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24 02:37:36| 人氣3,4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開卷好書」:美好生活

2011開卷好書獎
美好生活書 得獎書單
父親的手:一個男孩,他的失聰父母,以及愛的語言(Hands of My Father)/麥倫.尤伯格 (Myron Uhlberg)著,謝維玲譯,大家出版社, 280元
 
作者:麥倫.尤伯格 Myron Uhlberg
美國知名獲獎童書作家。當他為了年邁母親寫了一本獻給她的童書之後,母親問他:「何不也寫本關於父親的書?」於是他將自己與父親的故事寫了下來──《父親的手》成了他第一本非童書作品,也是他回憶愛與童年的感人之作。
 
作者在母親八十九歲那年,將她接到家裡來同住。
她每隔一兩天,就會用手語跟作者說:「我想死,我很想死。」
於是他說:「等等,妳先別急著死,我寫了一本書!」
就這樣,他母親為了等待這本書完成,又多活了六年。但是那本書出版以後,她又說:「我好想死!」於是作者又寫了第二本。就是本書,關於一個男孩、一對失聰雙親,以及愛的語言。
 
內容介紹:
他會這麼說:「我的聲音都藏在手裡。」
他會這麼說:「骯髒的手說的話不會清楚也不優美,我的手一定要保持乾淨,永遠保持乾淨。」
父親會細心擦拭他那雙大手,每次只擦一指,然後低下頭來溫柔地看著我。他那雙能言善道的手,懷著對我滿滿的愛,在空中生動地舞出語言。
 
每當沉緬在回憶裡,我的手便會自行甦醒,開始對父親說話,並在淚眼模糊的記憶中,也清楚看見父親的手在回應我……
 
在聾人的世界裡,聲音是什麼樣子?或許我們從來不曾想過這問題,但麥倫.尤伯格知道。
因為他整個童年,都忙碌地穿梭在聾人和聽人之間,他是家人與外界的溝通窗口,是失聰雙親的耳朵與喉舌,也是患癲癇弟弟的代理家長。
 
他不僅要以年幼的腦袋理解父親的意思,絞盡腦汁地回答父親對聲音層出不窮的提問,更要夾在親人與外人之間,面對整個世界對聾人的誤解與侮慢。然而,儘管曾因不堪重擔而疲憊怨懟、也因目睹失聰者不被理解的憤怒而無力沮喪,但在來回轉譯有聲訊息和無聲手形的過程中,他找到了另一種超越聲音的語言力量,更深刻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摯愛。他隨著父親的手形飛舞訴說,進入那些甜美與苦澀的時光之中……手形是他與父母之間的獨特密語,他的第一語言。於是,在這個對失聰者充滿敵意的冷漠世界,他第一句學會的手形是「我愛你」。
 
《父親的手》寫實地呈現了一個聽力正常的男孩,在失聰父母的養育下所看見的世界,有殘酷也有美麗,有苦痛也有寬宥,有矛盾也有幸福。這個故事最撼動人心之處,在於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發生過的。而透過本書,我們不僅藉由作者將聲音轉譯為顏色、溫度、形狀等事物的過程,重新思索感官本質;也在聾人與聽人或劇烈或細微的摩擦中,反思我們對他人感受的漠視與無知。
 
這是一趟關於愛與手的記憶之旅,也是一封悠長而遲來的情書,寫給年邁母親,寫給已逝父親,也給這個讓他常感羞辱,卻也永遠盈滿真愛的美麗世界。藉著自身生命經驗與動人文筆,麥倫.尤伯格娓娓道出一段跨越聲音之河,令人熱淚盈眶的親子摯情──即使他們永遠無法離開無聲的世界,我們仍彷彿聽見震耳欲聾的「我愛你」。  「我無法想像有人會不愛上這本書。」-.帕契特Ann Patchett
 
「在失聰者的語言裡,「記得」的手形始於「知道」:以右手指尖輕觸額頭。但光是知道還不夠,所以接下來比的是「延續」:左右手拇指相碰,以相連的姿勢穩定推向前方、推向未來。它代表這個「知道」將會「延續」下去,成為一段永難忘懷的記憶。在記憶裡,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父親的手。我父親以手代口。他耳朵聽不見,他的話語全出自他的手。而那雙手也滿載了他的記憶。」─麥倫.尤伯格
 
目錄:
推薦序 無聲的父子深情
前言
第1章 寂靜之聲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布魯克林的狐狸
第2章 小孩為大人之父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撫觸的語言
第3章 拳擊賽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深夜裡的聲響
第4章 第二個孩子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模型火車
第5章 天堂
第6章 人要衣裝
第7章 城巿的一天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釣魚
第8章 文字的氣味
第9章 墜入情網
第10章 真相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名字的由來
第11章 聽見色彩
第12章 三角鐵與吉娃娃
第13章 父親的語言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帕瑪字體
第14章 懇親會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第九街的蜘蛛人
第15章 穿制服的男孩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16章 布魯克林的小惡霸
第17章 小兒麻痺
 值得回憶的小故事 一位總統的殞落
第18章 成為一個男人
第19章 第八十六街的雜耍劇
第20章 來自內心的聲音
第21章 兄弟情深
第22章 父親、傑基與我
第23章 寧靜的雪
第24章 美式足球夢
第25章 離家
第26章 康尼島公爵
第27章 死亡,一個陌路人
後記
致謝
 
自序:
在失聰者的語言裡,「記得」的手形始於「知道」:以右手指尖輕觸額頭。
但光是知道還不夠,所以接下來比的是「延續」:左右手拇指相碰,以相連的姿勢穩定推向前方、推向未來。它代表這個「知道」將會「延續」下去,成為一段永難忘懷的記憶。
 
在記憶裡,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父親的手。
我父親以手代口。他耳朵聽不見,他的話語全出自他的手。
而那雙手也滿載了他的記憶。
 
 
 
千里步道,環島慢行:一生一定要走一段的土地之旅/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策畫, 周聖心、徐銘謙、陳朝政、黃詩芳、楊雨青等著,新自然主義公司,380元
 
內容介紹:
本書首次將國家級環島慢速路網全公開,是一本非常與眾不同的旅行文學書與環島工具書。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集結民間社會力量,一起探索、試走,歷時五年後,串連出一條山海屯近三千公里無斷點的環台千里步道,它是一條只提供徒步行走與單車騎乘的美麗路徑。而串連步道最深的五位「千里步道」夥伴,將他們心中最縈繞不去的路上風景、土地記憶、生命故事、社區印象等旅行印記,透過耐人尋味的樸實文字寫成一篇篇動人文章,相當推薦在週休假期輕鬆走一趟,就能到感受到台灣各地美麗風光的無限魅力:
●沿著南勢溪畔有一條保留自然野趣的童年上學路
●徜徉於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間的有機浪遊之旅
●急待守護最後一段珍貴原始的阿塱壹海岸線
●以嘉南大圳為橫軸串連山海的台江青春夜行路
●走一趟百年虎尾糖鐵軌跡的追火車之旅
●廣袤達三千公頃蘊含豐富潮間帶生態的芳苑海岸
●以大台北盆地為腹地的台北新郊山運動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就像一首永無休止的樂曲,沿線經過的社區、小徑、自然風光,既是千里步道上的珍珠,更是五線譜上美好的樂符。這一條美麗步道,因為你的啟程,譜寫出更多動人詩篇與行旅故事;而我們的美麗之島,也將因為眾人的夢想澆灌,不再有過度的水泥與工程、毒害山川農田的除草劑、和迫使我們閉上眼睛的夜間強光……。有一天,你我攜手同行,步道已然成蔭,化為綠道,串成一張美麗的網!
 
本書特色:
1.台灣第一條環島慢速路網,專為雙腳與單車凸台灣
「千里步道運動」是在二○○六年啟動,由黃武雄、徐仁修、小野三人共同發起的「大地運動」,集結民間社會力量一起探索、串連出一條美麗的環島路網!五年後的二○一一年,專為雙腳與單車凸台灣的國家級環島慢速路網,經過多人探路、試走之後,首次透過出書形式公諸於眾,希望讓更多人體驗享受,並維護認養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
 
2.環島分段大旅行、精選路段小旅行,應有盡有、各取所需
沿途處處皆是自然風光且充滿特色社區的環島祕徑不獨享,完全公開分享給讀者親身體驗。因此,將全長三千公里環島路網,規劃成七至十天的十二段環島路網,分段路網方便彈性配合可能的時間,以順利完成環島壯舉。另外,以環島十二段大旅行為基礎,挑出最令人難忘且扣合步道運動核心價值的精選路線,非常適合成為單日或兩天一夜以上的深度小旅行。書中更提供在地帶路達人,推薦全台88個非去不可的景點與社區。
 
3.引動一波的「新環島運動」,響應綠色慢速深度旅遊
透過本書環島千里步道路網大公開,將引動一波「新環島運動」,舉凡離開筆直快速的大馬路,走向美麗蜿蜒的靜謐小徑;不依賴耗能的動力機具,而以雙腳雙輪雙手友善環境的方式展開行旅;跳脫走馬看花的套裝旅遊,代之以融入地方、綠色永續的生態旅遊方式;降低資源的耗費,強調減廢減碳、輕量化與食物零里程;不以達到終點為唯一目的,而是浸淫於過程的深層體驗之中……。
4.啟動守護大地的新公民運動
本書所要彰顯的,不只是環台千里步道路網的分享而已,更重要的是步道運動結合了很多專業者和在地達人,沿途勘查許多文史景點、生態環保據點,走在路上可以去拜訪、去參觀那些景點,而這些景點和社區都展現了台灣文化與自然的特色。本書希望透過環台千里步道的公開,讓大家關心生態保育、地方文史、在地產業,綠色交通、弱勢路權……,同時也讓地方文史、生態、旅遊登山、地方民宿等再次串連並活絡起來,共同認養與維護。環台千里步道,不但是一種兼具健康運動與環境運動的步道運動,更是一種守護台灣文化與大地的新公民運動。
 
目錄:
【共同推薦】邀約中
【編 者 序】千里步道上綴滿粒粒珍珠   周聖心
{Part One}
千里步道,始於足下
千里步道運動是一群熱愛環境、勇於做夢的人的偉大夢想,而運動的三位發起人:黃武雄、徐仁修及小野,是如何詮釋他們心目中的千里步道?對這個夢想的實踐,又有什麼樣的期待……
 
【發起人的話1】慢慢形成的路跡最美  黃武雄
【發起人的話2】千里步道,讓人和土地重新連結、關懷自然   徐仁修
【發起人的話3】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步道、 小野

{Part two}
環島千里,路上風景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沿線經過的社區、小徑、自然風光,既是步道上的珍珠,更是五線譜上美好的樂符;選擇十二條精選路線,藉以訴說這五年間我們所看見的風景,以及千里步道運動的深刻內涵……
 
00、行前通知,旅人必讀──響應「輕裝慢速.節能減廢.無痕旅程」的環島旅行
【12條環島協奏曲路線全覽】
01、走一段千里步道——從「漢順上學路」開始
【精選散步地圖.一日遊】漢順上學路
隨著都市擴張,搭船渡過青潭的光景不再,而一條上學路,成為鄉愁之路……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新店-蘇澳
全長131公里,穿越桶后進入宜蘭,感受先人開墾移民足跡……
 
02、慢行島嶼之東——蘇花行腳
【精選散步地圖.三日遊】蘇花行腳
只有慢行,才能感受到浩瀚海洋與巍峨山峰夾縫中的壯麗景致……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蘇澳-光復
全長131公里,登東澳、大南澳越嶺道,穿行不同族群移墾的聚落……
 
03、山海之間的縱谷記憶與風情——浪遊縱谷
【精選散步地圖.三日遊】浪遊縱谷
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懷抱著一片沃土,不僅山光水色,更有溫厚的人情……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光復-台東
全長156公里,低碳、減廢,浪遊於花東縱谷中……
 
04、聽見海的聲音——走近阿塱壹
【精選散步地圖.一日遊】阿塱壹古道
原始的海岸,有圓潤的南田石、不定期拜訪的嬌客綠蠵龜……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台東-恆春
全長150公里,行經台灣最美的原始海岸線──阿塱壹古道……
 
05、一條生命歸鄉旅程——從原鄉到客庄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屏東六條路線
排灣、魯凱、客家、閩南、平埔族群薈萃,呈現出多樣的文化生活與景觀風貌……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大武-內門
全長168公里,展現熱帶島嶼風情與八八風災後的重建能量……
 
06、追尋海洋與大圳的記憶——台江青春夜行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台江夜行
沿途有海濤聲,夕陽餘輝,螢火蟲飛舞,以及鄭成功開台歷史故事……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內門-斗六
全長171公里,走在充滿新綠的鄉村,感受好山、好水、好人情……
 
07、來去虎尾,追火車——百年糖廠文化路徑
【精選散步地圖.一日遊】虎尾追火車
追逐糖廠運蔗的「五分車」,趁著不注意抽出青白蔗枝,咬下一口感受甜滋味……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西螺-七股
全長117公里,水圳河海交錯縱橫四百年來的人文風情……
 
