelper.co.uk/humour.ht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真是氣死我了!
自從四月起,本台即不斷地慘遭廣告侵襲。昨日5/12/2008一晚,首頁16篇文章皆慘遭惡質廣告洗版三次(共48則廣告,不含零星廣告)。在刪除垃圾廣告時,〈表現與表達〉亦不慎被刪除,包括24則文章回應。所幸,平時文章尚存有檔案;遺憾的是,格友回應部分則未存有備檔,在此鄭重道歉。
Pchome說,未來會研發刪除「批次留言」的功能,敬請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