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端午:詩人「五月節」
「端午節」
台灣俗稱為「五月節」,中國大陸北方地區也叫五月節。是台灣民間三大民俗節慶之一。
在滿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端午節是台灣的國定假日之一,依規定放假一天。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端五、重午、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與春節、中秋屬中華文化圈重要的傳統節日。
起源
一般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是一部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在該書的第卅節裡頭記載著:「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認為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
另外一種說法,學者聞一多指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里或裝在竹子里,投到江裏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民國28年,對日抗戰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
朝鮮半島在人類學和歷史來說,都和中國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朝鮮半島各地民族可能與中國各地曾經以相同的方式慶祝端午節。不過,當這些人民散居在朝鮮半島各地,他們各自都把端午節本土化,並以各自的名字稱呼這個慶典,例如:天中節、重午節、端陽、五月節、戌衣日、水瀨日等。這些慶典,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例如,已在2005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江陵端午祭,就是江原道江陵市當地人民慶祝傳統上慶祝端午節時的習俗。
習俗
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在家門前懸鍾馗像、掛艾草、佩香囊。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
懸鍾馗像: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鍾馗捉鬼,用以鎮宅驅邪。
掛艾葉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以僻邪驅瘴。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
吃粽子: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全國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
賽龍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以紀念屈原。
閱讀端午:屈原「愛國詩人」
屈原,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先後任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驕傲,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屈原流放期間,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據近代許多人研究的結果,大概不出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間。照甲子推算,那年應該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國曆法的老話是「人生於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為歲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於「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離騷》中說:「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這句是說太歲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從母體降生了。說明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碩是正月,夏歷以建寅之月為歲首,說明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則說明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這可是個好日子(據鄒漢勳、劉師培用殷歷和夏曆推算,定為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陳瑒用周曆推算定為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為前340年。
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所以他在《離騷》中說: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這4句是說: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東漢王逸在《章句》中解釋屈原的名字時說:
「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者莫過於天,養物均調者,莫神於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來,照字面上講,「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的天地人三統。這在今天看來,只是個巧合,原無所謂,可在當時卻認為是一個好兆頭。
屈原是楚國貴族中的傑出人才。
