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雲清靈_17
▼給阿文‥17
阿文哥哥‥
換了新環境,一下子,也就過一個月了。
在這個班上,處得是滿愉快的。
班上有三個寶,我給他們取了外號,叫他們是‥大寶、二寶、小寶。
〈大寶〉是個胖胖的男生,看起來很壯,吃飯用大便當;人家吃不完,他都很樂意幫忙「吃」;為人滿風趣的,常鬧笑話,而且‥很富正義感,會保護弱小,班上個子小的同學,都像小雞般的,跟在他身旁。
〈二寶〉是個迷糊的男生,對待事物,有些漫不經心,糊里糊塗的、忘東忘西的;早上上學,進教室,坐錯位子,拿出便當,卻放到抽屜去,然後‥發現坐錯位子後,坐回自己的位子,便當就忘了帶走,到了中午,找不到便當,還說是忘了帶呢!就去買泡麵。
〈小寶〉是個有才華的男生,長得瘦瘦小小的,貌不驚人;用功、奮發,諸多比賽,他都榜上有名,不過,家裡不太好過,看起來,有點「憂鬱」,平時不太愛講話;同學有問題問他,他也會很熱心的解說。
班上有這些寶貝,還可真是熱鬧呢!
我們老師,長得可漂亮了,有的男老師,下課時,都會「故意」的,從我們班走過,跟我們老師打招呼呢!教學也很認真,對待學生,還算是不錯啦!
不過,班上有幾個女生,行為有問題,交了壞朋友……
昨天(星期六)放學,我就看到三個女生(兩個是我們班的),一個跑進樓梯間換衣服(因為‥她很快就出來了,還背著書包,不像是「回家」);兩個在人行道上,就把裙子、衣服脫下來(裡面穿著褲裙、便服)……然後‥就分別坐到三個像是「混混」的男生的機車上(其中一個,還坐到男生前面,讓男生抱著)……
呼嘯、揚長而去。
從樓梯間出來的那個女生,看到了我,就給我一個「警告」的眼色。
唉!看她們這麼自甘墮落,心裡真是亂難過的,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救她們,有時,還真想訓一訓她們呢!卻又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 * * *
謝謝阿文哥哥!摺了那麼些可愛的「小玩藝」,我都學會了耶!
更謝謝阿文哥哥!寄了那麼多文章來,可真是無價之寶啊!
清靈看了,有「恍然大悟」之感,真是「受益無窮」呢!
爸爸影印了一堆,送給同事、朋友,結果‥有一個朋友,他說他在「九月十七日」那天,到「板橋市立文化中心」,參加「好書交換活動」,也拿到了一份呢!
您是不是也有去呢?
提供幾則「傻瓜鬧笑話」給您,當作回報好了!
◎連人都要買
從前,有一家雜貨店,有一個傻兒子。
有天,夫婦要出門時,交代他的兒子看店。
不久,有客人光臨——
小孩叫問道‥「請問‥你要買什麼?」
客人問道‥「令尊在嗎?」
小孩回答道‥「沒有啊!我們店裡,沒賣這種東西!」
客人莫名其妙,又問道‥「那令堂在嗎?」
孩子連忙搖頭答道‥「也沒有啊!我們店裡,只有‥紅糖、白糖、冰糖,沒有什麼『令糖』啊!」
客人一聽,知道他是一個傻瓜,便笑罵道‥「哼!傻瓜!」
孩子聽了,立刻叫道‥「傻瓜也沒有,我們只有賣‥冬瓜、西瓜、南瓜、菜瓜、醬瓜!就是沒有傻瓜!」
客人無可奈何,只得調頭走了。
晚上,夫婦回家時。
孩子告訴父母說‥「今天,有個客人,要來買什麼‥『令尊、令堂、傻瓜』的,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父親聽了,真是又氣又好笑,罵道‥「人家問你『令尊』,是指『父親』;而『令堂』是指『母親』;『傻瓜』,那是在罵你啊!」
兒子聽了,很不高興,叫道‥「我怎麼知道? 原來‥父親、母親,還有我,都是商品……他要把我們全家人都買去,是要幹什麼呢?」
◎昨天燒掉了
從前,有一個傻兒子。
有一天——
父親要出門去,要好幾天,才會回來,便吩咐他說‥
「我不在家時,如果有客人來,你就對他說‥『父親有事出門去了。』請他進來喝茶,要好好的招待客人。」父親交代完,就出去了。
兒子怕把父親的話忘掉,就寫在紙上,把紙條放在懷裡,時常拿出來看,一面看、一面背起來。