08、屬於我們的大河戀——溪南溪北走一回
【精選散步地圖.三日遊】彰化試走路線
大河沖積出平原的豐饒、孕育了在地文化,但也形成溪南、溪北不同的生活樣貌……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卓蘭-溪州
全長104公里,島嶼最豐美的平原地段,親炙果樹稻米的故鄉……
 
09、念念山線.戀戀山城——千段崎古道、舊山線鐵道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台中試走路線
騎一趟以藍天綠蔭為伴的自行車道,試著重新找回鐵道與在地生活的連結……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斗六-獅潭
全長164公里,途經東勢、石岡、南投,九二一重建力量震懾人心……
 
10、台北.里山——環台北一週的新郊山運動
怎麼串連現代的環台北路線?這條路線,延伸出新郊山運動的思維……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獅潭-新店
全長153公里,竹苗地區山線風光秀麗;沿線客庄令人駐足、流連忘返……
 
11、千里步道第一個示範區——宜蘭示範區談農村生態復育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宜蘭區域路網
邀請你親身感受沒有水銀燈、除草劑、水泥護欄等「鄉野三害」的農村小逕……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東部海線
全長641公里,徜徉於西太平洋的海風與東台灣壯麗的山光美景之中……
 
12、一生要去一次的巨大地景——彰化海岸行腳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彰化鹿港-芳苑普天宮
寬闊近三千公頃的泥灘地,餵養了潮間帶的豐富生態,更是在地人的經濟來源……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西部海線
全長618公里,聚落與海洋的交界,台灣土地由源頭到盡頭的故事……
後記
 
發起人的話:黃武雄
慢慢形成的路跡最美
「試想,一條環島的「11號國道」,專為雙腳及單車所提供的美麗步道;
試想,一條沒有水銀燈、除草劑與水泥護欄「鄉野三害」的山徑古道;
試想,一條不經大興土木,就能串連起台灣各地美麗風光的千里步道。」
──黃武雄,〈夢想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
 
經常聽聞人們由於長時間生活在城市中,一到假日便想盡辦法往戶外跑,藉以釋放有如水泥般固結窒悶的生活壓力。然而也愈來愈多人發現,即使到了郊外,「水泥」仍如影隨行,「現在到處都是水泥化,很多山路也都是水泥化了……;山壁弄了一個水泥護牆,山崖也弄了一個水泥護牆。」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之一的黃武雄老師便形容,「人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排水溝一樣。」
 
二○○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在黃武雄老師、徐仁修老師與小野先生等發起人的號召下,千里步道運動正式啟行,盼透過環島路網的建立,串連起各地美好風光與社區,並拋出議題引發社會討論、帶動公民參與,其中「鄉野三害:水泥化、水銀燈與除草劑」正是一道刻不容緩卻又不容易解決的習題。
 
千里步道,不只是步道……
由於喜愛獨自步行在鄉野小徑中,黃武雄深刻地觀察到,水泥化、水銀燈及除草劑正是破壞鄉野環境與景觀的重要元凶。他生動的形容,走在兩側都鋪滿水泥的山路中,就像走在排水溝,看不見外頭的景色,也無法走近就在路旁的小溪,「望不到未來,也望不到世界……。」
 
擔心山壁崩塌、擔心洪水或溺水、種種擔心……,於是人們用水泥框出一個「安全」的世界,人們因為過度的擔心、不安全感,反而將整個環境塑造成今天水泥化的樣子,嚴重破壞生態、破壞環境。而被廣泛大量使用的除草劑,則使得農村鄉野經常可見路邊成片枯萎焦黃的草叢,黃武雄認為,這些年台灣開發得過了頭,「整個開發的過程,我們完全忽略了精神生活、忽略了自然之美,更是忽略了環保與生態。」
 
「我們還是一直沒有回過頭來好好珍惜這些東西,」黃武雄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的生活變得非常窄迫,「緊張、快速、注重所謂效率」;他說,有很多問題應該重新去思考,而千里步道提出一些願景、一些議題,讓大家重新思考我們要經營出什麼樣的生活環境、跟自然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相對於社會主流,這是極其微弱的聲音,但這樣由下而上的討論和公民參,與將會讓這個社會慢慢變得成熟。
 
千里步道運動關心的議題包括生態保育、地方文史、在地產業,綠色交通、弱勢路權等,尤其是行人與單車的路權,黃武雄特別指出,由於台灣大部分的道路都為汽、機車設計,行人與腳踏車幾乎沒有存活的空間,而千里步道串連的環島路線不只是在鄉間、山野與海邊,也會經過城鎮與都市,若有一條管制汽、機車的路線,有可以安靜下來而不用沿途躲車子的人行空間,這樣的環島路網將會變得更吸引人,甚至成為台灣在國際間重要的象徵和景點。
 
黃武雄舉例,日本的道路兩側都有很寬的,讓單車與行人使用的空間,「腳踏車跟人所占用的路面常常超過汽、機車的路面」,他說,因為路幅較寬,騎單車的人不會威脅到行人的安全;反觀台灣近幾年興起的單車熱潮,則是朝向休閒化,單車道幾乎都設在河濱,然後與行人步道擠在一起,威脅行人安全。本來單車與行人可以共純的,因空間窄迫,變成對立。
 
在都市裡想要爭取單車與行人的空間,何其困難。黃武雄表示,千里步道提倡單車生活化,希望讓單車成為一種交通工具,上班或上學都可以走路或用單車代步,減少了汽機車的污染,整個環境和生活品質就會提升。
 
千里步道是台灣的文化網、環保網、生態網
伴隨著諸多參與者對千里步道運動的想像和著力,環島路網逐漸串連成形,談到對路網最初的想像,黃武雄說道,由於山有山的景觀、海有海的風趣,環島路網的基本設計是沿山一條、沿海一條,加上台灣許多東西向的河川,可以把山與海的兩條路徑,密集的串連起來,形成很多方格子的的環狀路網。「千里步道網不只是一個路網,更重要的是步道運動結合了很多專業者和在地達人,沿途勘查許多文史景點、生態環保據點,走在路上可以去拜訪、去參觀那些景點,而這些景點則說明或展現了台灣文化與自然的特色。」他舉例,比如鍾理和紀念館、虎尾布袋戲館和糖廠、宜蘭酒廠,還有鍾肇政人文步道、瑞穗的掃吧遺址、過港的貝塚等,「這些景點就像珍珠,千里步道網就像一張大漁網,而這張大漁網掛滿著無數珍珠,構成了台灣的文化網、環保網、生態網。」
 
目前這個步道的初步規劃已經完成,下一階段就是與公部門討論,將千里步道的理念具體落實。黃武雄說,路是人的腳跡走出來的,而慢慢形成的路跡是最美的,但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過度開發,「所以要慢慢把它恢復過來」。重回自然、減少人為,再加上一些適當管制,而這些都需要更多社區與在地居民的參與。
 
黃武雄分析著:過去,很多人存在一種幻想,認為有車潮就會帶來錢潮,「但這只是一個想像,因為汽機車往往只是呼嘯而去」,人們最終不會停留在這裡;他認為,我們要的是「人潮」,當人們走路或騎腳踏車經過的時候,他們會注意週邊發生些什麼事、會察覺這邊有間小店或什麼吸引他們的有趣事物,他們才會留下來停駐或住宿。黃武雄說,千里步道運動,不只是中產階級的運動,也同時照顧地方產業重視「小民生計」。「千里步道路網經過的地方會帶來商機,因為「腳跡就是肥」,社區也將因此而活絡。車潮只有帶來破壞,給地方居民會發的幻象,其實只是方便土地炒作,方便大財團進來開發,留下一大堆問題,一大堆環保生態的問題,把台灣原有山海之美,變得醜陋不堪。
 
民對話、取得公部門支持,「提出我們認為比較理想的道路規劃,例如縮減水泥路面及拆除護牆,恢復道路兩旁的綠帶及植栽,近河溝處自然親水,周遭以人工割草代替殺草劑,減少光害。」黃武雄說,示範路段的推動,必須與在地力量結合,與社區農民漁民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改變主流的觀念。推動的過程,包括宜蘭的農路、雲林示範道和台南山海圳綠道等等,將會在千里步道網站上持續披露,各地可以參考,以此參與認養、維護其中一段。
當作獻給孩子的成年禮
「走在這樣一條路,讓你的心可以安靜下來,」黃武雄說,他喜歡獨自走路,夜裡或白天,山裡或海濱,一個人慢慢走路,可以想很多東西,有些時候欣賞周邊的景物,沐浴於日月星光,接近蟲鳥花草、甚至默默的進入內心世界,靜靜的跟自己對話,這對於每個人,是重要的生命經驗。「即使對從一個年輕人來說,」他說,在這塊土地長大的孩子,每天都在考試的壓力、在父母教師的督促下過日子,而空間擁擠的城市,能給孩子去感受的東西又很有侷限。「孩子們是望向未來的,」孩子們長大前,若能以自己雙腳踏上這塊土地,踩單車或走路,沿著這一條美麗的千里步道,去遊歷,去經驗,繞行台灣一週,「這對孩子們會是滿有意思的成年禮。」(採訪撰文.陳朝政)
 
發起人的話:徐仁修
千里步道,讓人和土地重新連結、關懷自然
荒野保護協會創會會長、自然生態攝影家、作家,同時是二○○六年共同號召千里步道運動的三位發起人之一的徐仁修老師說,若問他什麼是「心曠神怡」,「我會說,是當你走到一個地方,全身細胞告訴你:『現在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念的……』,那就是心曠神怡!」
 
徐仁修回想二○○六年,黃武雄老師提出發起千里步道的夢想,「對我而言,什麼是步道?」他認為,步道是相當荒野的地方,走在荒野的步道上與走在台北的巷子不一樣,「當你回到荒野,就是回到你生命真正的鄉愁。」
 
而透過步道,不僅與自然連結,也是與人的連結,「我想,關心大自然有很多角度,但是人非常的多,所以需要有不同的協會、團體,最後共同達到相同的目標,」因此,徐仁修說,即使他必須忙於透過文字、影像、演講傳達理念,但仍願意共同發起,並希望荒野保護協會的會員也能參與千里步道運動。
 
提起荒野與鄉愁,徐仁修想起小時候逃學的去處,一處屬於他的「秘密花園」。「童年的那條溪非常美麗,」他說,河的兩岸種滿岸樹,只有轉彎處因為有大水流過,樹離岸較遠一點而有片沙灘,就是人家說是荒野的地方,「那裡有棵大樹,我常常坐在樹下,只要安靜的坐個十分鐘,就會慢慢發現,原來我們稱作荒野的地方,住了許多生物。」
 
徐仁修認為,這就是荒野在他心中最早的銘印(Print),也成為他鄉愁的一部分,「有鄉愁就表示有故鄉,即使在最寂寞的時候,鄉愁也會給予源源不斷的力量,」他說,即使到了現在,不論是自傳式小說或前些年出版的詩集,寫的都是那時的環境與朋友,「而我喜歡探險,也是那時候奠定的。」
 
然而,這條長滿岸樹、灌溉兩岸的美麗小溪,卻在徐仁修出國回來後全部變了樣,「那些縣議員、鄉公所,弄了一大筆『地方建設經費』,把岸樹都挖掉變成水泥護岸,把小溪變排水溝。」徐仁修認為,現在的環境會有這麼多問題,就是因為成人缺乏環境教育,「所以要從小開始學習!」
 
荒野保護協會在一九九五年成立,「一開始我就確立了荒野的兩個主題:『棲地守護』和『兒童教育』,」徐仁修認為,對大自然而言,哪裡是荒野?「就連沙漠都不是荒野,都有許多生物,」因此,荒野是從人類的角度來看,無法獲取經濟利益的就叫做荒野,「那是人類的偏見,是人的心荒了!」
 
大自然的人工化,不僅是生態環境無以復存,連帶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被拉開、產生隔閡。「從前我們村莊還有一條溪,從頭前溪引過來,」徐仁修說,村子裡的婦女們經常四、五點就到小溪邊洗衣服,「為什麼美國人需要看心理醫生,因為人與人的隔閡太遠,」但在村子裡的洗衣場,心裡的壓力就隨著洗衣服時一個告訴一個,說出來、得到安慰後,問題也就解決了。
 
此外,即使環境意識在當前的台灣社會逐漸抬頭,圳溝水泥化依然是農村的現況──為了方便維護而不願意恢復自然圳溝。千里步道在農村推動示範區,強調去除草劑、減少紐澤西護欄、水泥圳溝與光害等,也常常遭遇到一些挫折。「這就像吃東西只追求吃飽而不求美味一樣,」徐仁修認為,這樣實用主義者的想法,還停留在最基礎的求生存的狀態,只求省工。
隨著開發主義與安全感的無限擴張
我們失去的愈來愈多。「台灣不僅不關心別人,連自己都不關心,環境也愈來愈糟,」徐仁修表示,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以前為了賺錢而破壞自然,以為破壞一百塊賺回一千塊是值得,「但現在賺了一千塊卻還是繼續破壞,而且威力更大!」
 
「哥斯大黎加的山區有一片五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原本政府想要全部砍掉來開發,」徐仁修說,有個北歐團體得知這件事,便詢問哥國政府:這片森林砍掉後可以有多少獲益?政府估計有二十萬美金。於是,這個團體號召北歐的小朋友募款,給哥斯大黎加政府二十萬美金,希望他們不要砍樹,並且之後每年再給五萬美金,最後這片森林被留下來成為國家公園。
 
徐仁修指出,台灣是一個島嶼,向全世界做生意,也是在破壞全世界,「而千里步道提供一個與自然連結的機會,我們可以挑幾條美麗的步道舉辦活動,讓人們開始感受串連步道是為了什麼……。」他相信,和土地重新連結可以得到許多回饋,雖然這些回饋有時候是看不見的,「千里步道正是讓人們得到去關懷(環境)而不尋求回報的機會。」
 
發起人的話:小野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步道
就在捷運麟光站附近,一派熱鬧街景轉進小巷卻立即能趕受到一股清涼迎面襲來,眼前竟是截然不同的綠色原始風貌,「這就是我最常走的步道,」前華視總經理、作家、電影人,亦是二○○六年共同號召千里步道運動的三位發起人之一的小野老師說,他的母親便常在這裡爬山,「即使她過世前不久,因為非常衰弱而毫無興趣,我們還是推著輪椅帶她來富陽公園看螢火蟲。」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一九九四年前為一處軍事管制的廢棄彈藥庫,經過在地居民建議,並於一九九七年開始在荒野保護協會與台北市政府等單位合作規劃下,正式於二○○六年十月重新以保育自然生態為目標的森林公園面貌見世。
 
步道的安靜,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千里步道也是從二○○六年開始的,」小野坐在富陽公園自然生態演替區前的木造涼亭下,緩緩道出二○○六年影響他人生甚鉅的三件事。「二○○六年二月,黃武雄老師跟我提了千里步道的想像,」他說,他一開始搞不太懂什麼是千里步道,但覺得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偉大的事他就願意參與。隨後,他獲聘成為華視公共化後的第一任總經理,期待可以透過媒體的力量,為千里步道運動做些什麼;同年年底,紙風車兒童劇團的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開跑。
 
「台灣地處亞熱帶,颱風、地震頻繁,感覺是個很急躁的地方,」小野說。相較之下,千里步道是用比較「安靜」的方式改變社會,「我後來才慢慢想通什麼是千里步道,」走在軍事遺跡的石階上,小野認為,每個人都有一條自己的步道,寂寞的時候、孤獨的時候就會去走的步道,將這些步道串連起來,這就是千里步道。
 
因為兩位姊姊就住在附近,加上母親過世前也經常在富陽公園走動,富陽公園成了小野最常走的步道,「我會挑人比較少的時候,比如中午十一點大家在用餐,或是早上人家運動之後,」小野說,這時候的富陽公園沒有什麼人聲,可能走了好長一段才會遇見正在聽廣播的老先生,播音機放送著戲曲或賣藥的廣告,「這是另外一種安靜。」
 
「我的姊姊在這邊住得更久,每當家裡有什麼不愉快的時候,她就會來走步道,」小野覺得,步道有種神奇的力量,因為步道兩旁長了許多植物,它們就靜靜的待在那裡,「這讓我想起王維的兩首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有次到富陽公園來,看到一位攝影師一直對著一株觀音座蓮蕨和姑婆芋的中間猛拍,」小野說,「但我走看,卻什麼也看不到,便問他是在拍什麼?」這下才知道,原來那人是在觀察「五紋鬼蛛」。「五紋鬼蛛很有趣哦,」小野說,五紋鬼蛛會在兩片葉子間織出「防空壕」,防空壕和捕獵昆蟲的網子則有幾條線連接著,「牠就在防空壕和網子間不斷遊走。」
 
當獵物上鉤,五紋鬼蛛便將昆蟲拖回防空壕;若是天敵螞蟻出現,牠就帶著食物跑向蜘蛛網躲避攻擊。「我覺得,千里步道就很像五紋鬼蛛在防空壕與蜘蛛網間拉起的線,」小野說,千里步道就像是將人帶向生存與安全的路。
 
你我他道,串起來就千里步道
「進步的社會,對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會很重視,」小野認為,若要台灣更進步,或許得讓人們的話題圍繞在哪裡有螢火蟲、何處有大樹,「我希望,以後每個台灣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步道,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歷史,然後串連起來,變成千里步道。」
 
位於能遠眺一○一大樓、盡為水泥樓房所包圍的都會郊山公園,有著開闊明亮視野的觀景平台,邊緣是棵婀娜生姿的相思樹,站在樹下,小野說,「我希望,未來能牽著比我小六十歲的小朋友,一起去走千里步道,然後告訴他:『有一年,我們說想要有一條千里步道,很多人說不可能,但我們做到了。』」
 
編者序:千里步道上綴滿粒粒珍珠
中學時因為不善背書,想避開史地,所以讀了甲組。到了後來才知道,就算只是要應付史地考試,也不能單靠背誦死記,尤其,史觀和地理感,更需要以文化作為整體掌握和脈絡理解的基底;我的台灣史地學習,一直遲至參與步道運動,走訪各地進行路網串連時,才得到全新啟蒙的機會;因為,唯有當你一步步慢行深入在地時,才能更真實的體驗我們所生活的這塊土地,之傷、之美、之夢。
 
還記得千里步道甫發起的二○○六年,一天早晨在公園裡,一起運動的媽媽們看到報上報導,便興奮的問我:「千里步道在哪裡?什麼時候帶我們去走一走?」步行、走向遠方的想望,不論是誰、在人生中某個階段或許多時候都會自然萌生──雖然每個人的理由和目的都不一樣,但不論步行的目的為何,都有著共同的核心內涵:透過身體的移動、心靈的鍛鍊、視野的延伸,不僅能暫時逃逸框架,溢出原本慣習的生活軌道,同時還能強健體魄、接近自然,創造無限的精神之美;而在走向他鄉的旅程中,遇見社區、遇見他人,因為是路過、是短暫,常常更形浪漫、珍貴,也因此許多小說和電影,即是以旅程作為生命轉折與蛻變的場景。
 
小小島嶼,處處都是小宇宙,說不盡的精采與故事,每一次行旅,都是再一次生命的展讀;而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就像一首永無休止的樂曲,沿線經過的社區、小徑、自然風光,既是千里步道上的珍珠,更是五線譜上美好的樂符。因此,這本書不以帶你去到觀光名勝為目的,而是透過參與步道串連最深的五位核心夥伴的眼睛和感動,要將我們在串連三千公里環島主幹道過程中,最縈繞不去的路上風景、土地記憶、生命故事與社區印象,透過樸實的筆,分享予你。書中每條行腳浪遊路線,都盡量避開川流不息車潮的大馬路、且緊密扣連著不同在地特色、生活內涵與價值。例如:
 
沿著南勢溪畔充滿六○年代自然野趣的童年上學路、拉扯於環境守護與開發主義之間的蘇花線、徜徉於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懷抱間有機綠活的浪遊之旅、島之南境亟待守護的最後一段珍貴原始海岸線、盤根交錯充滿原客風情與猶如歷史劇場重現的南島路網,當然也有以嘉南大圳為橫軸串連山海的台江青春夜行路、或是蜿蜒於母親之河濁水溪流域間的社區走讀、以百年糖鐵軌跡為肌理所鋪展開來的兩鐵並行與世紀交會、廣袤達三千公頃蘊含豐富潮間帶生態的大城芳苑海岸、靜謐隱於竹苗山巒間的客家聚落與停駛十二年後重新復駛的舊山線所代表的歸鄉情懷,以及大台北盆地為腹地,結合社區都會自然健康手作創意等多元主題的台北里山新郊山運動,和將浪漫夢想化為具體實踐的宜蘭太和八寶示範道的點滴故事……。透過十二篇精選路線主文的呈現,以及在地生活達人的帶路,要陪你一起走向遠方,展讀屬於這塊土地的記憶、當下與未來。
 
夢想的種子已在你的心中悄然萌芽,有一天,你將拾起行囊,走向遠方,走向無限;而這條匯聚眾人之力所串連起的環島千里步道路網,也將因你的啟程,譜寫出更多動人詩篇與行旅故事;而我們的美麗之島,也將因眾人的夢想澆灌,不再有過度的水泥與工程、毒害山川農田的除草劑、和迫使我們閉上眼睛的夜間強光……。有一天,你我攜手同行,步道已然成蔭,化為綠道,串成一張美麗的網!
 
文.周聖心(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
  
字裡藏醫:92個漢字教你中醫養生祕訣/徐文兵著,野人文化公司,300元
內容介紹:
想減重卻老是失敗?
先釐清自己是「肥」還是「胖」,自然事半功倍!
一感冒就總是咳個不停、甚至久咳不癒?
先搞清楚是「咳」還是「嗽」的問題,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作者提出,咳是「肺氣不清」,嗽是「脾濕痰動」,也就是說,屬呼吸系統的問題,嗽則屬消化系統的問題。兩者雖有密切關聯,但診斷時還是要明確區分,才能針對病灶調理。
 
自小在父母的引導下,作者遍讀中醫典籍與各類藏書,遂在中醫與國學涵養上有了十分深刻的累積,因此體會出若要研究中醫、發皇古意,就必須先從最根本的漢字入手。全書以「字」為線索,旁徵博引,透過字義的解釋,說明實際的中醫養生之道,行文深入淺出,輕鬆易讀,絕對能讓你大長見識。不論是想要藉由中醫調理養生或是欲了解漢字文字學的讀者,都是不可多得的一本絕妙好書!
 
目錄:
第一輯 從健康談起
健康∕中國人的健康理念源於中醫的氣血理論,也就是氣足有力為「健」,經絡通暢順達為「康」。
腠理∕「腠」是肉眼不可見的表皮間隙,「理」是肉眼可見的表皮紋路。
皮膚∕「皮」是表皮,「膚」是皮下覆蓋的組織,即介於皮肉之間的組織。
肌肉∕「肌」是繃緊、剛硬、出力的肉,「肉」是鬆弛、放鬆、柔軟的肌。
膏肓∕膏戶就是骨髓。「肓」的質地柔軟,在皮下相對較淺。「膏」的質地相對堅硬,位置較深。
脂肪∕「脂」是固體的油。「肪」是肥厚、成塊的硬脂。
饑餓∕「饑」是吃食不足、不夠的意思。「餓」字從我,描述的是一種主觀感覺,也就是想進食的欲望。
乾渴∕「乾」描述客觀狀態,指人體內缺乏津液。「渴」表示主觀願望,是想喝水的感覺。
消化∕「消」表示的是量變,同一種物質的量減。「化」的意思就是轉化,是質的變化,新的物質的化生。
 
第二輯 從性命談起
性命∕「命」是口令,是天造地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性」是心生,即活著的心,包括情緒、情感、意識、思想、智慧、記憶等等。
精神∕「精」是有形的物質,是化生氣和神的基礎。來自父母的「精」在結合的一瞬間,就誕生了新的生命「神」。
魂魄∕控制無形的能量、資訊、思想、意識、情緒、情感、智慧的神叫做「魂」;控制有形的身體,影響人的知覺、饑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諸多本能的神叫做「魄」。
思想∕「思」是自思,也就是考慮自己的事。「想」是相思、他願,也就是考慮自身以外的事情。
意志∕「意」和「志」都是「憶」的結果。「憶」就是思考,憶的結果是「意」,被保存的記憶是「志」。
安定∕「安」有保全、穩定、靜謐的意思。「定」是相對靜止、不變不動的意思。
寧靜∕「寧」從□從心從皿從丁,組合起來表述了一種安居、足食、子歸、心安的狀態。
驚悸∕「驚」是指人的心神受到突然刺激、襲擾以後出現的張惶失措的狀態。「悸」是能感覺到自己快速的心跳的意思。「悸」大多由「驚」而起,嚴重到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甚至失魂落魄的狀態。
怔忡∕「怔」是停頓的意思。「忡」是突然啟動、加快的意思。「怔忡」兩字連用,是心跳忽快忽慢、忽起忽落的意思。
焦慮∕「焦」是火燒火燎般的急躁。「慮」是企盼、期待將來發生的事情。「焦慮」是急切地企盼將來發生的事情。
煩躁∕「煩」是發熱、頭疼的意思。「躁」是手足亂動,不得寧靜的意思。
悲哀∕「悲」是心情、心意因違逆、分離、決裂而痛苦。「哀」是因為心願不能實現滿足而痛苦。
愧疚∕「愧」是心中有鬼,內心有負面、陰暗的精神、情感、情緒。「疚」是心病日久以後產生的自責和罪惡感。
疑惑∕「疑」是不信,確切地說是相信其相反的那一面。「惑」是一種不確定的心態,面對多種選擇而不知所措、猶豫不定。
憂愁∕「憂」是擔心、恐懼將來要發生的事。「愁」是一種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心態。
怨恨∕「怨」是在所願不得、所欲不遂以後出現的失望、不滿的情緒。「恨」是遭受別人侵犯、傷害以後出現的想報復、反擊的心理情緒。
疼痛∕「疼」是急性發作的、持續時間短的、淺表的、有灼燒感的、開放發散的、尖銳刺激的疼痛。「痛」是慢性的、長久持續的、深入的、冷凝的、憋脹的、鈍挫的疼痛。
癲狂∕「癲」指病入頭腦、行為、語言、思想顛倒、錯亂。「狂」從犬從王,是喪失人性、稱王稱霸之意。癲是陰症,陰寒內盛或者陰血不足,都可以導致癲疾發作。狂是陽症,陽氣亢進和陽氣不足,都可以導致發狂。

第三輯 從疾病談起
疾病∕「疾」從矢,指人中箭,本意是急性病。「病」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併的疾,即病是急性轉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療的疾病。
創傷∕「創」指金屬利刃導致的損害,程度深達肌肉。「傷」在表皮,一般可以不用治療。
瘡瘍∕傷在皮膚,出現感染後,傷口比較淺,感染比較薄,稱為「瘍」。「創」在肌肉深處,感染以後脈血瘀積較深,同時伴有紅腫熱痛,稱為「瘡」。
癰疽∕「癰」是皮下、肌肉組織間氣血、膿液匯聚,形成的腫脹隆起。「疽」是癰的演變、惡化、深入,由體表皮膚、肌肉發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臟漸至五臟。
咳嗽∕「咳」是肺氣上逆,「嗽」是食氣上逆。「咳」屬於呼吸系統的問題,「嗽」屬於消化系統的問題。
哮喘∕「哮」是由於呼氣受阻、擠壓,產生的高頻、尖銳的聲音。「喘」是吸氣節奏加快。
肥胖∕「肥,多肉也。」形容肌肉豐滿,體型大,皮革充盈,並非指脂肪多。「胖,半體肉也。」本意是古代祭祀時奉獻的半扇肉,後引申為寬大。
癥瘕∕「瘕」指邪氣剛剛開始聚集,時聚時散,游走不定的狀態。「癥」含有有徵可循的意思,也就是弄假成真,由瘕而癥。「癥瘕」描述的是疾病從無形的邪氣發展到有形的積聚,並即將質變成癌的階段。
積聚∕「積」是陰寒的能量凝結而成的深入臟的腫瘤結塊,固定不移,痛有定處。「聚」是陽熱的能量凝聚而成的無形邪氣,時聚時散,發有休止,痛無定處。
疥癬∕「疥」像鑽入人體的寄生蟲之形,現代醫學稱之為疥蟲。「癬」直接由苔蘚變化而來,喻指由真菌感染,導致的接觸性傳染病。
痞滿∕「痞」形容上下隔絕不通,出現的陰精不化,陽氣不升,或陽氣上亢,陰寒下凝的否的狀態。
眩暈∕「眩」的本意是眼前發黑,視物不清。「暈」的本意是太陽、月亮周圍的光環,後來泛指環繞運動、波動,作為自我感覺的症狀而言,就是起伏不定、旋轉。

第四輯 從膾炙談起
膾炙∕「膾」是生肉的意思,有的肉比較鮮嫩,適合生吃,但好吃難消化,所以切得愈細愈好。「炙」是肉在火上烤的意思,趁熱吃的話,味道鮮美,也好消化。
膏粱∕「膏」是指白色的固體和半固體的動物油脂、肥肉。「粱」是精米、細糧。膏粱厚味吃多了,會生富貴病。
糟糠∕「糟」是陳年的糧食。「糠」是糧食剩下的外殼或者表皮。無論膏粱還是糟糠,都是飲食偏頗,時間久了,就會以食物的偏性影響人體的平衡,導致疾病。
毒藥∕「毒」的本意是偏,特指藥物的本性、特性、偏性,與「藥」是同意詞。
性味∕「性」是指藥物的寒熱性質,或使人熱,或使人冷。「味」也是以人為本的主觀指標,同樣把紛繁複雜的藥物、食物變得簡單明瞭。
歸經∕「歸」指歸屬,指藥物作用的歸屬。「經」指人體的臟腑經絡。「歸經」指對藥物作用的定位。
炮炙∕「炮」是把食物包裹起來放到火裡烤。「炙」是把肉放在火上,利用火燄頂端直接接觸食物,並且利用其輻射和上炙的熱氣炙烤。
 

推薦序:十年磨一劍,厚積薄發的成果

中醫的傳承離不開明師的指點和學生的苦修子曰:「人而無恆,不可以為巫醫。」徐文兵大夫的「中醫啟蒙」系列叢書,凝聚了他數十年追隨名醫名家學習,苦心造詣的實踐體會的心血。不能說大器晚成,也可謂厚積薄發。作為他的老校長,我由衷地為他感到自豪和高興。

徐文兵大夫受母親魏天梅影響,自幼就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其母親指導下,按照中醫傳統的教育方法,從童蒙時就背誦《藥性歌括》、《湯頭歌訣》、《瀕湖脈學》。同時在父親徐恪先生的影響下,閱讀了大量藏書,培養出良好的寫作習慣和能力。

一九八四年,文兵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據負責招生錄取的老師說,志願表上從第一志願的重點大學到第三志願的大專他填的都是中醫。次年,文兵的妹妹文波也考進來,兄妹同校,傳為佳話。在校學習期間,文兵不僅痴迷學業,還利用閒暇跟隨日後成為他師父的裴永清老師伺診抄方,而且積極參與、組織院系學生活動,才華橫溢,嶄露頭角。一九八六年獲得北京中醫學院首屆任應秋獎學金;在《中國青年報》徵文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中醫系醫史知識競賽中獲得第一名,並在學院組織的演講比賽中獲獎。

一九九○年大學畢業,文兵留校,並先後在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門診辦、院辦工作。一九九二年被醫院選派,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管理幹部英語進修班,結業後回醫院籌建和管理醫院的外賓門診。一九九五年被調到大學校長辦公室工作。他少年老成、處事細心周到,滿腔熱忱、矢志恢復中醫傳統,使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九九六年秋,文兵隨我去參加全國中醫院校校長會議。在南下的列車上,我曾與他促膝長談,試言其志。文兵流露出對現行中醫教育和醫療模式的疑惑,對中醫發展逐漸西化、異化的憂慮,以及對行政管理工作的厭倦,堅定地表示寧願放棄行政升遷機會,也要從事中醫專業,試圖在涉外中醫醫療、教學上闖出一條新路來。余愛其才,嘉其志,一九九七年力主選派他赴美講學。

文兵果然不失其言,在美期間先後順利考取了全美針灸師和中醫師資格,還受到美國針灸協會的嘉獎,被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一九九八年回國後,他毅然辭去公職,創辦了北京厚樸中醫學堂,開始了他企圖恢復傳統中醫教育、醫療模式的追夢之旅。  經過將近十年的含辛茹苦、孜孜以求,現在他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可謂桃李滿天下。他潛心研究身心疾病,頗有心得建樹,治療的患者上至外國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對他的事蹟都有報導,影響日漸深遠。今年他的「中醫啟蒙」系列叢書和英文版中醫教材即將出版,這正是他十年磨一劍,厚積薄發的結果。

觀夫古今,匹夫莽漢,有勇無謀,敗事有餘。書生犬儒,空談誤國,成事者少。中華民族的復興,中醫事業的振興,需要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更需要能夠身體力行,為實踐理想而放棄虛名浮利,刻苦鑽研、開拓創新的人。我也希望熱愛中醫藥事業的人透過閱讀「中醫啟蒙」系列,能有所啟迪。

龍致賢(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兼祕書長、前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

 

推薦序: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過程的體現

我與徐文兵先生一見如故。剛認識時,他就是副教授,但大家都不按世俗常情,只稱他「徐大夫」。相處日久,我才看見「徐大夫」這個「官稱」後面藏的東西:一個是淡泊名利,謙虛好學,一個是堅持實踐,不離臨床。

體味古今名中醫的成才之路,不外乎兩條,即讀書與看病,只不過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而是更高、更深。讀書不僅是通曉古文,精讀熟背經典,更要字斟句酌,反覆領悟其中的思維方法、內在聯繫;看病不僅是望、聞、問、切,辨證處方,更要在看病中再習經典,反覆加深理解。

徐大夫的這一部小書,正是他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過程的體現。這種一文必求其確,一意必析其微的精神,使他在學習、思考、實踐中一層層深悟中醫之道,一步步攀上中醫科學之峰。

我聽過徐大夫講中醫,不僅邏輯嚴密、層次清晰,而且深入淺出、剖析分明。他的講座沒有不倫不類的摻雜,沒有似是而非的敷衍。記得有一次為二十多個國家駐華使館的友人講什麼是中醫,其風趣生動的語言和儒雅的翩翩風度,給與會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他們對中醫刮目相看,十分折服。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共同愛好,我們常在一起說文談詩,徐大夫思維敏捷,我多能從他的談話中受到啟發。一次談到中文音韻的陰陽平仄,思及古人造字,除了賦其形,還要定其音,平聲屬陽,激越高亢,多用於外向表象之事物,仄聲則反之。徐大夫竟由此聯想到諸多中醫用語,依此解釋「疼」與「痛」,頗有新意。「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中醫事業後繼乏人,已成難挽之定局。似徐大夫這樣,雖已過不惑之年,在中醫隊伍中尚屬青壯,這其中有造詣者,更是鳳毛麟角。希望此書的出版,能激勵更多的中醫後繼者,多學多思,弘揚岐黃醫術,重振中醫雄風。是為序。

張曉彤(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平心堂中醫門診部主任)

 

自序:我是在把中醫的術語翻譯成英文的時候,發現自己不識字的。

比如「疼痛」,簡單翻譯成pain就行了。那麼單拿出「疼」或「痛」,又該如何翻譯呢?畢竟在古文中,這兩個字經常單獨出現!疼和痛有什麼區別?只好去查字典、翻古書、學訓詁,到頭來反而搞得一頭霧水,敢情有的古人好讀書不求甚解,有的耍起了太極,搞什麼互訓,疼者痛也,痛者疼也!翻譯中碰到類似的詞彙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在翻譯中碰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中醫的詞彙、概念找不到恰當的英文對應。比如說「氣」字,現在都譯成energy。可是外國人把石油、能源叫做energy,而中醫把汽油燃燒時的狀態,放射出的光、熱、動力叫做「氣」,這根本就是兩個概念。

翻譯成mind。確切地說,mind是中醫「意」的意思,翻譯成思想也不為過。「意」是出生以後後天形成的,跟與生俱來、終生不變的「神」有著本質的不同。把「神」翻譯成spirit、soul可能更合適一些,但也只能是勉強接近,因為中文的「神」還有天神、造物主的意思,翻譯成god更合適。中國哲學講天人合一,也就是天神、人神本為一體,所以用一個宇表述,「人神」也就可以翻譯成mini god。更不用說「魂魄」這些詞,就更無法翻譯了,只能讓外國人作為外來語去接受、去學習。

更有代表性的是「五臟六腑」的翻譯,簡直就是雞同鴨講。中醫臟象學說講的六臟六腑,指的是活體在心神控制指揮下的系統功能狀態,但外國人理解的是解剖死屍後肉眼可見的局部形體。不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把臟腑名稱對應翻譯過去,只能出笑話。如看不見摸不著的「三焦」怎麼翻譯?

很多中國人整天叫嚷讓中域的一切和外域接軌。唯獨中醫是個例外,只能讓外國人來和中國古人接軌,而不是我們歪曲古意,削足適履,委曲求全去逢迎別人。這樣做喪失了人格,替祖宗丟人,也就喪失了中醫的精髓。

造成這種歪批胡翻的根源,也是我們自己對古文的不識、不解。身為中國人,對很多漢字認得、寫得、讀得,可是深究其意,卻發現自己根本不識得。

腧穴中腎經的原穴叫做「太溪」,我一直搞不明白什麼叫「—條大的小河」,後來查閱繁體字的古書,才知道溪是「谿」的簡化字,而「谿」是山谷的意思,比谷略淺窄。《素問》上說「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說的是在肌肉附近的地方氣象。合谷穴肌肉豐厚隆盛,故曰「谷」。太谿在腳踝內側,肌肉淺薄,故名「谿」。再如,中醫的「醫」,形象地描述了患者中箭以後,用酒消毒、麻醉,用鑷子、剪子手術的搶救過程。而「毉」字則明確指出只有巫才有資格做醫生。

漢字並不是死文字,幾千年來也在發展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其根本就是漢字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喪失了這個特性,漢字也就失去了魂魄,中國人也就不會再有天賦的形象和抽象思維。比如今天人們常說「我很窮」,其實他的意思是「我沒錢」,「我很貧」。在古代「窮」是走投無路的意思,比如「山窮水盡」、「窮途末路」。當現代人把「窮」當「貧」並習以為常,閱讀古文就開始鬧笑話,以自己淺薄粗鄙的思想去揣測古人。古人云「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成語有「人窮志短」。有人就把「窮」翻譯或理解成沒錢。再說「貧」字,本是沒有財貨的意思,可是北京人把愛說話、話多的人叫做「貧嘴」。一多一少為何扯在了一起?根源在於「貧」、「賤」兩個字經常連用,慢慢地人們就把賤與貧劃上等號。貧嘴的意思就是賤嘴,白給的,不尊貴。比如「捨」和「得」本來是反義詞,現在人說捨得、不捨得,結果是把反義詞「捨」、「得」合併,成了「捨」的意思。類似的還有「輔佐」。「輔」是支持,「佐」是反對,為人臣既要逢迎,也要諍諫。可是現在反義詞「輔」、「佐」完全變成了支持,慢慢的人們把「佐」也當成了支持。平常人們烹調用佐料,意思就是與食物性味相反的調料。

一百個成年人裡面有九十個知道中國的英文是China,還有很大一部分人知道china是瓷器的意思。但是有九十個不知道中國為什麼叫「中」,不知道「華」是什麼意思。我做過很多調查,比率基本如此。

作為中醫大夫,我的工作是恢復、喚醒人的自癒能力。作為中醫老師,我的任務是對外輸出我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對內恢復和喚醒國人的自信和自尊。

中醫學是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其傳承於世,主要靠師徒間的耳提面命、口傳心授。其次,靠形諸文字的經典著作。後輩晚輩若無福緣得到明師的點撥而悟道,那就只能靠讀書來學習、理解、掌握古人的思想。

本來就有詞不達意一說,以語言文字表達的思想,本身就有很多問題,因為意在言外的東西很多。且不說古人的書簡、文章在傳抄過程中出現錯訛、散佚、顛倒,單是文字本身隨著時間、地域的變化產生演變,就會導致古今字義、詞義很多明顯的不同。這就使我們透過讀書來掌握古人精神智慧變得很艱難。

艱難也沒辦法,翻譯英文,那就偷懶不得,確確實實地要求落實詞義,只能從識字、明義、會意、悟道幾個基本步驟去愚公移山。笨人用笨辦法。我基本上是從與中醫有關的似是而非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入手,辨析字義、詞義。我不喜歡腐儒的尋章摘句,羅列資料,毫無主見的訓詁方法,而是為了臨床教學實用,獨立思考、辨析,選擇我認為對的解釋。

去年,我的專欄題為《咬文嚼字》,在《中國醫藥報》連載。這要感謝金亮小師妹溫柔的督促,使我這個天性懶散的人一週交一次作業,一年下來,集腋成裘,竟有五十篇。由思考落實到文字的過程,又使我靈感突現,明白了很多字的含意。在報紙上發表,限於篇幅,未能盡意。今年我又修改、潤色、翻譯,增加了篇幅,使得文章更通俗易懂。感謝王倩引見了立品圖書,同氣相求,也就有了此書的出版。

中醫啟蒙由認識漢字開始,中華文明的復興從振興中醫開始。信此言不為過,願就教於有道者!

徐文兵
丁亥年夏至日於北京龍頭公寓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0315

 

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十一道菜/瞿筱葳著,啟動文化,360元

內容介紹:

紀錄片導演瞿筱葳坐在雲門流浪者計畫的面試會議室裡,她想要去走一趟奶奶生前逃難的路線,
林懷民老師對她說:「如果妳去,妳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
但她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麼都不想?」

但她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溫柔的。

有一天早晨瞿筱葳醒來,有一個清楚的念頭進入腦袋:「該去走一趟奶奶逃難時走過的路」。念頭很清晰,就是以一句話的形式出現在早晨的夢霧中。

人已上路,我也該上路,
沒那麼多理由。你得去走一趟。去找答案,去問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或者,其實是去找到正確的提問,叩問自己心中真正的思念。但只有一張地圖和一本口述歷史,就要上路了嗎?

死亡帶走記憶,這還不止,連吃了三十餘年的熟悉味道也一起帶走了……

一九三九年,瞿筱葳的奶奶徐留雲只是個21歲的上海姑娘,未婚夫已撤退到重慶,此時上海已經危在旦夕,因此她與另一個女孩飄洋過海、渡船搭車,從越南經雲南到四川找未婚夫……七十幾年後,瞿筱葳想要將祖母當年逃難的路線,重新走一遍,重新嚐一遍祖母的家鄉菜,那或許是每年自己生日時,奶奶必定要做的雪菜肉絲煨麵,也或許是家常的醃黃瓜。

出發前,瞿筱葳是紀錄片導演,出發時,她知道即將要進入另一場大規模的剪接後製期:這是關於奶奶的故事、家族的來歷、以及對逝者的追尋。這場剪接的素材不是影帶、檔案,卻是記憶、歷史與味道。於是她告訴自己,上路去吧,去找到更多故事放進腦中的剪接軟體,期待自己有一天有能力表達出這份情感。

目錄:

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
序:瞿海源
序章──大世界的哈哈鏡

第一章 上路去
1-1 時光機(台北)
1-2 越南行(越南)
1-3 邊境的聲音(河口)
1-4 生病的食物(昆明)
1-5 自由昆明(昆明)
1-6吉星與貴人(騰衝)
1-7貴州試酒量(苗寨)

第二章 歷史之地
2-1 上海未婚妻(重慶)
2-2 麻辣會友(重慶)
2-3 鄉音這件事(成都)
2-4 拼圖(宜賓)
2-5 父親出生地(宜賓)
2-6 青年旅舍的身世(成都)

第三章 沿江而下
3-1 遇見爺爺(南京)
3-2 味道出現(杭州)
3-3 上海印象萬花筒(上海)
3-4 手足(上海)
3-5 火柴與小女孩(上海)

第四章 回家
4-1 外婆的日本婚禮(彰化)
4-2 過世前的吵架(台北)
4-3 儀式(台北)

後記

留味行奶奶的十一道菜
01 無名小黃瓜醃
02 老派生日麵
03 五湖四海的粽子
04 辣油是無敵救星
05 三叔的酸辣醋溜高麗菜
06 爺爺手工蛋餃
07 無醬油太白粉的爛糊肉絲
08 幸福上海菜飯
09 歡樂扣餃
10 團圓醃篤鮮
11 還沒煮好最好吃的紅燒肉

 

自序:大世界的哈哈鏡

上海南京路的大世界戲院有一面哈哈鏡,站在面前瘦的變胖,凹的變凸,哭著像笑。七十幾年前你可以在那鏡子前看著自己哈哈大笑,花花世界無奇不有。如今大世界整棟建築蒙上了綠布關閉了,你走近了只有灰塵,連乞人都繞路。

我的旅程接近尾聲的時候終於到了這個不再歡樂的建築外,整個城市為了「世博」醞釀著,世界想看看新的上海會是什麼模樣,走在南京東路上我發現只有我。

年長的總想退休後環遊世界,年輕的想要遠遠甩開這個世界去看那個世界,或者只在生活的島上繞一圈,彷彿走出去就可以擁有新的鏡子,看見新的自己。在原來的世界看不見找不到的,在失落的鏡子裡都可以尋得,竟像真的一樣。旅行是魔鏡,我們都這麼希望著。

甚至已經離世的奶奶都想旅行,我夢見過兩次。

奶奶在小島上,很清閒的想要打電話,猜測是要撥給我的,可手機太小老人家不會用,就這麼折騰著。島上的風很緩慢,撥手機的動作也不快,一直無法撥成,老人的手指這麼纖細那麼靈活卻不會撥電話,我在夢的這頭看著她乾著急,沒法可想。她要告訴我她很好,夢裡她沒說卻傳達出如此訊息,我朦朧知道她的意思。她要說,她上路了,就在旅程上。旅行有點趣味,她真的很好別擔心。

於是我偶而會忘記她已離世。也許是因為她總沒有打電話來告訴我,她已經離開。

另一天早晨醒來,沒有夢見老人,卻有一個清楚的念頭進入腦袋:「該去走一趟奶奶逃難時走過的路」。念頭很清晰,就是以一句話的形式出現在早晨的夢霧中。前人已上路,我也該上路,無論那路途是什麼,就去走老人走過的路吧。

過世數月的奶奶只留下了一本薄薄的口述歷史,我卻從來沒仔細讀過。爬出被窩,我開始想該怎麼做。早春還很冷,需要出走的熱度卻在心裡像夏天的太陽開始發熱。也許在途中,會遇見小島上的奶奶,路途上的奶奶,或者是夢中的奶奶,把夢外的自己放進夢裡走一回。

想要離開這裡,去遠方,沒那麼多理由。說穿了眼前就是日子復日子,你得去走一趟。去找答案,去問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或者,其實是去找到正確的提問,叩問自己心中真正的思念。

只有一張地圖和一本口述歷史,就要上路了嗎?那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段路程?你期待旅行能帶來什麼嗎?而到底,為甚麼要在七十年後重新去走這趟路呢?難道你以為七十年還會留下什麼痕跡嗎?上海那面照映過老人青春歲月的哈哈鏡,如今早已不在,你當真以為可以在站到涵納流轉歷史的鏡子前(歪曲的),再看見些什麼呢?

但我找不到理由退卻,因為我曾經犯下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講出來也沒人在意,不講更沒人知道。

許多年前異想天開地對家人宣告我要拍攝紀錄奶奶的故事。這個計畫一直斷斷續續的進行,因為當時的我對於影片製作什麼也不懂,只有胡亂的熱情和衝勁。即使買了攝影機,也紀錄了不少片段,卻總摸不清頭緒如何剪輯。再過了幾年,拍片的朋友說了:「你現在沒事,乾脆來跟我學剪接吧。」算好了荷包儲蓄能承受的時間,像旅行一般上路了。每日像上工一樣去朋友的工作室剪著自己的小短片,如此開啟了拍片人生,轉進了影片製作的行業。當初想做的奶奶紀錄片卻因此也暫時擱下了。

終於著手開始剪輯奶奶的影片,是為了告別式而剪。奶奶在我最忙碌的時節,在睡夢中過世了。暫時擱下的,最後才知道那暫時擱下其實是永遠。她過世一週內,我匆匆讀過先前爸為奶奶做的口述歷史,把奶奶將近九十年的生命擠進十五分鐘的影片中。

影像成了魔法,在密集的剪接期中我盯著螢幕召喚奶奶的神魂。影片的播放是降靈會。一切的靈又因我們觀看而瞬間再現。

影片中一張奶奶逃難的路線示意圖,我特地做運鏡示意逃難方向。就在這張圖上,原本該是順時鐘方向的路線,硬生生被我拐成了逆時鐘。我把這旅途方向由上海一路往西,直達了四川。我讓奶奶走了錯的方向。原來奶奶說了上百次的逃難故事我始終充耳未聞,現在才發現那些故事我知道的那麼少,少到有一天你毫無防備的被自己的無知打了一巴掌。這一巴掌,杳然無形,卻沉沉落在心底。

歷史會讓人記著,人類拖著影子往前走,踩在腳下的都是歷史。但更多時候歷史不存在。

奶奶的故事不再出現我的生活中,一切像是大雨過後太陽揚起,地上又是一片爽朗,毫無雨跡。沒人再問起那逃難之路到底怎麼回事?

窩在早春的被窩裡就著檯燈看著奶奶的逃難路線地圖,手指過每一個老人青春時走過的城市。我可以如此用手指劃過千百回,猜測家中餐桌的某道菜很可能是她戰時流離之際學會的手藝,但我永遠不會知道她走過的路是什麼樣貌,我們吃的菜到底是哪一個地方的菜。除非我重新用腳走過,每一個她到過的城市,穿越每一個她走過的邊境,找到屬於她的味道,並且把味道留下來。於是找出了一張新的地圖,拿出紅筆開始圈出地名。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像點一根火柴可以見到逝去的奶奶,邁出的每一腳步,就是一根火柴,那閃爍短暫的光芒,或可讓兩界重逢,讓微弱的庶民歷史激起些許火花。

三個月最後走到上海,才知道大世界的哈哈鏡沒了,上海新認識的友人跟我說,蘋果電腦裡攝影自拍軟體有種效果就是哈哈鏡,打開電腦就有了,你特地繞了那麼大一圈來找?我對他笑了。他打開他的蘋果電腦,幾個人對著視訊攝影機擠眉弄眼,還是彩色的呢,電腦把我們變成了哈哈鏡中的可笑模樣。就這樣,在上海的黃埔江邊小宅裡,我照到了哈哈鏡。

但終究旅途並不是為了尋得那面鏡子,旅人慢慢懂得了,走在旅途中你就已經入夢了,成為鏡子裡的影子,成為古老故事的一部分,你是故事的延續。生死不是兩界,而是一條線。旅途的最終換來的是哈哈一笑。然後你會明白這不是為了思念,而是告別。在夢中在鏡子中重新認識老人以及那整個屬於她的時代,好好地記住,然後說再見。

 

後記:書的開頭提到,本來想為奶奶拍攝紀錄片,因為沒有做到才想透過旅行知道更多,用文字紀錄下來。其實,在紀錄片想法還沒展開之前,我還有另一項小計畫,就是要整理奶奶的食譜故事,想自寫自拍自畫自編自印,想像中是本小小的書,就是一篇篇食譜和我們自己拍的照片。這個計畫在網路出現之後,化成在自己部落格開一個分類放置這些食譜故事文章,便宜了事。那本食譜故事書就自我交差了。

等到這本書與編輯談定了,一直想的是把食譜故事依著記憶的地理地圖夾在旅途之中,我早就忘記當初想手作的那本簡單的只有食譜和圖片的小書。直到截稿那一天,姑姑和表姐說,那天是奶奶農曆生日,我無奈地說但我沒空上山給她上香,只好在家裡趕稿紀念她。下午,接到編輯來電,說他與美編感覺可以把文字與圖片拆成兩本製作,文字收了所有旅行文章,圖片那本則加上食譜故事編成彩色一本。當下我很喜歡編輯的決定。

第二天醒來,我更發現按照編輯的作法,如此我們就有了一本當初我想做卻沒有做的一冊食譜故事書。十年前想像的那本食譜故事小冊子,在我早已忘記當初的小計畫許久以後。

很多事情最後都會回到初始的原點,一個心意剛剛萌芽的樣貌,再繞回你眼前,讓人照見自己。經過將近十年延宕,那個想像竟然變成實際的面貌出現,此時已過萬重山,能夠帶著一切變化回到原本的心,是一種福氣。

這也是給奶奶的生日禮物,十年前的小心意演變至今,變成眾人的努力,化解了我的惰性,終於成冊。在能開電腦書寫之前,已經打過多場自我內心戰,既害怕直接面對逝去的生命又不願放過自己。在這段面對生死課題的時間裡,大安社大的老子課同學們以及夏惠汶博士(我們都稱夏杯杯)的陪伴,是很大的支持。花蓮的蘋蘋阿姨一家願意不時收留我,知道有時朋友不需要說話,只需要一起吃吃飯,聽聽太平洋的聲音。有陪伴老人經驗的寶鍊跟我分享心情,我們各自懷念與老人家相處的時光。然後在自立互助會晏珊、文綺、冠宇的督促下,才產出了首批稿件。

書有大半是在奶奶原來的臥室寫就,她也在這房離世。奶奶走了之後大床撤走後,搬進了大書桌,變成我的工作房,工作書寫都在這裡。一開始她經常入夢,隨著時間過去越寫越多,我獨自寫到哭寫到笑,她入夢的機率變少了,我明白時間到了,透過旅行與書寫漸漸長大,有了新的方法記憶過去,奶奶也放心走了。

思考書名的時候,與家人編輯討論良久,沒有定論。終於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奶奶的名字「留雲」多麼美,多有情。雖然雲無法留住,味道總可以吧,我的旅行也正是想要尋找並留下味道的一趟旅行,取其「留」意,就有了「留味行」三個字。不僅留住味道,也用書名記憶奶奶的名字。

大家都問,出去前後變了嗎?旅行的人彼此詢問,留在原處的人也問。回到生活,一切都變了又一切都沒變。在離去與返回的這段缺口改變的人事物,並沒有因為你不在而強度削減。而獨自行走時的歷程,對別人來說也都是缺口。「你到底看見了什麼?感受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最喜歡哪裡?你還是不是原來的你?」

我很難回答這些問題。

旅行或寫作,都只是為了拖時間。拖慢人會淡忘的慣性,想讓自己多知道一些關於祖輩的過往,能夠記憶深一點長一點。旅行過程在東張西望,希望吸飽了故事帶回家蒸餾出幾滴陳釀;寫作的過程中,也是東張西望,只要看到一丁點相關的書籍、故事、照片,都興奮的不得了。但這些,也只能讓我稍微接近老人家老故事。人能夠與更大的歷史譜系連結,意識到在時間空間中自己渺小的位置,再回到現實生活小世界裡,人還是會有些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接受了死亡也是自然。在旅途中的放空之後,終於心裡空出空間,能有餘裕地看待這些原本自然的事情。

奶奶過世當天早上email告訴一位老友蕭大哥。蕭是位編劇,當時已經搬回台東種菜,像大哥又像叔叔,是一位重要的朋友。他不多久回覆一封不算短的信,其中幾句當下安定了我:

「然最要緊的還是你
聽聞間似你與她最密切
就是你送她囉。
關於我想說的生命
是因為有種切膚之痛
那人不是因為死而消失
而是我們看不見」

是的,是我們看不見。但死亡並不是消失,在之後的三四年內,我深切的體會。所有片片段段,路上的、過往此記在心裡,也是帶在路上不忘的話:「彼此都在流浪。親之再親,都只擦肩而過。」  在更大的時間裡,一輩子的相處也只是擦肩。我們先來後到,都是旅人。而我的旅行與書寫,無非就是想延長擦肩的細節與感受。如果幸運,有人讀了有些感受,也回去珍惜自身的擦肩緣份。而最幸運的是我,我因此有了專心書寫專心做菜的一段時光。老人家煨著小火的爐子,終於熄了。該我點上爐子,繼續煨一鍋暖暖的好湯。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3302

 
祖父的六抽小櫃:與台灣老東西相處的真實感動/楊凱麟著,麥田出版,360元
內容介紹:
「作者細細描訴那些菜櫥、菸酒櫥、柑仔店櫥的抓耳撓腮、喜不自勝,真是讓我這外行人亦被那如普魯斯特寫馬德蓮糕而召喚之時光彷彿可撫觸之細粉、歷歷如繪之流動運鏡觀看所魅惑。
封存在民藝品裡的是最道地的祖輩記憶
讓人回味再三的百來年台灣風土人情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以報章史料記錄台灣與西洋文明最初的碰撞,《祖父的六抽小櫃》則以從老宅翻索而出民藝品──含括食衣住行、商業、民間信仰等類別──用「說書講古」的方式娓娓道出舊物裡濃厚的人情味,以及我們祖輩歷經日據、民國等百來年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軌跡。

民藝品的價值除了創作者賦予它的藝術成分成分外,不外乎就是它的歷史了,不管經過幾手曾為何人所收藏,人所投入的情感不會被抹滅,就像寫真一樣。與台灣老東西的相處,從來就是一種生命中最真實的感動。

香港的庶民生活懷舊風情,如今或許只能在G.O.D.連鎖店裡尋找,而台灣的「懷舊」,說不定還留存在祖父祖母家中;翻看一則則民藝品的故事,令人不由得憶起幼時在那些老房子裡度過寒暑假的時光。跳出那些「懷舊明信片」、「懷舊餐廳」的框架,讓我們回頭尋找那些也曾在自己身邊的「懷舊珍品」吧。

目錄」:

〈推薦序〉
.一種少年同伴的時光冒險邀請──駱以軍(小說家)
.游牧與放逐──鄭穎(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自序〉民藝這條路
我與收藏品的奇遇,以及它們如何塞滿我家.鳥瞰圖

●在老厝裡
菜櫥與飯斗架 方凳 灶椅 六抽小櫃 紅眠床與和室桌 樟木箱 鏡台 風獅爺 劍獅 鴉片爐 八音鐘與小魚盤 小鐵獅 魁星踢斗 花柴 茄苳入石柳插角 瓜筒 金煉成陶甕 石臼與豬槽

●在柑仔店裡
玻璃櫥 菸酒櫥 掌櫃桌與米櫃 錢櫃 小木櫃 雜什擔 老招牌 玻璃糖罐與花瓶 牛奶燈 新力寶寶與Q比娃娃 外送提盒 糕餅模與粿印

●在寺廟裡
囝仔神 觀音緣 送子觀音 廣澤尊王 土地公 虎爺 憨番會社 神龕 倒吊花籃 花鳥插角 鰲魚 獅座 石獅 湯盤 大鼓 廟門

●在醫生館裡
醫生館 醫生椅與小圓凳 候診椅 書桌與書櫥 普普風沙發 孔雀椅 火缽

〈代後記〉因為相知,所以懂得

 

推薦序:一種少年同伴的時光冒險邀請

駱以軍(小說家)

「那是一趟從巴黎飛回香港的十幾小時航程,當時是半夜兩三點,那天恰是中秋吧。整架飛機四五百人全在一個一萬呎高空被包裹起來的靜止之夢裡勻靜地熟睡著。從他身旁的舷窗下眺,恰可看到這架飛機左翼延展出去,兩只巨大噴射渦輪的金屬翅膀。雖然透過隔音艙隱約仍可聽見引擎的背景聲。但那像是森林之夜裡,風吹奏著群樹。一切如此安靜。

從某一個夢中醒來,他被舷窗外的光輝場景所驚嚇:飛機機翼,像浸在某種薄荷調酒中的薄冰,一整片暈染著一種如夢似幻的青色,邊沿則鑲著一條非常耀眼的銀色。在他們下方,是一整片雲海,並沒有平日自飛機上所見雲層上的世界那些城堡狀,或魚麟狀的參差……而像寧靜的大海,整片延伸到沒有盡頭的遠方,重點是那一整片無邊無際的雲之海,也全籠罩在一種青色的冷光裡。時間像靜止了。他們的飛機,似乎不動的懸浮在這一片非人間景象的積雲層上方一點點。

他那時想到宮崎駿的《紅豬》。
『我是不是死了?這是不是死後的世界?』

那時他們的飛機應是在莫斯科以東幾百公里的高空上。在雲層下面的小鎮、人家、農村,所有的人正都在熟睡中吧?

他把臉頰貼在冰冷的窗玻璃上,想找出這一片夢境般的光世界的光源。然後他看到從飛機的後側,媽啊好大一枚月亮,不,該說是月球,大的像科幻電影中從土星地表仰望它巨大的泰坦衛星。或者是,真的像村上寫的,此刻有兩枚月亮也不足為奇了。你覺得月球那麼貼近要挨上(奇怪他腦海浮現是像磁浮列車靠站那樣微晃的「輕觸」兩個字)地球了。這麼大,這麼近,應該可以看見月表的火山丘、峽谷、隕石或沙漠……但那只是一輪大到不可思議,輝煌的銀烙餅。」

真美,我說。
不,更美的在後面。

他說,後來不知過了多久,飛機飛離那片影青瓷顏色的雲海。但月光仍何其皎潔,你可以看見下方地表上蓊蓊鬱鬱,像苔蘚或浮潛時看見的款款湧動海葵。奇怪望去是一片黑影,卻被那月光映照得像中國山水畫墨色分明,充滿著視覺細節的變化。某一刻,他突然感到眼皮下,閃過一瞬光爆。嚓。幾乎百分之一秒,非常亮但非常短的一道閃電。

他原想是否是下方的城市在放煙火?但這個時間(深夜兩三點)不可能。或是公路彎道恰好朝上方照射的車子遠燈。但也不可能。這樣的高度,一萬多呎的遠距,不可能還有那樣的亮度。過了十幾秒,那個一瞬閃光又一亮即滅。那到底是什麼?他把額頭貼緊舷窗,非常認真往下界看。(也許是幽浮?)

你猜我看到什麼?

他說,原來是一條蜿蜒的河流,穿過森林時被樹影遮蔽了,偶爾一個小彎恰和飛機的航向平行時,輝煌銀白的月光被十分之一秒的河面反射上來,像美女的晚禮服肩帶在無人知曉的神祕一瞬,滑落又被抓回,那閃爆即黯滅的(一截粉臂?或一抹酥胸?)的光華偏偏被你瞄見了。

之後,那夢的時刻出現了。下方的地表突然出現一片森林植被光禿的空曠地,而河道在此散成一小股一小股網狀渠道,像搓開的麻花,這時天啊,那月光的銀輝在下面,像積體電路板上的電流傳導,數十條銀蛇在迷宮竄走,又像顛倒過來的世界,彷彿地面是夜空,驟然一陣樹枝狀的駭麗閃電。

還來不及反應過來,他便看到那團網狀渠道匯聚成的一個湖泊,一枚銀色的月亮亦妖亦仙地浸在裡頭。不可能!隔得那麼遠。他發現自己臉頰流下冰涼的一道淚。

我看到了神的視覺才能看到的美麗景觀。

其實,那時飛機內一些人陸續醒來,各自頭上的小閱讀燈一盞盞間錯點亮,像溪畔草叢裡的螢火蟲。開始有人跟空姐要泡麵。你知道在那封密空間裡,泡麵熱騰騰的煙氣最帶有一種暴力的感染。馬上四面八方都是那窸窸窣窣吸食軟麵條的聲音,那肉燥包油渣在滾水中泡開的濃郁香味。許多人排隊在那小摺疊鋁門廁所外的暗影,裡面人打開門時還聽見真空抽吸馬桶咽喉那呼喇一聲巨響,將糞便或衛生紙攫吞而去。他說,我真是不敢相信:在我們的下方,周遭,是一片美如夢境的月光海;但在這個一萬呎高空的漂浮金屬艙內,卻像是一個泄殖腔充滿了人類吞嚥咀嚼和排泄的聲音和氣味。