精通歷史、文學與神話,洞悉各國形勢和治世之道;人聰明,口才好。司馬遷《史記》說他是「博聞強志」,「嫻於辭令」。20多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國的令尹只低一級,他對內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發布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王很信任他,還讓他草擬法令,又讓他出使齊國,聯齊抗秦。足見屈原曾是楚國兼管內政外交的重要官員。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卻招來了楚國貴族大臣們的反對和嫉妒。反對者的代表就是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這批人目光短淺,妒賢害能,只想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卻把國家的長遠利益置之腦後。可是他們的權勢很大,整天圍在楚懷王身邊,左右懷王的言行。昏憒的楚懷王,聽信了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
第一次流放
楚懷王十六年(前313年),為了破楚、齊聯盟,秦國派張儀帶了很多財寶到楚國活動。張儀賄賂了楚國的一批權貴寵臣,又欺騙楚王說:「楚國如果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出商、於一帶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懷王不以為然,聽信了張儀的鬼話,就把相印授予張儀,封張儀為相;貪圖六百里的商磚之地,真的和齊國斷絕了合縱之盟;還派人跟張儀去秦國受地。張儀回秦國後裝病,三個月不見楚使。愚蠢的懷王,還以為是張儀怪他絕齊不夠堅決,又派人去辱罵齊王一通。齊王大怒,斷絕了和楚的合縱,反而和秦國聯合起來了。這時張儀才出面對楚使說:「您為什麼不接受土地呢?從某地到某地,長寬六里。」六百里變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氣,歸報懷王,懷王大怒,先後兩次興師伐秦,結果都被秦打敗,喪失八萬軍隊,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丑等70餘人被秦軍俘虜,還被佔去漢中大片土地。
這時懷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於是復用屈原」,讓他出使齊國,重修楚齊之盟。秦兩次大敗楚軍之後,也怕齊、楚復交,於是主動提出退還漢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懷王恨透了張儀,提出不要漢中地,只要張儀頭。秦惠王本不同意,張儀卻胸有成竹地說:「以我張儀一個人就能抵得上漢中的土地,臣願意到楚國去。」張儀到楚以後,賄賂了鄭袖、靳尚之流,在楚懷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語之後,糊塗透頂的楚懷王居然又把張儀給放了;還和秦王結下了婚姻關係。等到屈原使齊回來,說明利害,懷王想追回張儀,張儀早已走得無影無蹤了。這樣楚國對齊國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懷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齊合秦,去秦迎親;第二年,懷王還與秦王會於黃棘(今河南新野縣東北)、接受了秦退還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縣)。當時屈原雖竭力反對,結果不但無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漢北地區(今安康一帶及漢水上游地區)。
前303年,楚懷王二十六年,齊、韓、魏三國攻楚,聲討楚違背縱約。楚向秦求救,還把太子送到秦國作人質。第二年,楚太子殺了秦大夫逃回楚國。前301年,楚懷王二十八年,秦以此為借口,聯合齊、韓、魏攻楚,殺楚將唐昧,佔領了重丘 (今河南泌陽縣東北)。第二年又攻楚,消滅楚軍2萬,又殺楚將景缺。這時,昏庸的懷王才又想起齊楚聯盟的重要,讓太子質於齊以求齊楚聯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這形勢,秦昭王「邀請」懷王在武關(今陝西商縣東)相會。
屈原此時已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懷王的幼子子蘭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劫往咸陽,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被劫往咸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公子子蘭為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前296年,頃襄王三年,懷王死於秦國,秦國將他的屍體送回楚國安葬。楚國人都憐憫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諸侯由此認為秦國不義。秦國、楚國斷絕交往。
第二次流放
前293年,頃襄王六年,秦國派白起前往伊闕攻打韓國,取得重大勝利,斬首24萬。秦國於是送給楚王書信說:「楚國背叛秦國,秦國準備率領諸侯討伐楚國,決一勝負。希望您整頓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戰。」楚頃襄王很憂慮,就謀劃再與秦國講和。屈原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和楚國人民一樣,一方面責怪子蘭不該勸懷王入秦,以至使懷王死在秦國,又責怪他不該慫恿頃襄王向秦國屈膝投降。他寫詩抒情,表達了他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懷王最後落到客死他國的下場,就是因為「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這對子蘭形成了威脅,於是子蘭指使靳尚到頃襄王面前進讒,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區。這次流放的路線,按《哀郢》分析,是從郢都(湖北江陵縣)出發,先往東南順江而下經過夏首(湖北沙市東南)、遙望龍門(郢都的東門)經由洞庭湖進入長江,然後又離開了夏浦(湖北漢口),最後到了陵陽(據說是今安徽青陽縣南)。