過了三天,都沒有客人來訪。
傻兒子認為‥自己都記熟了,就把紙條,給燒掉了。
沒想到隔天,就來了個客人。
客人問道‥「你父親在家嗎?」
傻兒子沒有了紙條,一時慌了起來,叫道‥「已經不見了!」
客人吃了一驚,叫問道‥「什麼時候不見的?」
傻兒子叫道‥「昨天燒掉了!」
◎我到哪去了
從前,有個捕頭,押送一個光頭大盜,準備到衙門去;走到半路,天黑了,便找了家客棧,住了下來。
光頭大盜,便對捕頭說道‥「這一路上,你這麼照顧我,真是謝謝你啊!為了表示我的敬意,我還有點錢,今天晚上,你就用這些錢,弄些酒菜來吃吧!」
捕頭心想‥〔光頭大盜,綁得好好的,我喝一點酒,應該不會出事的!〕
捕快便接受了光頭大盜的好意,弄了些酒菜,結果‥越喝越多,竟喝得酩酊大醉。
光頭大盜,便利用這個大好機會,解開了繩子,便把繩子套在捕頭的脖子上,又將自己的衣服,和捕頭的衣服,換了過來,還剃光了捕頭的腦袋,然後逃掉了。
第二天早上——
捕頭醒了過來,慌慌張張地,找遍客棧的每個角落,也找不到光頭大盜;忽然覺得‥頭上冷冷的,用手一摸——頭光溜溜的,又看到脖子上的繩子,和身上的衣服,不禁叫道‥「啊!有了!有了!光頭大盜,沒有跑掉……」捕頭一面說著、一面露出奇怪的表情,心裡叫道‥〔奇怪!光頭大盜在這裡……可是‥我到哪去了呢?〕
◎兩個傻瓜
從前,有個哥哥和弟弟,一起去拜訪朋友。
朋友很殷勤的招待他們,高興地說‥「啊!你們來得正好,昨天,有人送我一些稀奇的東西,我拿出來,你們嘗嘗!」朋友便拿出了「葡萄乾」和「橄欖」,這些是當地所沒有的。
哥哥馬上抓了一個,往嘴裡塞,邊吃邊點頭道‥「嗯!好吃!好吃!」
弟弟也跟著抓了一個,放進嘴裡,大聲問道‥「這是什麼東西?」
朋友笑嘻嘻地,也不說話。
哥哥便對弟弟叫道‥「傻瓜!」
朋友又請他們吃橄欖——橄欖的果實,生澀不好吃。
弟弟一面吃,又一面問道‥「這是什麼東西?」
朋友還是笑而不答。
哥哥又叫道‥「傻瓜!」
弟弟不禁叫道‥「奇怪!為什麼‥同樣是『傻瓜』的東西,滋味卻完全不同呢?」
一下子,寫這麼多字,手都酸了呢!
建議阿文哥哥‥也寫寫「親子之間的相處之道」吧! 像是‥
「子女喜歡什麼樣的父母、討厭什麼樣的父母」啦!
「父母喜歡什麼樣的子女、討厭什麼樣的子女」啦!
這樣,可以嘉惠更多人喔!
好了!也當休息了!晚安!
祝福阿文哥哥‥
平安健康!
清靈
(84)1995.09.28.四 22:48:00
■阿文註
清靈信中的笑話,因極不通順,阿文看不過去,忍不住的,也就把它全給改寫了。
前信所附,原先只有《女人秘笈》一篇,其它篇,是後來續作的!
■附錄
◎潘文良《夫妻親子相處秘方》。1995.08.30.三
◎女人秘笈 ◎男人寶典 ◎父母聖經 ◎子女全書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225479
△給清靈—17.1
清靈‥
阿文最近,有個體會,作了首偈道‥
「我觀諸眾生,為業受苦深;自己苦不了,又將苦累人;
彼此互影響,輾轉又循環;欲脫其纏縛,出要是良方。」
佛家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人生世間,也就是「帶業而來」的,每個人,都在業海之中浮沉,雖然‥時有快樂,可是‥惱苦往往多於快樂。諺語所謂‥「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也!」
人們受業報之苦,惱苦不已,不但無法解脫‥惱苦的纏縛,又使自己的惱苦,去波及、去牽累別人,把別人拖下水,也使別人,跟著惱苦;結果‥彼此的惱苦,又相互影響,使彼此更加惱苦,如是‥惡性循環,輾轉翻覆,如滾之水,在其中者,無不傷痛難堪也!
若在惱苦業報之中,有所省覺,而能覺醒的話,當思‥〔如何「脫離」惱苦的纏縛呢?〕
欲脫其纏縛——出要是良方!
所謂‥「出要」者,出者,離也!要者,欲也!出要者‥「出己所要——離己所欲」也! 世間之苦,無不因「貪欲」而來,貪者,心中希求不止;欲者,心之所樂(要)也!