以上這段文字(或畫面,或一難以言喻在裡在外在上在下的妖仙幻境),是某一次我在凱麟那堆滿古代之物的時間之屋裡,像被魔法師用它那萬花筒寫輪眼盯住的凡庸之人,聽他描述那極限光焰一閃即滅的絕美。事實上,我回家之後,只要努力回想,盡量一字不漏記錄下他說的每一細節,出來後就是一段我小說裡最乖異、淒清、豔絕的段落。他家族祖父輩的故事;他曾撞見一大自然的異景;年輕時某一個美麗女孩那光霧模糊的宿舍;憂鬱症時光那像深水下閉氣泅泳的經驗……

凱麟是個不斷把「觀看」這件事,在虛空抽象界翻剝再翻剝,「所有的」現象與物自身的另一維度漂浮、釋放、纏舞,這樣一個說故事者。某些時刻,我覺得他在透過描述一個逝去之物(或景、或人),傳授我「如何看」的技藝。

「多格櫃是祖父的,小時候我常在他房間裡輪番打開每格抽屜,希望能有驚喜。當然,抽屜裡的東西從不曾改變,是老人棄置遺忘的陳年藥包,年代久遠不知為什麼被收起來的各式紙條,早已停擺廢棄卻捨不得丟掉的旅行用鬧鐘,一大把不知年代的日本鎳幣,放大鏡與老花眼鏡等等被世界遺忘的雜什。」

凱麟的這些收藏物的照片和充滿靈光的文字,很難不讓人想起張岱的《陶庵夢憶》;班雅明的《拱廊街計畫》;艾可的《羅安娜女王的神祕火焰》。一種失落之物的搜尋掏回,推疊成另一個神靈的、鬼魂的世界。

班雅明講到卡夫卡的世界,「音樂和歌聲是逃遁的一種表達,或至少是一種『抵押』。希望的這種抵押,我們得之于那個既未成形又瑣碎,既給人慰藉又幼稚可笑的中間世界,而助手們在這個世界裡如魚得水。」當然此處我難免附會凱麟這本書中,那作為「抵押」的昔時之物,或透過不在場的這些「物在人亡」的某種古老靈魂(或台灣老一輩人噤語的無意義凋萎審美教養之花瓣)的表達,一些卡夫卡式從「中間世界」穿透過來作為信使的「助手」們,是這些他筆下深情款款的收骨董販仔老人:興仔、春仔、徐仔、小馬、謝桑、阿海……

恰好班雅明在論及卡夫卡的這一段落後,提到「有一張卡夫卡小時候的照片」:

「那雙無比憂傷的眼睛看著眼前擺好的風景,一只支楞著的大耳朵聆聽著這風景。」

他提到卡夫卡「託付別人銷毀自己的遺作」,「卡夫卡活著的天天都得面對難解的行為方式和含混不清的宣告,他可能想在臨終時,以牙還牙地至少報復他的同時代人。」

這還是讓我想到凱麟那一屋子堆滿遮蔽通道,鬼影的古代之物:古代屠戶之吊鉤、幾十尊睜眼或閉目之石佛頭、扛廟基座的「憨番」、劍獅、在深夜讓我這樣訪客起雞皮疙瘩的機械鐘從死蔭之境傳來噹噹自響、廁所裡漂著浮萍的磨石豬槽……

我好幾個夜晚在他的這個各自禁錮了不只是消逝之古代工藝,且消逝了那紊亂時鐘的孤立之物,它們原本栩栩如生展開的一幅「東京夢華錄」、「陶庵夢憶」、「清明上河圖」……但那是一個被卡夫卡式的助手們變裝的販仔們,從台灣各近乎超現實的「惡土」、荒原礫地頹毀老屋被掏挖出來的「消失的、又不存在的場所」。

祖父六抽小櫃的那只早已停掉的古怪自走鐘,他將那鐘交給一位專調骨董表的老鐘表師傅,修好了它。

「回家後我旋緊鬧鐘發條,仔細地將鐘面外圍包覆的銅圈擦上油,放在桌上時便能聽到鐘殼裡傳來強勁響亮的機械滴答聲,好不吵人。幾個小時後,我接到媽媽的電話,祖父去逝了,享年九十七歲。」

那原本停掉了幾十年的一只祖父(不在場的活著時光)的鬧鐘,在他手中(經過那老鐘表師傅)又像一顆心臟,「好不吵人」的強勁響亮的卜卜跳動。但同一時刻,祖父去逝了。

很難想像凱麟如何「不展開」地、孤自靜謐地進行這些「無法擁有其過往時光再現」但搜尋它們,而後觀看它們,在描述中讓它們浮現其乍看淡定不擾換日線兩端之「詞與物」,看一段凱麟在論傅柯之「越界」(書寫幾乎就等同犯禁)、一種「文學的布置」之文字:

「……然而另一方面,書寫卻弔詭地等同於一種內在性褶曲,文學在此較不是字詞或句法的暴力逾越,較不是語言平面上製造的噪音或喧囂,而是對文本狡獪無比的層迭操弄,一再致使既有作品翻覆、轉向與增生質變。其中,福樓拜與波赫士是這種褶曲書寫的佼佼者,而十七世紀的賽萬提斯則為其先軀。這些被傅柯所一再援引並分析的作者並不只是透過書寫來表達某種博學或見識……因為他們所曾從事的事業進一步展現了一種謹誕生于知識空間的致命誘惑,且究極而這,『書便是誘惑的場所』……」

事實上,我幾年前與凱麟相識,有緣結為少數同齡人能將內心極幽微隱蔽之「褶曲」、「暗影」、「難以被定型的『前於書寫』的尚未受精著床之故事糊團」,可以長夜漫談之知交,進而內心視他為師(另一位我視為師之良友為黃錦樹),如此說或令凱麟尷尬,顯得作態,事實上十多年來,我一直視他們為師(不論是嚴肅的知識地貌或某種戲劇化如「福爾摩斯和華生」;《玫瑰的名字》裡那博學的懷疑論導師和那年輕修士;甚至《雅各和他的主人》一種嬉耍、漫聊、但同時啟蒙的冒險途中),然而我始終沒做好知識與教養的準備。但我回想:那許多個夜晚,其實他是在展開一個「誘惑的場所」──多年前一個密室裡光影朦曖的一個女孩所有牽動無限光影撩亂的印象派表情;一個黃昏他獨自坐在比薩斜塔上(管理員已在趕遊客)突然哀慟懷念他九十歲的哲學啟蒙老師,與自己挹悶的掉入「第二義」的人生;某一場家族葬禮後的合照,其中一位表姊夫那完全和這張照片飄離開來不在其中的臉;高鐵上某一個鄰座熟睡女孩那像川端《睡美人》不可思議如妖幻蕈菇暴漲而出的翻湧多層次芬芳將他整個包裹、痛擊;少年時長期困於憂鬱症,某次被叔叔騎機車載於後座,經過夜間城隍廟那投影燈燭下門神凶惡之臉,他覺得自己在一個恍惚之夢中死去,後來的這個是另一個他……

我總在他那些膨脹著時光幽靈之「繁」與「重」、長期猙獰、但一眨眼只是木頭暗色、礦彩、金漆的層層堆疊的骨董櫥櫃、佛像、灶椅……的「物之陣」中,被他那些故事迷惑得不知如何是好,慢慢才理解那或如他說傅柯的「即使文學(語言)已因越界練習而徹底空無。……重點是被褶曲之物則是其經過的痕跡。」那些故事、觸覺、味覺、光影、醜怪而難堪的暴力密室所有人愕然被琥珀凝固的姿態樣貌,美好的感傷的一個之後即使google也搜尋不到另一她的名字,自人間蒸發的女孩……關於性的一條記憶走廊,那些老人無言的談判交易著那些隨他們一些進入「死時光」的舊壞之物,那些診所長椅、柑仔店玻璃櫥……對我這樣一個外省孩子,一個胡人(蠻族)而言,那樣的中年哀樂噓唏說聽故事,其實是一個被他的「褶曲」無限的打開、暫時又不那麼空無(因為有那些骨董「物自身」的時光尊嚴)的語言折返,形成一種贈予我的「台灣」(或不應用這個雜駁考古地層的地誌名詞,而應說,他那神隱的祖父)的啟蒙。一種少年同伴的時光冒險邀請。他像個孤兒,打開他自己亦弄亂了整疊迷宮地圖的他的「單向街」、「拱廊街」,無法將那些殘骸、碎塊拼綴回一幅文明街景的「千重台」、「根莖」、「多重鏡像」與「異托邦」。

凱麟的這一系列文字,特別讓我想起我愛的波蘭小說家布魯諾.舒爾茨的一個短篇(可能是他的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篇)〈肉桂色鋪子〉:故事大約是在一個冬夜,這個少年跟著他的父親(無精打彩、神情恍惚、心不在焉)去一座劇院,原本該是展開一場巨幅幕布虛幻輝輝的演出,這時這個父親卻發現自己把裝著錢和極端重要文件的提包落在家裡了。

於是非常奇怪的,父親派這小男孩獨自跑回家拿那只提包。問題是,舒爾茨這樣寫著:

「在這樣的夜晚打發一個小男孩執行一件緊迫而重要的差事真是太欠考慮了,因為在這種若明若暗的光亮中,街道似乎在成倍的繁殖,縱橫交錯,很容易讓人迷失。」

小男孩穿過一片城裡邊緣的「肉桂色鋪子」:

「這些其實挺氣派的鋪子晚上都開得很遲,從來都是我最心儀的目標。光線很晦暗,陽沉而肅穆的店堂裡瀰漫著油漆和香火的氣息……你可以見識到孟加拉燈、魔盒、早被遺忘的那些國家的郵票、中國剪紙、靛青顏料、來自馬拉巴爾的假珠寶、異國的昆蟲、鸚鵡、石嘴鳥的蛋、活的蠑螈和蜥蜴、曼德拉草根、從紐倫堡過來的機械玩具、雙筒望遠鏡……特別是,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稀罕少見的書籍,以及有著讓人驚訝的版畫和奇妙故事的對開本老冊子。

小男孩且以他的視角,回憶「那些態度矜持、老態龍鍾的老板在服侍顧客的樣子。他們眼睛低垂、態度肅默」……。這篇小說最奇怪之處,在於這小男孩穿過那「肉桂色鋪子」後,似乎迷路(但歡欣好奇)在一片夜間的夢遊世界,「天空上布滿了銀色的鱗片」,他穿過小學校園「有種難以言傳魅力的夜間繪畫課」,他騎上了一匹受傷的馬,穿過包括父親、老人們皆不在場的「同一個名字但另一次元的那座城市」,最後那匹馬變得愈來愈小,變成一個木製的玩具。

小說的結尾,這小男孩竟說:「我完全不把父親的提包放在心上。父親經常沉迷在自己的各種怪癖中,此刻大概已經忘掉了那個丟失的提包,至於母親,我不必太在乎。」

班雅明在描述到杜米埃的石版畫中那一長串的藝術愛好者、商人、繪畫欣賞者及雕塑鑑賞者,提到「這些人物,都是高高的、瘦瘦的、目光像火舌一般灼人……。這些人就是古代大師作品裡的淘金者、巫師和吝嗇鬼的後代。……正如煉金師將他的『低級』願望──煉出金子──與對化學藥物的鑽研結合在一起……在這些藥物中,星星和元素相融會,表現為精神性的人的畫面,收藏家在滿足『占有』這一『低級』願望的同時,從事著對一種藝術的鑽研……在這種藝術的創造中,生產力和大眾相融會,表現了歷史性的人的畫面。」

我想這是凱麟這本書裡,那些檜木多格櫃、醫生椅、機械鐘、菸酒櫥、紅眠床、鏡台……那私密、瘋魔卻又抑斂的收藏者的「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他穿梭、重建、以小男孩的形貌,迷路在那一條「昨日之街」、「單向街」的時光布置道具,可以建構成一格一格不存在的柑仔店、老醫生的診所、古厝、廟宇……那些光陰的層層疊影和細縫。

他在細細描訴那些菜櫥、菸酒櫥、柑仔店櫥的抓耳撓腮、喜不自勝。真是讓我這外行人亦被那如普魯斯特寫馬德蓮糕而召喚之時光彷彿可撫觸之細粉、歷歷如繪之流動運鏡觀看所魅惑。那種不斷累聚,不斷在那些櫥櫃的漆色、抽屜、凸簷、骨架嵌以之幾何紋路……一種詞與物的「繁」,而至審美或靈視的腦中突觸被不斷電擊、顛倒夢幻,乃至明明看去彷彿沖淡節制的文字,各篇讀完卻有一種過度(美感或物件史對照記的繁複心靈活動)激爽之虛疲與悵惘。

一種物之哀。「櫥猶如此,人亦何堪?」一種群鬼憩息、挨擠在我們身邊聽漫漫長夜之聊。那像是那個小男孩,原來要去尋回父親遺忘的「身分」(或懵懂可以證明其無法言說其面孔模糊所經歷的時代)之文件,但卻在「肉桂色店鋪」那暗影、神祕、暗金細緻、沉積了時光的醇度的審美的「細節的細節」之暈眩中迷路,那種時光孤兒的悲哀後面,另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自由和歡樂的反差。

祝福凱麟這本書。

 

薦序:游牧與放逐

鄭穎(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有一次,在兔子聽音樂外頭的露天咖啡座,凱麟拿出甫從巴黎帶回的紙袋,魔術般細撮起纖長手指,凝空作勢如將法國麵包切片,抹上杏子醬、鵝肝醬、鹽之花;苦楝樹一時似被挪到了香榭大道,他的面容在光影細縫間波光粼流起來,怎麼會呢!這個身受嚴謹法國哲學訓練的,和那個在台灣鄉間民居拾物的,是同一人麼?是呵,是的。咖啡冷去後,話語如舊,我們唏噓著,那沿街是古董文物的年代不再!如兩個古董販子,感嘆追憶似水流年,那黃金燦燦的天寶遺事!
就地游牧,是為放逐?或棲息?

這無疑是一冊真實不虛的繁華過眼錄了。靈光一剎駐停於此、籤寫入冊的,不僅僅只是凱麟清描淡寫的疼惜心情;這悟言一室之內的懷抱,正是文人體物寫志的大傳統:繁如星斗一部寫物史。迢遠時間之河彼岸的,有明人張岱,「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苦活執筆,嘻笑戲寫《陶庵夢憶》、《西湖夢尋》,雖言砂罐錫注、鸚哥祖母,其實掩映著《石匱書》的黍離之痛。

魯迅、周作人,堪稱上世紀初中國文壇最負盛名的兄弟檔。後者曾說自己的閑適文章與正經文章,像是「紳士鬼」與「流氓鬼」的交替崢嶸,也像隱士與叛徒的異曲。這兩組名稱標籤,似乎更適合拿來對照此兄弟二人作品與行事的迥差風格。兄弟失和、〈閉門讀書論〉後,周作人更加純粹地倒向美文書寫,與魯迅分道揚鑣。《看雲集》裡﹐從金魚、虱子到莧菜梗﹐無一不閑適沖淡。蘆溝橋事變後,知堂滯留北平,國難聲中趨附汪偽,此漢奸之行如鉛塊拉扯著他往惡名頹墜的同時,魯迅早已成為新中國的文學圖像。戰鬥與閑適,兩人的形象與評價,天差地別遠在天平的兩端。然而,魯迅日記裡煌煌大觀記下的收藏紀錄,直是一本現代《長物志》。某種迷戀細節、戀物的本質,絲毫不遜周作人式的「草木蟲魚」蘊藉溫情。鐵血匕首的背面,魯迅在漢磚瓦當、古幣陶瓷、木刻版畫等「物」上,特別顯出古老中國的暈黃韻澤。周作人亦同,常年日記的習慣,始於一八九八年,直到《知堂回想錄》,長達六十三年。日記記事,本是常態,他的日記則不只記事,尤其著墨記「物」、記玩骨董拾芝麻的閑事。藉由負荷情感內容的「物」,我們似乎尋得某種密碼,通往他們掩飾在新文學身分底下的,中國傳統文人的美學密室。

一九四八年,左翼文人郭沫若發表〈斥反動文藝〉,批判「為藝術而藝術」的朱光潛、梁實秋、沈從文等人,文中指沈為「看雲摘星的風流小生」、「存心不良,意在蠱惑讀者,軟化人們的鬥爭情緒」。一連串的打擊與威脅下,沈從文陷入極大的恐懼憂鬱,如亂石打下各類反撲與反擊,將他帶到如地獄般的恐怖之境,其騷亂躁鬱疊疊層層,如幢幢黑影。翌年,沈從文封筆,告別了以《邊城》聞名的小說家身分。大難之後,沈從文重入湘南,櫓槳的咿呀聲與船歌、長河的水重新撫慰他,他寫到:

我彷彿被一個極熟的人喊了又喊,人清醒後那個聲音還在耳朵邊。

要 在黃昏的薄暮中,他寫下如上文字。是啟發,也是暗示,他找到重入人世的路徑。曾經,他為文學來到北京;失去了文學創作,他的原鄉仍在,那是古老文化與藝術的、絕對美麗的所在。如何重新活著,他找到心裡另一個「故鄉」,像湘水一般在他心裡汩汩流動且源源不絕的,他心內的「故鄉」。看似斷裂的「全景幻燈」,畫面跳開,它是下一張圖片出現前的空格:黑暗、無助、光彩遠去、聲音啞闇。但,闃夜裡,沈從文筆下的人物,其溫和線條,素雅質感仍在,仍靜置安在。下一張畫面出現,白描添上工筆設色,沈從文的文物書寫帶來他生命的另一段風華。正如他生前未見發表的遺作〈抽象的抒情〉寫道:

生命在發展中,變化是常態,矛盾是常態,毀滅是常態。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于死亡或真正死亡。惟轉化為文字,為形象,為音符,為節奏,可望將生命某一種形式,某一種狀態,凝固下來,形成生命另一種存在和延續,通過長長的時間,通過遙遙的空間,讓另外一時另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無有阻隔。文學藝術的可貴在此。

論物寫物,或是繁錯人世的遁逃之所,或是就贖?時代的煙硝火氣畢竟柔和成織錦上的雲靄團團。                                      

而凱麟所迷戀癡情的,終究是天寶遺「事」呵。

他的寫物,其實是寫人,迎光細看花柴鐫雕,透出一則又一則傳奇,亙古未被深情書寫的台灣民藝販仔傳奇。

他們被凱麟細細鐫刻、深深浸入礦物彩顏料並泛出光華,像《聊齋》的繾惓情事。他以物之名標的,素描其形,密雨色點氤氳而出的,則是檜木般油潤、靄靄蘊光的台灣世情。荒疏宅院裡同主人一起在時光中老去的家具,靜謐無聲仍暗暗滋長記憶的年輪,如圈勾記不被書寫的歷史,那種溫潤恬定,從不躁聒揚聲,正是台灣民間底蘊。自西南聯大開始,便長期跟隨沈從文的汪曾祺如是回憶老師:「他『變』成了一個文物專家。這也是命該如此。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美』的愛好者,對於人的勞動而創造出來的一切美的東西具有一種宗教徒式的狂熱。對於美,他永遠不缺乏一個年輕的情人那樣的驚喜與崇拜。……」凱麟亦是,亦惟有凱麟能以此等抒情眼神,為台灣民藝書寫傳奇。

這幾年,在錯迕人世與是非學院中跌來撞去,我不只一次問過自己:如何可以欣得所遇、暫得於己?哪裡可以身心安頓呵?一次又一次踱步到故宮的汝鈞官哥定瓷面前,風枝水響,清涼心起。周作人晚年自寫自述傳,說:
對於天地與人既然都碰了壁,那麼留下來的只有「物」了。
凱麟一定能懂!

 

自序:民藝這條路

台灣民藝,這是多麼陌生卻親切的一個詞彙。

這些年來,引領我漫遊於各地骨董商、販仔及收藏家,一日復一日巡行於台灣村鎮鄉野的古厝老宅,不厭其煩地標記各地尋寶祕徑的動機其實至為單純:是對生長於斯的土地的好奇。僅僅是單純的好奇,就足以讓人想更多地浸潤在總是豐饒飽滿的台灣礦物彩色澤裡,讓人一遍再一遍地翻看凝視昔日台灣匠師的樸稚木雕,或是整日貼身摩挲台灣檜木老家具的浮凸紋理而由衷感到生命的滿足與喜悅。

十多年來,台灣的老房子快速地被毀壞拆除,都市更新與無限制的道路拓寬切斷了我們對昔日時空的僅存回憶,由老屋所庇護的各種生活事物因此流離失所,甚至一文不值地被棄置銷毀。我很幸運的能在九二一大地震與老厝群聚政策性大舉拆遷時偶然迷上台灣的老東西,時間雖然不真的悠長,但僅僅數年之間,台灣老東西的買賣交流從繁華歸於平靜、沒落,如今這本書裡所記錄的物件都不再容易看到,成為絕響。我這些年來癡迷與熱中埋首於各地骨董店裡有如置身龍宮寶窟的眼花撩亂與意亂情迷,現在除了當年或一見鍾情或不經意帶回的這些事物外,彷彿在《聊齋》的深宅古厝裡迷魅地度過繁華一夜,或浦島太郎見識海底龍宮倦而歸返,一切騰空消失,世界回復到平常之境。

我不是骨董專家,但是與台灣老東西的相處卻是生命真實的感動。

年輕時負笈法國,總是訝異於法國人家裡的沉靜質樸與由此散放的美感。後來漸漸理解這是老房子與老家具所自然流露的氣氛與光暈。法國人不太買新家具,許多朋友的衣櫃、餐具櫥、書桌或沙發繼承自家族長輩,因此有時光的獨特洗練,有親人的手澤與庇蔭,世界讓人熟悉與安心。這些承載幾代家人生命的原木家具常有百歲的年紀,讓俯仰其間的後代子孫更懂得敬物惜福,懂得謙遜與感恩。

法國人總是住在老屋裡,修葺房子時尊重原有的結構及建材,因為一棟建築是百年之計,他們因此保存了無數私人老宅,許多教堂、城堡與政府建築可上溯到中世紀。當然,房子裡有的是數十代人生活其間所遺贈的豐富器物及細節。我朋友的老房子仍留存著兩百年前自家烘焙麵包的石砌烤爐,如中國古墓般在客廳裡墳起一座饅頭型小山。友人不無驕傲地拿出一本羊皮筆記,這是由第一代屋主(十八世紀!)以來所紀錄的房屋修建史,歷任屋主的詳細資料亦羅列其中。

物的生命其實比人悠長。躺在老屋十九世紀的橡木床上那晚,我不自禁地感動莫名。

台灣人毫無惋惜地拆毀老屋,不假思索地整屋裝潢,生命的質地短促而浮華,水泥建築十年便滄老不堪,薄板裝潢五年就顯陳舊,因為一切都僅是消費社會裡「用後即棄」的短線邏輯。然而,台灣民藝的經驗卻讓我知道,台灣社會曾經不是這麼輕佻與失憶。從不同機緣裡尋覓而來的這些老東西顯現的是現代台灣人所不再認識的另一種生命質地,更為質樸、歡喜,更為豐饒,也更貼近真實生活本身。

現在珍貴無比的檜木其實是台灣老家具最常見的材質,阿里山鐵路的開發使得台灣人的生活曾被檜木的獨特質地所包覆與滋養,這是大自然賜予的幸福。即使到了現在,老檜木家具仍然比新製品便宜許多,何況後者往往只是集合板的組合,耐用度堪虞且有化學藥品的憂慮。

尋覓老東西必須有耐性,短時間內並不易有所得。這本書裡的各種家具、木雕與石像其實來源很紛歧,有許多邂逅與巧遇,也不免有失望落寞的傷心。能完美搭配的老書桌與座椅可能分別來自相距兩百公里的不同地點,獲得的時間也相隔數年,如今二者安穩地停待此處,一切只是偶然與機緣。

我總是希望能疼惜每一件物品,正如它們先前的主人一樣。老東西的材質常常是單純的木、竹、陶、瓷與玻璃,在歲月的淘洗下變得脆弱與易毀,而手工雕飾的人物花樣更是禁不起粗魯的磕碰。生活於老東西之間使人懂得對周遭事物有更細心與謹慎的對待,對老東西的尊重與疼惜或許正是「慢活」的物質基礎,是對自己身處世界的用心。

對物的惜情來自於悠長時間所滋生的美感。室內只要放置一件老家具,即使只是造型簡單的台灣菜櫥,整個空間便往往盈溢著獨特氣韻,一種近乎隆重的莊嚴,以及此莊嚴所自然噴吐的美感。這是現代的薄板裝潢永遠模仿不來的。

台灣民藝或許可以離開其僅是「骨董收藏」的刻板印象或「文物買賣」的不佳聲譽,因為在台灣民藝的諸多項目(老家具、老佛像、老瓷器、老石雕……)裡,銘刻著昔時台灣社會敬天惜物的感情,以及對許多深情的民藝人而言,由歲月所賦予的獨特光暈。生活於台灣,除了千篇一律地將自己的房屋改建與異化成虛假的地中海或北歐風格之外,或許應該有不裝潢(或拆裝潢)的選擇。台灣既存的老家具與老東西可以是我們生活空間的另一個純淨可能,而且比起被裝潢所汙染與失憶的居家,屬於台灣的老東西有更健康與無可取代美感。

每一件老東西在時間的淘洗下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明滅閃爍著悠長生命所充盈的靈光。因為惜情與念舊,我決定寫下這些光暈所照亮的細微人、事,與我因此認識而熟稔、因熟稔而相惜的民藝人。

這不是一本骨董指南,也不是關於古物歷史的研究,一切被寫下來並編纂成書的,是對昔時台灣的感情,與在一切速成速食的失憶年代裡,對我所曾喜歡與結交的民藝人事的回憶。

找回屬於台灣的時間質地與美感,或許就是這本書出版的理由。

台長: 讀.冊.人
人氣(3,484) | 回應(0)| 推薦 (12)|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開卷好書 |
此分類下一篇:開卷好書:《哪啊哪啊神去村》
此分類上一篇:「開卷好書」:翻譯好書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