從頃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國基本上被秦國掌握,俯首聽命,不敢動彈。屈原對此痛心疾首,卻又無能為力,眼看著國勢日弱,民生多艱,只好以詩歌來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情。秦國對楚王的妥協退讓,並不滿足。楚頃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楚割讓上庸、漢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鄧、西陵;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保於陳城(今河南淮陽縣)」。《哀郢》所說:「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就是描述這一片倉惶混亂的狀況。屈原在這前後,曾沿江西上,還想看一看這滿身瘡痍的祖國和他終身輔佐的楚王。結果只看到強秦的步步進逼,楚國朝廷的腐敗和昏庸。想為楚王「奔走以先後」,「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眼看著祖國一步步走向滅亡,自己卻不能有一點作為,就埋下了以身殉國的思想,他過鄂渚(湖北武昌),人洞庭,溯沅水,經枉陼 (湖南常德武陵縣)至辰陽(湖南辰溪),又折向東南,人於淑浦,暫時停留下來。不久又下沅江,人洞庭,渡湘水,到了長沙附近的汨羅江,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了。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頃襄王二十一年,屈原當時66歲左右。此後,楚國日衰,於前223年,為秦所滅。
紀念屈原
楚國的人民十分想念屈原,民間流傳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都和屈原有關。
據說屈原死後,人們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龍搶走了。而蛟龍卻忌憚楝樹葉和五色絲線,所以人們就把米包成棕子來祭祀屈原;賽龍舟則相傳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或以鼓聲嚇走吃屈原遺體的魚。雖然這些傳說都不可靠(一說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但卻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另則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據聞一多《端午考》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主流所公認的一直是端午節祭祀屈原。由於屈原忠君愛國,卻不得不自殺於江邊,後人將其奉為諸「水仙王」之一,認為屈原在天之靈可以保佑漁民、船員及水上貿易商旅。
作品
屈原是詩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他留下的作品,據《漢書·藝文志》記錄共25篇。雖然有的篇章是否為屈原所作,還有疑議,但可以確定是屈原作品的還是佔多數。如《離騷》,就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
端午傳說:《白蛇傳》
最愛西湖三月天, 斜風細雨送遊湖;
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共枕眠。
《雷峰塔》傳奇,又名《義妖記》、《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又名《許仙與白娘子》。故事成於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故事描述的是修鍊成人形的白蛇與凡人的曲折愛情。故事中有不少關於的佛教傳說、封建禮教的影子。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現在的《白蛇傳》故事包括借傘、盜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祭塔等情節。白素貞是千年修鍊的白蛇,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報恩,後遇到青蛇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為了報復白素貞盜食仙丹,並說服許仙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現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于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白蛇傳》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傳奇故事之一,初為明代作家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鎮雷封塔」:宋紹興年間,杭州藥店「許宣」(後民間改為「許仙」),在西湖遇見千年修練白蛇幻化的白娘子及青魚幻化的青青,三人共傘,一同在船上避雨。下船後許仙把雨傘借給白娘子,次日如約到白家取傘,兩人想見,漸生愛慕之情,成為夫婦。婚後,白娘子行為怪異。許仙遇見法海,法海把一缽盂交給許仙,教許仙把缽盂罩在白蛇的頭上。白娘子和青青被罩在缽盂中後,現出了原形。法海逐把缽盂放在雷峰寺前,用石頭砌成七極寶塔,名雷峰塔。留下一偈語:「西湖水乾,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雖然白蛇傳說始見於《警世通言》但民間相傳已久。自《警世通言》後,乃有白娘子峨嵋山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以及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等的情節加入。 白蛇初無名,後來被貫於「白素貞」之名 。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此外,在南宋宮廷說書人的話本里,有《雙魚扇墜》的故事,其中提到西湖底的白蛇與青魚修鍊成精,與許宣(而非許仙)相戀,盜官銀、開藥鋪等情節,都與後來的《白蛇傳》類似。並且在其他的文學作品里,也有類似的故事,因此,有學者認為《白蛇傳》的故事有可能是中國的故事與印度的神話糅合而成的傳說。