「財、色、名、食、睡」,為人之所欲者。
世人一早醒過來,無不想著如何賺錢、想著男女情愛、想著名譽權勢、想著佳餚美食,又惡勞好逸地,想著睡覺玩樂。
人為五欲所惑,故一生迷於「五欲受享」之追求,於是‥忙忙碌碌、汲汲營營,不擇手段、用盡方法,一念不善,即造惡業;既造惡業,則有惡報,使自己惱苦不已;惱苦則難以省覺;不能省覺,則不能覺醒……如是‥輾轉、循環,常在苦海中,隨業浮沉…… (佛家所謂‥「惑~業~苦」者,因惑而造業、因業而受苦,又因受苦而生惑、因惑而造業、因業而受苦……如是‥輾轉、循環不已!)
人既迷於五欲,那麼‥順己則喜、逆己則瞋;喜則執而不捨、瞋則甩而欲棄;豈知世間‥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愛的難持久、憎的難拋開——苦啊!苦啊!苦!
阿文笑問道‥「了苦不?不了苦——苦不了!」
阿文
(84)1995.09.17.日 01:30:00
阿文有偈道‥
「五欲人所樂,過則生苦惱;知足不貪求,自在的法寶。」
「欲念不肯休,苦惱似瀑流。要斷無他法‥清心自安樂!」
「世味如香餌,過患為釣鉤。能樂出要法,方入涅槃流。」
世人如魚,五欲之味,猶如香餌,餌在鉤上‥貪食的魚,便有上鉤之患;能夠察覺的,則不為餌所誘惑,而「悠游」於水中,常享清淨安樂。
想要「滿足」欲求,那是不可能的事。 阿文有話說‥
「欲者,欠缺的谷也!永遠填不滿的坑。」 (能填滿,就不是「欲」了。)
「唯有『知足』,才有『滿足』。
無求者——得少而覺多;
貪求者——得多而覺少。」
能不執迷於五欲,則拂心逆意之事物便少;拂心逆意之事物既少,則少有怨憎恚氣;少有怨憎恚氣,則惱苦少——自不惱苦,也就不會帶給別人惱苦、不會使別人惱苦;不使別人惱苦,別人也就不會使自己惱苦了。
如是「良性互動」,方能脫離‥惱苦的纏縛啊!
阿文有偈道‥
「但觀世人‥不肯寬容、不會感謝,因而彼我‥
厭惡怨恨,相互折磨,於惱苦處,不得解脫。」
先生迷於「野花」之香餌,便厭棄妻子,不知妻子,過去與己,如何恩愛、如何共苦,使妻子心生怨恨,受惱苦折磨,於是鬧、於是吵,結果‥先生也不好過,也在惱苦中生活——彼此相互折磨,搞到兩敗俱傷。
父母不知好好教育子女,使子女叛逆、學壞,於是打、於是罵,於是受惱苦折磨。 子女不知感謝父母‥生養之恩,稍不順心、稍不如意,則頂嘴回罵、離家出走,自甘墮落、為非作歹,來「報復」父母,使父母擔心、操心、傷心、痛心,結果‥自己也不好過,也在惱苦中生活——彼此相互折磨,搞到兩敗俱傷。
政府不知謀求人民福利,官員只顧勾心鬥角、爭權奪勢,要貪污、要牟利、要官商勾結、要收回扣……使人民不滿、憤怒……便到處惹禍生災。於是‥政府威嚴受損,官位也難保‥「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
人民又只顧著想辦法‥讓自己好過,不管別人死活,結果是‥得過且過、苟且偷生;又不守法、又要違規,使得社會‥怎堪一個「亂」字了得?
社會亂,害大家不好過,自己也會不好過啊!
又不睜亮眼睛,選賢舉能,讓一些「黑心」人士上台,結果‥害大家受苦,而自己也不好受——彼此相互折磨,搞到兩敗俱傷。
靜觀世間,不禁淚流……眾生無不‥隨業受苦;自苦不了,又惱害他生(其他眾生),此苦、彼苦,苦苦又相互折磨……於此苦海中浮沉,如何能了呢?
好好的「看好」自己吧! 使自己不生惱苦、使自己不會去惱害他人——
如此才能‥脫離惱苦的纏縛,活得自在啊!
不生惱苦,生者,製也!不生惱苦,不製造惱苦也!
若生惱苦,則自惱苦,也會使別人惱苦啊!
再者‥若惱害他人,終究也會,惱害到自己的——
如是‥彼此影響、惡性循環,如何能活得自在呢?
真是‥扯得沒完沒了了,竟不知‥如何收筆……
呵呵!就此「放下」筆,也就「結束」了嘛!
晚安!清靈!
阿文作一偈(聯)曰‥
「清心寡欲誠自在,於世離苦又離災;
靈性圓覺則無礙,此間如去亦如來!」
阿文
(84)1995.09.29.五 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