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11 12:58:07| 人氣1,6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寒露閱讀:元王振鵬《伯牙鼓琴圖》

 
寒露閱讀:元王振鵬《伯牙鼓琴圖》
絹本 墨筆 縱31.4釐米 橫92釐米
故宮博和院藏
關於畫家:
王振鵬,生卒年不詳,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溫州)人。
因畫藝受知於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賜號孤雲處士。官至漕運千戶,;曾入秘書監,遍觀古今圖書,臨摹古人名跡。工墨筆界畫,筆法工致細密,自成一體。亦擅人物。用筆細勁,氣勢飛動,不為法拘。傳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等。元仁宗賞識他,賜號弧雲處士。生座年不詳,約活動於元仁宗朝。

此卷描繪伯牙為知音者鍾子期彈琴的故事。
春秋名士伯牙過漢陽在舟內鼓琴時,路遇知音鍾子期的故事。
畫中二人對坐,左邊清瘦、蓄長髯、坐巨石上彈琴者為伯牙,對坐垂首凝神靜聽者為鍾子期。侍者三人分立左右。圖中人物神情生動,筆法流利勁健。白描與渲染皴擦相結合,畫法簡潔而富於變化。左下署「王振朋」名款。鈐「賜孤雲處士章」。另鈐「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棠村」等收藏印多方。後紙有元馮子振、趙岩、張原湜等人題記。曾經元魯國大長公主祥哥剌吉、清梁清標、清內府收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此圖以春秋時期俞伯牙、鍾子期因一曲《高山流水》而引為知音的故事為題,表現了鍾子期正凝神細品琴音時的情景。作者通過生動的畫筆、準確的造型,刻畫了人物的外形特徵和內心活動。彈琴者的專注、聽琴者的入神,都惟妙惟肖,躍然紙上。此圖用筆細勁輕利,筆法嚴謹,造形準確,起伏偃仰,穿插隱現,都做到脈絡清晰,線條圓轉流暢。大石用淡墨輕擦,輕淡秀潤,與人物互為映襯,賦予人物高雅秀潤之氣。全卷有濃厚的超脫塵世的情感色彩和將現實隱逸化、理想化的追求傾向。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非獨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雖有賢者,而無禮以接之,賢奚由盡忠?猶御之不善,驥不自千里也。

相傳伯牙生於春秋時代,擅彈琴,與鍾了期為友。《荀子•勸學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的記載。流傳至今的古琴曲「水仙操。」和「高山流水。」據傳就是他所作。圖中彈琴者為伯牙,對面聆*者是鍾子期。畫中伯牙與子期的舉止神情均刻劃惟妙惟肖。衣紋用筆細勁流利,精謹生動。實為元代人物畫代表作。卷末署「王振鵬。」三字款。卷尾有元人馮子振、趙聲、張原湜題記。

古琴曲:《憶故人》 
古琴曲《憶故人》又名《山中思故人》、《空山憶故人》,曲譜最早載於清咸豐年間流傳於蜀地的《荻灰館琴譜》。近代著名琴家彭祉卿將其帶到江浙,後被「今虞琴社」的《今虞琴刊》刊出,遂行於世。據原譜解題,此曲「傳為蔡中郎(東漢蔡邕)作」。曲調委婉深情,表現了空山月下徘徊沈吟,思念故人之情。

全曲共六段。
開頭和結尾都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和跌宕靈巧的散板。
中間主體部分是對同一旋律的變奏,變化微妙而又相互有機統一。 據琴譜琴文記載,該曲的意境為:為思念故人,別殊難會;而思慕於心,時無不想言,而我有好懷,或感時,或懷古,或傷今,而無所發越,非知心者,何以與焉?故思我友人,而欲為之訴,莫可得也。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的一首《送別》可為此曲作一註腳。又見青草返青,卻是人去山空,思念故人之情於空山幽谷的寧靜之中油然而生。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人生有歡聚,就難免別離。惟當珍惜相聚的時光,縱使天各一方,也依然有美好的回憶在心底珍藏。聚散隨緣,與其獨自惆悵,不如拋卻傷懷,於此婉轉悠遠的琴音中,彼此珍重,互相祝福。

台長: 讀.冊.人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