《白蛇傳》的故事早期因為以口頭相傳為主。原來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貞被鎮壓到雷峰塔下就結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產子的情節,還有版本有後來白蛇之子得中狀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歡喜的結局。但這個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在南宋就已經具備。在唐朝,就有蛇化為人形與人發生關係的傳奇,到了宋朝,開始出現了蛇精與人結婚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故事中的小青在原來故事中不是由青蛇精變成的,而是青魚。後來又改編為峨眉山中的白靈蛇與青竹蛇修鍊成仙到西湖遊玩而與許仙相遇。這在《雙魚扇墜》、《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里有明確的描寫。而許仙的名字最初是許宣,後來才慢慢變更為許仙的。
據清末民初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所記,『御舟開行時,二舟前導,戲臺即架于二舟之上,向御舟演唱《雷峰塔》傳奇,高宗輒顧而樂之。』另一說法是在運河邊,面向運河搭數十戲臺,同時演唱此劇,御舟行經時可以無間斷觀賞。御舟獻演時刪去了黃本中的一些劇目,而增加了「端陽」、「盜草」、「水鬥」、「斷橋」、「合缽」、「祭塔」等。為了演出順當,新增加的劇目,大都採用當時藝人熟習的曲牌,例如「水鬥」全齣的詞曲都是從《長生殿》的「絮閣」演化出來的。
清朝乾隆年間,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齣的《雷峰塔傳奇》,共分四卷,第一卷從《初山》《收青》到《舟遇》《訂盟》,第二卷是《端陽》《求草》,第三卷有《謁禪》《水門》,第四卷從《斷橋》到《祭塔》收尾。《白蛇傳》故事的主線綱架自此大體完成。而這齣戲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時被獻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覽的招牌,使得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沒有人不知道《白蛇傳》的故事了。後來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說《雷峰塔奇傳》。嘉靖十四年,又出現了彈詞《義妖傳》,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經完全由單純迷惑人的妖怪變成了有情有義的女性。
清代中期以後,《白蛇傳》成為常演的戲劇,以同治年間的《菊部群英》來看,當時演出《白蛇傳》是京劇、崑曲雜糅的,但是還是以崑曲為主,同時可以看出,《白蛇傳》中祭塔的情節產生的時代較晚。白氏子得中狀元,回臨安祭塔,塔倒救出白氏。自此白氏以法力濟世救人,百姓尊為白衣菩薩。「金山戰後斷橋邊,無限深情戀許仙。舞態歌喉皆中節,翩躚人在水中天。」-海寧許姬傳
白蛇傳說:雷峰塔下芳魂送,真情至愛留人間
人皆說我非善類,卻是難得有情人;
雷峰塔下芳魂送,真情至愛留人間。
四句話道盡民間故事《白蛇傳》的纏綿悱惻。
雷峰塔曾是西湖十景之一,因傳說《白蛇傳》而揚名。歷代詩人「雷峰殘塔紫煙中,潦倒斜曛似醉翁」「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詩句、文辭來描寫它。在塔倒之時正值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國家內憂外患交困,魯迅以此為題兩論雷峰塔的倒掉,表達了他對未來的理想文明社會重建與革新的嚮往。而徐志摩與俞平伯卻更多地站在歷史文化的角度,對於雷峰塔的倒塌,帶有更多的惋惜之情。他們分別創作了詩歌和文章,來紀念這座古塔的歷史。
《月下雷峰影片》 徐志摩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
滿天稠密的黑雲與白雲:
我送一個雷峰塔頂,
明月瀉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團團的月彩纖纖的波鱗──
假如你我蕩一支無遮的小艇,
假如你我創一個完全的夢境!
《 再不見雷峰》徐志摩
再不見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塚,
頂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蔥;
頂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蔥,
再不見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塚。
為什麼感慨,對著這光陰應分的摧殘?
世上多的是不應分的變態,
世上多的是不應分的變態;
為什麼感慨, 對著這光陰應分的摧殘?
為什麼感慨: 這塔是鎮壓,這墳是掩埋,
鎮壓還不如掩埋來得痛快!
鎮壓還不如掩埋來得痛快,
為什麼感慨:這塔是鎮壓,這墳是掩埋。
再沒有雷峰;雷峰從此掩埋在人的記憶中:
象曾經的幻夢,曾經的寵愛;
象曾經的幻夢,曾經的寵愛,
再沒有雷峰;雷峰從此掩埋在人的記憶中。
九月, 西湖。
墨墨端午:唯有烈士心,不隨水俱逝
唐 .杜甫《端午日賜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宋.文天祥《端午日賜衣》
五月五日午,薰風自南至。試為問大鈞,舉杯三酹地。
田文當日生,屈原當日死。生為薛城君,死作汨羅鬼。
高堂狐兔遊,雍門發悲涕。人命草頭露,榮華風過耳。
唯有烈士心,不隨水俱逝。至今荊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榮,但知死者貴。勿謂死可憎,勿謂生可喜。
萬物皆有盡,不滅唯天理。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歲。
秋風汾水辭,春暮蘭亭記。莫作留連悲,高歌舞槐翠。
宋.文天祥《端午初度》
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頗懷常杕意,忍誦蓼莪詩。
浮世百年夢,高人千載期。楚囚一杯水,勝似九霞戶。
向來松下鶴,今日傍誰門。夢見瑤池沸,愁看玉壘昏。
所思多死所,焉用獨生存。可惜菖蒲老,風煙滿故園。
宋.文天祥《端午感興三首》
千金鑄鏡百神愁,功與當年禹服侔。
荊棘故宮魑魅走,空餘揚子水東流。
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
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文章定位: