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4-17 21:36:59| 人氣3,5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語-為政篇-第二十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論語》-為政篇-第二十章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讀論語心得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季康子問孔子,「使民」,使用老百姓,因為大夫有土地,當宰官領導人民。如何能使百姓恭敬、盡忠?若不能做到,如何能使百姓學而行之這二條(使民敬、忠以勸)呢?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

臨,在上對在下,或少數對多數叫臨,如臨山、臨水。對多數百姓與他們見面時,必須莊重,非禮勿言等,臨之以莊,對方自然對你恭敬。

孝慈則忠,

有人說,你上孝父母,下慈兒女,則百姓忠,此說勉強可以通而已。各種注解紛紛紜紜,黃氏後案說,孝慈則忠,諸家所注講不上來,他以為「孝」當作(音教),引導人民使人可以仿效,如引導人慈,人民自然忠。本句可以說得通,但與全文不貫通,而且其他本子罕見,姑且聊備一說。孝經云:「夫孝,始於孝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為孔所說(以經證經也),孝子應當終於立身,立不是立志,而是立行,身有所成立。向上引導國君成堯舜,向下化導百姓,上致君,下澤民,以顯父母。

仔細審查季康子的三個問題,都在使民,教百姓如何敬,如何忠,如何鼓勵勸獎百姓,都在使民。使用百姓是誰來使民?是國君,使民在君,順從國君的是人民,順從在民,君能臨民莊重,而人民自然恭敬。

以孝教導人民,始於孝父母,中於孝君。教百姓孝親,首先是教孝養父母,到社會辦事自然忠君,忠君就是孝君,好比兒子孝順他自己的父親一樣。在上者是人民的父母,所以說子民,視民如子。縣官是父母官,只有七品,官不大,撫台是大官,但是稱縣官要稱「老父台」
。若平時,縣官到撫台衙門,見撫台必須跪拜。國君必得以慈面臨人民,視民如子,必須拿出當母親的態度來對百姓,文王視民如傷,那是真心。你們學直心,別彎曲。國君如父母親慈護孩子,故曰孝慈則忠」,否則是犬馬路人,孟子說,君視民如犬馬,民視君如路人,毫不關心;君視民如草芥,不愛惜,民視君就如寇讎,當仇人。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第三句是如何勸?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指第三者,舉用那些善者,那一人好就舉他出來,讓百姓看了效法。「教不善者」,也不說不善者不好,只要去教導他,一邊舉用善人一邊教人民,都是第三者。這三句三答,有直接,有雙用,有第三旁通,孔子的說法及文法,婉轉微妙,懂文法,就能講下來。這裏是說舉好人又去教不好的人,人民自然相視而勸,這是不勸而勸。

編輯心得結論分享

臨「莊」,從〝知及仁守〞發源。知及仁守,祇是〝致知、誠意〞。致良知(妙智慧)在於格物(在方寸心田中去其蕪雜伏降妄意,存誠其意),是內聖功也。

孝慈,舉善教不能,皆是親民之事(外王)。皆是明德之所本具,是汝吾本然之行德。

可見聖門為治,別無岐路。此節三個則字(孝.慈.忠),上節兩個則字(莊.敬),皆顯示感應不忒之機,全在自己,己立而立人。

孝經云:「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忠),終於立身。」細審季康子之三問,皆在使民;而使者在君,從乃在民。君能莊臨,而民自敬。教民以孝,民始孝親;中則忠君,如子孝父矣。然君必以慈臨之,如親慈子,故曰:「孝慈則忠」;否則犬馬路人,草芥寇讎矣。舉彼善者,教他不善者,民自相觀而善;是不勸之勸。此章三答,有直接,有雙用,有旁通,言與文,婉轉入微。

孔子在此章中講到,「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這個話太有智慧。所以聖人的話,肯好好聽一句、用一句,小到利益家庭(齊家),大者利益一切蒼生平天下。

以修辦的角度來看,一個孝順雙親的人,因能知恩報本,故在道場上必能孝於   師尊師母,所謂一日為師,千日為父,就能上繼慧命,下化眾生。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始於孝敬盡心於  師尊師母,中於事老前人忠於道場。終於立身行道三施並行。能臨事於道務,莊敬為範,為道場表率。舉用賢才,引導後學道親,則道親大衆相視而勸,自然自動自發,自性自度。

 

台長: 福哥
人氣(3,5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儒學資料夾 |
此分類下一篇: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一章
此分類上一篇:論語-為政篇-第十九章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